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课件
最新临床医学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6
13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作用
X线检查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成像 ,用于诊断骨折、肺炎等疾病。
MRI检查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进行成像,用于诊 断神经系统、关节等病变。
2024/1/26
CT检查
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 成像,用于诊断肿瘤、血管病变等。
等症状。
17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 导等方法,帮助患者缓 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
状态。
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个体化评估
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 况、心理状况及社会因素等, 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 据。
2024/1/26
综合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综合运用药物 治疗、非药物治疗等手段,制 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再生。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为许多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
03
基因编辑和遗传病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能够实现对人体基因的精准编辑,为遗传
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手段。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纠正致病基因,从
根本上治愈遗传病。
26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6
27
注意事项
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注意 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16
非药物治疗方法介绍
手术治疗
针对某些疾病,如肿瘤 、畸形等,通过手术切 除病灶或纠正畸形,达
到治疗目的。
2024/1/26
放射治疗
利用放射线照射病灶, 破坏病变组织,适用于 部分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
物理治疗
2024《临床医学概论》全套课件完整版

套课件完整版contents •临床医学基本概念与原则•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药物应用与合理配伍原则•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选择依据•康复医学理念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目录临床医学基本概念与原则临床医学定义及特点患者权利与医生职责123治疗原则包括个体化治疗、综合性治疗、规范化治疗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学知识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诊断方法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预防措施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和减轻疾病负担。
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领域,关注人群健康和疾病预防控制,通过改善环境卫生、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等手段促进人群健康。
临床医生应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关注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为改善人群健康状况贡献力量。
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肺炎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02支气管哮喘03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策略心力衰竭冠心病分析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评估方法,介绍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和心脏移植等治疗方案。
心律失常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法消化性溃疡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讨论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案。
炎症性肠病阐述炎症性肠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介绍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等方案。
肝硬化分析肝硬化的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讨论药物治疗、并发症处理和肝移植等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管理脑卒中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药物应用与合理配伍原则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简述药物分类作用机制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疗效,如抑制酶活性、阻断受体结合、影响细胞代谢等。
合理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合理用药原则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不良反应监测处理措施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抗菌药物种类介绍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及其特点,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临床医学概要PPT课件

25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四)淡漠型甲亢
1.多见于老年患者 2.起病隐袭 3.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明显消瘦,
有时仅表现为腹泻,厌食,或房颤,心绞痛,心肌梗塞
(五)妊娠期甲亢
26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要点
控制甲亢症群的基本方法为: ①抗甲状腺药物 ②放射性同位素碘 ③手术
12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双 手 震 颤
13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心血管系统 窦性心动过速、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脉压 增大等周围血管征。
4.消化系统 排便次数增加、肝大、肝功异常、黄疸
14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浸润性突眼
又称恶性突眼,病情较严 重。 主要表现为眼内异物感、
胀痛、畏光、流泪、复 视、视力下降、全眼炎、 甚至失明。
22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特殊临床表现 (一)甲状腺危象
与大量T3T4释放入血有关。 1.主要诱因:应激、严重躯体疾病、口服过量TH,感染、
严重精神刺激、手术中过渡挤压甲状腺等。 2.临床表现:高热(39度),心率增快(140~240次/
目录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 病例分析 小结
4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指由甲状腺 腺体产生TH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医学概要》ppt课件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 体健康的科学。
特点
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直接面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强调实践性和经验性,需 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医 学知识和技术。
2024/1/26
5
临床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医学
以经验医学为主,缺乏科学理论支持 。
33
THANKS
2024/1/26
34
超声检查
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原理,对 人体内部结构进行成像,常用于腹 部、妇产科等部位的检查。
15
内镜检查
01
胃镜检查
通过口腔插入胃镜,观察食管 、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病变
情况。
2024/1/26
02
肠镜检查
03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肛门插入肠镜,观察结肠 、直肠等部位的病变情况。
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 ,观察气管、支气管等部位的
17
04
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诊 断
2024/1/26
18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
肺炎
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
2024/1/26
哮喘
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
肺结核
低热、盗汗、咳嗽、咯血等
19
循环系统疾病
2024/1/26
高血压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放射线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放射治疗计划,并严格 按照计划执行。
27
其他治疗手段
2024/1/26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2024版《临床医学概论》ppt优秀课件

01临床医学概述Chapter临床医学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临床医学重要性及意义重要性意义国内外临床医学现状比较国内现状国外现状发达国家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在精准医疗、转化医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02人体结构与功能基础知识Chapter细胞与组织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组成与功能,以及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等的作用。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细胞分化的概念及机制。
组织的基本类型与特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消化液分泌与吸收消化系统大脑、小脑、脑干等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神经元、突触传递与神经递质等神经系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意义。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尿液生成与排泄的调节。
泌尿系统0201030405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的阶段与特点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
衰老的生理变化与机制细胞衰老、器官功能减退等生理变化及其机制,如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等。
影响生长发育与衰老的因素遗传、环境、营养、疾病等因素对生长发育与衰老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生长发育与衰老过程03020103诊断方法与治疗技术介绍Chapter01020304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信息,了解病情。
问诊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手段,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利用生化、免疫、血液等实验室检查方法,辅助诊断疾病。
实验室检查包括X 线、CT 、MRI 等影像技术,可直观显示病变部位和结构。
影像学检查常见诊断方法及其原理治疗技术分类及应用范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01020304提高诊断准确性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决策评估治疗效果辅助检查在诊断和治疗中作用04常见疾病类型及其特点分析Chapter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明确传播途径多样免疫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因复杂01病程较长02预防性措施重要03遗传性疾病遗传物质改变遗传性疾病是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ppt课件

02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Chapter
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基础
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 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 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病理学基础
疾病的原因、发病机 制和转归
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 过程及并发症
局部组织器官的病理 性改变及其与临床表 现的关系
药理学基础
03
临床诊断方法与技能
Chapter
常见症状与体征识别
疼痛的性质、部位及 常见原因,评估方法
恶心与呕吐的定义、 分类及常见原因
发热
正常体温的波动范围 ,发热的定义、分类 及常见原因
疼痛
呼吸困难
恶心与呕吐
腹泻
呼吸困难的表现、分 类及常见原因
腹泻的定义、分类及 常见原因
问诊技巧与注意事项
问诊的内容
04
泌尿外科手术
肾结石取出、前列腺 切除等手术的操作步 骤及注意事项。
妇产科妊娠分娩管理规范
妊娠期管理
孕妇产前检查、高危妊娠识别与 处理等规范。
01
02
产褥期管理
03
产后恢复、母乳喂养指导等规范 。
04
分娩期管理
正常分娩与难产处理流程、无痛 分娩技术等规范。
新生儿管理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疾病筛 查与防治等规范。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 学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用药注意 事项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合 理用药原则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1
微生物的种类、形 态、结构和生长繁 殖规律
02
微生物与人体之间 的相互关系及致病 机制
03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 成、功能和免疫应 答过程
《临床医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涵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等 ,反映机体内部环境及代谢状况。
尿液检查
通过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等,了解泌尿 系统功能及代谢情况。
免疫学检查
检测抗体、抗原、免疫细胞等,用于诊 断免疫相关疾病及评估免疫功能。
影像学诊断技术原理及操作指南
X线检查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对人体内部结 构进行成像,适用于骨骼、胸部等 部位的检查。
苯丙酮尿症
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 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 物治疗和基因治疗。
04
临床检查与诊断技术
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应用范围
血液学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用于 评估患者的血液系统状态。
合理用药原则和方法探讨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性质和治疗 目的,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药 物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 等。
个体化治疗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分析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避 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
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 态、遗传因素等个体差异,制定个体 化的用药方案。
手术基本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2
01
术后加强患者护理,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围术期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
01
围术期管理策略制定
02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围术期 管理计划。
03 加强术前宣教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 。
围术期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
养物质。
(医学课件)《临床医学概论》演示课件pptx(2024)

通过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 践,临床医学能够不断提高医疗 水平和治疗效果,为保障人类健 康和生命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5
临床医学与其他医学领域关系
与基础医学关系
基础医学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基 础和实验依据,临床医学则将基 础医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
践。
与预防医学关系
预防医学主要关注疾病的预防和 控制,而临床医学则更注重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两者相辅相成,
2024/1/30
制定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的预防策略
01
根据人群特征、疾病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策
略,如儿童免疫接种、成人慢性病管理等。
实施预防措施
02
通过疫苗接种、筛查、早期干预等手段,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
亡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监测和评估预防效果
03
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
26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处置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监测和预警
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架 构、职责分工和处置流程。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 现和预警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和处置提 供科学依据。
开展应急处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响 应机制,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控制事态发展并减少危害。
生理平衡的维持
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和传导,快 速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
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 液调节的情况下,具有对周围环 境变化进行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11
03
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原则
Chapter
2024/1/30
12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专 班 级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 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临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
床 医 学
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
概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
要
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
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和颜面水肿 ;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水肿
要
肝源性水肿:
教
特点:以腹水为主要表现,也可先出现踝部水
程
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
19
营养不良性水肿
高
特点:水肿发生前先消瘦。水肿多从组织疏松
专
处开始,然后扩展至全身,以低垂部位显著。
班
级
临
其他原因所致水肿
教 程
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
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节 水肿
高
专
班
级
临
床
医
学
概
要 教 思考:
程
何谓水肿? 水肿常见于哪些疾病?
17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高 专
——水肿
班 发病机制
级 临
①钠与水的潴留;
级
内波动范围超过2℃
临 床 医 学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 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
概
要
教
程
12
3、间隙热
高 专 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 续数小时,又迅速降
级
至正常水平;无热期
临
可持续1天至数天,
床 医 学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 交替出现,
概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
要
肾炎等。
教
程
13
4、波状热
41 ℃以上
概
要
教
低 热 中度热
高热
超高热
程
37.3℃ 38℃
39℃
41℃
8
发热的临床过程
高 专 班
(1)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 ℃或以上,如
级
疟疾。
临 床 医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 核。
学
(2)高热期
概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要 教
(3)体温下降期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
级
病
临 床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
医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
学 概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
要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
教
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
程
5
高 发病机制
专 班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级
常见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性静脉炎、上
临 床 医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症、丝虫病致象皮肿、局部 炎症、创伤、过敏等。
学
概
要
教
程
21
伴随症状
高 专 班 级 临 床 医 学 概 要 教 程
22
伴呼吸困难、发绀、肝 肿大、高血压、蛋白尿 、管型尿、消瘦、体重 减轻等。
第三节 呼吸困难
高 专
呼吸困难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因通气需要
级
临 外源性致热源
床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医
通过激活 白细胞
学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概 要
内源性致热源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教
通过血脑 屏障
程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 > 散热
发热
6
高 专
2、非致热源性发热
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级 临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床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医
学
概
要
教
程
7
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
高 专
以口测温度为标准,按发热高低分为:
班
低热
37.3 ℃--38 ℃
级 临
中等发热 38.1 ℃--39 ℃
床
高热
39.1 ℃--41 ℃
医 学
超高热
程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
缓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
9
热型
高 专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
班 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
级 临
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
床 为热型。
医 学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概 要 教
床
粘液性水肿:特点:非凹陷性,以口唇、眼睑
医
、下肢胫前明显
学 概 要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经前7~14天,行经 后逐渐消失。
教
特发性水肿:特点:水肿与体位有关。
程
药物性水肿:特点:激素类药物,可能与钠水
潴留有关。
20
局部性水肿
高 专 班
常由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加所致。
概 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
要 教
范围,称为发热。
程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高
专
班
1. 感染性发热
级 临
最常见。
床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
医
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学
概
要
教
程
4
2. 非感染性发热
高 专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班
高 专 班
体温渐升至39 Ċ或 以上,数天后又逐渐
级
下降至正常水平,持
临
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床 医 学
,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
概
要
教
程
14
5、不规则热
高 专 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 定规律。
级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
临 床
热等。
医
学
概
要
教
程
15
伴随症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
床
②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医 学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概
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要 教
⑤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程
18
临床表现
全身性水肿
高 专 班 级 临
心源性水肿:
特点: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活动后明显 ,休息后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可发生胸水、腹 水。
床
肾源性水肿:
医 学 概
第一章 常见症状
心内科教研室 扈秀丽
第一节 发热
高 专 班 级 临 床 医 学 概 要 教 程
2
思考:
何谓发热?
发热应首先考虑哪类疾 病?
如何给发热分度?
高 专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
级 临
定的范围内。
床
医 学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程
10
1.稽留热
高 专 班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度以上的高水
级
平,达数天或数周。
临 床 医
24小时内体温波动 范围不超过1度。
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
概
伤寒高热期。
要
教
程
11
2、驰张热
高 专 班
体温常在39Ċ以上波 动幅度大,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