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留置针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

定期更换和评估留置时间
定期更换
根据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患儿状况,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 长时间使用导致感染或静脉炎等并发症。
评估留置时间
在留置期间要密切关注患儿情况,评估留置时间是否合理。 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留置针 并处理。同时,要根据患儿年龄、血管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留置时间。
情况,及时处理。
防止感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穿刺和更换敷料时,必须遵循无菌 操作原则,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避 免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
防止堵塞
输液前后要冲洗管道,避免血液或药 液残留导致堵塞。同时,要合理安排 输液顺序和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引 起不适。
根据患儿情况和敷料清洁度,定期更 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静脉炎
长时间留置静脉针或药物 刺激等原因,可引起静脉 炎。
患儿心理因素对穿刺影响
恐惧心理
患儿对穿刺过程不了解,容易产 生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挣扎
等。
不配合
由于恐惧或不适,患儿可能不配合 穿刺过程,增加穿刺难度。
情绪波动
患儿情绪波动大,易影响穿刺效果 及后续护理。
03 穿刺技巧与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血管和部位
01
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 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 固定的血管,一般选择头皮静脉 、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
02
对于长期输液的患儿,应有计划 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从远端 向近端选择血管。
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
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 皮肤,消毒范围为 8cm×8cm,待干后 方可穿刺。
穿刺成功后,用无菌 透明敷贴固定,并注 明穿刺日期和者,制定个性化 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和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和 患儿舒适度。
小儿留置针操作方法

小儿留置针操作方法小儿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措施,适用于小儿或婴儿长时间输液的情况。
对于小儿留置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操作过程、留置针护理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1. 解释和告知:先向孩子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解释留置针的目的、好处和操作过程,获得其同意,并让其知道可能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2. 选择合适留置针:根据孩子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留置针规格,确认留置针和所需输液管道完整。
3. 感染控制:执行手卫生,戴好手套,确保操作无菌。
操作过程:1. 选择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在手背腹侧、脚背或手臂外侧。
选择穿刺部位时要避开关节、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
2. 皮肤消毒:用无菌棉球或消毒纱布以顺时针方向擦拭穿刺部位,约5-10cm 范围内,连续擦拭3次。
3. 穿刺操作:固定输液器或注射器,找到合适的角度,以手指翘曲或拉紧皮肤的方式,快速穿刺皮肤,并呈一定角度插入输液针,然后顺利进入血管。
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避开未固定的血管便于穿刺。
4. 脱刺管,稳定留置针:将刺管轻轻去除背部穿刺部位、插入适合的留置针,调整角度,一边造口一边注射注射药物或者液体,注意适度调整留置针的深度和角度。
5. 固定留置针:用无菌纱布或导带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避免留置针活动和滑动。
固定留置针时要确保不勒紧周围组织和血管。
6. 消毒:完成留置针插入后,再次用无菌棉球或消毒纱布以顺时针方向擦拭穿刺部位,约5-10cm范围内,然后用透明敷料覆盖留置针。
7. 丢弃垃圾:将使用过的注射器、棉球和其他废弃物放入专用垃圾袋中,注意分类丢弃。
留置针护理:1. 观察炎症反应:每隔2-4小时观察留置针穿刺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炎症反应,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 维持通畅:每天定时检查留置针的穿刺口,确保通畅,避免留置针堵塞或造成局部压力。
3. 定期更换:根据医嘱,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穿刺口感染和机械损伤。
4. 保持清洁:给予患儿规范的清洁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静脉留置针(IVC)是一种用于输液或注射药物的医疗设备,常常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使用。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更是举足轻重,它是连接患儿与药物的桥梁,更是实现治疗的必要手段。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有幸参与了许多儿科患儿的治疗,并利用静脉留置针为他们输液或注射药物。
通过这些经历,我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十分常见。
儿童的生理结构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皮肤薄嫩、血管较细,同时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
在输液或注射药物时使用静脉留置针,相较于其他方式更为安全、快捷和有效。
在一些重症患儿的护理中,静脉留置针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它能够及时、准确地为患儿输液或注射抢救性药物,帮助他们度过危险的关头。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需要护士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
儿童患者的血管较细,而且他们对于输液或注射药物的过程往往感到紧张和害怕,护士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需要更为细致和耐心。
成功留置静脉针需要护士对于患儿的血管情况有着准确的判断,并且需要细致地操作,避免对患儿造成过多的疼痛或损伤。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静脉留置服务。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也需要护士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巧。
尤其是对于一些年幼的患儿来说,他们对于医疗过程的理解能力和合作意愿都较低,护士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和细致的心理护理,将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愉快。
护士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与患儿交流,让他们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在治疗中感受到护士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也是需要及时、正确护理的。
一旦静脉留置针安装完毕,护士需要不断地观察患儿的反应和血管情况,确保静脉留置针的畅通和安全。
护士还需要及时更换静脉留置针的位置,避免对患儿的皮肤和血管造成更多的损伤。
留置针儿童的正确操作方法

留置针儿童的正确操作方法
留置针是一种用于给儿童静脉注射的医疗器械,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首先,确认儿童的身体位置舒适,并给予足够的情绪支持和安慰。
2. 准备好需要使用的留置针和其他所需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消毒酒精、棉球等。
3. 在使用留置针之前,仔细清洁受试者的静脉注射部位,并在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局部麻醉剂。
4. 在准备就绪后,确定适当的位置和深度,将留置针插入儿童的静脉。
在插入过程中要轻柔而坚定,避免突然的动作或过于强硬的插入。
5. 确认针尖已经进入到静脉内,并确保针头和连接管位置牢固,避免脱落或移位。
6. 注射结束后,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留置针插入点,然后用胶布固定,以避免漏血或脱落。
7. 在留置针使用完成后,要及时拔出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如清洁消毒和安全丢弃。
在操作留置针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类型和适当的操作方法,确保安全、可靠地完成静脉注射。
同时,在使用留置针时要注意遵循医疗器械使用规范,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儿童输液过程中为何需要从留置针采血

儿童输液过程中为何需要从留置针采血在儿童医疗中,输液治疗和血液检查都是常见的诊疗手段。
留置针的使用大大简化了这两项操作的过程。
通过一次穿刺,留置针可以长期留在儿童的体内,为连续多日的输液提供通道,同时也方便进行多次的血液采集。
这无疑减少了儿童的痛苦,提高了治疗的舒适度和接受度。
另外,留置针采血还能避免重复穿刺带来的感染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血液检查则可以让医生及时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篇文章将围绕留置针在儿童输液和血液采集中的应用,以及医生为何需要定期监测儿童的血液状况等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儿童输液治疗中的留置针留置针,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院环境中,特别是在儿童输液治疗中,其工作原理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留置针通常由一个针头和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导管组成。
在穿刺过程中,针头首先穿透皮肤并进入血管,然后把导管顺利送入血管内,最后将针头退出,只留下导管在血管内。
因此,留置针可以保持血管的开通性,便于长时间或多次的输液、采血等医疗操作。
关于安全性,由于留置针的导管材质柔软,且在穿刺后留在体内的只有导管,大大降低了硬性金属针头引发的穿透伤害或血管损伤的风险。
另外,通过留置针,药物可以直接进入血管,避免了药物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减少了多次穿刺带来的不适和感染风险。
在儿童输液治疗中,使用留置针的原因有多种。
首先,儿童的血管相对较小,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穿刺,过程可能会给小患者带来痛苦,增加他们的恐惧感。
留置针可以降低多次穿刺的需求,一次成功穿刺后,导管的存在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血管的开通,使得后续的药物输送、采血等操作无需重新穿刺,极大地减轻了儿童的痛苦。
其次,儿童体质较弱,免疫系统未全面发育,多次穿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而留置针的使用则大大降低了感染的可能,因为它减少了皮肤和血管的反复破损,降低了细菌进入血流的机会。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维护(合集五篇)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维护(合集五篇)第一篇: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维护静脉留置针的维护一准确穿刺:选择合适的部位及型号合适的留置针,同一部位避免反复穿刺。
消毒面积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8cm,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3穿刺前检查留置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左右松动留置针便于送管。
粘贴敷贴时应无张力垂放单手放置,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贴膜区域无菌干燥5固定时露出穿刺点周围的皮肤,便于观察。
胶布不可缠绕过多,关节部位可用手板合理固定。
胶布固定时松紧度适宜。
二正确接针:严格消毒,至少两根安尔碘棉签,用力摩擦肝素帽上端,时间不少于15s,消毒液待干,不能带入留置针内。
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
常规消毒肝素帽,用NS10ml冲管(先抽回血),当遇阻力时,应给予拔管,不能强行冲击,避免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发生堵塞。
冲管通畅后,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即可。
观察滴速,发现穿刺针眼处有渗血渗液时,应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并注明穿刺时间和责任人。
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儿有无不适。
若有不适应立即给以拔除,重新穿刺。
5妥善固定导管,避免过度活动,加强巡视三合理冲封管用稀释肝素钠溶液2-3ml进行冲封管,封管液配置(生理盐水100ml加肝素钠0.2ml),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封管,6-8h/次。
先用注射器平推1ml冲管,感受有无阻力,再用1-2ml冲封管。
正压封管: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一边推注,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4、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四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肢体下垂,防血液回流阻塞。
小儿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小儿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1. 小儿留置针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操作。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适当的部位安置留置针。
2. 在留置针操作前,应保证患儿的皮肤干燥清洁,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医生会使用专用的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
3. 患儿和家长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身体的稳定不动,避免对针头产生伤害。
4. 小儿留置针一般会固定在背部或手掌处,家长应当注意固定位置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免意外移位。
5. 留置针的周围皮肤要经常观察,如有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6. 留置针要定期更换,一般每72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感染和损伤的风险。
更换时要注意洗手消毒、穿戴手套等规范操作。
7. 家长应妥善保管好留置针周围的管道和插入部位,避免拉扯和错位。
8. 家长要教育患儿注意避免用力撞击或碰触留置针,避免引起不适或感染。
9. 如果发现留置针出现异常,如脱落、断裂等情况,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就医处理。
10. 小儿留置针拆除时需要由医生进行操作,家长不得自行拆除。
医生会根据需要给予药物和适当的处理,确保过程安全和无痛苦。
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宣教指导

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指导
您好家长:
感谢您的信任,宝贝住院期间因静脉治疗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在留置期间为了保证孩子的静脉治疗安全,避免或减少发生静脉炎和药物渗出的风险,需要您和宝贝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点要求和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肢体应避免受到压迫。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碰撞,不可接触水或污染物,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出现了渗血,发红,肿痛,瘙痒,敷贴卷边的情况,或输注药液时出现疼痛请及时呼叫值班护士。
➢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穿刺肢体还要避免用力过度和剧烈活动,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留置针留置的最长时间建议在72-96小时,当孩子留置针时间达到96小时建议拔除或重新留置,避免长时间的留置对孩子静脉造成静脉炎、导管断裂等损伤及风险。
感谢您和宝贝的配合,祝宝贝早日康复!
新生儿科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正确的固定方法
• • • • 便于监测与评估 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避免局部皮肤过敏 安全保护,避免滑脱
暴露穿刺部位方便监测与评估
敷帖外加强固定法
使用可塑性夹板保证肢体 功能位
留置针穿刺记录
统一部位:敷贴上缘, 穿刺点上方3—5cm处 • 记录保留时间:用代码 W1—W7表示,例如: W1—W5 9AM
穿刺前对患儿评估
• • • • • • 病程年龄 活动状况 配合程度 选择粗直、易见、弹 性好、不易滑动易固 定的静脉 • 避免选择在关节部位 • 避开静脉瓣,不要从 静脉分支开始打 • 手背静脉:正面的手 背静脉网、桡侧的头 静脉、尺侧的贵要静 脉等 • 足背静脉: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等 • 头皮静脉:颞浅静脉、 额正中静脉等
• 皮肤消毒的范围必须大于敷帖覆盖的范围 • 必须等待自然干燥后才可以进行注射
穿刺:绷紧皮肤直刺血管
见导管内回血后送管
抽出针芯
松止血带
套肝素帽
垫无菌棉球
贴敷帖
护理、维护及管理
• 敷料的正确应用 • 正确的固定方法 • 详细的宣教指导 • 完善的监测评估
几种皮肤症状发生的可 能因素
• 穿刺点发红 ----可能由于消毒不严格 • 敷帖边缘发红 ----可能是张力性水疱 • 敷帖下整片发红 ----可能是对敷帖过敏或 者是消毒液未干
• 写上穿刺者代码,便于 指导穿刺技术的规范化。 如:傅丽丽—F 汤文 静—T 张美—M
学会用心、用爱去护理患儿
• 使用卡通敷贴,减轻患儿的恐惧 • 奖励五角星贴纸,促进患儿合作 • 在胶布上画上患儿喜欢的图案,缓解 家属的焦虑 • 给生日的患儿画张贺卡,送上大家对 他的祝福
• 卡通敷贴,减轻患儿的恐惧
3. 注射部位如有异常情况(如红、肿、热、痛、渗出、 滑出等)必须立即拔除,根据局部情况及时处理, 并重新更换注射部位; 4. 如遇针管有部分滑出或打折,不得消毒后重新送管, 必须拔除,重新穿刺
留置针穿刺前的准备
• • • • • 洗手个人准备 准备穿刺用具 进行有效核对 做好解释工作 进行认真评估
穿刺用具的准备
• 可缩短穿刺时间并避免穿刺过程中 由于用物准备不充分而发生的意外 • 作为护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人员的心理准备
• 用简单的词语给予解释,鼓励父母提出问题 • 尽可能不在患儿的房间内施行静脉注射
• 尽量让家属在外面等待
• 不要让父母帮忙约束患儿 • 给患儿奶嘴或他们喜欢的玩具以减轻焦虑 • 以平稳、缓和的语调与患儿对话
颞浅 静脉 耳后静脉 枕静脉
额(正中) 静脉 穿刺点 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 胸锁乳头肌 颈内静脉
头 静 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头静脉
手背静 脉网
贵要静脉
足 背 静 脉 大隐静脉
小 隐 静 脉
正确的消毒方法
• 皮肤太脏时,先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肤
• 用棉签沾取安而碘溶液,以注射点为中心环 行向外旋转方式消毒皮肤
小儿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使用留置针的目标
• • • • 血管保护,减少并发症 成功穿刺,减少穿刺次数 安全留置,减少劳动强度 减轻患儿的痛苦,使家属满意
留置针使用的护理要求
1. 留置针保留时间最多不超过96小时;
2. 每班至少观察注射部位一次,在药物输注过程中,每 次巡回都要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