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方法测密度

合集下载

密度的测量原理

密度的测量原理

密度的测量原理
密度是物体对于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测量。

测量密度的原理通常采用排水法。

排水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称量瓶,并在瓶内注入一定量的水。

2. 使用天平称量待测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将待测物体小心地放入称量瓶中,确保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同时避免产生气泡。

4. 测量瓶中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来。

5. 计算测量瓶中的水的质量,即总质量减去物体的质量。

6. 测量瓶内水的体积,可以通过读取瓶上的刻度或使用容量瓶来测量。

7. 计算出待测物体的体积,即瓶内水的体积。

8. 根据密度的定义,将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得到物体的密度。

通过排水法测量密度的原理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
排除的液体的重量。

而按照密度的定义,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排除的液体重量和物体的质量,并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

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固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固体物质的质量,通常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固体密度是物理学和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内容,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使用尺子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再将这些数值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固体物体。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浮力法来测量固体密度。

将待测固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下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将其浸入水中,记录下物体完全浸没时的重量。

根据浮力的原理,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较小的固体物体。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比重瓶法来测量固体密度。

首先,用比重瓶装满水,并记录下水的质量和比重瓶的质量。

然后将待测固体放入比重瓶中,再次记录下水的质量和比重瓶的质量。

根据比重瓶法的原理,可以通过比较加入固体后的水的质量和比重瓶的质量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较大的固体物体。

第四种方法是通过气体比重法来测量固体密度。

首先,用气体比重瓶装满气体,并记录下气体的质量和气体比重瓶的质量。

然后将待测固体放入气体比重瓶中,再次记录下气体的质量和气体比重瓶的质量。

根据气体比重法的原理,可以通过比较加入固体后的气体的质量和气体比重瓶的质量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较小的固体物体。

通过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量固体的密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待测固体的特点和实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方法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方法

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方法一、实验原理浮力测密度的方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从而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其公式为:ρ = m / V = mg / (mg - ρfV)其中,ρ为物体的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ρf为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1. 毛细管:用于吸取液体,通常是玻璃制品。

2. 测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容积,通常是塑料或玻璃制品。

3. 物品:需要测定密度的物品。

4. 液体:用于提供支持和提供浮力的介质,通常是水或酒精。

5. 天平:用于测量物品质量和确定误差范围。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并将天平调零。

2. 用毛细管吸取足够多的液体,并将其放入测量筒中。

注意要记录下液面高度,以便后续计算。

3. 将待测物品放入容器中,并记录下其重量。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则可以多次称量取平均值。

4. 将容器放入液体中,确保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注意要记录下液面高度,以便后续计算。

5. 计算物品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液体中的浮力。

其中,物品在空气中的重力为其重量,而在液体中的浮力为ρfVg,其中ρf为液体密度,V 为物品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6. 比较物品在空气和液体中的重力和浮力大小,并计算出物品所受到的净浮力。

如果净浮力为零,则说明物品密度等于液体密度;如果净浮力大于零,则说明物品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如果净浮力小于零,则说明物品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7.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物品的密度,并记录下来。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则可以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干燥和清洁,以避免误差产生。

2. 液面高度应该尽可能地精确记录下来,并且应该保持一致性以避免误差产生。

3. 物品应该尽可能地与容器接触面积大,以避免测量误差产生。

4. 实验结果应该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确保准确性。

5.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解题方法: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解题方法: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度:1.对于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F浮= ρ液gV排,重力G物=ρ物gV排,因F浮≈G物,只要知道V排与V物的关系和ρ液或ρ物就可求出ρ物或ρ液;例1: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125cm3的木块放入盐水中,木块有1/2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盐水的密度____________ kg/m3g取10N/kg解析:木块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F=G= Mg=p木Vg=0.6×103kg/m3×0.125×10-3m3×10N/kg=0.75N,盐水的密度:=×103kg/m32. 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称重法,可求出,又因为,此时,可得;根据此式,已知ρ液,可求出ρ物,已知ρ物可求出ρ液;液面升降问题的解法:1. 组合物体漂浮类型要看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关键是比较前后两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设物体原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后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若V’排>V排,则液面上升,若V’排<V排,则液面下降;若V’排=V排,则液面高度不变,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故,因为液体的密度ρ液不变,固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所以只要判断出物体前后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出液面的升降情况;例1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面将A.上升B.不变C.下降D.无法判断解析:铁球和烧杯漂浮在水中,装有铁球的烧杯所受的浮力F浮与烧杯和铁球的总重力平衡,则有:;把铁球放入水槽中,铁球下沉,铁球单独受到的浮力,;烧杯单独受到的浮力为;铁球放入水槽中后,铁球和烧杯所受浮力之和为F浮2,因此,烧杯和铁球后来排开水的体积之和小于原来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下降,故正确选项为C;2.纯冰熔化类型:此类题的规律技巧:若冰块漂浮于水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不变;若冰块漂浮于密度大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若冰块漂浮于或浸没于密度小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下降;要判断液面的升降,必须比较冰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冰未熔化时,若它漂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即;冰块所受的,冰块的重力,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体积;所以当冰块漂浮于水中时,,液面不变;当时,,液面上升;若冰块浸没液体中,则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块的体积,而冰熔化后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故液面下降;例2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全部熔化后A.将有水从杯中溢出B.不会有水从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C.烧杯中水面下降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解析:冰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保持不变,故不会有水溢出;答案:B漂浮物体切去露出部分后的浮沉情况:漂浮物体,如将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后,物体的重力减小,而浸在液体中的部分没有变,根据F浮= ρ液gV排知物体所受浮力不变;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上浮;例1长为L的蜡烛底部粘有一铁块,使其竖直停留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0,将其点燃,直到自然熄灭,设燃烧掉的长度为d,则A.d<L0B.d=L0C.d>L0D.无法判断解析:假设将露出的部分一次切去,再分析剩余部分的沉浮情况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这时蜡烛的重力减小,而在水中的部分未变,即排开的水的重力——浮力未变,显然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将上浮;可见,蜡烛燃烧过程是逐渐上浮的,所以最终烧掉的长度大于L0,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C•密度计:•在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或水银;使用时将密度计竖直地放入待测的液体中,待密度计平稳后,从它的刻度处读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常用密度计有两种,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大的液体密度,叫重表;另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小的液体,叫轻表;••密度计的原理是:F浮=ρ液gV排=G计不变;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ρ液增大时,V排减小,密度计在液面以上的部分增大,刻度越靠下密度值越大;••气体的浮力:•气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同理,物体在空气中时,上下表面受到空气的压力差就是空气的浮力;故物体在空气中称得的重量,并不是物体真正的重量,但因其所受的浮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不但空气如此,物体在任何气体中,均受到气体的浮力;•氢气球和热气球浮沉原理比较:••饺子的浮沉:•生饺子被放入锅中时便沉到锅底,煮熟的饺子就浮起来了,如果把饺子放凉,再放入锅中,又会沉到锅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饺子放人锅中,由于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煮熟的饺子因为饺子内气体受热膨胀,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上浮;凉的熟饺子因遇冷体积缩小使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浮力多种方法测密度

浮力多种方法测密度

1、双提法:仪器:测力计+水+容器
2、三提法:仪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密度大于这两种液体的重物。

V排相等分析:
表达式:
3、一漂一沉法:仪器:量筒+水(以橡皮泥为例)
例一、
例二、仪器:量筒+水+小烧杯
4、一漂一压法:仪器:量筒+水+大头针类似一漂一沉法
)
(


ρ
ρ
>
)
(


ρ
ρ<
)
(


ρ
ρ
>
12
g g
G F G F
V
ρρ
--
==

水液
G
G F
ρ
ρ=
-


5、单漂法:仪器:刻度尺+水(ρ物<ρ水且形状规则)
6、双漂法:仪器:均匀的木棒(一端缠细铁丝)+刻度尺+水+烧杯
分析:
7、双漂法:测液体密度: 分析:
8、比较另类:等压强法:仪器:玻璃管(平底薄壁)+刻度尺+水+大容器
分析: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


浮G F =g
g 物物排水V V ρρ=g
g )(121sh h h S 物水ρρ=
-
G
F =浮
漂浮:排液
液排水水gV gV ρρ=∴21h gS h gS 木液木水ρρ=∴2
1h h 液水ρρ=
∴43212143
V V V V V V V V ρρρρ---=-液水水g()=g()
V 1V 2
V 3V 4。

密度测定方法

密度测定方法

密度测定方法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密度测定是一项常见的实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密度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比重瓶法。

比重瓶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密度测定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比重瓶,并称量一定质量的试样物质。

然后将试样物质放入比重瓶中,注满水,振荡使气泡完全排出,最后称量比重瓶中的总质量。

根据试样物质的质量和比重瓶中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试样物质的密度。

二、浮力法。

浮力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测定物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容器,将容器注满液体,然后在液体中浸入试样物质,并记录下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液体中的重量。

通过比较两种状态下的重量差异,就可以计算出试样物质的密度。

三、气体比重法。

气体比重法是一种用气体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气体比重计和一定量的试样物质。

然后将试样物质放入气体比重计中,通过测量气体比重计的体积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试样物质的密度。

四、测密度仪法。

测密度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物质密度的仪器,它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使用测密度仪法时,只需将试样物质放入测密度仪中,仪器会自动进行测量并给出结果。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操作步骤。

在进行密度测定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多种,下面我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汇总。

一、浮力法浮力法是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浮力是测量物体体积的重要依据,在浮力法测量密度时,通过浸没物体于测量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得到浮力的大小。

根据浮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

二、体积法体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密度。

常见的体积测量方法有分注法、容量器法、比重瓶法等。

其中,比重瓶法是一种精密的体积测量方法,需要使用比重瓶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三、气体法气体法主要用于测量气体的密度。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一定的气体状态,可以计算气体的密度。

常用的气体密度测量方法有气体瓶法、置换法、浮力法等。

其中,气体瓶法是将气体置于已知体积的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测量气体和容器的质量,计算气体的密度。

四、声速法声速法是一种非常规的密度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可以间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固体材料的密度测量。

五、光学法光学法是一种利用光学性质测量密度的方法。

根据物体的折射率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折射率来计算密度。

常用的光学法包括折光仪法、干涉法等。

六、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

该方法常用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七、毛细管法毛细管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小颗粒物体密度的方法。

通过在小颗粒物体周围形成毛细管,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测量毛细管高度的变化,可以计算物体的密度。

综上所述,密度的测量方法有浮力法、体积法、气体法、声速法、光学法、核磁共振法和毛细管法等多种。

这些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需要考虑物质性质、仪器设备条件等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物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密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方法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方法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方法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常用方法是:倒出法、空杯法、浮力法。

1、倒出法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

实验步骤:
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质量记为m1。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记为V。

③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

则液体的密度为p液=(m1-m2)/ V。

2、空杯法
器材:天平、烧杯、水。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

②向烧杯中倒满水,测出质量记为m1。

③则烧杯的体积为(m1-m0)/P水。

④向烧杯中倒满液体,用天平称出质量记为m2。

则液体的密度为p液=(m2-m0)/(m1-m0)p水。

3、浮力法
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水、烧杯、细线。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力记为G0。

— 1 —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1,则F浮1= Go - G1=P水gV石
③将石块浸没在液体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2,则F浮2= G - G2=p液gV石G-G。

则液体的密度为P奶=P水G-G1。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浮力的方法测密度 1.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小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和一盆清水,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出,小工艺品的密度,水的密度为已知.请你帮助小东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
(2)写出测量结果(密度ρ的表达式)
2.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小明想试着用自制简易密度计测量一下牛奶的密度,他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足量的水和牛奶).
答案:测量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自制密度计的长度 L ;
②将“密度计”轻轻放入水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浸入水中的长L 水; ③将“密度计”轻轻放入待测牛奶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浸入牛奶中的长L 牛奶;
牛奶密度的公式:ρ牛奶=奶水L L L L --ρ水 3.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 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他们设计出一种测量该矿石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写出方案的实验步骤及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答:①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m ,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称出质量m 1,
③烧杯仍放在天平左盘,用细线将矿石块系好后,手提细线使矿石块浸没在此烧杯的水中并保持静止(水无溢出且矿石块不接触烧杯),天平平衡时的称量值为m 2.
矿石块的密度:ρ=1
2m m m -ρ水. 4.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块、一把刻度尺、一条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长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水的密度已知且用ρ水表示).请你利
用上述器材帮助他们设计一种测量该矿石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
(1)简述实验方案(提示:借助画图说明也可以);
(2)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6.小红想测量一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量筒、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7. 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测出一较大木块(密度比水的小,表面经处理后不吸水)的密度。

除了此木块,老师还给他们提供了如下器材:一只烧杯、一只量筒、一根细针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由于木块较大,虽然能放入烧杯中,但无法放入量筒中。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木块的密度。

要求:
10. 小明想测量一捆细金属线的长度,于是他从实验室中找来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足够)、量程为10cm的直尺、水、一个足够大的烧杯、细线和一支粗细均匀的铅笔。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方案,在不破坏这捆金属线的情况下,巧妙测出它的长度(不可以用尺直接测量).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推导出计算金属线长度L 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捆细金属丝的重力G ;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金属丝悬挂弹簧测力计下,并将金属丝全部浸没水中,金属丝不能碰烧杯底和侧壁,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 ;
③将金属丝紧密地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长度为L ′,数出线圈的圈数为n .
数学表达式:长度L =4n 2(G −F )/ρ水gπL ′2. 11. 每当看到电视中出现演员被倒塌的房屋砸中,小明都为演员捏一把汗,他想测出道具砖的密度。

现有以下器材:道具砖样品、一个量筒、一块体积为V 0的小铁块、一根细针、一段细线和足够的水.(道具砖不吸水,质地较软且密度小于水;水的密度为ρ水)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同学设计出测量道具砖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1)从以上器材中选择器材: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3)用所测出的物理量写出道具砖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答案:(1)实验器材:量筒、水、细针、一小块道具砖;
(2)步骤: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 1;
②将道具砖样品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 2;
③将道具砖样品用细针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 3.
(3)计算:
由①②可得样品漂浮排开水的体积:
V 排=V 2−V 1,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G 木=m 木g =F 浮=ρ水V 排g =ρ水(V 2−V 1)g ,
样品的质量:
m 木=ρ水(V 2−V 1);
样品的体积V =V 3−V 1;
所以样品的密度ρ=1
312V V V V --ρ水 12. 如图所示,实验台上有一只盛有水的杯子,水中漂浮着一个实心塑料球,小明想知道这个塑料球的重,除了上述器材,老师还给他提供了一只量筒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你仅利用上述器材帮他设计出能较为精确地测出这个塑料球重力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不能使杯子倾斜、球不能放入量筒中,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塑料球所受重力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答案:①将实心塑料球从杯中取出,向杯子里注满水,将实心塑料球轻轻放入水中,当实心塑料球漂浮在水面上,并有一部分水溢出杯子;
②将实心塑料球从杯中轻轻取出拿走;
③在量筒内倒入部分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 1;
④将量筒中的水慢慢注入杯子中,直到杯子重新注满,读出此时量筒中剩下的水的体积V 2.
(2)塑料球所受重力的数学表达式:G =ρ水g (V 1−V 2).
①向试管内装入适量沙子,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把试管放入量筒中,使试管漂浮在水中,用量筒测出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1,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天平称出试管和沙子的质量m1,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①和②,改变试管内沙子的质量,使试管都漂浮在量筒的水中,用量筒依次测出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2…V6,用天平依次称出试管和沙子的质量m2…m6,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根据F浮=G=mg和测量数据,计算6次试管受到的浮力F浮1…F浮6,将计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