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合集下载

俞敏洪简历(精)

俞敏洪简历(精)
俞敏洪简历
基本情况:
中文名:俞敏洪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15日 国际: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江阴市 毕业院校:北京大: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 育 • 1980: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肺结核 休学一年 • 1985:毕业,留校担任北大外语系教师 • 1991.9:从北大辞职,进入铭板教育领域 • 1993.11.16:创办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 校长 • 2000:携手被引作者 被引文献出处 被 引 次 数 1
改革时代——美国 的新崛起
俞敏洪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生命如一泓清水
俞敏洪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Hale Waihona Puke 1对俞敏洪的评价:
• [1]里风.新东方不败传奇——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J].经济视角,2009,(10): 18-24. • [2]倪轶容 .上市民企如何面对“暗算”—访新东方教 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J].浙商,2009,(21): 40-42.

• • • • • • •
发表期刊(部分)
• [1]俞敏洪.我生命中的两次"重创"[J]. 中国市场, 2007,(16):44-45.. • [2]俞敏洪.五种能力支撑你的美好人生[J].中国人才, 2004,(16):91-92. • [3]俞敏洪.经典语录[J].集团经济研究,2002,(6): 28. • [4]俞敏洪.等待生命中那最好的时机[J].文苑,2009, (12):6. • [5]俞敏洪.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J].WTO经济导 刊,2009,(6):49. (来源于万方数字化期刊)
• [3]梁良 .俞敏洪:中国最富的教师 [J].今日南国, 2009,(13):35-35. • [4]王婧,林茵。俞敏洪: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J].中国 新闻周刊,2009,(48):68-70. (来源于维普资讯网)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新东方教育集团: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醉酒经历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

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

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卢跃刚是这样描述的:“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

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

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

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

不会说话,只会喝酒。

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

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

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著名企业家——俞敏洪

著名企业家——俞敏洪

3.创业过程
• 创业初始: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上高中。于1980年 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78年,作为 省英模参加江苏省群英会。1979年,作为省英模参加江苏省群英会。 1980年,三次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 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 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 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从 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事业起飞: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 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使得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 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 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 在挫折与困顿中奋起: 喝着长江水长大的俞敏洪,有着江阴人特有的精神,正如俞敏洪所总结出来的:刚柔相 济,南北兼容,粗中有细,豪放豁达,坚韧不拔,懂得放弃,思想开放,重情轻利。 也正是这些个性让俞敏洪在屡屡碰到挫折后,从不言放弃:他经过了三次高考终于考 上北京大学,留校当老师被北大处分后,毅然辞职创办新东方……他在不断地实践着 他的人生格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 3很多同学家境富裕,要买手机、电脑,父母都会满足你,你在得到的一瞬间会感到很快乐,但因 为容易得到,所以容易失去。因为容易,所以不会珍惜。而生命中最美好的就是珍惜得到的东西, 珍惜的前提必定是因为你得来不易。
• 4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 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 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我对他们说: "如果实在不行 ,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俞敏洪--名人名家介绍

俞敏洪--名人名家介绍

在北大的四年里,俞敏洪把每天的时间都放在读各种 各样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一些我能读懂的 自然科学著作上。四年毕业的时候,我读了大量的书 ,英语书反而成了其次的东西。所以俞敏洪在北大的 四年,英语学得非常糟糕。分班时,50个同学分成三 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 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 听力障碍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使我休学一年。
‘俞敏洪’北大经历


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外语系教师。大学毕 业时,俞敏洪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 当时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俞敏洪知道我在聪 明上比不过同学,但是俞敏洪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 不断地努力。在任教期间,俞敏洪第一次爱情邂逅了 爱情,据其本人回忆,那是1986年3月26日的晚上9点, 那时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语教师。[3-4] 由于在外做培训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个处分 。他觉得呆下去没有意思,只好选择了离开。那时是 在1991年底,他即将迈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 生的分水岭。
‘俞敏洪’人物评价

从一名初中毕业的乡村拖拉机手,到一名乡村教师;从高 考三次不中,到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从校园里内向自卑的 丑小鸭,到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从被北大扫地出门的 穷酸教师,到名动大江南北的培训界领军人物;从大街小 巷刷广告的个体户,到亿万身家的上市公司老总;从付不 起学费无缘出国的可怜虫,到学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 ”……这就是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 梦大师”,一个没有一点架子、任由员工“开涮”的亿万 富豪,一个创业伙伴们骑到他头上却不得不服气的校长 ……[13](图书《俞敏洪传奇: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 程》所做的评价)
‘俞敏洪’北大经历

俞敏洪成功事迹读后感简单版

俞敏洪成功事迹读后感简单版

俞敏洪成功事迹读后感简单版俞敏洪是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英文名称New Oriental Education & Technology Group)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任董事长、总裁,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

他通过努力和智慧,将新东方从一个小小的培训学校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俞敏洪的成功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成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有勇气,并且付诸努力和行动,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先,俞敏洪的勇气和决心让我深受鼓舞。

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但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梦想,他想要改变中国的教育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

尽管这个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俞敏洪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在1993年创办了新东方。

他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持,让我明白了只有敢于追求梦想,并且拥有不言放弃的决心,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俞敏洪的坚持和创新精神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新东方初期,俞敏洪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并且不断寻找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他将学习英语与电视剧相结合,采用娱乐化的方式,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兴趣。

他还积极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俞敏洪的创新精神告诉我,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创新,不断追求进步,就一定能够找到破局的方法和路径。

最后,俞敏洪的心态和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学习的态度。

他不断学习和成长,深入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本质,在自己的事业领域不断积累和创新。

他还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回馈社会。

俞敏洪的谦逊和品质让我明白,成功并不意味着止步不前和沾沾自喜,相反,成功应该使人更加谦虚和热心,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俞敏洪的成功事迹让我深受启发。

他的勇气、决心、坚持、创新和心态都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俞敏洪ppt课件

俞敏洪ppt课件

1995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2000年,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 所上市。
职业生涯
1985年,俞敏洪从北京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01
1993年,俞敏洪创办北 京新东方学校,担任校
长。
03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俞敏洪担任董事长兼首
席执行官。
教育改革
01
02
03
推动教育公平
俞敏洪关注教育资源分配 问题,致力于推动教育公 平,让更多孩子受益于优 质教育资源。
创新教育模式
他关注教育改革,提倡创 新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
教师培训
俞敏洪通过支持教师培训 项目,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和教育教学方法,为教育 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倡导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俞敏洪认为,终身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从小培养孩 子这方面的意识。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关键,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不断拓展知识和技能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和技能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应 该鼓励孩子不断学习和进步。
04
基础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基石
俞敏洪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孩子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时 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俞敏洪强调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包括语言、数学 、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培养基础学习能力
俞敏洪认为,基础学习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 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东方教育集团秉持“诚信、激 情、敬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 ,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俞敏洪个人资料介绍

俞敏洪个人资料介绍

俞敏洪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英语专业,1993年创立新东方学校,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社会兼职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等。

近年来,俞敏洪及其领衔的新东方创业团队已在全国多所高校举行上百场免费励志演讲,被誉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上高中。

两次高考失利后,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

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京大学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担任校长。

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2001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母亲李八妹,妻子晓杨,目前有一子一女。

在2011年为止,俞敏洪出版了数十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学生称为“红宝书”) 《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词汇速记大全》系列《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系列《英语现代文背诵篇章》《生而为赢》等。

主要励志类著作俞敏洪励志类著作包括:《永不言败》、《生命如一泓清水》、《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从容一生》等。

俞敏洪给记者讲了雄鹰与蜗牛的故事。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它可以一飞冲天,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到塔顶。

而另外一种动物也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

“蜗牛肯定能爬上去,这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而且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个人简介: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

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

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北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创业故事:俞敏洪创业故事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

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

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

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

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个人简介: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

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

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俞敏洪领导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北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创业故事:俞敏洪创业故事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

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

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

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

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

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

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

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

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

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

中国随后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

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

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

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对此,俞敏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被逼下海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

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

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

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

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

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

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

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

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

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

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

目前累计已有300万名学生参与新东方培训,仅今年就有87.2万名。

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俞敏洪说,“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

新东方到了今天,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

” 新东方为何能从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脱颖而出,俞敏洪说自己最成功的决策,就是把那帮比他出息的海外朋友请了回来。

“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

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

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

”1995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这里曾是他心牵梦绕的地方,当年就是为了凑留学的费用,他丢掉了在北大的教师职位。

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

在美国,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已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也深受刺激。

1996年,王强终于下定决心回国。

在俞敏洪的鼓动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

经过在海外多年的打拼,这些海归身上都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

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

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

如何将这些有个性的人团结到一起,并让每个人都保持活力和激情,是俞敏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俞敏洪说,在新东方,没有任何人把我当领导看,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我犯了错误而放过我。

在无数场合下,我都难堪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我无数次后悔把这些精英人物召集到新东方来,又无数次因为新东方有这么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骄傲。

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我明显地进步了,新东方明显地进步了。

没有他们,我到今天可能还是个目光短浅的个体户,没有他们,新东方到今天还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培训学校。

像所有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几年后也遇到了一次次人事危机。

2001年8月,新东方创业三位元老之一的王强决定出走。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段事实:“在场的人都清楚,新东方可能正沿着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道路向下滑行,可能面临一个私营企业由于决策失误、理念不合、利益纷争而导致的内部分裂,有可能出现盛极而衰、灰飞烟灭的庸俗结局。

”庆幸的是,在俞敏洪的极力挽留之下,王强最终没有离开。

新东方的“内乱”没有就此结束。

200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另一位副校长、著名TSE(英语口语测试)教学专家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

2004年,新东方的另外两外干将———江博和胡敏也低调离开新东方。

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俞敏洪身价已逾10亿,其他董事会成员徐小平、包凡一、钱永强身价可能也将上亿。

以后,在资本力量的左右下,这个“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的故事能否顺利延续呢?新东方精神如今,新东方已经成为无数人梦想的发源地和实现梦想的场所。

成千上万人通过在新东方艰苦的学习,圆了自己的留学梦。

与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一同冲向全国各地的,还有新东方精神。

一位同行在参加完新东方去年的梦想之旅后总结道,新东方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了我们,尽管生活沧海桑田,依然不要停止追求自己的梦和理想!新东方精神到底是什么?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铭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饶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俞敏洪认为,人活着需要有一种感觉,新东方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新东方有一种感觉存在,凡是到新东方来过的人,都在新东方感觉到了一种活力、一种顽强和一种豁达。

“十年风雨辉煌路,百年教育报国心”。

俞敏洪希望新东方能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

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

因“老罗语录”而名噪一时的新东方前教师罗永浩表示,“我认为媒体上说俞敏洪是最富有的英语教师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俞敏洪从来都不是一个英语教师,他只是一个商人。

”罗永浩在他的博客上写道,“我当初刚来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在社会上成功地制造了一个一群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美好形象,我来的时候对新东方有很多很好的向往、期待这样的东西。

来了之后慢慢发现这个机构其实就是一个100%的纯商业机构,当然我不认为纯商业机构有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唯利是图的、没有原则的商业机构,总是宣传什么‘百年教育报国心’就比较恶心了。

”新东方就是这样在争议,甚至相互攻击中慢慢成长,过去是,将来可能也会是。

几年前,俞敏洪曾写道,“现在新东方做大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些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客观现实造成的,但有些困难存在完全是因为我的无能和性格缺陷所致。

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新东方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将会无穷无尽。

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新东方越远越好,多少次在我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后,又对她如此的魂牵梦绕、日夜思念,只要听不到新东方的消息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