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十五章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教案3 (新版)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0单元25章 第2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课程教学设计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乌石初级中学王洁娴一、教学内容分析课标的具体内容要求:1.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2.关注癌症的危害。
课标的活动建议:1. 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心血管疾病和生活习惯的关系;2. 有条件的地方收集有关癌症防治研究进展的资料。
根据课标的指导方向,确定本节具体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概念,冠心病的常见类型、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致癌因子,防治癌症的方法;造血干细胞概念,白血病的病因、症状,治疗白血病的方法。
本节内容安排两个课时,有关白血病的内容将在第二课时进行学习。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树立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对于这些常见病,学生是有所耳闻的,也是学生希望进一步了解的,所以这部分内容属于学生的兴趣点。
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一些正确的防治措施又是学生的盲点,冠状动脉的病变和细胞的癌变是抽象、微观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在详细讲授的基础上,尽可能直观、形象地呈现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冠心病的常见类型及病因、主要症状(2)举例说出冠心病的防治措施(3)描述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4)列举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5)举例说出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措施(6)列举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2.能力目标(1)能利用图文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自己的观点(2)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及他人提供一些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方面的指导(3)可以与他人进行合作,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养成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意识(2)确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说出冠心病的常见类型及病因(2)举例说出冠心病的防治措施(3)描述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4)列举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2. 教学难点(1)说出冠心病的病因及主要症状(2)描述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五、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从新闻师播放一则新闻视频:(一)导入世卫报告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中提炼出关键信等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息;引起学生对心并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八年级生物下册《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学生要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实践;
3.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前,以电子版或纸质版形式提交;
4.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评阅,给予评价和建议,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4.掌握基本的疾病预防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疾病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疾病防控情况,提高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学科有较高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往往局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学生对疾病防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培养健康意识,转变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病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生物 八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第二十五章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学案(教师版)

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教材P91~P92)1.概念: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2.冠状动脉循环:(1)结构:冠状动脉在主动脉基部,贴在心脏的外面,分支后深入心脏的肌肉中,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形成静脉,与右心房相连通。
(2)功能:给心肌提供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
3.冠心病:(1)概念:由冠状动脉病变所导致的心脏病。
(2)导致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
(3)预防:预防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请写出【情境思考】的答案。
提示: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生活中的生物学】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示: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无病防病发生;二级预防是为了降低再次发生的风险及减轻致残率,即患病后防止再发病。
①防止栓塞;②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③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④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⑤进补要适度;⑥患者晨练要适度。
【微点思考】1.为什么冬季是冠心病的多发季节?提示: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2.患有心绞痛的病人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示:患有心绞痛的病人应随时携带硝酸甘油。
心绞痛一旦发作,应立即将药片含于舌下,进行自救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癌症(教材P92~P94)1.世界癌症日:每年的2月4日。
2.常见种类: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等。
3.预防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致癌因子:(1)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
(2)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
(3)病毒致癌因子,如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
5.致癌机理:6.预防和治疗:(1)预防:预防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2)治疗方法:外科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以及新的基因疗法等。
【活学巧记】健康四大基石顺口溜现代生活方式变,慢性疾病很多见;健康生活可避免,四大基石保平安。
八年级生物下册 25.2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2.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关注癌症的危害。
【重、难点】重点: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难点:举例说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一)自学指导:利用5分钟,阅读课本P91—94页,勾画出重点内容、标注疑难点,并理解记忆。
(二)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完成以下内容:1.心血管疾病是由和的病变引起的疾病,目前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
2.冠状动脉位于的基部,可以给提供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
3.冠心病是由于发生病变,如“”、“”等。
4.癌症又称为,是当前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常见的癌症主要有癌、癌、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
5.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消除或减少环境中的,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致癌因子。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共赢的能力)1.简述引起冠心病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2. 讨论:“关注白血病”。
材料中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感人事例?(1) 白血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2) 为什么治疗白血病常常要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1.讨论:为什么癌症最终会导致病人死亡?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哪些引起癌症的因素?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跟踪练习】1.下面哪种不是心血管病() A.动脉硬化 B.高血压 C.心律失常 D.贫血2.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 A.降压灵 B.哮喘宁 C.心得安 D.硝酸甘油3.防止正常细胞癌变,不应该()A.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B.积极锻炼身体C.避免与各种致癌因子接触 D.食用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食品4.在下列致癌因子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A.电离辐射 B.亚硝酸盐 C.疱疹病毒 D.紫外线【知识梳理盘点收获】(我努力、我成功!)1.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压、、、和等,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养成良好的。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0单元第二十五章《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课程教学设计

第25章疾病与免疫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2、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预防措施,关注癌症的危害。
(2)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关注生命价值,增强互救互助意识。
2、关注人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对各种疾病的防治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讲述】同学们,老师想先做个调查:你们认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焦点智慧投票)【讲述】从大家的选择中,我可以看到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啦!是啊,其实人生就像一串阿拉伯数字,1000000……,要使这一大串“0”有意义,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就是“1”必须健康地站着,这“1”是什么?就是你自己!你健康地站着,后面的“0”才是真实的存在。
但是,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样的一个话题——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出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视频播放【讲述】从世卫组织的报告中,我们了解到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那么,什么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找到答案。
请阅读课本P91-92,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并完成自主学习单上的问题一。
【学生自主学习】冠心病的定义、常见类型、冠状动脉的位置和功能【讲述】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大家对心血管疾病有了简单的了解,下面请大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做一个交流汇报。
(随机点名)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
高血压大家可能都听过,但冠心病可能了解的比较少,下面我们就重点了解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病变所导致的疾病。
那么,冠状动脉又在哪儿呢?我们来复习一下心脏的结构。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冠状动脉最终分支深入到心脏的肌肉中,形成毛细血管网,为心肌提供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章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教案 苏教版

《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2)、举例说出我国发病率高的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3)、明白癌症的治病因子及其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标:(1)、学会阅读材料、筛选材料的方法。
(2)、增强与他人辩解和讨论,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关注生命价值,增强互救互助意识,体味人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2、举例说出我国发病率高的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教学方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结合讲述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提问】什么是传染病?教师:【提问】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教师:【讲述】传染病因其具有传染性、流行性而一度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
然而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危害已经超过传染病,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两类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板书】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课题)。
(二)讲授新课:教师:【讲述】说起心血管疾病,我想到的一则资料。
【出示后讲述】16世纪,一位古埃及专家,在他的父亲病逝以后,大胆地作了一次尸体解剖研究,他有了新发现。
在他父亲的动脉血管壁上有一堆黄颜色的东西,像日常喝的麦片粥,他便给这些物质取名粥样。
而更让他惊异不已的是,这些东西触摸起来却像骨头一样硬。
于是再取名骨化。
【擦除显示】几经周折,人类终于对自身疾病又有了新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教师:【提问】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什么?教师:【展示】心脏结构模式图以及结构名称。
【讲述】请一个同学将这些名称拖放到相应的方框中。
教师:评阅。
【讲述】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心脏的跳动也需要能量。
【提问】心脏本身的血液供给如何进行?【讲述】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观看心脏外形图。
第25章第2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八年级生物第25章第2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导学案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5分钟)复习导入1.传染病是指由_____之间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够在____之间、_______之间,以及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无法流行。
3.预防传染病传播的一般措施:___传染源、___传播途径、___易感人群。
学习目标:1、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预防;2、关注癌症的危害及预防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15分钟)【自主学习】预习课本P91-94,找出以下知识点1.心血管疾病是由____和____的病变引起疾病,如_____和_____都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2.心肌细胞通过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冠脉循环来获得____和_____,运走_______。
其运输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基部的________→小动脉→_______→小静脉→______。
3.由______病变所导致的心脏病,一般称为冠心病。
如果冠状动脉发生____,导致心肌暂时性____,可能会引起“_____”;若导致心肌_____缺血,就会引起心肌坏死,即“______”。
4._____、_____、吸烟、_____饮食和缺乏_____等会引发冠心病。
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提高防治意识。
5.每年的_月_日是世界癌症日。
___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
____是循环系统的一种恶性增生性病变,在青少年和和儿童中发病率很__。
6.细胞癌变往往与细胞中______的改变有关,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主要分为:_____致癌因子,如X射线;_____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_____致癌因子,如乙型肝炎病毒。
7.人体正常细胞在______作用下,可发生癌变成为_____,它在人体内不受____地分裂和生长,会形成小肿瘤,并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十五章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课内小结
高血压
心血管
病因 冠状动脉病变
威 疾病 胁 健
冠心
病
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三类致癌因子
要 疾 病
癌 症
胃癌、 白血病 等
预防 尽量减少接触致癌因子 治疗 外科疗法、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和基因疗法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课外链接
癌症 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 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 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 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3)引发因素: __高__血_压__ 、__糖_尿__病__、__吸_烟___、__高_脂__肪_饮__食_ 和_缺_乏__运__动_等会引发冠心病。 (4)预防方法: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_养__成_良__好__的_生__活_习__惯_, 如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冬季注意防寒保暖,积极治疗呼 吸系统疾病,增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意识等。凡是患有心 绞痛的病人,应随身携带_硝__酸_甘__油_等药品。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4.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形成:正常细胞__癌__变__→癌细胞 不__受__控_制_地生长→形成小肿瘤→形成_恶_性__肿__瘤_ 。 5.降低癌症发病率: _预__防_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消除或减少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尽可能地避 免或减少接触致癌因子。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3.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如__X_射_线___ 、 _电__离_辐__射_等; (2)化学致癌因子,如_亚__硝_酸__盐_ 、 __黄_曲__霉__毒_素___等; (3)病毒致癌因子,如_乙__型_肝__炎_病__毒_ 、 疱__疹__病_毒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
2、学科:生物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2)举例说出我国发病率高的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初步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通过实验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关注生命价值,增强互救互助意识。
(2)树立由消极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的健康新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关注生命价值,增强互救互助意识。
难点:树立由消极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的健康新概念。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这节课我们结合图片和幻灯片探究一下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都有哪些【多媒体——出示题目】
七年级下册时我们学过心脏的结构和人体的血液循环,下面请同学们2人一组,结合心脏模型,回顾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①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和与之相连的各血管②人体的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和肺循环 【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1、血管疾病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二、三段的内容,并且结合心脏模型,看看能否找到如下问题的答案:①冠状动脉的位置在哪里?②血液在心脏的循环方式是怎样的?③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2、癌症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人体除了头发、指(趾)甲外,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能发生癌变。
常见的癌症有: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白血病等。
其中发病率在城市、农村和青少年居于第一的分别是:肺癌、胃癌和白血病。
播放《白血病》视频。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我们身边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病例为切入点,听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是与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学生对一些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充分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老师只起着穿引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让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既防止课堂只教师讲述的单调,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收集材料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节课充分顾及到了不同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不同价值,在育人模式上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努力做到使生物学科教育既能满足培养专家的学术性基础要求,又能满足大部分学生作为公民对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技能需要,强调了知识学习对于学生生活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