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押题素材03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敬畏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敬畏(一)名人名言1.无知者无畏。
(俗语)2.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3.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有敬畏之心。
(尼采)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5.在我上者,道德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康德)6.杀戮时,对生命保持敬畏。
慈悲时,对邪恶保持清醒。
7.劫后余生,才知生命之卑微;大难不死,方懂生命之敬畏!8.老想出“神童”是病,不敬畏真相是病入膏肓。
(《中国青年报》)9.做事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人要学会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
(冯唐)10.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周国平)11.只有造就人的良心、使其敬畏上帝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学家。
(加尔文)12.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史怀泽)13.山永远在那里,它随时欢迎那些爱他、敬畏他,并且有勇气攀登的人。
(尼泊尔谚语)14.生命始终都有它值得敬畏的奥秘所在,对痛苦的担当,就如同对喜悦的渴望,需要以赤子之心坦然相对。
(安妮宝贝)15.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评价巨石阵)16.真正该敬畏的并不是修士的念珠,也不是长者的缠巾,更不是教皇的裤脚,而是书籍中的知识和内心深处的灵魂。
17.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老子,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假如我稍微有点知识,在大路上行走,畏惧害怕的是走上邪路。
)18.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方孝孺)19.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20.古人修行,皆能证道。
今人修行,少见明心。
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
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活佛。
其敬畏之迹,虽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范文(优秀5篇)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范文(优秀5篇)2020高考作文押题范文篇一押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近日,浙江慈溪四年级小学生黄唯成了“网红”。
他在慈溪293路公交车上,短短12分钟连续4次让座。
如此暖心的举动被同车乘客拍成视频,经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转发后,引发网友广泛關注。
材料2:芬兰拉毕省一政府官员因乘坐公交车时没有给一位老太太让座,因而引起社会的公愤。
他不得不向公众道歉并自动引咎辞职。
材料3:很多在日本生活过的小伙伴发现,在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给老人让座的事情很少发生。
材料4:在福州一辆公交上,一位老人因身边的女生没给自己让座,对女生破口大骂,“缺德、畜生不如”,态度恶劣。
对“让座”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范文:当礼让蔚然成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要让他们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出行,则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公共交通工具因其廉价,覆盖面广而深受老年人的青睐。
在公交车上,为年迈的老人让个座,本是一件普通的事,但近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让座”的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老人让个座,怎么就这么难呢?对于不让座的原因,可能不能仅仅用“道德素质低下”来简单地说明。
北京市一位记者在下班高峰期进入地铁进行调查,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他的注意。
一味老人徘徊在扶手之间,而他身边的年轻人竟熟视无睹。
事后当记者问到时,这位年轻人说:“工作了一天太累了,于是就在座位上睡着了,没有看到老人。
”我们对于这位年轻人不能多加责怪,谁不想在工作一天之后能休息一下呢?电影《搜索》也为我们展现了类似的一幕:电影的女主人公在乘坐公交时没有给一位站在她身旁的老人让座,甚至说出“要坐,就坐在我腿上”的轻蔑话语,这显然是不对的。
但在此之前,她刚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所以才情绪失控,说出这样一番话。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文化(名句及素材)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文化(名句及素材)(一)文化(传统文化)主题的名言1.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
(林清玄)2.学术无界,文化无墙,不能画地为牢。
(余秋雨)3.万里江山可以易主,文化经典不可再造。
(余秋雨)4.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木心)5.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
(丘吉尔)6.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
(格拉西安)7.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
(北岛)8.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
(周国平)9.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
(周国平)10.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走。
(柴静)11.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需要更好的表达方式,让更多的文物说话。
12.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余秋雨)13.文化,是祖先对我们的远年设计,而设计方案,则往往藏在书本之外,大山深处。
而且,大多已经步履踉跄,依稀模糊。
(余秋雨)14.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
(龙应台)(二)文化(传统文化)主题的典例1.创新带来丰富的文化大餐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国家宝藏》,再到故宫一改过去的“严肃脸”变得“萌萌哒”,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出“故纸堆”,以时尚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2.创造文化好作品需要用心和专注今年91岁的工艺美术师陈由明,曾创作了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60多年来,他一直创作不息、佳作频出。
谈到创作诀窍,陈老说:“我要搞出一个作品,就是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思考。
现在的好多东西,功夫不到,火候差得远呐。
只想着赚钱,没有心心念念、反复推敲,哪里出得来好作品呢?”3.移风易俗,革除陋习英国统治某南亚国家的时候,当地流行一种野蛮的风俗——丈夫死了要把寡妇烧死殉葬。
浙江省2020届高考考前押题卷语文试题(三)word版有答案_高三语文试题(精校版)

押题卷(三)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委蛇.(yí)焦灼.(zhuó)悖.谬(bèi) 矫.揉造作(jiāo)B.木讷.(nè) 证券.(quàn)龟.裂(jūn) 悄.然无声(qiǎo)C.龋.齿(qǔ) 皈.依(ɡuī)坍.塌(dān) 顺蔓.摸瓜(wàn)D.狙.击(zǔ) 游说.(shuì)惬.意(qiè) 一暴.十寒(pù)B[A项,“矫”应读jiǎo。
C项,“坍”应读tān。
D项,“狙”应读j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牌和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容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本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A项,杆—竿。
B项,偏—片。
D项,酬—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苦苦相劝的执法人员,这位吸毒的少妇傲慢无礼,口出狂言,又打又骂,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简直就是空棺材出殡.....。
B.政法委领导要求政法干部守住底线,坚定信念,面对党内出现的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与之斗争,绝不能听天由命....。
C.活跃于北京各大医院的“号贩子”倒卖专家号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挂号的患者和家属都对“号贩子”敬而远之....,医院就诊秩序明显好转。
2020高考押题作文优秀范文

2020高考押题作文优秀范文下面是2020高考押题作文优秀范文,很多学生喜欢考前押题,尤其是作文,一旦押题成功就能写出高分作文,这里虽然不提倡押题,但是,可以提供一些押题优秀的押题作文范文,帮助大家提供一些作文素材,请参考。
2020高考押题作文优秀范文:抉择(一)直击素材【作文题目】阅读下面“典型素材”中的材料,请以“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典型素材】【武汉救援日记】投入战“疫”是25年来我做过最勇敢的选择作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周宇娟时间:2020年2月3日地点: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不知不觉,我已经深入抗击疫情最前线开展工作八天了。
休息的间隙,这几日来经历的事情、看到的点滴、体会的感动一一浮现在脑海。
1月26日中午,当看到科室群里通知报名支援湖北的消息时,我并没有多想就报了名。
晚些时候告诉父母时,妈妈在视频那端一脸担心,却也并没有劝我什么,爸爸只说了句,“你已经长大了,自己考虑好就行!”我知道父母是担心我的,但当年选择成为一名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随时上战场的准备。
从报名确认到出发,这一切都太快了。
飞机上,听到机长说,“今天我们把大家送到武汉,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一定来接大家回家!”眼泪终于忍不住了……是啊,春暖花开,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也会平安归来!我们支援的医院是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我和科室同事刘雪蓉被分配到13楼病区参与支援工作。
2月1号,我们跟随13楼病区的老师进入病房工作。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确保自己穿戴完整后,我们进入病区开始工作。
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口罩和护目镜的关系,会感觉很不舒服,但必须忍着。
4个小时左右的班结束后,按流程脱下防护服,整个人都是晕晕的,脸上也充满了压痕……事实上,每个岗位的小小英雄并没有退缩不前,大家都在努力,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有时我也会问自己,害不害怕?答案是我也会害怕,但这可能是我25年来做过最勇敢、且不会后悔的选择!就让我们,静候春暖花开。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必备素材与押题范文04方圆之周兮人生之至理方笔与圆笔二元思辨作文例文

2023高考作文冲刺各类主题作文必读范文方圆之周兮,人生之至理“方笔与圆笔”二元思辨作文一作文题目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
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刚毅正直之感。
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
如篆书、汉隶等可谓典范,圆润灵活而能给人通达圆融之感。
项穆则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确实如此,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具有启示意义。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审读材料第一步,先找准关键词。
材料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
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刚毅正直之感。
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
如篆书、汉隶等可谓典范,圆润灵活而能给人通达圆融之感。
”解释书法用笔方式——方笔与圆笔的特点。
第二层“项穆则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确实如此,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
”引用项穆则在《书法雅言》的名言,最后总结书法需将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能达到书法的妙境。
第二步,界定概念内涵。
方,材料直接的解说是“棱角分明”“刚毅正直”,也可以说是方正,是端庄,是规矩,是框架,是原则,是独立,是刚性。
圆,材料也给了明确解说:“圆润灵活”“通达圆融”。
也可以说是圆润,是练达,是婉转,是变通,是顺应,是协调,是弹性。
其它不无道理的解说还有:“方”是直道而行的气度,“圆”是适应社会的智慧,“方”是以不变应变,“圆”是以变应不变,“方”更侧重于做人之本,“圆”更倾向于处世之道。
高中语文 2020年作文热门押题素材——热爱

2020 年作文热门押题素材——热爱热爱是朴素的,只需用一颗纯粹的真心孕育;热爱亦是丰富的,世间百态都有可能成为它的内涵。
由心生发的热爱,自由如风,能突破贫富的界限,挣脱俗尘的桎梏,引领我们追逐理想,寻找生命的真谛。
它如同纷乱人间的一束光,照亮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NO.1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
——林语堂【出处】林语堂的《记纽约钓鱼》【释义】人对一件事有了痴迷,才能专注,进而有所成就。
【素材运用】蒲公英痴迷大地广袤,于是收起行囊四处漂泊;飞蛾流连光线温暖,于是奋身奔向那一簇火光;飞鸟执着蔚蓝天空,于是盘旋于上永不停歇。
因痴,它们收获了自己的精彩。
人亦如是,必先有痴,而后有成。
何之谓痴?《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说“不疯魔,不成活”,以“成疯魔”的态度唱戏习曲的他,可谓痴;章宇爱玩滑板,他仔细揣摩每一个技术动作,是痴;李毅喜欢动漫,对动漫史如数家珍,是痴;周星星爱布娃娃,自学服装设计,亦为痴。
痴并无唯一的走向,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向。
为所痴之事专心致志,方有所得。
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我们不仅应选择沿所爱之事行进,亦应为它付出十二分的力量。
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虚耗光阴。
“先有兴趣而后广博,广博而深邃,深邃而后学有所用。
”买超所言正是此理。
正如贝多芬嗜琴如命,就算晚年失聪,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牙齿感知音乐;亦如计算机科学家陈立杰,不修边幅整日跑机房,探索计算机领域前人不曾到达的水域,他们在众星闪烁的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江山阅尽,波澜纵横,世间歧路无数,艰难无穷行进中,谁能找到自己的道路,以昂扬之势努力前进,方能扫千荆破百浪。
点评:作者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全文紧密围绕中心句“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展开。
第一段先写自然界中为“痴”而执着的现象,再过渡到人类,并引出中心句。
第二段引用四个人物的例子说明“何之谓痴”,并点明“痴并无唯一的走向,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向”。
第三段旁征博引各家名言,通过贝多芬、陈立杰的例子论述“所痴必有所得”。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及范文幸福的源泉在于修养素材(pdf)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幸福的源泉在于修养【篇一】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幸福的源泉在于修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
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
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这就是历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 对此你一定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孔颜之乐”是一个值得我们挖掘的文化话题,也是一个颇有思辨性的哲学命题。
作文题力图打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屏障,让同学们思考物质匮乏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幸福的源泉所在,注重传统文化,倡导思辨色彩。
这个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立意。
(1)探讨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言之成理即可。
(2)思考“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信念、理想、高度的精神修养等都可以成为内心幸福感的源泉。
(3)综合考虑以上两个问题,提出“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等類似的观点。
写作时要紧扣“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这一前提,不能脱离这个前提简单地讨论幸福的来源。
【佳作赏析】:幸福的源泉在于修养 颜回,“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后人尊为“复圣”。
他何以有幸获此殊荣?因其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更因其崇高的德行。
我明白了,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
顾城曾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押题素材
素材3:扫雷兵杜富国的传奇
扫雷作战是和平年代里一场特殊的战役。
2018年10月11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作业组长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在独自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身负重伤,失去了双手双眼。
这名年轻的90后士兵,3年来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从走上雷场开始,“让我来”就伴随着杜富国的扫雷生涯。
杜富国负伤前对艾岩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让我来”。
这句简单的话,彰显着一名士兵的崇高品质,见证着一名扫雷兵的英雄传奇。
◎思路点拨
杜富国的一句“让我来”,简单至极,却彰显着一名士兵的崇高品质,它见证着一名扫雷兵的英雄传奇。
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立意呢?
1.可以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立意。
甘于奉献,勇于牺牲,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就是要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特别是在要付出个人代价时,敢于迎着困难上,勇于挺身而出。
勇于牺牲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是一种境界追求、一种人格修养,更是一种拼搏意志、一种奉献和做人的品质。
2.可以从民族精神的角度立意。
英雄是时代的标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能没有先锋。
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代表和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瑰宝。
3.可以从舆论宣传的角度立意。
社会上解构英雄事迹、歪曲英雄人物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英雄的亵渎,正是一种“去史”的行为。
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一切可以被颠倒,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英雄和叛徒没有了界限,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如此人们也就没有了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思维交锋
杜富国当兵3年来,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每次作业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友。
这则材料可以有哪些立意角度呢?。
常规视角:①生命在奉献中闪光;②生命是长度和宽度的统一;③苟活者无青春;④生命短暂,青春不朽;⑤敢于担当,勇于牺牲。
核心视角:①英雄是民族的脊梁;②英雄是时代风向标;③学英雄,传承红色基因;④见识英雄,守护精神家园;⑤让英雄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创新视角:①亵渎英雄就是亵渎历史;②用法治守护民族英雄;③立英雄志,怀敬畏心;④敬畏历史、敬畏英雄;⑤不壮明星胆,不寒英雄心。
◎独抒己见
1.从“生命与青春”的角度分析说理。
“让我来”,杜富国的行为是高尚的,可是万一牺牲了生命怎么办?虽然没有丢失生命,可是终生残疾,将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这样做值得吗?怎样回答此类论调?如何认识英雄的自我牺牲精神?
英雄不老青春常在
杜富国的一句“让我来”,使他与死神擦肩而过,生命是保存下来了,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有人说,英雄的称号是用生命换来的,不值得。
这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了。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生命的终极是相同的,但是过程不一样,人生的意义也不一样。
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贪官污吏们活着,活在人世间,活在监狱里,但被人民唾弃了,因为他们是人类的害群之马;而多少英雄人物英勇的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理,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功臣。
杜富国残疾了,将终生生活在黑暗里,但是英雄不老,青春常在!
2.从“英雄与历史”的角度分析说理。
“让我来!”杜富国的举动是一时冲动吗?他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怎样的关系?和平年代还需要英雄吗?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提倡向英雄学习呢?学习英雄人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传民族气节立精神丰碑
在一次排雷活动中,杜富国面对危险系数高的手榴弹,对战友说了一句“让我来”,就在他小心翼翼地开始作业时,意外发生,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他的一句“让我来”,让我们看到了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的身影。
是的,杜富国就是一个英雄,他将学习英雄的口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突发事件的瞬间,向世人展现了英雄的形象。
英雄是民族的坐标,无数仁人志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杜富国就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永载民族史册。
3.从“英雄与明星”的角度分析说理。
人们十分推崇无名英雄,英雄不求名利,但是社会应当如何对待英雄人物呢?李晨向范冰
冰求婚,成功刷屏,各种媒体铺天盖地,可是许多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无人知晓,难怪有人感叹: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少人问。
这样的现象正常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不壮明星胆不寒英雄心
在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现场,双目失明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在父亲和妻子的搀扶下步入大厅的时候,大厅里响起久经不息的掌声。
这让人想起演员范冰冰曾经的荣光。
领奖台上,范冰冰身穿礼服,手捧“国家精神造就者”的奖杯,好不荣耀。
国家精神,何时得靠一个明星来造就?给明星如此殊荣,是对杜富国等英雄人物的不公,也让所有为国牺牲的英烈们心寒!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社会的价值底座和人们的精神信仰瓦解之日。
“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样的时代该终结了! 宣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刻不容缓!
◎名家视角
◎同学妙说
理解庸常致敬崇高
扫雷英雄杜富国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让战友退后,自己前去检查,结果身负重伤,失去了双手双眼。
3年来他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从走上雷场开始,“让我来”就伴随着他的扫雷生涯。
这样的故事,无疑是感人的,但是,是不是人人都对英雄心生敬意呢,会不会有人欣赏庸常而诋毁英雄呢?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倚官仗势,胡作非为,一位老人拍案而起,实名举报,百姓拍手叫好,却遭到孙子的批评:“60多岁的人了,当什么英雄,一点不成熟!”在孙子眼里,敢于拍案而起,仗义执言,这是幼稚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才是成熟。
在这位孙子的眼里,杜富国不顾个人安危,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岂不是更不成熟了吗?
我们这一代人,普遍不敢唱英雄的歌,这倒并不是怕有自欺欺人的指责,而是因为我们心底没有英雄的豪情,只有庸常者的忙碌和应酬。
不能说我们没有志趣,我们的志趣是考试的分数,我们的志趣是名牌大学,我们的志趣是未来有个好饭碗,好家庭。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些经典的话语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的心态。
英雄是历史的标记。
每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中都不乏一个个让人铭记的英雄人物、一段段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英雄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英雄人物,印证了舍生取义的真谛,诠释了视死如归的气概;英雄事迹,犹如天空中的启明星,指引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民,成为中华民族一座座宏伟的精神丰碑,永世流传。
没有英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辉煌的历史。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力,做英雄,做常人,还是做庸人,那是你的自由。
当天空黑暗的时候,你可以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你可以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你就蜷伏于墙角。
但是,请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更不要嘲讽
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是不可扭曲如蛆虫,更不可用卑微观照崇高,用低俗诋毁伟大。
我们不必责备普通人,不必谴责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挺身而出的人们。
但是,理解庸常必须以敬重英雄为前提。
你可以继续做庸常的生活梦,但在心底则必须向英雄致敬,因为价值观不容颠倒。
【点评】
文章从扫雷英雄杜富国的英雄事迹写起,以“是不是人人都对英雄心生敬意呢,会不会有人欣赏庸常而诋毁英雄呢”领起全文。
本论部分先由个案到普遍概括,批判欣赏庸常而诋毁英雄的社会现象;接着阐述英雄的历史意义,指出英雄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再分析常人和英雄的关系,指出不可用卑微观照崇高,用低俗诋毁伟大。
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指出可以做庸常的生活梦,但在心底必须向英雄致敬。
文章以批评诋毁英雄为宗旨,中心突出,论述集中,既切中时弊,又有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