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演讲词】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作为一位科学家,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我相信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它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自然界,了解它的规律和本质。
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过程,它不断地推翻旧有的理论和观念,以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方式来描述自然界。
在我的世界观中,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中心。
相反,我们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和物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界,保护环境,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
我也相信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必须遵循道德原则,以人类的福祉为前提。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科学和技术进步而忽视道德和伦理的价值。
作为科学家,我们有责任将科学成果用于造福人类,而不是用于破坏和伤害。
最后,我认为科学和探索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基石。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科学研究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科学事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The World As I See It- Albert Einstein -How strange is the lot of us mortals! Each of us is here for a brief sojourn; for what purpose be knows not, though he sometimes thinks he senses it. But without deeper reflection one knows from daily life that one exists for other people-first of all for those upon whose smiles and well-being our own happiness is wholly dependent, and then for the many, unknown to us, to whose destinies we are bound by the ties of sympathy. A hundred times every day I remind myself that my inner and outer life are based on the labors of other men,living and dead, and that I must exert myself in order to give in the same measure as I have received and am still receiving. I am strongly drawn to a frugal life and am often oppressively aware that I am engrossing an undue amount of the labor of my fellow-men. I regard class distinctions as unjustified and, in the last resort, based on force. I also believe that a simple and unassuming life is good for everybody, physically and mentally.I do not at all believe in human freedom in the philosophical sense. Everybody acts not only under external compulsion but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inner necessity. Schopenhauer‘s saying, "A man can do what he wants,but not want what he wants," has been a very real inspiration to me since my youth; it has been a continual consolation in the face of life‘s hardships, my own and others‘, and an unfailing well-spring of tolerance. This realization mercifully mitigates the easily paralyzi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prevents us from taking ourselves and other people all too seriously; it is conducive to a view of life which, in particular, gives humor its due.To inquire after the meaning or object of one‘s own existence or that of all creatures has always seemed to me absurd from an objective point of view. And yet everybody has certain ideals which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his endeavors and his judgments. In this sense I have never looked upon ease and happiness as ends in themselves-this ethical basis I call the ideal of a pigsty. The ideals which have lighted my way, and time after time have given me new courage to face life cheerfully, have been Kindness, Beauty, and Truth. Without the sense of kinship with men of like mind, without the occupation with the objective world,the eternally unattainable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scientific endeavors, life would have seemedto me empty. The trite objects of human efforts-possessions,outward success, luxury-have always seemed to me contemptible.My passionate sense of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lways contrasted oddly with my pronounced lack of need for direct contact with other human beings and human communities. I am truly a "lone traveler" and have never belonged to my country, my home, my friend, or even my immediate family, with my whole heart;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ties, I have never lost a sense of distance and a need for solitude-feelings which increase with the years. One becomes sharply aware, but without regret,of the limit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nsonance with other people. No doubt, such a person loses some of his innocence and unconcern; on the other hand, he is largely independent, of the opinions, habits, and judgments of his fellows and avoids the temptation to build his inner equilibrium upon such insecure foundations.My political ideal is democracy. Let every man be respected as an individual and no man idolized. It is an irony of fate that I myself have been the recipient of excessive admiration and reverence from my fellow-being, through no fault, and no merit, of my own. The cause of this may well be the desire, unattainable for many, to understand the few ideas to which I have with my feeble powers attained through ceaseless struggle. I am quite aware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objective of an organization that one man should do the thinking and directing and generally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But the led must not be coerced, they must be able to choose their leader. An autocratic system of coercion, in my opinion, soon degenerates. For force always attracts men of low morality, and I believe it to be an invariable rule that tyrants of genius are succeeded by scoundrels, For this reason I have always been passionately opposed to systems such as we see in Italy and Russia today. The thing that has brought discredit upon the form of democracy as it exists in Europe today is not to be laid to the door of the democratic principle as such, but to the lack of stability of governments and to the impersonal character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I believe that in this respec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ave found the right way. They have a President powers really to exercise his responsibility. What I valu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German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more extensive provision that it makes for the individual in case of illness or need. The really valuable thing in the pageant of human life seems to me not the political state, but the creative, sentient individual, the personality; it alone creates the noble and the sublime, while the herd as such remains dull in thought and dull in feeling. This topic brings me to that worst outcrop of herd life,the military system,which I abhor. That a man can take pleasure in marching in fours to the strains of a band is enough to make me despise him. He has only been given his big brain by mistake; unprotected spinal marrow was all he needed. This plaguespot of civilization ought to be abolished with all possible speed. Heroism on command, senseless violence, and all the loathsome nonsense that goes by the name of patriotism - how passionately I hate them! How vile and despicable seems war to me! I would rather be hacked in pieces than take part in such an abominable business. My opinion of the human race is high enough that I believe this bogey would have disappeared long ago, had the sound sense of the people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corrupted by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acting through the schools and the Press.The most beautiful experience we can hav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fundamental emotion which stands at the cradle of true art and true science . Whoever does not know it and can no longer wonder, no longer marvel, is as good as dead, and his eyes are dimmed. It was the experience of mystery - even if mixed with fear - that engendered religion. A knowledge of the existence of something we cannot penetrate, our perceptions of the profoundest reason and the most radiant beauty, which only in their most primitive forms are accessible to our minds - it is this knowledge and this emotion that constitute true religiosity; in this sense, and in this alone, I am a deeply religious man. I can not conceive of a God who rewards and punishes his creatures, or has a will of the kind that we experience in ourselves. Neither can I nor would I want to conceive of an individual that survives his physical death; let feeble souls, from fear or absurd egoism, cherish such thoughts. I am satisfied with the mystery of the eternity of life and with the awareness and a glimpse of the marvelous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world, together with the devoted striving to comprehend a portion, be it ever so tiny, of the Reason that manifests itself in nature我的世界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赏析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赏析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赏析
一.背景简介
20年代末30年代初,也是世界滑向战争的动荡岁月。
法西斯专制势力正企图掀起战争暴力和其它种种暴行,爱因斯坦关注时事,对国家社会命运也进行深入的思考。
年轻时受基督教和犹太教思想的濡染,但在接触了当时的科技读物后很快开始怀疑《圣经》的讲义,转而钻研科学。
后接受斯宾诺莎泛神论,认为所谓上帝即自然,宇宙是自发自为的,探索自然的规律和宇宙的奥秘就是最高的宗教。
本文发表于1930年,译名或为《我的信仰》。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属议论文范畴。
二.结构内容
1.、(1自然段)认识为别人而生存的(论点)
对生命价值的初悟
对劳动的尊重
向往简朴的生活
反对阶级划分
2-4)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要遵循客观规律“叔本华”)
3、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而不是安逸和享乐猪栏的理想,(庸俗的目标)
4、对社会的责任感——坚持独立思考(“孤独的旅客”)(保持科学家。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

我的世界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
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
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制,而且要适应内在的必然。
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这句格言从我青年时代起就给了我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是宽容的持续不断的源泉。
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它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
可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
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我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要求,这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经典必读)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经典必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ˈaɪnstaɪn/EYEN-styne;德语:[ˈalbɛɐɐt ˈʔaɪnʃtaɪn](发音);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是出生于德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发展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与量子力学一起)——相对论。
他的工作也因其对科学哲学的影响而闻名。
他最为人所知的质能等价公式 E = mc2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方程式”。
他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尤其是因为他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这是量子理论发展的关键一步。
关于本文,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图书馆的爱因斯坦档案馆(Albert Einstein Archives)有三封内容相同的文件。
其中一份为原始手稿,另两份为打印稿。
本文原文为德文,写于1929年夏天。
当时,爱因斯坦身处柏林郊外卡普特(Caputh)的消夏小屋,在享受宁静的同时,总结了自己的世界观。
最初的版本曾以《我所见的世界》(Wie ichdie Welt siehe)为题发表过多次,最著名的是在《我的世界观》和《观念与见解》中;正是这篇文章让爱因斯坦悲天悯人的智者形象深入人心,因而也成为爱因斯坦最常被引用的文章之一。
我的世界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们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只是匆匆过客。
目的何在,无人清楚,虽然人们有时自认为有所感悟。
不用做过深的思考,仅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我们是为其他人而活着的-首先是为了那些人,他们的欢乐与安康与我们自身的幸福息息相关;其次是为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纽带将他们的命运与我们联系在一起。
我每天都会无数次意识到,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劳动成果之上,这些人有的尚健在,有的已故去。
对于我已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必须竭尽全力做出相应的回报。
我渴望过简朴的生活,常常为自己过多地享用他人的劳动成果而深感不安。
《大学语文》04-2我的世界观

2024/3/13
本文文风朴实,作者透过表面现象来发现 生活的真谛,看似平淡却表达了自己独特的 思想,同时文章显现出作者的谦虚品德、平 常心,以及对人类的信心。
12
2024/3/13
电影《爱因斯坦》
导演:拉扎尔·伊格莱希 编剧:贝阿特里斯·鲁班斯坦
让·弗朗索 瓦·格里布兰 时间:1984年
13
2024/3/13
《大学语文》
我的世界观
[美] 爱因斯坦
主讲教师: 电子邮箱: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生 于德国乌尔姆镇。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奖。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不仅是一位 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1955 年4月,弥留之际的爱因斯坦签署了《罗素─ 爱因斯坦宣言》 ,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 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024/3/13
第3部分(7段)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 验。”
8
二、 理解“我的世界观”的内涵
1. 爱因斯坦曾和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过一次关于 真理问题的讨论。泰戈尔认为真理要通过人类 来实现,而爱因斯坦坚持科学的真理具有一种 超乎人类的客观性,这可以代表诗人和科学家 的两种不同的真理观。你如何来理解这两种观 点?它们能够在人文的意义上相通吗?
2024/3/13
作 者: 爱因斯坦
2
▪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巴登-符 腾堡州乌尔姆市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 家庭。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 了三篇论文,提出狭义相对论。
▪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
▪1921年,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 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5年4月18日,因病在美国普林斯 顿逝世。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总结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总结1. 爱因斯坦的科学思维说到爱因斯坦,大家脑海中可能立马浮现出那个蓬乱头发、在黑板前写公式的形象。
他的世界观,不仅仅是科学的,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宇宙奥秘的大门。
他总是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真是深入人心。
你想想,知识再多,如果没有想象力,也不过是死知识,谁也不想在书本上沉睡一辈子,对吧?爱因斯坦相信,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探索精神,像是在大海中航行,波澜壮阔,神秘无比。
他提到过,科学就是一种探险,发现新的可能性。
他的相对论就是个好例子,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就是把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撕掉了重贴纸,重新构建了一番。
有趣的是,他觉得科学和艺术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界限,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看法,简直让人耳目一新,像是在阳光下发现了新的花朵,原来科学也可以那么有趣!2. 人生哲学的思考爱因斯坦的世界观,不光是科学上的,还是他对人生的看法。
他常说,生活要有意义,而不是单纯地活着。
他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做贡献,光有天赋没有行动,终究是白搭。
他喜欢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深刻的思想,真是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引发深思。
他甚至调侃过,科学家就像是小孩,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永远在问“为什么”。
在他看来,快乐不是追求名利,而是在于心灵的自由。
这一点特别触动人心。
他倡导的,不是物质的富裕,而是精神的富足。
对他来说,友谊、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才是生活的真谛。
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忙忙碌碌追求物质的人,是否有时也应该停下来,看看周围的美好?2.1. 对和平的追求爱因斯坦的世界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他对和平的执着追求。
经历过战争的人,心中都有一份对和平的向往。
他曾经说过:“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这句简单的道理,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复被验证。
他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它。
爱因斯坦一直呼吁,用科学的力量去促进和平,而不是制造武器。
我的世界观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人生经历真是千奇百怪!人生旅途匆匆结束;至于人生目标,有的人自以为心里有数,其实人人都茫然不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不做深入的思考,只觉得人生在世应该为他人着想——首先,为周围的人着想,因为他们的笑容和安康决定着我们是否幸福;其次,要为许许多多和我们素昧平生的人着想,我们满怀侧影之心,把自己同他们的命运牢牢绑在了一起。
每一天我都要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生存基础,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靠的是别人(包括作古之人劳动的结晶),于是,我必须倾心倾力,做出相等的贡献,以回报自己应该得到并且仍在得到的恩惠。
我强烈地向往过简朴的生活,我经常不安地感到自己在超量地消耗同胞们的劳动成果。
我认为不应该有等级差异,那是不合理的以强权为基础的划分。
我坚信朴素、淳朴的生活有益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陶冶。
从哲学的意义讲,我根本不相信人的“自由”。
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而且要适应内心的需要。
叔本华说:“一个人能够在行为上随心所欲,但并非能心想事成。
”他的话自从我年轻时就实实在在启发着我的智慧;生活中每逢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是我自身的困难,还是他人的困难,这句话都给人以无尽的抚慰,成为永不枯竭的源泉,在滋润我们的“耐心”。
这一意识仁慈地减轻了那压得人透不过气的责任感,使得我们不再用沉重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及他人,它有益于我们的人生观,尤其是给生活增加了本应该具有的“幽默”。
客观的说,询查一个人乃至所有人的生活的意义或目标,我一直都觉得是荒唐之举。
然而,每个人却都是有理想的,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行为和人生观的取向。
以这一点而言,我从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的目的——贪图享受的道德观,我称之为”猪圈理想“。
健康的理想,即真、善、美,是我的指路明灯,时常赋予我勇气,以欢快的态度面对人生。
如果不是和与我同心同德的人共同奋斗,如果不是在客观世界里永无休止地从事艺术和科学研究,生活是十分空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也是义和团
——在美国公共教育会议上的讲话
[美]马克·吐温
我想,要我到这里来讲话,并不是因为把我看作是一位教育专家。
如果是那样,就会显得在你们方面缺少卓越的判断,并且仿佛是要提醒我别忘了我自己的弱点。
我坐在这里思忖着,终于想到了我所以被邀请到这里来,是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让我这个曾在大洋之上飘流的不幸的旅客懂得一点你们这个团体的性质与规模,让我懂得,世界上除了我以外,还有别的一些人正在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从而对我有所启迪。
另一个原因是你们之所以邀请我,是为了通过对照来告诉我,教育如果得法,会有多大的成效。
尊敬的主席先生刚才说,曾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赞扬的有关学校的图片已经送往俄国,俄国政府对此深表感谢——这对我来说,倒是非常诧异的事。
因为还只是在一个钟点以前,我在报上读到一段新闻,一开头便说:“俄国准备实行节约”。
我倒是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
我当即想,要是俄国实行了节约,能把眼下派到满洲去的3万军队召回国,让他们在和平生活中安居乐业,那对俄国来说是多大的好事。
我还想,这也是德国应该毫不拖延地干的事,法国以及其他在中国派有军队的国家都该跟着干。
为什么不让中国摆脱那些外国人,他们尽在她的土地上捣乱。
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既然我们并不准许中国人到我们这儿来,我愿郑重声明:让中国人自己去决定,哪些人可以到他们那里去,那便是谢天谢地的事。
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
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
义和团是爱国者。
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
义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
我也是义和团。
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
我把俄国的电讯再看了一下,这样,我对世界和平的梦想便消失了。
电讯上说,保持军队所需的巨额费用使得节约非实行不可,因而政府决定,为了维持这个军队,便必须削减公立学校的经费。
而我们则认为,国家的伟大来自公立学校。
试看历史怎样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演,这是多么奇怪。
我记得,当我还是密西西比河上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曾有同样的事发生过。
有一个镇子也主张停办公立学校,因为那太费钱了。
有一位老农站出来说了话,说他们要是把学校停办的话,他们不会省下什么钱。
因为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监狱。
这如同把一条狗身上的尾巴用作饲料来喂养这条狗。
它肥不了。
我看,支持学校要比支持监狱强。
你们这个协会的活动,和沙皇和他的全体臣民比起来,显得具有更高的智慧,这倒不是过奖的话,而是说的我们心里话。
1901年11月13日
“博客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