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监测

合集下载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制度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监测职责1.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由水库管理单位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建立健全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制度,明确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要求;(2)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3)组织监测人员开展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4)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上报,及时掌握水库大坝安全状况;(5)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监测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熟悉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制度和工作流程;(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1. 监测内容:(1)大坝变形监测:包括表面位移、内部变形、挠度、裂缝和接缝、基岩位移等;(2)渗透监测:包括扬压力、地下水位、孔隙压力、渗流量等;(3)应力监测:包括混凝土应力、岩体应力、钢筋应力、土压力等;(4)水文气象监测: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温、气压、雨量等。

2. 监测方法:(1)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斜仪、应力计、渗流计等;(2)采用现场观测、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方法,对水库大坝进行实时监测;(3)建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系统,确保数据质量。

四、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1.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上报;2. 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提出处理建议;3.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规律,为水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应急管理与处置1. 制定水库大坝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措施和程序;2.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响应能力;3. 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库大坝安全。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标准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标准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中规定对 Ⅰ级、Ⅱ级、Ⅲ级大坝都必设的监测项目包括“巡视检查、 表面变形、渗流量、上下游水位、降水量、气温”。
对已运行的大坝,其安全监测的重点是“变形、渗流” (效应量)以及“环境量”(原因量)的监测。
PPT文档演模板
16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标准
变形监测量正、负号之规定
兼用垂直位移监测效果较差。 线体超过500m效果欠佳。 浮船的浮液易蒸发,线体易受干 扰、碰壁。东北严寒地区在冬季 线体挂霜影响观测。
大气激光准直受气流、阳光、温 度等影响较大,精度低,使用效 果差。 真空激光准直测量速度较慢,波 带板翻转易出故障,激光发射管 易损坏,管道抽真空及真空度监 测自动化问题未完全解决。
PPT文档演模板
2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标准
标准的特性-前瞻性
标准是“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 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不 仅反映了 制定标准的前提,而且反映了制定标准的目的。 同一类技术活动在不同地点不同对象上同时或相 继发生,具有重复性,人们根据积累起来的经验 制定标准,以便更好地去指导或规范未来的同一 种实践活动等。
实现监测自动化 主要监测项目、监测部位和监测方法(3)
坝 型
监测项目
坝体渗透压力
坝基渗透压力
渗流量



绕坝渗流
表面变形
内部变形
监测部位
监测方法
备注
典型横断面、基础地质条 件复杂处、运行中出现问 题的部位
测压管
下游坝脚或有选择 有选择 典型横断面或有选择 典型横断面或有选择
量水堰
测压管
利用自动跟踪全站仪, 采用边角或测边交会法 观测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控制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控制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日益重要。

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的调控和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坝工程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大坝工程的安全,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工程安全监测控制。

大坝工程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大坝作为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承担着水库蓄水和洪水调节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大坝工程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大坝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大坝的结构稳定性需要得到有效的监测,包括对坝体、坝基、坝肩、坝顶等关键部位的监测。

大坝的变形和位移需要及时监测,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大坝周边的地质情况、水文水情等环境因素也需要进行监测,以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

大坝工程安全监测的内容大坝工程安全监测主要包括结构监测、变形位移监测、地质环境监测和水文水情监测等内容。

结构监测是对大坝的各个结构部位进行监测,主要包括坝体、坝基、坝肩、坝顶等部位。

通过对这些结构部位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裂缝、渗漏等问题,为及时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变形位移监测是对大坝的变形和位移进行监测,可以通过测点的布设和定期测量,得到大坝的变形和位移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判断大坝是否存在变形加剧的情况非常重要,也是保障大坝安全的重要依据。

地质环境监测是对大坝周边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对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地表沉降等情况进行监测。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分析大坝周边地质环境的变化,为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水文水情监测是对大坝周边水文水情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对降雨量、河流水位、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监测。

这些数据对于判断大坝的洪水调节能力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大坝工程安全监测的方法大坝工程安全监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主要包括现场监测、遥感监测和传感器监测等方法。

现场监测是指人工对大坝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观测和测量,包括通过测量仪器对大坝的结构、变形、位移等情况进行监测。

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一、摘要水库工程大坝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安全监测对保障周边地区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水库工程大坝的安全监测方案展开讨论,包括监测方案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周期以及监测数据分析和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

二、引言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是水利工程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监测方案。

三、监测目的1. 对水库大坝变形、渗流、应力、温度等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大坝的工况。

2. 掌握水库大坝周边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评估其对大坝稳定性的影响。

3. 提供科学依据,为大坝安全管理、维护和维修提供支持。

四、监测原则1. 科学性原则:监测方案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可靠技术,并经验证。

2. 综合性原则:监测方案应综合考虑大坝结构、地质环境、水文气象条件等因素。

3. 及时性原则:监测数据应能够及时反映大坝的工况变化,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 规范性原则:监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五、监测内容1. 大坝地表变形监测:包括位移监测、沉降监测、收敛监测等。

2. 大坝渗流监测:包括渗压监测、渗流量监测等。

3. 大坝应力监测:包括混凝土应力监测、钢筋应力监测等。

4. 大坝温度监测:包括混凝土温度监测、环境温度监测等。

5. 大坝周边地质环境监测: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渗流监测等。

6. 其他需要监测的内容。

六、监测方法1. 地表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卫星定位、测量仪器等进行实时监测。

2. 渗流监测:采用压力计、流量计、渗流仪等进行实时监测。

3. 应力监测:采用应变计、拉线式应力计等进行实时监测。

4. 温度监测:采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等进行实时监测。

5. 周边地质环境监测:采用地下水位计、地下水渗压计等进行实时监测。

七、监测周期1. 日常监测:对大坝的地表变形、渗流、应力、温度等进行日常监测,确保及时掌握大坝的工况变化。

水利工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水利工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水利工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案一、监测内容1.大坝体和坝基的变形监测:通过安装变形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大坝和坝基的沉降、收敛、倾斜等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大坝结构和材料的监测:包括大坝表面裂缝、渗漏情况、浸润线变化等的监测,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结构是否存在问题。

3.大坝周边水体的监测:监测周边水体的水位、水质、流速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溃坝等危险情况。

4.大坝渗流场监测:监测大坝渗流场的渗流压力、渗水量等指标,判断大坝内部渗漏情况,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二、监测方法与技术手段1.传统监测方法: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如水准仪、测斜仪、倾斜传感器、应变仪等,对大坝进行定期监测。

通过人力观测和记录数据,发现异常情况。

2.数字化监测方法:使用自动化仪器和设备,如视频监测系统、遥感技术、卫星监测等,将监测数据采集自动化,并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

三、监测频率1.细致监测:对于风险较高的区域,采用更加频繁的监测,如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2.常规监测:对于一般区域,采用每半年或每年一次的监测频率。

3.日常巡视:定期进行日常巡视,每日或每周检查大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数据处理与应急响应1.数据处理:将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数据处理标准和分析方法,根据变化情况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行动。

2.应急响应:当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人员对大坝进行评估和处理,包括紧急抢修、减排水库水位等措施,以最大程度保障大坝的安全。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案应综合运用传统监测方法与数字化监测方法,对大坝的变形、结构、渗流场和周边水体等进行不同频率的监测,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并根据结果进行应急响应,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大坝安全监测双金属标施工与观测

大坝安全监测双金属标施工与观测

大坝安全监测双金属标施工与观测前言大坝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的量测。

在大坝施工区域内,通常采用钻孔安装双金属标来为大坝垂直位移观测提供工作基点。

一、原理双金属标是指从坝顶或者廊道底板钻孔到大坝基础垂直位移可忽略处,在孔内安装钢管保护管,并在其中安装铝管及钢管,分别量测两管口相对孔口的位移。

一般认为铝的线膨胀系数是钢的2倍(即α铝=2α钢),在相同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只要量测出长度基本相同的两管轴线方向变形的差值,即可求的温度改正量,从而扣除温度变化对垂直位移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量测出钢管与孔口之间相对于初测值的变形量,其值包括孔口发生的沉降量及钢管发生温度变形之和:h钢=ε+ε钢(1)同样,铝管与孔口相对初测值的变形量:h铝=ε+ε铝(2)当α=2α钢时,有ε铝=2ε钢,代入(1)、(2)式中得ε钢= h铝- h钢,因此每铝次实测沉降量:h钢-ε钢= h钢-(h铝- h钢)= 2h钢- h铝二、双金属标施工双金属标设置在坝基地质情况较好处,钻孔深度以钻到坝基相对不动为原则,孔径、孔深一般由工程设计方提出。

双金属保护管一般采用直径168mm,壁厚6~8mm的无缝钢管,每节2~3m,内壁光滑,用公母螺纹对接,以方便钢、铝管安装。

双金属标的钢、铝管需要选用同炉材料,保证具有相同的物理力学性能,对重要项目需要委托专门机构进行两者的温度膨胀系数测定。

双金属标的钢、铝管可并排安装,也可两管套在同一圆心上。

一般铝管的壁厚应比钢管的大些。

钢、铝管每节一般也采用2-3米,用加工的外箍接头相连接。

钢管接头与钢管用丝扣相接并可在工厂时就装配好,这样既可减少配件的数量,也可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提高安装质量及工作效率。

铝管也可同样加工,可将连接的丝扣的牙距与钢管加工成不同,一方面是因为钢、铝管的特性不同,另一方面也可杜绝在安装时钢、铝管拼装错位。

双金属标管一般在保护钢管放入钻孔中后逐断吊装,然后将保护钢管提起1米,将1:1的水泥沙浆从保护管与钻孔之间逐部灌入,直致钢、铝管底部1m埋入混凝土内。

大坝安全监测内容

大坝安全监测内容

大坝安全监测内容
《大坝安全监测内容》
大家好呀,今天来聊聊大坝安全监测内容这件事儿。

大坝呀,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守卫者,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平安呢。

那要保证它安全可靠,都得监测些啥呢?
咱就说有一天,我去大坝那里参观。

我看到工作人员拿着各种仪器在那认真地摆弄,特别好奇就凑过去问了问。

他们告诉我,首先那水位得时刻关注着呀,就像我们每天要看看自己的体重一样,要是水位突然涨得太高或者降得太低,那可都不行,得赶紧想办法调整。

然后呢,还有大坝的变形情况也得盯着。

工作人员拿着那种超级精密的测量仪器,一点一点地测大坝各个地方有没有变形。

我就想啊,这大坝要是像人一样会喊疼就好了,哪里不舒服马上就知道,嘿嘿。

还有呢,渗流监测也很重要嘞。

要看看水有没有偷偷从大坝里面流出去的情况。

我当时就琢磨,这水也像个调皮的小孩子,你得时刻盯着它,不然指不定它就闯出啥祸来。

对了对了,还有大坝周围的地质情况。

万一哪天周围地质出现啥问题,影响到大坝的稳定可就糟糕啦。

总之,这些监测内容就像是给大坝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样样都不能马虎。

工作人员们就像一群细心的医生,精心呵护着大坝的健康。

这样一想,大坝的安全还真是离不开这些细致的监测呀。

只有把这些方面都监测到位了,才能让大坝稳稳地守护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安心呀。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大坝安全监测内容哦,真的超级重要呢!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啦,大家拜拜啦!。

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大坝安全监测方案引言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其安全性对于防洪、供水以及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大坝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大坝安全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大坝安全监测方案,通过对大坝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

监测内容和指标大坝安全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坝体位移监测:监测大坝的沉降、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等参数,以评估大坝坝体的稳定性。

2.坝基及周边地质监测:监测大坝周围地质变形、地下水位、地震等因素,以判断大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3.水位和流量监测:监测大坝上游水位和下游流量,以实时掌握大坝的水文情况,为大坝运行提供依据。

4.渗流监测:监测大坝内部和周围的渗流情况,以判断大坝渗漏的情况和渗流对大坝稳定性的影响。

5.应力监测:监测大坝的应力情况,包括坝体与坝基之间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根据上述监测内容,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重要的监测指标:•大坝位移指标: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坝基及周边地质指标:包括地质变形、地下水位和地震参数。

•水位和流量指标:包括水位和下游流量。

•渗流指标:包括渗流速度和渗流量。

•应力指标:包括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监测方法和技术坝体位移监测坝体位移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关键部分。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钢管测斜仪:通过安装在大坝上的测斜仪对大坝位移进行监测。

•GPS测量:通过安装在大坝上的GPS测量系统对大坝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监测。

•水准测量:通过进行水准测量,对大坝的水平位移和高程变化进行监测。

坝基及周边地质监测坝基及周边地质监测是判断大坝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包括:•岩土应力仪:通过安装在大坝周边的岩土应力仪对大坝周边地质应力进行监测。

•地下水位测量:通过安装在大坝周边的地下水位测量系统对大坝周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地震监测:通过安装在大坝周边的地震监测仪器对地震活动进行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坝安全监测及其自动化系统 摘要:大坝安全监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只要建立合理的大坝安全监测机制,溃坝

事故时可以避免的。如何通过安全监测及时提供大坝性态及其变化信息,降低大坝风险已成为大坝安全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意义 通常,通过仪器观测和巡视检查对水利水电工程主体结构、地基基础、两岸边坡、相关设施以及周围环境所作的测量及观察,界定为大坝安全监测。监测,既包括对建筑物固定测点按一定频次进行的仪器观测,也包括对建筑物外表及内部大范围对象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直观检查和仪器探查。 大坝监测与大坝检测在某种意义上有相同之处,均为对水利工程工况及运营性状进行量测。同时,两者也有不同之处,监测重点放在实时监视测量上,检测则重点以规则标准对量测结果作出评判。监测常表现为持续不断的对水利工程性状监视记录,检测多表现为某一时段的检测结果评判。 正在运行的大坝, 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其工程状态和运行情况都在随时变化,所以必须对大坝进行系统全面地检查, 随时掌握工程状态, 分析判断大坝及基础、岸坡是否能安全运行,予报工程发展趋势及安全度。 可以说,安全监测(包括检查、观测)是大坝安全管理的耳目,是判断水库能否安全运用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 也是检查施工质量、验证设计是否正确的手段, 它能为水利科学试验研究供给宝贵的原型观测资料,也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和水库调度维修养护提供依据。①总之大坝安全监测是了解大坝安全性态、对大坝安全实施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大坝安全监测主要项目 大坝安全监测的范围应根据坝址、枢纽布置、坝高、库容、投资及失事后果等进行确定, 根据具体情况由坝体、坝基推广到库区及梯级水库大坝。大坝安全监测的时间应从设计时开始直至运行管理。大坝安全监测的内容不仅是坝体结构及地质状况, 还应包括辅助机电设备及泄洪消能建筑物等。② 根据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监测的主要项目有:变形、渗流、压力、应力应变、水力学及环境量等。其中变形和渗流监测是最为重要的监测项目,因为这些监测量直观可靠,可基本反映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大坝安全性态。对大坝的内部性态进行监测也是比较重要的,其监测成果可以用来反馈和检验设计、施工质量。 1.变形监测 大坝在自重、水压力、扬压力、泥沙淤积压力及温度等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变形监测是了解大坝工作性态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表面变形、内部变形、挠度、倾斜、裂缝和接缝,以及岸坡位移等。 变形监测是通过人工或仪器手段观测大坝整体或局部的变形量,可以通过变形监测量掌握大坝在自重、水压力、扬压力及温度等环境量的作用下的变形规律,了解大坝在施工和运行期间是否稳定安全,研究有无裂缝、滑坡、滑动、和倾覆等趋势。③ 2.渗流监测 渗流监测是指对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产生的渗流场的监测,主要包括渗流压力、渗流量及其水质的观测。渗流观测主要包括坝体渗流、坝基渗流、绕坝渗流和渗流量。 渗流监测是通过人工或仪器的手段观测大坝整体或局部的渗流场变化情况,可以通过渗流监测掌握大坝在水压力、扬压力及温度等环境量的作用下的渗流规律,了解大坝在施工和运行期间是否稳定安全,以便采取正确的运行方式或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加固。③ 3.压力(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压力监测主要包括对孔隙水压力、扬压力、土压力和接触土压力等进行的观测。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混凝土应力、应变、锚杆应力、钢筋应力、钢板应力、基岩应变及温度场等监测 土石坝的压力(应力)监测主要包括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应力)、接触土压力以及混凝土面板应力等; 混凝土坝的应力监测主要包括坝体(坝基)应力、应变、锚杆应力、钢筋应力、钢板应力及温度等。③ 4.水力学监测 水力学监测主要是输、泄水建筑物的监测项目。当输、泄水建筑物进出口水位差超过80~100m时,应进行水力学监测。水利工程输、泄水建筑物的水力学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水压力、水流流态、水面线、泄流量、流速、空蚀及消能观测。 5.环境量监测 为了解水库大坝上、下游水位、降雨量、温度等环境量的变化,对坝体变形、应力、渗流等情况的影响,提供环境量资料,应进行水库大坝的环境量监测。 环境量监测主要包括大坝上下游水位、降雨量、气温、水温、波浪、坝前淤积和冰冻等。环境量监测应遵循《水位观测标准》《降水量观测规范》《水文普通测量规范》《河流冰情观测规范》。环境量监测设施应在水库蓄水前完成施工。③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是融汇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对水库和水电厂的大坝安全进行监测的自动化系统。③监测系统由电缆、传感器、采集站、监测分站、监测总站和管理中心组成。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大坝安全参数测量、数据采集和传输,并能进行自动资料编整和分析,监测资料的同步性好,能大大减少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因此,建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提高了水利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在龚嘴大坝上安装了第一台应变计自动化监测装置,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目前我国已在数十座大坝上安装了自动化监测设备。 从监测内容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内部检测仪器的自动化监测、大坝变形自动化监测设备和综合性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国内普遍使用的是第二种,主要用于垂线和引张线的观测,在激光准直方面也有发展。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控制方法分为集中控制系统和分散控制系统,也有结合两者的混合型控制系统。④ 集中控制模式的监测系统主要是由工业计算机作为中央控制装置配合监测设备共同组成。它可以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数据存储、显示、超限报警等功能,这些功能一般集中于一个庞大的一体化的监控设备之中。集中式系统是将传感器通过集线箱或者直接连接到采集器的一段进行集中观测。所有的采集器都集中在主机附近,有主机存储和管理各个采集器数据。 集线箱 各类 监测中心 控制、电源、信号电缆 大坝 计算机 集中测控单元 集线箱 监测 传感 集线箱 器

集中式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由集中操作管理单元、分布的测控单元和通信网络构成。它是在网络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嵌入式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有: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相对简单的独立模块,系统层次清晰。分散式系统式把数据采集工作分散到靠近较多传感器的采集站来完成,然后将所测数据传送到主机,在这种系统中采集站多布置在较集中的测点附近。分散式系统观测方便、准确可靠、同步性高,故应用广泛。

测控单元 监测中心 计算机

分散式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大坝安全监测应用实例 二滩双曲拱坝坝高240m,坝顶弧长778.9m,拱冠坝底宽度55.7m,坝冠坝顶宽度11m。坝身有七孔溢洪表孔,六孔溢流中孔和两孔底孔。 坝内安全监测项目有位移、挠度、坝基基岩位移、混凝土应力应变、钢筋应力、闸墩预应力锚索张力、缝隙开合度、坝体坝基不均匀沉降、倾斜、坝基扬压力、坝体温度等。

电源、通信总线 测控单元

测控单元

各类大坝监测传感器 使用的监测仪器设备有应变计、测缝计、压应力计、锚索测力器、钢筋应变计、倾斜仪、垂线、岩石位移计、渗压计、温度计、引张线仪和静力水准仪等。(压应力计在混凝土浇筑时埋设的,钢筋计需要在安装钢筋计的钢筋上截掉一段然后把钢筋计的两端焊上去。应变计、钢筋计、渗压计、测缝计等仪器在计算物理量时都需要进行温度修正,所以需要同时测出仪器本身温度。) 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 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时, 人工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要结合起来。要尽可能利用当今的先进仪器和技术对大坝物别是隐患进行检查, 以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如土石坝的洞穴、暗缝、软弱夹层等很难通过简单的人工检查发现; 人工巡查必不可少的原因是由于大坝的特殊性和目前仪器监测的水平所决定的。 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测经过近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已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从原型观测发展为安全监测到现在的安全监控,研究领域和监测对象进一步扩大; (2)大量程、高精度、智能化、无线化的观测仪器不断被应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发展日趋成熟,监测手段更加先进; (3)安全监测数据处理在线实时监控和处理技术得到应用,监控分析的数学模型中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等传统模型不断被改进,时间序列、灰色理论、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等多种新方法被引入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 (4)在大坝安全性态的评价研究方面,从单测点分析向多测点、多项目、多物理量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发展,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决策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的依据; (5)大坝安全监测反馈分析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坝工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⑤ 结语 大坝安全监测使人们能准确掌握大坝性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节约工程投资,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大坝安全监测不仅对能帮助监测坝进行安全评估,还有助于对其他大坝的分析。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坝安全监测发展方向。分散型控制系统作为较理想的自动化采集系统,将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展。 总之, 大坝安监测就是利用一切手段, 确保大坝以较少的投入保证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能及时、准确地采集数据,有条件地建立统计模型, 从而初步判断大坝安全状况。

参考文献 [1] 刘绍青.浅谈大坝安全监测. 江西省水利厅.1990 [2] 王静.水库大坝安全性分析及安全监测.东平县东平镇人民政府.2008 [3] 何勇军、刘成栋、向衍、范亚光.大坝安全监测与自动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 邵乃辰.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技术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5] 张进平、黎利兵、卢正超.大坝安全监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