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方案

合集下载

环保行业污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方案

环保行业污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方案

环保行业污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方案第1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污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意义 (3)1.3 技术方案总体目标 (4)第2章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4)2.1 污水来源与特性 (4)2.2 污水处理技术分类 (4)2.3 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5)第3章污水预处理技术 (5)3.1 筛滤技术 (5)3.1.1 技术原理 (5)3.1.2 筛滤设备 (5)3.1.3 影响因素 (6)3.2 沉淀技术 (6)3.2.1 技术原理 (6)3.2.2 沉淀设备 (6)3.2.3 影响因素 (6)3.3 气浮技术 (6)3.3.1 技术原理 (6)3.3.2 气浮设备 (6)3.3.3 影响因素 (6)第4章物理处理技术 (7)4.1 混凝沉淀技术 (7)4.1.1 技术原理 (7)4.1.2 技术特点 (7)4.1.3 应用案例 (7)4.2 超滤技术 (7)4.2.1 技术原理 (7)4.2.2 技术特点 (7)4.2.3 应用案例 (7)4.3 反渗透技术 (7)4.3.1 技术原理 (7)4.3.2 技术特点 (7)4.3.3 应用案例 (8)第5章化学处理技术 (8)5.1 化学氧化技术 (8)5.1.1 氯气氧化 (8)5.1.2 臭氧氧化 (8)5.1.3 Fenton氧化 (8)5.2 化学絮凝技术 (8)5.2.1 铁盐絮凝 (8)5.2.3 有机高分子絮凝 (8)5.3 电渗析技术 (9)5.3.1 膜材料 (9)5.3.2 应用实例 (9)5.3.3 技术优化 (9)第6章生物处理技术 (9)6.1 活性污泥法 (9)6.1.1 概述 (9)6.1.2 基本原理 (9)6.1.3 工艺流程 (9)6.1.4 技术特点 (9)6.2 生物膜法 (10)6.2.1 概述 (10)6.2.2 基本原理 (10)6.2.3 工艺流程 (10)6.2.4 技术特点 (10)6.3 厌氧处理技术 (10)6.3.1 概述 (10)6.3.2 基本原理 (10)6.3.3 工艺流程 (10)6.3.4 技术特点 (10)第7章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10)7.1 污泥浓缩技术 (11)7.1.1 机械浓缩技术 (11)7.1.2 气浮浓缩技术 (11)7.2 污泥消化技术 (11)7.2.1 好氧消化技术 (11)7.2.2 厌氧消化技术 (11)7.3 污泥干化与焚烧技术 (11)7.3.1 污泥干化技术 (11)7.3.1.1 热风干化技术 (11)7.3.1.2 传导干化技术 (11)7.3.2 污泥焚烧技术 (12)7.3.2.1 流化床焚烧技术 (12)7.3.2.2 回转窑焚烧技术 (12)第8章资源回用技术 (12)8.1 污水回用技术 (12)8.1.1 膜分离技术 (12)8.1.2 生物处理技术 (12)8.1.3 化学氧化技术 (12)8.1.4 深度处理技术 (12)8.2 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12)8.2.1 污泥堆肥化 (13)8.2.3 污泥建材利用 (13)8.3 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源回收技术 (13)8.3.1 污水中的有机物能源回收 (13)8.3.2 污水中的热能回收 (13)8.3.3 污泥中的能源回收 (13)8.3.4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13)第9章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13)9.1 设计原则与依据 (13)9.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14)9.3 主要处理设施设计 (14)第10章污水处理工程运行与管理 (15)10.1 运行管理策略 (15)10.1.1 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的基本原则 (15)10.1.2 运行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15)10.1.3 制定运行计划与调度方案 (15)10.1.4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15)10.2 检测与监控技术 (15)10.2.1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检测 (15)10.2.2 在线监测系统的配置与运行 (15)10.2.3 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5)10.2.4 检测与监控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5)10.3 污水处理设施优化与改造方案 (15)10.3.1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能评估 (15)10.3.2 污水处理设施的优化措施 (15)10.3.3 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技术路线 (15)10.3.4 改造项目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15)10.3.5 持续改进与技术创新策略 (15)第1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保问题日益凸显。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钢板有限公司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环保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建设单位:***钢板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环保有限公司****钢板有限公司中水回用工程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依据 (1)1.3.设计原则 (2)1.4.设计范围 (3)第二章废水排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进水和排放出水目标污染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水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设计排放出水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废水处理工艺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艺流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废水处理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水回用技术愈发重要。

因此,在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方案展开讨论。

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让其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从而达到为环境和人类健康服务的目的。

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

其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处理,以达到消除或分离杂质、硬质颗体、大分子物质、悬浮物等的目的。

该处理方式通常利用物理化学法进行,主要的处理方式包括:•筛选:将水中的悬浮固体通过筛网等分离。

•沉淀:采用人工引流或自然池入渠,使污泥沉淀。

•浮选:利用气泡将浮于污水中的固体或不溶性物质升到表面,之后再通过除去方法处理。

•滤过:将污水通过滤材进行过滤。

•吸附:功能与滤材相近,但吸附是将杂质吸附在滤材上。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针对的是水中的离子、游离氯、氨氮、汞、铜等有害物质,利用化学作用使之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通过沉淀、吸附、过滤等方式删减其浓度。

它主要依赖于化学物质的使用,常用的化学处理方式包括:•调节pH值:通过添加化学物质调节污水中的pH值,达到使之处于最优的酸碱度条件。

•混凝剂:用于使污水中的杂质或微粒聚集成团,便于沉淀和分离。

•沉淀剂:添加后可以使污水中的杂质快速沉淀,目的是将污泥形成紧密絮凝物。

•活性炭吸附: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在活性炭上,达到去除的目的。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变成无机物质,或者使之特定的物质培育出来,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取之不尽、动之不竭的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通常分为生化和生物膜两种形式:•生化: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质降解,由于生物降解的速度较慢,所以设备体积较大。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

中水回用方案概述中水回用是指对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

中水回用方案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轻水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的意义中水回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节约水资源: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需求,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减轻污水处理压力: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用于其他用途,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保护水环境:中水回用可以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从而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经济效益: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步骤中水回用方案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中水处理:对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污染物和肉眼可见的悬浮物。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2.二次处理:对经过初步处理的中水进行二次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二次处理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或高级氧化等方法。

3.过滤和消毒:经过二次处理的中水需要经过过滤和消毒,以去除微生物和病原体,保证回用水的安全性。

4.回用途径选择:根据中水的水质特点和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回用途径。

中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景观冲洗、环境水体补给等多个领域。

5.管网建设:为中水回用建设相应的管网,保证中水能够从处理厂输送到各个回用点。

6.管理与监控:建立中水回用管理机制,对回用水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水回用的应用领域中水回用在以下几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农业灌溉:利用中水进行农业灌溉,可以降低农业用水成本,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工业用水:将中水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水、洗涤水和供应水等,可以降低工业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景观冲洗:利用中水进行景观冲洗,可以减少自来水用量,同时保持景观的美观。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方案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方案

1300m3/d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方案江苏经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2-4-26目录1工程概况 (1)1.1项目背景 (1)1.2设计原则 (1)1.3设计依据 (1)1.4工程范围 (2)2设计规模 (3)2.1设计水量 (3)2.2设计进水水质 (3)2.3设计出水水质 (4)2.4污水再生利用水质 (4)3.工艺论证 (7)3.1方案确立 (7)3.2方案比较 (8)4.工艺设计 (10)4.1污水处理系统 (10)4.2污泥处理系统 (12)5.土建设计 (14)6.电气设计 (17)6.1设计内容 (17)6.2设计依据 (17)6.3电能计量 (17)6.4防雷和接地 (18)6.5电力与照明管线敷设方式 (18)6.6控制方式 (18)6.7施工安装规定 (19)6.8电保护 (19)7.投资估算 (21)8.人员编制 (23)9.运行成本 (24)1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某居民生活小区每天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出于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该生活小区拟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项目,为此我方编制了该项目的工程方案以供参考。

1.2设计原则1.技术成熟,能确保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2.经济可行,能使工程造价低,且运行节约;3.维护方便,处理工艺应能方便操作维护;4.布局合理,处理构筑物布置美观协调。

1.3设计依据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标准》GB18918-200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4.《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2.《村镇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13.《村镇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册1.4工程范围本方案设计内容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各构筑物及相应的附属管道、设备等,不含管网收集与输送系统。

MBR工艺处理某高校生活污水并回用于校园绿化系统初步设计

MBR工艺处理某高校生活污水并回用于校园绿化系统初步设计

MBR工艺处理某高校生活污水并回用于校园绿化系统初步设计高校生活污水处理和回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节约水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是一个针对高校生活污水处理并回用于校园绿化系统的初步设计。

1.生活污水收集系统:2.生活污水初级处理:收集的生活污水需要进行初级处理,包括沉淀和筛分等步骤。

首先,将生活污水经过格栅筛选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接下来,污水通过沉淀池,使污水中的可沉淀固体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经过混凝剂的加入,以促进悬浮固体的沉淀。

3.生物处理:经过初级处理的生活污水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采用了厌氧和好氧两个步骤。

首先,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厌氧池,通过厌氧细菌的作用,有机负荷被降解,并产生可再利用的沼气。

接下来,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引入好氧池。

通过添加好氧细菌,有机物和氨氮被进一步去除。

好氧池中产生的污泥可以回流到厌氧池中提供生物学处理的接种。

4.污水回用:经过生物处理的污水可以回用于校园绿化系统。

首先,将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深度过滤系统,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然后,将处理后的水送往储水池中,以供校园绿化系统使用。

对于不同的绿化区域,可以设置合适的灌溉系统,包括滴灌、喷灌和洒水等。

5.水质监测和管理:为确保水质安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水质监测和管理体系。

可以安装适当的传感器监测处理系统各阶段的水质参数,包括悬浮物、COD、BOD、氨氮等指标。

另外,需要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6.教育和宣传: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宣传和教育的因素,以提高师生对于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可以在校园内设置展板、宣传栏等,向师生介绍此项工程的意义和效益。

另外,开展相关的课程和讲座,以提高师生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对一所高校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回用于校园绿化系统的初步设计包括了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初级处理、生物处理、污水回用、水质监测和管理以及教育和宣传等部分。

中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短缺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中水回用工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中水回用工程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工业制冷等用途的工程。

通过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减轻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负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还可以节约淡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围绕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提供实用的指导。

二、工程规划1.1 概述中水回用工程的规划阶段是工程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规划阶段,需要对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定中水回用的范围和用途,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并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方案。

1.2 调研分析在规划阶段,需要对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地质、水文、水质等自然条件进行调研,分析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确定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其次需要对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密度等进行调研,了解中水回用的需求和潜在的利用对象。

最后需要对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进行调研,了解中水回用工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3 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在规划阶段,需要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

总体规划目标包括中水回用工程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建设规模等。

方针政策包括政府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

总体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地方特色、需求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中水回用工程的规划方向和政策措施。

1.4 实施方案在规划阶段,需要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包括中水回用的范围和用途、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周期、投资规模等。

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工程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合理确定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为后续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奠定基础。

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方案2007年07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 (1)1.2 工程地点 (1)1.3 工程简介 (1)1.4 工程范围 (1)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方案选择原则及设计依据 (3)2.1 方案选择原则 (3)2.2 设计依据 (4)3 设计参数 (6)3.1 污水处理量 (6)3.2 设计进水水质 (6)3.3 设计出水水质 (6)4 处理工艺选择 (8)4.1 工艺选择原则 (8)4.2 工艺选择 (9)4.3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 (10)5 工艺设计 (12)5.1 工艺流程 (12)5.2 工艺说明 (12)6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16)6.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16)6.2 主要设备参数一览表 (17)7 工程设计说明 (20)7.1 总图设计 (20)7.2 建筑设计 (20)7.3 结构设计 (20)7.4 电气设计 (22)7.5 自控设计 (24)7.6 采暖、通风设计 (25)8 工程投资估算 (26)8.1 工程投资 (26)8.2 工程投资估算表 (26)9 运行费用分析 (31)9.1 工资费用 (31)9.2 药剂费用 (31)9.3 耗电费用 (32)9.4 直接运行费用 (32)10 效益分析 (33)10.1 环境效益分析 (33)10.2 经济效益分析 (33)11 附件 (35)11.1工艺流程图3511.2平面布置图35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某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1.2 工程地点××××。

1.3 工程简介目前,项目区内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故对项目区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用作景观用水,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水源。

本项目所要处理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处理量为500m3/d,出水用作景观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M/d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
技术方案
杭州巨化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006-6-9
一、总论
1.1、概况
根据用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小区的洗浴废水、洗衣废水和其它
日常生活污水总的排放水量约150 m3/d。

以下简明方案根据GJ 25.1 -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国家建设部颁布)等设计,将这些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以后达到国家杂用水标准,经过管路输送回用于小区居民家庭的冲厕或者作为小区绿地的浇灌用水、清洁马路用水和冲洗汽车用水等用途。

该项目设计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工艺。

1.2、工艺设计参数
1.2.1 处理水量
1.2.3出水水质
GJ 25.1 -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冲厕、绿化标准
COD BOD NH-N SS 浊度pH
< < < < < 6.5〜50mg/L 10mg/L 10mg/L 5mg/L 5度9.0 1.3 设计范围
1.3.1污水处理站内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132MBR结构设计及相关设计;
133设备设计及选型、电气及自控设计、设备安装设计等;
废水处理工艺
2.1、废水污染源分析(略)
2.2、处理工艺
2.2.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调节池
污泥外运
2.2.2工艺流程说明;
1、生活污水经过收集管路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经隔栅过滤,去
除大颗粒的泥沙、杂质和生活垃圾,然后进入调节池。

调节池的清水进入接触消毒池集水池 _____ 一用水点
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
一体式生化池,一体式生化池分为好氧生化区和膜-生物反应器区。

经过生化处理和膜过滤的水,进入接触消毒池,加氯消毒,而后进入集水池,再用水泵输送到用水点。

2、MBR—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池:MBR池溶解氧大于2.0mg/L , 污
泥浓度8000mg/L~ 12000mg/L,污泥负荷较低,容积负荷高,
MBRT艺固有的功能保障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三、膜-生物反应器(MBR简介
本工艺设计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中水处理回用技术 ----------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国家经贸部公布的“2001年度优先推广的节水新技术”。

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

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住,省掉二沉池。

因此,活性污泥浓度可以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和降解。

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的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

膜-生物反应器在优化生化作用的优越性:
1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抵抗污泥膨胀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可
靠,出水中没有悬浮物;
2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器污泥龄STR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勺彻底分离,设计、操作大大简化;
3膜的机械截流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应器内可保持高的污泥浓度,从而能提高体积负荷,降低污泥负荷,且MBR工艺略
去了二沉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
4由于SRTm长,生物反应器又起到了“污泥硝化池”的作用,
从而显著减少污泥产量,剩余污泥产量低,污泥处理费用低;
5由于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长,营造了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

如硝化细菌生长的环境,可以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和促使其彻底的分解;
6MBR暴气池的活性污泥不因产水而损失,在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会因进入有机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使系统出水稳定并有耐冲击负荷的特点;
7较大的水力循环导致了污水的均匀混合,因而使活性污泥有很好的分散性,大大提高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积。

MBR系统中活性污泥的
高度分散是提高水处理的效果的又一个原因。

这是普通生化法水处理技术形成较大的菌胶团所难以相比的;
8膜生物反应器易于一体化,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四、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4.1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4.1.1 构筑物
1.调节池
尺寸:4.0 X 4.0 X 3.8 m
完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50m3, HRT 8.0 hr
2.组合生化池
3.5 X
4.0 X 3.8 m,完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
49m3, HRT=7hr。

3.接触消毒、集水池
尺寸:1.4 X 4.0 X 3.8m,完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20.0m3, HRT=3hr。

4.污泥浓缩池
尺寸:1.5 X 1.5 X 3.5m
4.1.2 主要设备
1.水力格栅一套
规格:5 mm
2 .鼓风机 2 台(一用一备)
型号:SSR100 风量:4.12m3/min
装机功率:4.0 kW 气压:39.2kPa
3.自吸泵 3 台(二用一备)
型号:JET1NOX110T 功率:1.1 kW
吸程:5 m 流量:4.3 m3/h
4.曝气头
© 215微孔曝气器72套
5.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及膜架
MBR-80 型,2套,共用MBF专用膜片156片。

6.污泥输出泵(也可以作为污泥回流泵使用)
型号:40QW12-15-1.5, 功率:1.5Kw
流量:12m3/h, 扬程:15m。

五、维护管理
高能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无须如传统活性污泥法那
样的污泥浓度管理、曝气槽溶解氧浓度测定及检查等日常管理,只须
定期进行如下管理:
1.机器的检查:
2.负压的检查,确定膜两侧阻力有无上升;
3.处理水的水量和质量(浊度、COD BOD等)监测;
4.曝气槽的检查,曝气状态的目视确认,以及用简易的MLSS 计测
定污泥的浓度。

六、效果预测
膜分离装置在反应器经过膜分离单元立刻就可以得到处理水。

使用的膜分离单元是采用针对废水处理而开发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可长时间稳定处理和不需清洗,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维护上的问题。

该装置的曝气单元具有利用气泡振动膜面来抑制污泥附着及供氧的功能,从膜下方曝气,处理水采用间歇排放方法。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按规定的间隔安装在反应器内,考虑到中空纤维膜的维护,设计成从上方拉出方式,一个单元的滤过面积是24m2膜孔0. 1um。

由于使用的膜是合成聚合物与孔径非常细的中空纤维膜,几乎能够分离所有的浮游物质(SS,因此可以稳定地得到可再利用的澄清的滤过水。

这种膜分离活性污泥法装置的特点如下:①在曝气槽里设置为废水处理而开发的膜分离单元,从而解决了以往膜处理存在的难
题。

②维护管理容易,不需专业技术人员。

不像普通生物处理存在着由于负载变动等因素引起污泥膨胀而使污泥流出的问题。

③处理设施紧凑。

活性污泥保持在高浓度,反应分离槽小型化,负载变动时仍可得到稳定的处理水。

可得到稳定良好的处理水质。

该装置使用膜分离单元微粒通不过,处理水质非常稳定。

④由于膜面流速与膜的振动,曝气装置仅作适当的安装。

加上处理水泵的间歇运行,因此可以长时间不需洗净工人。

⑤现场施工时间可大大缩短。

聚丙烯中空纤维高能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各种废水结果见表:
聚丙烯中空纤维高能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结果
七、工程报价
7.1 构筑物部分
以上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防腐,按地埋式结构设计以上报价因各地的土建费用情况及现场地质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
7.2设备部分
7.3其它费用
7.4工程总价:35.8万元(不含土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