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股票和股票市场的论述
《资本论》论股票

《资本论》论股票2011-08-14 22:46:561)《资本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股票=生息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收入。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多次提到股票。
最著名的一段话是:"股票。
如果没有欺诈,它们就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索取每年由此生出的剩余价值(利润)的凭证。
"股票是股份企业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股份企业采取了发行股票的集资方式,其所有权证书就叫股票。
股票有很多类别,普通股和优绩股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2)股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股票所代表的资本是虚拟资本。
它是帐面上的资本,而不是实际的资本,它随着股市的行情而上下浮动。
在马克思看来,股票与债权(汇票)、国家证券一样,都是虚拟资本。
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
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即股票的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元,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元。
因为这张股票按利息率是5%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元的虚拟资本。
因为股票价值等于其未来价值的折现,取决于未来的收益和折现率,但实际上,一家企业未来的收益和折现率都是不确定的,因为未来收益取决于投资对象的经营业绩,这种经营业绩受其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也是不确定的。
第二,股票可以流通。
股东认购了股票之后,不能退股,但可以通过转让股票的方式收回资本。
在流通的过程中,股民通过低吸、高抛,赚紧大笔钞票。
第三,股票价格有其特殊性。
股票价格与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不一样,它不受价值规律支配,主要取决于预期股息收入的多少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
《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马克思指出:"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跌落;第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为货币。
不管这种证券保证它的所有者取得的收益,象国家证券那样是不变的,也不管这种证券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增值象在产业企业中那样会因再生产过程的扰乱而受到影响,在这两种场合,这种价格跌落的现象都是会发生的。
关于股份制的发展历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_卫兴华

关于股份制的发展历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卫兴华,宫玉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北京100872)【内容摘要】股份制的发育程度取决于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发达到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制的研究和评论,内容十分丰富,对我国建立和发展股份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但他们的有关论述,有被误解和曲解的地方,应当正本清源。
【关键词】股份制;股票交易;资本社会化;股权社会化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0)01-0068-06 关于股份制的性质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派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一派则认为股份制天然具有公有制性质。
两派观点形似对立,实则在思维逻辑上都把股份制作为经济制度范畴,赋予其非公即私的所有制属性。
而且,两派往往都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股份制的论述作为理论依据。
因此,准确地而不是歪曲地、完整地而不是断章取义地理解经典作家对股份制的论述极为必要。
但是,任何伟人的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即马恩所处时代股份制的发展状况,才能得出正确认识。
一、由不发达的股份制到股份制占主导地位早在15世纪,地中海沿岸已出现股份制的雏形。
17世纪,适应资本原始积累需要,以殖民掠夺为目的的海外贸易公司应运而生,如英国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
这些海外贸易公司虽带有特许和垄断性质,但已初步具备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基本特征,因而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前驱”。
继海外贸易公司之后,以1694年英国成立英格兰银行为标志,股份制在金融业异军突起,并逐步排斥了非股份银行。
到了19世纪特别是下半叶之后,股份制呈加速发展之势。
但是,就总体而言,直到19世纪末叶之前,股份制并不发达,表现在股份制企业数量少、比重低及股票市场发育滞后等方面。
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结束时所说的,股份制只是当时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次要因素”,交易所主要交易的是政府债券。
马克思关于公司制的论述

(1)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在信用事业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1卷分析了现代股份公司前驱产生的情况,认为单个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蛹化为资本家,他必须握有最低限度的价值额或资本额。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某些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资本额在单个人手中是不容易达到的。
因此,一方面需要国家对私人进行补助,“另一方面,促使对某些工商业部门的经营享有合法垄断权的公司的形成,这种公司就是现代股份公司的前驱”(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4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
第3卷进一步指出,“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9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
(2)股份公司的出现,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第1卷指出,股份公司作为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促进了耗资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大工程的兴建。
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
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8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3卷进一步指出,股份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说,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
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9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
(3)股份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对私人资本的一种扬弃。
马克思指出,股份资本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
在这里,股份公司是“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
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9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股票的起源发展

股票的起源发展一、股票的起源股票是一种代表股分所有权的金融工具,它起源于古代的商业贸易活动。
在古代,商人为了筹集资金进行商业活动,往往需要寻觅合作火伴或者投资者。
为了方便资金的筹集和分散风险,他们开始发行股分给投资者,投资者则通过购买股分来分享企业的利润和风险。
最早的股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摆布的荷兰。
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筹集资金,发行了股票给公众。
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股票发行。
此后,股票的发展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
二、股票的发展1. 股票市场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股票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发展起来的股票市场。
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801年,成为了全球最早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此后,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等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股票市场逐渐形成。
2. 股票市场的规范化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的稳定,各国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例如,美国的《证券交易法》、英国的《公司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股票市场的运作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规则。
3. 电子化交易的浮现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交易逐渐从传统的人工交易转向了电子化交易。
交易所开始使用电子交易系统,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股票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便利性。
4. 股票市场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股票市场也逐渐国际化。
投资者可以通过跨国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于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
同时,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也选择在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上市,吸引全球投资者。
三、股票的作用和意义1. 资金筹集和投资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研发创新等。
同时,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来投资企业,分享企业的成长和利润。
2. 风险分散股票市场的存在使投资者能够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企业和行业,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马克思炒股

珍闻录
说来也许令不少读者感到惊奇 , 共产 与我国目前 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也 持有 , 并仔细观察和分析英国当局在当时
主义学说的开山鼻祖卡尔 ·马克思也曾在 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 ,消息面 、基本面左右 情况下所出台的一些经济 , 金融政策对股
股海里潇洒走过一回 。这就是一段鲜为人 着股价上下波动 ,起伏不定 。当时窘困的马 市的影响力度 , 当他认为错综复杂的政治
期 。当时 , 波浪理论的创始者艾略特还未 准伦敦 “金 融时报指数” 浮幅回档的好时 搏杀 , 马克思赢得了 400 英镑的净利润 ,
在美国孕育 , 也谈不上有什么技术指标分 机 , 果断入市 ,多次吸纳美国几家有息证券 利润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
析体系 。因此 , 那时的英国股票市场似乎 和英国一些 股份公司的股票 , 买入后耐心
知的马克思于 1864 年涉足股市的经历 。 克思手头刚好有一笔 “余钱”, 是一位故旧 形势为证券投资者创造了良好 、方便的投
那时正值英国大工业革命时期 , 虽然 临终时馈赠 给他的遗产 , 共 600 英镑 。于 资机会 , 股票开始反弹 , 并反弹到类似于
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已有 62 个年头 ,但有 是 , 他以政 治家的胆略和经济学家的洞察 目前我们所认为的“中级”力度的时候 ,他
自行了结 ,即使触纪犯规 ,也在所不辞 。 窗外噪音依旧 ,吾焦躁不安 ,犹如笼中困兽 ,枯坐灯前 ,忽
想起龙应台说过 : 中国人 , 你为什么不生气 ? 此刻 , 吾欲哭无 泪 ,极想对龙女士说 :“中国人 ,你生气又有什么用 !”吾曾试图 给城建 、环保部门的领导汇报此事 , 又恐坏了领导夜深人静之 美梦 。吾又凝想 ,倘若城建部门今后立个“无噪声扰民”方为合 格工程之章 , 倒也不枉本人今夜不眠 , 可惜人微言轻 , 罢了罢 了 。还是坐等“雄鸡一唱天下白”,然而这满腹心事更于何人说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论述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邓小平,他们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问题有很多观点鲜明的论断,显示出各自富有时代特征的市场经济思想。
同时也表明了社会主义从否认市场经济到逐渐承认市场经济,再到必须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一段历史进程。
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与开放性特征的,不是僵死的教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存在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著书立说来对未来的社会进行专门的描绘,只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偶尔勾画一下未来社会的轮廓。
马克思曾明确表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市场经济的思想,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说设想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
在那里,鲁滨逊的劳动的一切规定又重演了,不过不是在个人身上,而是在社会范围内重演。
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
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
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
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
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又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这个时候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者各种劳动只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
没有了商品货币关系,也没有市场存在的必要,自然也就没有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必要。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8(专题测验八)答案

(2020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8(专题测验八)答案专题测验八一、判断题。
(共6题)题目1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
选择一项:对题目2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不仅是原则性的,也包含具体细节的描述()。
选择一项:错题目33.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原因在于阶级斗争()。
选择一项:错题目44.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首要特征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选择一项:对题目55.1848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但是,170余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错了()。
选择一项:错题目66.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和发达时期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后才能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
选择一项:对二、单项选择题。
(共3题)题目71.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首先是因为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唯物史观和()的基础上发现的。
选择一项:A. 剩余价值题目82.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间、()、脑体力之间的差别。
选择一项:C. 城乡之间题目93.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股份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选择一项:B. 生产关系一、有关说明1. 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所有专业学生。
2. 启用时间2018 年秋季起试用,2020 年春季正式启用。
3. 考核目标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条件。
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
用哲学的观点看股票

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上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炒股这项事业中来,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形式一片颓废,不过我仍然对于自己的这项专注信心十足。
因为从打我喜欢上它开始,我就觉得股票仿佛就似一种哲学,尤其最近看了央视热播的〈李小龙传奇〉以后,让我更觉得世界万物似乎都可以用哲学去解释,这也是它的兴趣所在,也是我为什么要做股票的原因。
联想到李小龙的理论,他把武术简单到攻和防,股票也就可以理解成买或卖了。
股票交易,买卖是表、判断是质。
只有看透了、认准了、判对了,或买或卖,才能盈利、避险,否则必败无疑。
哲学是什么?在我看来,哲学是工具,是帮助大脑思考的工具,哲学讲的是理、论的是道、教的是法,学好哲学自然明理、遵道、有法,炒起股票来也轻松自如。
此所谓万法归心。
这就是哲学对炒股的指导意义。
哲学上说,一切矛盾都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作用,因此解决问题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股票投资中,影响股价变化的因素众多,有时机方面的、有资金方面的、有政策方面的、有业绩方面的、有国际方面的、有大众心理方面的、有投资者个性方面的,等等难以一一列举,关键因素是什么?是投资标的固有价值,这包括上市公司的行业地位、以往业绩、管理团队、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成长性,只要上市公司具备投资价值,原则上就可以买入、持有其股票,分享其经营成果,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
这就是把选股做为股票投资首要条件的原因。
事物是变化的,变化是要经过一定过程的,量变才能质变,没有足够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买和卖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交易行为,从决定买进,到决定卖出,交易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个转变从时间跨度上讲一定要经过足够的周期,这是股价变化的规律,不依投资者个人意愿而转移,任何期望今日低价买进、明日高价卖出的想法都是可笑且不切实际的。
股价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周期各不相同,这是股性的特殊性决定的,但多数股票的变化周期至少要经过数周、数月和数年,因此做短线的要有持股数周的准备,做中线的要求持股数月的准备,做长线的要有持股数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