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偏低面面观

合集下载

浅谈解决中职生综合素质缺失问题

浅谈解决中职生综合素质缺失问题

浅谈解决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缺失问题【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在相当一部分职校生身上却体现出的种种怕吃苦、缺少奉献精神、缺少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等问题却是尤为严重,令人堪忧。

究其根本原因是,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入校前,就已经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在职校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及家长对他们又过多的强调了业务素质和劳务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他们其他多种已缺失素质的弥补和提升,由此致使了中职生综合素质缺陷相对更为严重。

本文通过剖析多种易缺失的素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探究如何强化中职生的素质教育、塑造其完整的人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职校生教育综合素质缺失提高近几年来,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

为此,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使我国技术人才缺少的现状有所改善。

,用而当今,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选择标准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用人标准从以往的“实用型”逐步转化为“综合素养型”,他们对学生的社会认知技能要求超过了其专业技能。

由此可见,只有专业技能的技校学生其就业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学生的职业拓展受到局限,增加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风险。

同时,也给我们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中职生综合素质缺失的体现不难发现,中职生身上或多或少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缺乏钻研精神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专业技术不刻苦,不勤奋,实习操作不认真,随心所欲,缺少钻研精神。

2. 缺乏奉献精神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习惯别人为自己着想,不习惯替别人着想,只求索取,不求奉献。

对同学、同事无同情心,对别人缺乏爱心,顶岗实习后对企业亦无奉献精神。

3. 缺乏责任意识待人处事随意,不负责任,言而无信,实习或技能训练时安全意识淡薄,集体活动时无集体观念,无团队意识。

4. 缺乏文明礼貌校服或者工装穿着不整齐,举止不文雅,言谈粗鲁,对老师、同学缺乏礼貌,顶岗实习到了企业,对领导、同事也不够谦逊。

中职核心素养现状

中职核心素养现状

中职核心素养现状
中职教育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

而核心素养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那么,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现状如何呢?
首先,中职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整体较为薄弱。

虽然中职教育注重实践操作,但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其次,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存在职业认知不足、职业道德观念模糊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培养职业素养。

再次,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表现不一。

有些学生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表现良好,而有些则存在较大差距。

最后,中职学生的思维素养也需提高。

虽然中职教育注重实践,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中职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同时,也需要加强教师素质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 1 -。

谈中职生的素质教育

谈中职生的素质教育

谈中职生的素质教育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建设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较高素质的中等技术人才。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中职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素质教育不足。

本文旨在探讨中职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并提出对策。

中职生的素质教育现状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文化底蕴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甚至基本语文知识的掌握都不够扎实。

虽然中职教育不是普通教育,但学生的文化素质仍然至关重要,这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缺乏人文素养中职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很难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美,很难与社会沟通,也很难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3. 缺乏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技术和工作的情况,缺乏对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了解和遵守,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引导中职生的素质教育要提高中职生的素质教育,必须采取科学、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如下:1. 强化文化教育学校应该强化文化教育,增强中职生的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

2. 多方位培养人文素养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美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

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使学生了解职业要求和职业实践中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其具备积极进取、团队协作、持之以恒的职业行为风范。

结论中职生的素质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学校应该采取科学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满足现代社会对优秀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职校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职校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职校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作者:王世荣来源:《教育与学习》2012年第01期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前几年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学生求学的精神、态度、热情也不如以前,许多老师感叹说:“一届不如一届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人生长、生活的基本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其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其子女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有的家长忙于生意,忽视对孩子的管教,使孩子形成放任自由的习惯。

有的“望子成龙”心切,让孩子参加众多的特长班、辅导班,剥夺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

有的家长不加强自身修养,成天酗酒打牌,无形之中使孩子沾上了不良习气。

还有的家长过于娇惯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从小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

所有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社会环境因素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成长过程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行各业的管理难免存在疏忽和漏洞。

职业学校周围开设的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按摩院和街头小贩出售的口袋小说、卡通图书,或多或少存在着色情与暴力的成分。

中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但天生的好奇性格和强烈的模仿欲望,使得他们容易沉迷于录像厅、电子游戏室、网吧和歌舞厅等场所及街头小说中,逐渐形成了是非不分和善恶不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丧失了求知的信心与毅力。

三、招生秩序混乱最近几年民办的和有关职能部门开办的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些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往往降低门槛,开展不正当竞争,对报考的学生不管分数高低、素质好坏,一概来者不拒,以至出现了学生初中毕业成绩越差,收到录取通知书越多的怪现象。

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初中毕业会考尚未进行学生已拿到了职校录取通知书,甚至小学生也收到职高录取通知书的极不正常现象。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因素及解决策略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因素及解决策略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因素及解决策略作者:闵芬梅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20期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尤其是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为迫切。

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较为欠缺,普遍表现为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和信心,专业技能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

1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因素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与年龄、家庭、环境、同伴、学校息息相关。

1.1 年龄因素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应届毕业生,年龄12~16岁,正处于青春期。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情绪表现强烈而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较低,表现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自满和自卑;性意识觉醒[1]。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做事容易情绪化,不喜欢接受教条式的管束,对事物的辨识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散漫,自觉性、自制力差,道德观念淡薄,是非观念模糊。

1.2 家庭因素家庭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的性格发展及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

1.2.1 父母情感父母的性格、言谈举止、待人处事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中职学生。

父母感情破裂,容易把坏情绪牵引到孩子身上。

最初孩子不知所措,做事担惊受怕,误认为是自己调皮或不懂事惹得父母争吵,容易导致孩子敏感、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若父母长期争吵,容易导致孩子厌烦、逃离家庭。

面对父母之间的争吵,无能为力的孩子甚至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如逃学、斗殴、抽烟、喝酒等。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父母任何一方关爱的缺乏对孩子性格的塑造都是不利的。

如若中职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容易错误地感觉自己被家庭忽视,误认为父母并不关心自己,导致中职学生对学业持无所谓的态度,学习积极性不强,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近年中职学生素质为何会逐年降低

近年中职学生素质为何会逐年降低
近 年 中 职 学 生 素 质 为 何 会 逐 年 降 低
林 芳 英
( 建 闽北 卫 生 学 校 , 建 建 阳 福 福 教 育 是使 被 教 育 者 在 “ 、 、 、 、 ” 各 个 方 面 都 有 德 智 体 美 劳 等 所 发 展 . 中职 学 校 是 培 养 “ 而 四有 ” 有 理 想 、 道 德 、 文 化 、 ( 有 有 有纪律) 中等 技 术 人 才 的 基 地 , 是 近 几 年 来 中 职 学 校 的 学 生 但 素质 逐 年 降低 .给 学 校 管 理 带来 一定 的 困 难 ,不 仅 影 响 了 学 校 . 且 给 家庭 和社 会 造 成 了不 良 的影 响 。 而 1当前 学 生素 质 降 低 的 表 现 . 目前 中职 学 生 素 质 降低 表 现 在 各 个 方 面 ,但 在 三 方 面 特 别 明显 : 是学 习方 面 , 现 在 文 化 水 平 较 低 、 习 方 法 不 当 、 一 表 学 自控 能 力 差 , 学 习无 热 情 、 主 动 。有 的学 生 上 课 时心 猿 意 对 不 马 , 不 在 焉 , 听课 , 做 笔 记 , 本 一 片空 白 , 有 甚 者 干 心 不 不 课 更 脆 从 前 排 躲 到 后 排 , 天 说 地 、 小 说 、 手 机 等 , 堂 课 下来 谈 看 玩 一 他 们 根 本 什 么 也 没 听 。 有 的 学 生 随 意 旷 课 , 到 、 退 更 是 家 迟 早 常 便 饭 , 的学 生 上 网通 宵 达 旦 , 有 白天 上 课 时 就 在 课 堂 上 大 做 白 日梦 。 之 , 总 大部 分学 生 厌 学 情 绪 重 , 习成 绩 差 。 学 二是 文 体 劳 动 方 面 , 现 为懒 惰 成 风 , 多 学 生 不 愿 意 参 加 体 力 劳 动 。 表 很 每 次 班级 布置 劳动 任 务 时 , 多 学 生 都 不 想 干 , 的 还 辱 骂 班 许 有 委 , 至就不参加 , 甚 还有 个 别 学 生 在 平 时 花 钱 请 别 人 帮 助 洗 衣 服 。总 之 , 学校 及 班 级 组 织 的文 体 活 动 根本 没有 兴 趣 。三 是 对 在 思 想 道 德 方 面 , 合 素 质 不 高 , 的学 生 粗 话 不 离 口 , 常 综 有 经 叼着 香 烟 , 本 不 像 一 个 学 生 , 社 会 上 的小 混 混 , 有 甚 者 根 像 更 经 常酗 酒 赌 博 、 哄 喧 闹 。 有 的 学 生 对 老 师 极 不 尊 重 , 错 事 起 做 不 认 错 . 批 评 时 还 当 面 顶 撞 。 平 时 学 生 打 架 斗 殴 、 坏 公 共 被 破 财 物 、 窃 等 违 纪违 法 行 为 时 有 发 生 。 盗

浅析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问题

浅析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问题

自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实施以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2000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职业教育作为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并行的三个教育层次之一,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的前行者,如今正走在改革的大道上,可谓是风云变化、潮起潮落。

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确实令人欣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足,很可能成为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它、寻找其产生的根源才能及时探求解决的办法。

1职业院校学生素质下降的表现职业院校学生素质下降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下降、人格发展不健全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下降。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多数属于“升学无望”一族———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差没有高中接收,高职学生无望进入大学深造。

这一学生群体在基础教育阶段均是班级里的“差等生”,文化课基础非常薄弱。

其次,职校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下降。

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条件一般比较宽松,除了旅游、幼师等几个服务性专业外,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没有过多的要求。

这就使得一些身体健康情况不好的学生入校学习。

身体素质不佳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全发展。

一些学生由于身体患有某种疾病又不想同学知道,而疏远同学不参加集体活动。

长此以往,使得这些学生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自卑,不擅长与人交往。

种种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又影响到其人格的健全。

相关人士做过一项“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专科生不仅在专业知识和知识面方面不如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在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创造与开拓能力等方面都不如本科生和研究生。

[1] 2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的原因任何一所学校办学都应该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的情况,作为职业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该如何面对,原因何在?从目前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

浅谈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浅谈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浅谈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职学生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但要想使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素质的人才,除了专业知识,还需注重其他方面的培养,如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等。

下面将从改革课程内容、丰富课外活动、加强教育引导等方面谈谈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首先,改革课程内容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基础。

传统中职教育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发展。

为此,我们可以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必要的课程,如人文素质教育、创新思维教育等。

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

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文学、美术、音乐等课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开设创新思维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课程可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丰富课外活动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外活动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为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比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校内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设立各类社团,如科技社团、艺术社团、运动社团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参与其中。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校外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等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各个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比赛,如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让学生参与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的成因和对策
安徽省桐城师范雷小丽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老师,从教五年来,我深为我们学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偏低担忧,也许是职业使然,也许是教政治的缘故,我总喜欢探究事物的深层原因。

我用五年的时间(其中包括当了三年班主任)去观察分析,至今才能理清一个基本思路。

我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的原因大致如下:
首先,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源自失败的家庭教育。

这其中包括父母“溺爱型”和父母“放任型”。

溺爱,顾名思义,过分宠爱,即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要头给头要脚给脚,最终把自己的孩子惯的一个个都变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说一不二,飞扬跋扈,任性妄为。

没有同情心,缺少怜悯感,认为父母爱自己对自己好花父母钱那都是天经地义的,而自己很少去想自己能帮父母做点什么。

记得我在当班主任期间,班上就有这么一个女孩,据同学说她骂自己的母亲就像骂小孩一样,想骂什么就骂什么。

因为她经常上课接电话,有一次她的这种行为触怒了某个授课老师,于是该老师不但没收
了她的手机而且还打了她一下,这下可不得了,就像捅了马蜂窝,找她母亲到学校先告到我这,然后又闹到校长那,她母亲当着我、校长和她女儿的面说:“我女儿长这么大,我连一根手指都没动过,那个老师还敢打我女儿,不给我说清楚我就没完。

”结果我和校长好说歹说才让这个“怒发冲冠”的母亲消了气,决定不再闹了。

后来刚过三天,这个“勇敢”的母亲就打电话对我说:“雷老师,你快帮我说说我女儿,她天天在家问我要钱,跟我吵嘴、骂我,现在她还听听你的话,你帮我说说她,好吗?”打完电话我心里想,你这样娇惯女儿,现在你女儿问你要钱、骂你,再过过,可能离你女儿打你的日子都不远了。

真为这个可怜的母亲悲哀。

所谓“放任”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问,这也有两种类型,一是“留守”孩子,父母忙于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要么让自己的父母帮忙照看要么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只顾寄钱给孩子,自己无暇照顾和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自己成长;一是父母自己忙于经营“麻将”对自己的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管不问,任由孩子自己成长,这种孩子是真正可怜的孩子,因为他(她)遇到的一个极不负责任的父母。

而在这两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
来他们性格中都会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并且因为都疏于管教,这些孩子就会很容易跟好学好跟坏学坏。

其次,就是失败的学校教育。

这里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小学阶段,一是初中阶段。

孩子上小学时,正是一个孩子心灵成长的关键期,这时是遇到一个性格温和的老师还是一个脾气粗暴的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性格温和的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温暖和谆谆教诲,感觉上老师的课就如同如沐春风,让人舒适令人陶醉!而面对一个脾气暴躁的老师,孩子只会从心底感到焦虑、害怕甚至恐惧。

对于这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记得当年我读小学时,教语文的是位女老师,性格温和些,那时我语文成绩就好得多,而数学老师是位男的,脾气很粗暴,动不动就骂人、打人,罚人蹲马步,还时常喜欢喝酒,酒气熏天的来上课,所以那时我的数学成绩一塌糊涂,并且胆小怕事,见到数学老师就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

另一个就是初中阶段,因为我们现阶段仍然还是奉行应试教育,所以中学时老师注重的还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一个班真正成绩出类拔萃的也只有那么几个少数人,
绝大多数同学都是那几个优秀同学的陪衬,就好像“绿叶配红花一样”,他们大多也都是被老师忽略的对象,对于那些成绩很差的同学来说,上学简直就是他的噩梦,在教室里他永远都是坐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中学老师的这些做法其实是极不妥当的,因为,他们这样做虽然能够让极少数同学进入到更好的高中就读,却极大地损害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情感和自尊,并且老师的这些主动让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无形中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不愿与人交往,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干脆旷课、逃课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往来,打架斗殴。

而往往这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他们的父母又不忍心让他们歇书,出去打工,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太小,实在让父母放心不下,于是有经济基础的家庭就会选择让孩子读我们这样的中职学校,以图将来孩子能有一个一技之长,有一个谋生的技能,而这些孩子往往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会把在中学里养成的那些“恶习”带到我们学校来,比如,好说粗话、好骂人、好打架斗殴、不爱学习、乱交朋友、不爱惜公物、喜欢作弊等等。

总之,随着这些学生的到来我们学校要花很多心血和心思来管理和教育这些“脱了缰的野马”。

最后,我觉得还有我们失误的社会教育。

可以说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各种电视电影电脑等传媒技术的发展简直就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些传媒通讯工具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拓宽了我们的视眼,但同时又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比如,就拿现在的电影吧,可以这样说现在基本上很少有电影里面没有色情的镜头,除了儿童卡通电影外。

另外暴力、枪杀也时常在我们的电视或电影上晃来晃去,这对我们的孩子有极大的危害,因为他们喜欢模仿。

再例如抽烟,电视或电影上的男明星们基本上都是嘴里叼着烟在那装酷,结果我们的孩子也就在那学酷,一个个未成年就先变成了小烟鬼。

还有我们的一些女孩子们一个个模仿女明星们浓妆艳抹、穿一些不符合学生身份的衣着,袒胸露背,不合时宜。

年纪小小,换男朋友就想换衣服一样,实在都让我们心疼,我们忍不住都想问“孩子,你们这都是怎么了?为什么,最真最善最美的年纪却没有了最真最善最美的心了呢?难道真的是我们老师太老土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了吗?孩子,你能告诉老师这是为什么吗?”
以上便是我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综合素
质偏低原因的浅显概括,希望借此能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做为家长,你要真正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要太溺爱孩子更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包袱,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生活习惯,要让孩子从小就能明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真正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

作为学校的老师,你要真正奉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理念,不要让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误导了自己这份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更不能因为应试教育的主导而去戕害我们很多本该天真活泼纯真的孩子。

“少年强则中国强”因为只有绝大多数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真正希望。

作为管理我们社会传媒的机构,则更是“任重道远”,要管理好我们的电视电影和网络,不要让金钱和票房腐蚀了自己的灵魂和毒害了我们天真的孩子。

作为明星和其他社会公众人物,你们也要加强自身素质和修养建设,你们要是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坏一大片,因为你们身后有一大堆幼稚的“粉丝”。

我想只有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让我们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真正阳光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