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设计文档-参考模板
道路景观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道路景观工程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景观工程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道路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本方案将通过设计,打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项目定位本项目定位于改善城市道路及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设计理念1.人本设计: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视角,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2.绿色环保:在设计中增加大量绿化植被,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市区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3.美化城市形象:通过精心设计,改善城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美誉度。
4.功能融合: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完美融合两者,使得城市道路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四、设计要素1.绿化规划在道路两侧设计绿化带,栽种各类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结合不同季节的花卉,打造四季花海,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
同时,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种类,打造不同的景观风貌,增加城市的美感。
2.景观灯光设置智能路灯,通过合理的排布和设计,增强夜间的路灯照明效果,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在重要景点和节点设置特色景观灯,打造夜间景观效果,提升城市的夜间观赏价值。
3.休闲设施在道路两侧增加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游乐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增加市民的生活乐趣。
同时,合理设置公共健身器材,鼓励市民进行户外健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4.艺术雕塑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艺术雕塑,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城市增加文化艺术气息,提高城市的审美品位,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
5.交通引导通过设置交通标志、路牌等指示标识,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合理设置地下通道、天桥等便捷的交通设施,方便市民出行。
五、设计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调研首先,对道路现状及周边环境进行调研,了解市民的需求和市容市貌的现状。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正文】一、背景描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编制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幸福感,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原则1.美观性原则道路景观设计方案应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以创造美观、舒适的视觉效果。
通过考虑道路比例、颜色搭配和材料选择等因素,使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2.可持续性原则在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中,应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益。
采用合理的绿化植被配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安全性原则道路景观设计方案应考虑行人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需求。
合理设置人行道、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有序通行,并增加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4.可达性原则道路景观的设计应注重提供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可持续出行方式的便利性。
合理安排站点位置、引导行人路径、设置自行车道等,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性和可达性。
三、设计内容1.路面设计在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中,要考虑道路的材料选择、颜色搭配和纹理设置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路面设计,可以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视觉效果,增强人们的驾驶和行人体验。
2.绿化设计绿化是道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根据道路的长度、宽度和行车流量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并结合景观灯光的设置,打造出绿意盎然的城市道路。
3.景观灯光设计景观灯光设计是道路景观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置路灯、投光灯和彩灯等,可以在夜间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提升夜间道路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4.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还可以考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置。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可以减少道路积水和排水系统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四、实施措施在实施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效果。
道路景观设计word版

道路景观设计1、构成道路景观的要素 (6部分)(1)道路:道路本体,道路植栽,道路附属物,道路占用物;(2)沿街:建筑物,广告牌,围合屏障,空地;(3)远景:自然要素,人工要素;(4)人的活动:步行者,自行车,汽车;(5)地下部分: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能源、通信设施,排水设施;(6)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2、道路景观的三种比例(1) Ds/Dc及Ds/D步行道与车行道幅宽比;(2)道路幅宽D与沿街建筑高度H的比例(D/H);(3)道路延长与道路幅宽的比例(D/ L);3、形式美的规律(1)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2)节奏与韵律指物体元素有规律地重复或有秩序的发生,就会形成韵律。
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方式。
韵律是一种协和美的格律,“韵”是一种美的音色,“律”是规律,它要求这种美的音在严格的旋律中进行。
(3)和谐(多样统一)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4)对比指各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5)对称对称又称“对等”,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形式。
(6)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种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7)均衡均衡是一种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形式。
均衡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各种分量进行配置和调整,从而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它在表现形式上比对称有更宽的自由度。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1. 引言道路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
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既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考虑可持续性和美学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2. 设计原那么在设计道路景观时,我们遵循以下原那么:2.1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道路景观设计的根本原那么之一。
我们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因此,我们采用以下策略来实现可持续性:•选择本地植物品种,减少对水和化肥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使用可再生材料,并降低建筑和设施的能源消耗。
2.2 平安性平安性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我们要确保行人和车辆在道路上行走时的平安。
因此,我们采用以下策略:•设置行人和自行车道,与车辆道分开;•在行人道上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行走的平安;•设计交通标志和交通指示牌,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那么。
2.3 美学美学是道路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局部。
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让人们愿意停下来欣赏和享受。
因此,我们注重以下方面:•选择适合场地的植物,营造绿意盎然的景观;•设计有趣和富有特色的景观元素,吸引人们的眼球;•结合建筑和道路设计,创造一个和谐的整体环境。
3. 设计方案3.1 道路绿化为了增加道路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我们将在道路两侧种植各种本地植物。
这些植物既可以提供阴凉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又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我们会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植物,确保其适应性和生长稳定性。
3.2 交通平安为了增加行人和自行车的平安性,我们将在道路两侧设置专门的行人和自行车道。
这些道路将与车辆道分开,并设置清晰的界限。
此外,我们会在行人道上安装适当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行走的平安。
3.3 公共空间为了增加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时机,我们将在设计中参加适当的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可以是小型花园、休息区或户外运动场所。
景观设计任务书(参考模板)

景观设计任务书(参考模板)景观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座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占地面积约为50亩,位于市中心地带,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本设计遵循城市规划和建设规范,考虑到公园的环境和氛围,注重景观的生态、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要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
三、开发理念本设计以“自然、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开发理念,力求打造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同时能够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公园。
四、设计原则本设计遵循“人本、生态、可持续、艺术、创新”等设计原则,注重景观与人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艺术创新。
五、设计内容和要求本设计包括公园的整体规划、景观设计、绿化设计、水景设计、灯光设计等方面,要求设计方案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同时要突出公园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
六、设计成果及深度要求6.1 概念设计阶段在概念设计阶段,要求设计方案能够充分展现设计理念和原则,包括公园的整体布局、景观元素的选择和运用、绿化和水景的处理等方面。
同时,要求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
前提下设计合理的道路系统和小区入口,同时考虑周界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2)绿化系统:根据项目定位和开发理念,设计合理的绿化系统,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布局、配色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
3)景观设施:根据项目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合理的景观设施,包括座椅、亭子、喷泉等。
4)水体系统:根据项目定位和开发理念,设计合理的水体系统,包括水池、喷泉、小溪等,同时考虑水质处理和养护管理等方面。
5)照明系统:根据项目定位和开发理念,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包括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同时考虑能源节约和环保等方面。
5.2设计要求1)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2)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3)注重用户体验,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4)在设计中体现创新和特色,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六、设计阶段和工作内容6.1前期调查阶段进行项目的前期调查和分析,包括项目定位、市场需求、区域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道路景观规划说明书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书一、规划定位:城市旅游景观道路·体现当地自然文化·完善道路周边及沿河景观。
二、规划目的:利用道路自然景观元素,体现“山水景观”,突出当地地域特色,丰富和完善道路沿河的景观节点,从城市景观设计角度延伸道路广场景观环境,整合道路沿河景观序列。
三、规划构思:该项目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丰富景观自然元素,注定了只有采用新的景观设计思路,突破传统整齐划一、规则排列的景观道路设计手法,采用与自然环境融合,实用与美观结合的环境设计手法,引入山与水的自然景观元素,将贫乏单一的城市市政道路通过“山水景观”自然元素的巧妙设计,为市民提供一个可观、可赏、可憩、可走、变化丰富、亲切宜人的城市道路新环境。
四、规划要点:(一)景观功能节点由南至北沿道路边上根据实际用地及使用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景观节点1、以主入口迎宾广场为整个规划的起点,该广场采用现代设计手法,通过设置入口弧形广场突出入口和解决人流量的问题,广场中心设置1.5米景观雕塑墙,该雕塑墙即突出当地地域文化特点又作为景观视线转换点、也为行人提供休息集散的空间场所;中心圆弧广场南向设置景观步道连接规划预留用地的人流交通,其间设置1.5米宽自然休闲人行步道,沿步道设置一定的休息坐凳,形成亲切的小环境空间。
广场北边为10米宽步行景观道连接滨海景观平台即起到人流交通的作用,又是景观轴线空间上的转折。
2、滨河景观平台,迎宾广场北向连接为滨河景观平台休闲区,该区用地狭长,沿河自然景观好,因此设计中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沿河设置一定景观平台和休闲步道,景观平台根据地形高差灵活布置,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休闲空间,同时通过1.5米宽景观步道将各景观平台串联起来,在景观步道适当位置设置休息坐凳为行人提供休息场地。
3、滨河帆影广场,该广场中心设置白色的拉模景观小品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乘凉的空间,广场边上设置了滨水台阶,拾级而下可以来到亲水平台体验水的灵动与柔情,水面倒影出白色的拉模建筑仿佛片片帆影凌光波动,充满诗情画意。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如今,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道路景观设计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
好的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个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主要围绕景观元素的选择、道路构造及照明设计展开。
首先,景观元素的选择是道路景观设计的核心。
我们建议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并选择宽阔的树种,如行道树、法桐树等,以形成绿色走廊的效果。
同时,在路缘设置绿化带,种植各类花卉和灌木,增加道路的色彩层次感。
此外,可以在中央分隔带和交通环岛等位置设置景观雕塑、艺术装置等,以丰富道路的艺术氛围。
其次,道路构造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基础。
我们建议使用环保材料进行道路铺装,如透水混凝土,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此外,可以在人行道上铺设花岗岩或混凝土砖等材料,增加人行道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在人行道边缘设置景观石,以保护人行道整洁和交通的安全。
最后,照明设计是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建议在道路两侧设置均匀的路灯,以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
在行道树周围设置地面照明,以突出树木的轮廓和景观效果。
此外,可以在交通岛等位置设置彩色LED灯光,以增加道路的亮点和吸引力。
在景观雕塑等位置设置照明设施,以夜间突出艺术效果。
总之,一个好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景观元素的选择、道路构造及照明设计等多个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为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实现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景观道路工程施工设计范本(doc 73页)

景观道路工程施工设计范本(doc 73页)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市公司溧水营销部新建溧水营销部科研楼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南京金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日期: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第一章编制说明和工程概述第一节建设目标一、工期目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及结合我公司施工管理水平,计划工期为2011年11月20日~2012年1月29日(暂定,按实际开工时间提前或顺延),共70个日历日。
二、质量目标符合国家现行质量验收标准。
按照招标文件及图纸要求,符合国家现行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三、安全目标1. 杜绝因工死亡。
2. 不发生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
3. 杜绝因施工造成的沟渠堵塞,道路交通中断,通讯电力损伤等工程施工责任事故。
四、环境保护目标工程土方进出场、弃碴,生活垃圾处理均按有关施工与环境管理办法执行,并积极响应业主提出的其他环保要求。
五、文明施工目标遵照业主有关文明施工及标准化现场管理等要求,配制各类牌图和宣传标语;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行为文明,控制噪音,场地整洁有序。
本工程创建市级文明工地。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新建溧水营销部科研楼景观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2、新建溧水营销部科研楼景观工程设计图纸。
3、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及管理部门的发文。
4、通过现场考查活动所了解的现场施工环境、外部施工条件等。
5、我公司的目前资源状况及长期从事市政、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所积累的经验和现有施工设备、管理水平等。
二、编制原则保证重点,统筹兼顾;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科学按排施工计划,组织有序,作业连续,均衡施工;遵守施工规范、规程。
1、确保工期的原则按施工工期比招标文件中要求工期略有提前的原则,进行本工程施工的组织安排,施工中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施工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严要求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满足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述公路不仅仅是运输通道,同时也是视觉敏感性很高的“视廊”。
公路景观如敞开的窗口,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公路景观带给公路使用者的第一印象对于地区旅游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潜在重大影响。
公路景观评价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状况1、国际上对公路景观的关注早在20 世纪20—30年代就开始了,北美建造了许多风景道( scenic roads) 和公园道路( parkways) 。
主要是为了私家车在景色优美的自然景观中享受风景和娱乐而修建的,如北Carolina 和Virginia 的“蓝桥公路”,Virginia的地平线驾驶,Montana 阳光公路等。
公路景观评价主要从美学角度开展,如美国景观道的评价、加拿大的河流景观评价。
2、国内公路景观评价主要从专家角度开展,如塔里木沙漠公路、寒区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评价,也有从道路使用者角度开展,如云南风景道路景观美学评价。
3、随着景观视觉评价技术的不断变革,3D 步行技术、遥感、视觉模型、GIS 等技术都已经广泛应用于视觉景观评价中;其中以GIS 为基础衍生出的多种软件及模型可以提高模拟的真实度,从而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性,促进了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
目前大多数学者比较注重对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对道路景观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3S 技术为依托进行的。
相对比国外研究来看,软件和技术手段的类型、应用的宽泛性相对较窄,没有太大的突破。
随着计算机领域的提高,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道路景观评价,利用息GIS、RS、GPS 和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形成三维的可视化道路景观,不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通过计算机模拟的道路景观评价设计结果,推测出道路景观是否满足用路者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4、综合国内外研究,对公路景观评价的研究偏重于美学或者生态角度,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很少,但这对道路生态学来说是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目前,景观美学的研究多采用沿路拍摄典型照片进行模拟,照片的拍摄角度和广度存在局限; 景观评价指标一般从生态、美学、文化等角度提出,缺乏针对性,如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区公路。
随着景观视觉评价技术的不断变革,3D 步行技术、遥感、视觉模型、GIS 等技术都已经广泛应用于视觉景观评价中;其中以GIS 为基础衍生出的多种软件及模型可以提高模拟的真实度,从而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性,促进了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
案例一:复杂地势长途公路中巴喀喇昆仑公路( 简称“中巴公路”) 是中国政府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援建巴方的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城市喀什和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国际公路,70 年代末竣工通车,该路是巴基斯坦连接中国的唯一一条陆上交通要道,沿古丝绸之路修建,并穿越了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脉 3 条世界上最大的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其穿越区域海拔变化明显、气候差异显著、地质条件复杂、生态敏感、自然环境特殊、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明显且独特的景观资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所向往。
2005 年8 月巴基斯坦发生大地震后的重建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帮助巴基斯坦全面拓宽并提高等级修复中巴公路。
2006 年2 月中巴签订谅解备忘录,决定改建、扩建中巴公路雷科特桥至红其拉甫段。
景观评价方法:基于生态学和美学的公路景观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因素和安全因素,构建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安全价值作为一级评价因子,每项因子又有相应的二级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中巴公路沿线可视范围景观评价的整体结构。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并每隔一段距离随机选取景观质量极为突出的点,拍摄一幅全景照片供专家评分,以得出每处的景观评价分值,再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指标的最终评分值,从而探索中巴公路景观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结论:中巴公路景观质量在良好之上的路段占全线的66% ,总体上中巴公路景观质量较好。
尤其是红其拉甫国家公园段,动植物资源丰富,红其拉甫河流原清澈,野生动物遇见率高且多具有国际意义;自然景观雄伟;从Passu 到Hunza 段是经典旅游线路,雪山连绵、群山环绕,登山、徒步、文化考察等活动非常盛行,每年游玩的国际游客络绎不绝,只是地质灾害对中巴公路行车安全影响较大,今后在地质灾害有效防治的基础上,对该路段景观稍加保护和大力开发,景观质量完全可达到优秀水平。
剩余34% 的路段,由于地质灾害严重,应在安全防护的基础上,恢复生态,尽可能将自然景观的壮美展现给游客。
文献《国际大通道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景观评价》案例二:滨海公路滨海道路景观构成要素滨海区域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其构成要素复杂而多样。
从空间构成要素来看,蓝天山岳、沙滩、碧海、丰富的植物等自然元素,影响着道路空间结构和人们的活动方式。
道路、建筑物、公共设施、植被、以及与道路相接的广场、公园、水体等,这些不仅构成了道路空间的轮廓、也创造出了合适的空间形态、适宜尺度、舒适性和人性化的特点。
从形态构成要素来看,滨海道路的景观感知是建立在景观组成的视觉特征及其联系的基础之上。
这些视觉特征可以根据道路景观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
景观特征:滨海道路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采用自然流畅的曲线,使优美岸线和海景都能得到充分展现。
滨海道路的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变化感受,还能减少人们因视觉疲劳而带来的交通隐患。
滨海道路海岸线作为城市陆地与海洋的交接线,有着不同的自然形态。
为了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需要在保持原有海岸线的基础上,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局部的岸线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手法,以留出足够的亲水活动空间,来增加道路景观变化的趣味性。
由于特殊的道路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边坡、护岸形式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滨海道路植物多采用组团形式,以草坪作为基调,高大的乔木、亚乔、低矮的花灌木,形成高、中、低3 个层次。
植物搭配上不仅要相得益彰,还要充分考虑游人的遮荫需求和观景效果,营造天然的绿色屏障。
滨海大道视觉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对当地地域文化的渗透来实现的。
滨海道路结合周边区域文化进行景观节点的设计建造,在若干道路节点设计特色广场或者与景区相连,既可贯穿历史文化保护区,也可连接规划新区域,突出文化和时代特色,成为链接特色景观区域的纽带。
再结合滨海道路特有的靠海特点,更具功能性和观赏性及实用性。
滨海道路评价方法比较多,常用的方法有空间视觉评价、景观道路评价、景观偏好与地景结构评价及生理心理反应评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RS、GIS技术在景观规划设计和评价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视觉景观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合理性,需要采用遥感技术,图形分析处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处理。
其GIS 和遥感技术对风景资源、质量、敏感性、阀值、价值、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尺度的景观空间的分析需要不同技术和工具来完成,同时也需要不同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评价的有效性。
文献《滨海道路视觉景观评价方法探讨》案例三高速公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路用性能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人们逐渐把视角转移到行车舒适度与安全性上来。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起步较晚,对于高速公路景观一直重视程度较低,一味的追求性能的同时,景观的发展却处于较之后的局面。
结构物景观1、路面颜色的改善目前道路普遍采用的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
前者为浅色,驾驶员感受易晃眼,对驾驶安全性造成威胁。
后者路面颜色为黑色,吸热能力强,且缺乏环保。
通过改变路面颜色,可以缓解驾驶员驾驶时的视觉疲劳,也可有效解决路面吸热,晃眼等问题。
2、路基边坡绿化及边坡线性路基边坡的设计应达到与环境相融洽,符合驾驶员审美,且能指导驾驶员行驶的作用。
边坡的绿化可以美化路容,协调环境,调节边坡土的湿度与温度,起到团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
对于土质边坡,种草,铺草皮,植树是较为合理的美化方式。
草的品种应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最好是根系发达,中茎低矮,多年生长,几种草种混种。
植树应载重较矮且常绿树木。
边坡线形应符合道路结构,在满足边坡施工的要求下,3、对边坡线形进行设计。
可设计成波浪形,圆圈状等景观线形。
4挡土墙景观设计挡土墙的设计应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颜色,外观形状应设计合理。
对于重力式挡土墙,可在墙面上进行景观设计,例如进行具有城市特色意义的雕刻,绘画等。
对于锚固式及加筋土等挡墙,应对锚杆头进行美化设计,保证其与环境的充分融合。
具有新颖大方的外形,朴素大方的线条,稳固的路用性能的挡墙,才是公路中优良的挡墙。
5、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中央分隔带起到分隔上下车流,设置道路标志,引导驾驶员等作用。
因此对于驾驶员而言,视线范围内出现最多的除了路面与边坡外,就是中央分隔带了。
对于中央分隔带的景观设计对改善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舒适性有重要作用。
中央分隔带的宽度根据行车道外侧向余宽, 护栏,防眩网,桥墩等所需设施带宽度确定。
在中央分隔带中设置主题景观道路,既能美化市容,又对行车安全与舒适起到积极作用。
6、高速公路与周围地形地貌的融合高速公路的建设常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坏,如填方挖方对原始地形的破坏,对农田,树林的开发,对湿地的处理以及对河流的改道等。
大肆对原始自然条件进行改变,破换自然地形结构,对于公路建设来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虽然通过人为治理,可以对损坏进行一些弥补,但对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
因此在公路建设时,应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地物的破坏,达到与周围地形地貌相融合的要求。
7、景观设计应防止造成视觉污染人的视觉始终处于搜寻状态,当周围的景色中突然出现刺眼的颜色或物体,人的眼睛就会感到不适。
应用与公路景观中,即是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周围的景色对驾驶员带来的突兀感。
因此对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及两侧的广告牌,宣传栏等应尽量避免色彩的泛滥,应由相关部门统一色调,少用刺眼的颜色,以防对驾驶员行车造成视觉污染。
除此之外,路面的清洁程度也会对驾驶员心里造成影响。
在公路沿线,应避免显眼的垃圾堆,对于较脏的路面,应及时对其进行清理,一面影响驾驶员行车。
废弃堆等可利用景观隔离带对其进行遮蔽。
结语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追求美观的同时,不应忽略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公路景观设计与交通安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对二者进行协调,建立既符合美学要求,又充分保证安全性的优质公路。
《高速公路景观安全及其设计要点分析》案例四草原公路草原公路路侧景观构成要素简单,植物种类少,地形地貌变化较小,途经村镇少,景观单调。
因此,驾驶员所受到的环境刺激少,从而诱发驾驶员产生心理与生理疲劳,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路建设必然会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影响自然地貌和自然景观等。
因此公路景观环境的评价也越来越倍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