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第一课一轮复习课件

文 化 一 般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传承:传播、继承与发展
中 国 文 化
第三单元
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第四单元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选择:文化生活
高考考点
1.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形式
2.文化的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
具有多义性:
①广义的“文化”
②狭义的“文化”
③我们所讲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语,“文化”一词具有多义
性。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
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 )
狭义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技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 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 素质越来越重要。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措施 培养高素质人才
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的总格局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措施:
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抵制西 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 (2011高考江苏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 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 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 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 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 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根据题 目要求)
(1)增强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 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坚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 的信念。 (3)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 信心。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 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1年10月18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十 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4.实现文化强国梦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意: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指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先进文化)
(1)基本内涵?(是什么?) 三面向反映了我国先进文化的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是什么
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 是科学发展之路, 是强基固本之路, 是以人为本之路, 是改革创新之路。 (P98)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八课导学案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举例说明,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回忆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3、再认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内涵;知道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特点。
4、知道文化生活中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比较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概括我国仍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二、重点与难点:1、发展大众文化。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三、知识清单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有哪些影响?2、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内涵?3、什么是落后文化?表现形式?如何对待?4、什么是腐朽文化?危害性?如何对待?5、为什么我国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大众文化就是通俗文化。
( )说明:2、大众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
( )说明: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都是糟粕文化,因此都要坚决取缔。
( )说明:4、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 )说明:5、传统习俗就是落后文化。
( )说明:五、巩固练习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2、(2013湛江二模)今年一月份开始,央视逐渐加大了公益广告的力度。
有网友评论说:“公益广告很感人,很有意义,当无数个‘最美’形象出现在画面中时,此刻的你一定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相信好人就在身边,也许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由此可见()①公益广告能够传播社会文明,弘扬新风正气②公益广告有道德教育的功能③大众传媒具有商业性④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2013·江苏卷)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
【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8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黑吉辽皖宁专用)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产生的原因相同,二者没有严格 的界限。
提示:落后文化属于文化中的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
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而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 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
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因此二者有严格的界
限。
3.“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
(1)二者的区别:所谓传统习俗,是指世代相传的社会风俗 习惯,是过去若干代风俗习惯的积累,而落后文化则是指
从2010年11月22日开始,湖南株洲警方开展为期70天 的“两打三清”打击黄、赌、毒专项行动,规范文化娱乐 场所经营秩序,净化社会风气。 1.黄、赌、毒属于( B ) A.落后文化 B.腐朽文化 C.主流文化
2.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我们应弘扬主流文化。人民
大众的主流文化是什么?我们应怎样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201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
2010年5月25日,第九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颁奖晚会在
广州大剧院隆重举行。《李亚仙》、《生活秀》、《苦乐
村官》、《王昭君》等剧目获“文华大奖特别奖”。
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获奖剧目的共同之处在于创作生 产了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有人说“大众文化就是我 们所要倡导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你如何看待这
文艺创作的低俗化、娱乐化
新华社北京2010年8月6日电 文化部部长蔡武日前表
示:近年来,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低俗化、娱 乐化倾向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市场导向的负面 影响;二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三是文艺批评流
于形式,助长了低俗化的趋势。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
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 律的作品,扶持、推广,典型引路。
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诸葛亮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No.4 128 125C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 .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8.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
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
但2013年1月由于多地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炮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人过年纠结心里的认识?(14分)9.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8分)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编写:赵长荣 审核:田运成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自习案---1.大约用35分钟的时间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内容,重要问题动笔写写。
2.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巩固如下问题: (1)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是什么?(2)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课堂案---【考点梳理】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作用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 (2)传统建筑 (3)传统文艺 (4)传统建筑【特别提示】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 (2)4.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特别提示】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现实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必须具体分析。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影响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形式 共性 传统习俗
①都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解析】 D。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这里面并没有。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 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这也是错的,我们只能在传统元素当中加速了流行元素,但是 并且取代它,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是完全取代,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去发展。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音乐,有舞蹈,有声光 电,是可以的。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因为它是我国的一项优 秀历史文化。故选D。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考直击】
(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
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
的影响。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考直击】
10、(2017全国卷II 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 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 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 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 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热度★★★)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各民族文化无论优劣,一律平等。
4.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6.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开展文化申遗能够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8.中法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9.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中确定的。
10.《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11.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12.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13.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4.文化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15.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6.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18.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9.文化交流消融了文化多样性。
20.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22.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文化传播。
23.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4.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25.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热度★★★)26.文化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7.文化多样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8.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9.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0.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文化生活第八课一轮复习课件

答案:A
高考演练
2.我国“扫黄打非”工作成效显著,收缴各类非法 出版物8383.7万件,取缔关闭店摊档4.6万个。 我国重视“扫黄打非”,是因为( )
①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许多令人忧 虑的现象 ②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③娱乐的文化不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 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答案】 ⑴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 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⑵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 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 危害人的进步。 ⑶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 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 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内涵、文化对人的影响、发展先进 文化等知识,考查应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 解释有关文化现象的能力。辨析题必须分层逐步解析。首 先,人创造了文化,是讲文化的产生;其次,文化对人的 影响具有两面性;再次,我们要发展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 文化;最后得出结论。
辨析: 大众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低 俗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原因。 (1)大众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我 们的文化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它能够快捷传播先进 文化,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 精神生活等。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一 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给社会带 来不良的影响。(4分) (2)低俗、落后文化能够存在和传播的原因主要在于我 国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市场经 济自身的弱点带来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经 济全球化也加剧了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文化领域 的冲击等。 (3分) (3)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 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 用好、管理好。(3分) 因此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