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俞敏洪创业史

合集下载

俞敏洪简介

俞敏洪简介

俞敏洪简介俞敏洪简介俞敏洪基本资料姓名:俞敏洪出生年月:1962年10月15日生肖:虎身高:米籍贯:江苏省江阴市人汉族人毕业院校:北京大学西语系职位: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创业经历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

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

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

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

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包括多个教育部门。

新东方目前分别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在2000年为止,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学生称为“红宝书”)《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

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

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

这是新东方与外界第一次的正规合作,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俞敏洪传奇

俞敏洪传奇


2006年9月8日,新东方教育集团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挂牌仅短短50分钟,每 股股票价格已疯涨至22美元,新东方总裁俞敏洪个人资产猛涨6亿。 从一名初中毕业的乡村拖拉机手,到一名乡村教师;从高考三次不中,到北京大 学的高材生;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丑小鸭,到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 扫地出门的穷酸教师,到名动大江南北的培训界领军人物;从大街小巷刷广告的 个体户,到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从付不起学费无法出国的可怜虫,到学员 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 这就是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 任由员工“开涮”的亿万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到他头上却不得不服气的校 长……俞敏洪的个人经历,俞敏洪的情感归宿,俞敏洪的感性管理,俞敏洪和他 的新东方团队,这些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故事,都将在本书一一展现,让你认识一 个近距离的俞敏洪,感悟一段真实的新东方成长史。
俞敏洪传奇
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程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 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 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 员等职。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 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09年



2014年11月26日,俞敏洪携手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盛希泰共同创立洪泰基金,通过 这支天使基金的资本力量,支持互联网教育创新,扶持更多年轻人走向创业道路。
2015年9月18日,洪泰基金落西安新闻发布会暨洪泰新凯迈创立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举 行,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负责人、陕西西咸新区城建投资集团董事长徐军前聘俞敏 洪、盛希泰为西咸新区青年创业导师。

俞敏洪励志故事

俞敏洪励志故事

俞敏洪励志故事俞敏洪是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他的励志故事鼓舞了许多追寻梦想的人。

本文将介绍俞敏洪的成长经历和他在创办新东方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展示他如何通过坚定的意志和努力的奋斗取得成功。

成长经历俞敏洪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一个普通家庭。

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是一个勤奋而坚强的人,他教导俞敏洪努力工作和独立思考。

这些教诲深深地影响了俞敏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中时,俞敏洪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顶尖大学的入学资格。

然而,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他没有能够继续在大学就读。

相反,他被迫去了一所农村教师学院。

尽管如此,俞敏洪并没有放弃。

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英语,并借助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

这给他带来了一丝希望,他开始梦想着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创办新东方俞敏洪的机会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对外开放,追求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长。

他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创办一家教育机构并不容易。

俞敏洪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问题、管理问题以及人才招聘问题。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俞敏洪通过向亲友借款和创办小规模的英语辅导班来筹集资金。

虽然初始资金有限,但他不断扩大业务,并逐渐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然而,这并不是俞敏洪面临的唯一挑战。

他还需要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

他积极开发新的教学材料,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

成功与影响俞敏洪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新东方教育集团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成功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学生。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俞敏洪还通过他的励志故事和慈善事业影响了许多人。

他鼓励年轻人积极追求梦想,坚持努力奋斗,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俞敏洪还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捐款支持教育事业和贫困地区的学生。

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善社会,并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

俞洪敏的故事素材

俞洪敏的故事素材

俞洪敏的故事素材摘要:1.俞洪敏的成长背景及求学经历2.俞洪敏创立新东方的历程及成就3.俞洪敏的人生感悟和价值观4.俞洪敏对新东方未来发展的展望正文:一、俞洪敏的成长背景及求学经历俞洪敏,1962年出生于江苏江阴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

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鼓励他努力学习。

俞洪敏从小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勤奋学习,他成功考入了江阴市重点中学。

在高中时期,他痴迷于英语学习,立志成为一名翻译。

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主修英语语言文学。

二、俞洪敏创立新东方的历程及成就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俞洪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他发现许多中国学生英语能力较强,但在口语和听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于是,他开始在课余时间从事英语培训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1993年,俞洪敏辞去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英语培训事业,创立了新东方。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东方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帮助数百万名学生实现了英语学习的突破。

俞洪敏本人也多次获得各类教育行业奖项,成为中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

三、俞洪敏的人生感悟和价值观在创业过程中,俞洪敏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教学质量。

他坚信,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此外,他还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优秀的教师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四、俞洪敏对新东方未来发展的展望面对未来,俞洪敏表示,新东方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新东方还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推动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

他坚信,在全体新东方人的共同努力下,新东方必将成为世界知名的教育品牌。

总结:俞洪敏的成长历程及新东方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现了一名中国教育家敢于创新、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

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

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

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寄语:俞敏洪,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俞敏洪的创业故事01俞敏洪回忆创业惨痛经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如果梦想是光,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果追梦的过程是攀登,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他一直相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1990年,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出国时,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离开北大,两手空空,创办了“新东方”。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电影与学校,剧本与现实,就在影迷们在两者间热心勾连时,恐怕想不到,当年俞敏洪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

“总要找点活干。

”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梦想出国兼职打工被迫离开北大最初,俞敏洪并没想到会成为别人留学梦的“垫脚石”。

1988年,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国时,还在北大当英语老师的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

彼时,俞敏洪也获得了不少大学的Offer,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学校,也仅能提供四分之三奖学金,还差几千美元。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新东方教育集团: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醉酒经历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

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

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卢跃刚是这样描述的:“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

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

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

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

不会说话,只会喝酒。

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

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

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从教员到教师首富:访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从教员到教师首富:访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从教员到教师首富:访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编者按:他从一个普通教员走向了“教师首富”,并把一个梦想变成了影响无数人的产业:他让专业教育产生了核聚变。

2006年9月7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见证了来自东方的新传奇。

新东方教育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会了英语,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

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

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主持人:在很多人的眼中,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了,公司上市也给您带来极具影响力的财富影响。

您怎么看待这些财富?俞敏洪:财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拖累,这种财富拖累主要来自于两种,一种就是其实作为一个人从满足自己的兴趣,愿望,包括家庭,事业来说,他挣的钱已经够了,但是他还是想拼命的挣更多的钱,某种意义说是贪婪吧,那这个对他的生命会造成很大的杀伤的原因,是因为他必须要去把所有的时间花在赚钱上面,那么第二种就是现实中间已经有了财富了,就是说钱已经够了,这个钱怎么花?怎么样保住?怎么样使自己的生命未来用这个钱使自己变得更加有意义?大部分人都是糊涂的,就不知道这个钱怎么花,那么最后就变成的一个重要的拖累。

而且它会增加很多很多本来不应该发生的故事在生命中间,比如说,我周围的有些亲戚啊,朋友啊,他一定会向你借钱的吗,那你到底借还是不借?而且借的数字都是不菲的,就是借的都是,你彻底知道他们最后还不起的数字,那你借还是不借?那你给不给?不给的话,是有风险的,在中国这个地方,对吧?还有呢就是你有了钱,你本来是为了完成未来更多的理想。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

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俞敏洪的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俞敏洪,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

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

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

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

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

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东方俞敏洪创业史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新东方”俞敏洪创业史
俞敏洪这个名字,相信当今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

在一些大学生、留学人员以及白领的心目中,俞敏
洪的形象就像神一般,他们“崇拜”俞敏洪。

记者的一位朋友曾经抱怨,俞敏洪的“粉丝”甚至不允许你用“中性的语言”来描述俞敏洪。

有人估算,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是新东方的学生。

在国内,大学生要是没听过俞敏洪的演讲,更被看做是落伍。

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是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俞敏洪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下海”潮中,有着标志性意义。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和校董,俞敏洪的财富陡增,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在这个“神话”背后,俞敏洪究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一个真实的俞敏洪是怎样的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
俞敏洪创业史俞敏洪简介
被北大逼上梁山
“北大是一个令我百感交集的地方。

”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以用“五味杂陈,爱恨交织”来形容。

北大给予了俞敏洪什么?老俞每每讲起北大,
似乎都是苦大仇深。

讲他当年如何被北大边缘化,如何被忽视。

俞敏洪有一段精彩的自我控诉:“进了大学,没有一个女孩爱上过我,我是个Loser(失败者);在北大教了七年书没有什么成就,我还是个Loser;在北大十年没参加过任何活动、加入过任何团体,我是个Loser……”当然,俞敏洪也承认北大对他的熏陶:“没有北大,就没有新东方。

现在新东方的一些精神,或者是一些做事情的方法,坦率地说是融入了北大精神的。

”很多时候,屈辱和压抑会使一个人爆发,俞敏洪的经历就是这样。

据说,当年他常常一天背十几个小时的英语,因为英语老师当众说他讲的英语“只有俞敏洪三个字能让人听懂”。

俞敏洪在北大教书四年后,终于分到10平方米的房子,这让他决定要把一辈子献给北大。

但后来,看到同学、朋友都相继出国,俞敏洪忍不住了。

他也开始紧敲密锣地准备出国。

在北大成绩并不优异的他,在努力了三年半后,留学梦断。

为了生计,也为赚点钱继续他的出国梦,他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为自己的出国学费快乐地忙碌着。

上帝也常常戏弄那些刚刚燃起希望的人。

这次,俞敏洪受到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1990年的一个秋夜,细雨溅落在静谧的未名湖上,激起阵阵涟漪,在夜色中蔓延开去。

俞敏洪和朋友高兴地喝着小酒,聊着家常,描绘着他渐渐清晰的出国梦。

北大的高音喇叭,此时一如既往地放送着校园晚间广播。

“你听你听。

老俞,在说你呢!”同伴惊呼。

原来,广播里正在播送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北大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宣布了对英语系教师俞敏洪的处分,其中说了四五条处分理由,最重要的是打着北大的旗号私自办学。

这个处分决定被大喇叭连播三天,北大有线电视台连播半个月,处分布告在北大着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锁了一个半
月。

处分突然袭来,方式和程度如此激烈,表明了校方的震怒。

北大的这种“礼遇”,就是要让他没有面子在北大待下去。

颜面扫地的俞敏洪,只得选择离开。

“北大踹了我一脚。

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却充满了感激。

”俞敏洪如此解释:“如果一直混下去,我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但当时,这个被赶出家门的北大教师,选择了做一个“个体户”。

俞敏洪同事、新东方的李杜讲得幽默而到位:“老俞被北大处分,作为三流文人,既想保留文人的体面,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风骨,不敢自沉未名湖。

于是退而求其次,唯有辞职,落草为寇。

此谓置死地而后生。

”但正是这“落草为寇”,激发出了他的痞子精神。

被北大“逼上梁山”的俞敏洪,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