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单元检测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选择(每个3分共3×10=30分)1.(2019-2020学年·扬州期末)下列图片中的人或物体没有利用摩擦力的是()【答案】B.【解析】:传送带将货物送到高处,依靠传送带给货物的静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乘客在竖直上升电梯中,不满足摩擦力产生条件,即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乘客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运动员跑步,脚底相对地面有后运动的趋势,因此地面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手拿住杯子,满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杯子相对手有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手给杯子有向上的静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答案】A【解析】:.静摩擦力F f的范围是0<F f≤F fm,A正确;由胡克定律F=kx知,弹簧的弹力大小由劲度系数k 和弹簧的形变量x共同决定,B错误;动摩擦因数与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有关,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无关,C错误;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为其圆心,就不在圆环上,故D错误.3.(2019-2020学年·望花校级学业考试)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大小不相等,而且都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4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力F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B上,A、B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A.3B.4C.5D.6【答案】B【解析】:.利用隔离法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受到重力G A、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B对A的压力F N B→A、B对A的摩擦力F f B→A,则A、C、D错误,B正确.5.(2019-2020学年·郑州高一月考)甲图中小明用6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没推动,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1;乙图中小明用100 N的水平力恰好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2;丙图中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3.已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A.60 N,100 N,90 N B.0,100 N,300 NC.60 N,100 N,300 N D.0,100 N,90 N【答案】A.【解析】:甲图小明用的推力F=60 N,木箱不动,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木箱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1=F=60 N;乙图小明用的推力F′=100 N,木箱恰好能被推动,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2=F′=100 N;丙图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木箱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3=μF N=0.3×300 N=90 N,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6.(2019-2020学年·北京学业考试)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0.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待测物体的重力大小为()A.kx0B.kx1C .k (x 1-x 0)D .k (x 1+x 0)【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F =k (x 1-x 0);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C 正确,A 、B 、D 错误.7.(2019-2020学年·丰台月考)《荀子·议兵》中写道:“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其中“以卵击石”意思为拿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鸡蛋与石头相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B .石头对鸡蛋的力小于鸡蛋对石头的力C .石头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石头的力大小相等D .石头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石头的力方向相同 【答案】C.【解析】: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不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而是因为鸡蛋的硬度小,它们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 、B 、D 错误,C 正确.8.在图中,AB 、AC 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 与水平面成30°角.若把球O 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12G ,32GB.33G ,3G C.23G ,22G D.22G ,32G 【答案】 A【解析】 对球所受重力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F1=G sin 60°=32G,F2=G sin 30°=12G,A正确.9.一长直木板的上表面放有一小木块,当木板以远离木块的一端O为轴,如图所示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α角变大)时,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转过的角度α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α角增大时,木块先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 f=mg sin α,当木块相对木板滑动时变为滑动摩擦力,F f=μmg cos α,又知α角在增大,故C正确.10.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答案】C.【解析】:球所受拉力F′1、支持力F′2和重力G可以构成如图甲所示的矢量三角形,绳子长度增加,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F′1、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故F′1、F′2均减小,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都减小,C正确.甲乙二、不定项选择题(每个4分共4×5=20分)11.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大的桥要建很长的引桥,减小斜面的倾角,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达到行车方B.幼儿园的滑梯很陡,是为了增加小孩滑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C.运动员做引体向上(缓慢上升)动作时,双臂张开很大的角度时要比双臂竖直平行时觉得手臂用力大,是因为张开手臂时产生的合力更大D.帆船能逆风行驶,说明风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答案】AD.【解析】:汽车上桥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 sin θ,当引桥长时θ角小,重力向下的分力小时车行驶方便、安全,A正确;B中滑梯陡与小孩重力互不相干,B错误;C中双臂产生的合力大小均等于人的重力,C错误;风吹船帆使之向前航行一定是风力可以分解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D正确.12.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块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A.μ1=0,μ2=0B.μ1=0,μ2≠0C.μ1≠0,μ2=0D.μ1≠0,μ2≠0【答案】BD.【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A不受摩擦力,否则它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则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一定不为零,故选项B、D正确.1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m B的A、B两个楔形物体叠放在一起,B靠在竖直墙壁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A、B静止不动,则()A.A物体受力的个数可能为3B.B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C.力F增大(A、B仍静止),A对B的压力也增大D.力F增大(A、B仍静止),墙壁对B的摩擦力也增大【答案】AC【解析】隔离A物体,若A、B间没有静摩擦力,则A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水平力F三个力作用选项A正确;将A、B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所以墙对B的摩擦力方向只能向上,选项B错误;若F增大,则F在垂直B斜面方向的分力增大,所以A对B的压力增大,选项C正确;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上有f=G A+G B,因此当水平力F增大时,墙壁对B 的摩擦力不变,选项D错误。

全国名校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示范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

全国名校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示范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

全国各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90分钟100分)菌考对接点|弹力、摩擦力的特点,胡克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单元疑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金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平衡状态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且当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因速度等于零而处于平衡状态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其三要素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2.→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弹力是由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且水平桌面对物体的弹力是由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c.水平桌面对物体的弹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且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弹力就是物体的重力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可能是动力B.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刀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4.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A.不变 B.减小 c.增大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A和B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A 的受力个数为A.1 B.2c.3 D.46.如图所示,在固定于天花板的轻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球,小球的重力为G 。

现使小球靠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但仍然使轻弹簧保持竖直方向,则该斜面对小球弹力的大小为「之人GcosαB.GtanαC.GD.O 一重土豆一。

八年级生物下册测试题:第6单元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单元综合测试

八年级生物下册测试题:第6单元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单元综合测试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单选题1.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枯叶蝶停在树干上,像一片枯叶B. 森林附近地区降雨较多C. 植树造林,可减少水土流失 D. 万物生长靠太阳2.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3.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林 B.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C.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D.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措施4.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河蚌的贝壳﹣﹣游泳 B.蝗虫的气管﹣﹣呼吸C. 蜥蜴的鳞片﹣﹣保护 D.家鸽的羽毛﹣﹣飞行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A. 开发生态旅游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畜牧业 D. 增加木材产量和产草量6.垃圾收集点通常放置“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垃圾桶.以下生活垃圾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内的是()A. 废报纸B. 塑料瓶 C. 果皮 D. 易拉罐7.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它可以疏土,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A. 环境会影响生物B. 生物会影响环境C. 生物会适应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句中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水B. 光C. 温度 D. 空气9.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哪类动物一般不适于陆地生存()A. 长有羽毛的动物B. 用鳃呼吸的动物 C. 四肢发达的动物 D. 长有外骨骼的动物10. 下列四项生态因素中,影响七星瓢虫生活的生物因素是()A. 光照B. 温度C. 水D. 蚜虫11.下列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诗句或谚语是()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大树底下好乘凉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是()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③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鳃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⑤靠贝壳来保护身体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③④⑤13.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的多,这主要是()A. 骆驼刺喜欢沙土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14.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生物课的学习结束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必将牢牢铭刻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A. 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B.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C. 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D. 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15. 有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到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A. 共生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16. 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下列与之不相符的是()A. 离开房间时关灯B. 骑自行车代替电动车C. 使用环保购物袋D. 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17.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 春来江水绿如蓝B. 雨露滋润禾苗壮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草盛豆苗稀18.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A. 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19.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包括()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鳞或甲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③具有能在动气中呼吸的鳃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⑤靠贝壳来保护身体.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③④⑤20.许多文学家通过诗句对生物界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1.海洋中的植物与高山上的植物均有分层分布现象,其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A. 光照、光照B. 光照、温度 C. 光照、湿度 D. 温度,湿度22.下列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仙人掌叶呈刺状B. 蜜蜂为桃花传粉 C. 蚯蚓能改良土壤 D. 森林能净化空气2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A. 生物影响环境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环境制约生物24.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呈针状,主要是哪种生态因素的影响造成的()A. 阳光 B. 水C. 土壤 D. 温度25.乌贼能喷出墨汁,逃避敌害,这属于()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生物改变环境二、非选择题26.生物学上,把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_;把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_.27.下面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同质地同数量烟草在不同体积水中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时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水蚤的心率与烟草浸出液的关系是________ .(3)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________ 中观察,再在________ 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________ .28.如图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制作的一个封闭生态瓶.请回答:(1)为保证生物的生存,应将整个装置放在何处?________(2)在这个装置中,生产者是________ ,消费者是________ .(3)瓶内沙中的________ 能够将枯枝落叶分解为植物所需的养分.(4)如果想继续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对照实验呢?________29.仔细阅读下文,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答:人类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此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200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经分析推测,各类极端气候都与此有关.基如此,一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风潮在我国许多城市悄然掀起.“低碳生活”是指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目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于每一生活细节中做好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三方面的工作.(1)提倡“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有哪些重要意义?(答两点)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作为一个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实践“低碳生活”?(答两点)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为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拟一句口号:________ .30.生活垃圾一般分为________ 垃圾、________ 垃圾和有害物质.31.列举生物间的四种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对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表: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1)A地区为________,B地区为________,C地区为________.(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___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_______,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它们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3)对A、B、C三地区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________,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33. 位于我市境内的海驴岛素有“鸥鹭王国”之称,每年春天约有十几万只黑尾鸥、近千只黄嘴白鹭等海鸟迁徙到此繁衍生息,海驴岛的兴盛,诠释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哪里具备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哪里就可能有生物.海驴岛吸引黑尾鸥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_______ 因素,因为黑尾鸥主要以海中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黑尾鸥与这些生物之间构成了________ 关系,而海驴岛周围黑尾鸥的食物充足,并且没有天敌.(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黑尾鸥的形态结构特征与海岛生活相适应,如趾间有蹼,适于________ ,喙细而侧扁,前端具钩,适于从海岛周围的水域中捕食鱼虾和软体动物.黑尾鸥的这些特征,既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又体现了________ 相适应.(3)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地政府通过禁止采伐保护海驴岛的植被,通过禁止“赶海”保护海岛周围水域中的生物,从而保护海岛的栖息环境,使来岛的海鸟逐年增加,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由最初的30多只增加到近千只.由此可见,保护________ 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海驴岛由于面积较小,动植物种类较少,作为生态系统,其________ 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人类在享受海岛纯朴之美的同时,一定勿忘保护,并尽量减少打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很难成活.A、枯叶蝶停在树干上,像一片枯叶,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森林附近地区降雨较多,是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降水增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植树造林,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2.【解析】【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C、仙人掌,叶片退化成针形,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蚯蚓能疏松土壤,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生长,体现了生物对环境土壤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方面来分析解答.3.【解析】【解答】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护环境,A不符合题意;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污染环境,B不符C、化学肥料的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C符合题意;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不会污染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4.【解析】【解答】解: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如青蛙的前肢短,适于支撑身体,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蝗虫的用气管进行呼吸;蜥蜴的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家鸽的羽毛适于飞行均正确.A、软体动物的足常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态各异各具特色,通常位于身体的腹侧,为运动器官,有的足部发达呈叶状、斧状或柱状,可爬行或掘泥沙;有的足部退化,失去了运动功能,如扇贝等;固着生活的种类,则无足,如牡蛎;有的足已特化成腕,生于头部,为捕食器官,如乌贼和章鱼等,称为腕足.其贝壳只是保护作用.故选:A【分析】动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据此答题.5.【解析】【解答】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所以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故选:B.【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6.【解析】【解答】废报纸可以回收再利用;塑料瓶可回收再利用;果皮属于生活垃圾,再没有利用价值;易拉罐经过回收后的金属可以在进行利用.故选:C.【分析】不同颜色的垃圾箱分级回收不同种类的垃圾.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包括果皮、菜皮、剩饭菜等;可回收垃圾主要是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7.【解析】【解答】解: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因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8.【解析】【解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桃花已经开始开放,鸭子开始下水游泳.故答案为:C【分析】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9.【解析】【解答】解:A、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陆生环境气候复杂多变,适于陆生,不符合题意.B、鳃一般是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如鱼等,不适于陆生,符合题意.C、发达的四肢可以起到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和跳跃等,以便觅食和避敌,不符合题意.D、由于陆生环境气候比较干燥,所以一般陆生动物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鳞、外骨骼等,以适应陆生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陆生动物一般具有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和一些呼吸器官,如肺等,据此答题.10.【解析】【解答】:ABC、“光照”、“温度”、“水”,都是非生物,都属于影响七星瓢虫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不是生物因素,ABC不正确;D、“蚜虫”是生物,因此“蚜虫”是影响七星瓢虫生活的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11.【解析】【解答】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A不符合题意;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影响柳树长出新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的影响:12.【解析】【分析】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像爬行动物的鳞或甲,昆虫的外骨骼,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除去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像肺或气管,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结构特点.13.【解析】【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干旱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的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14.【解析】【解答】解:解: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护生物圈,A正确;B、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爱护它,B正确;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了代价,是为了保护生物圈,C正确;D、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是破坏了生物圈,D错误.故选:D.【分析】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15.【解析】【解答】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体有益,同时,人体为这些细菌提供了生活场所和营养物质,两者之间彼此有利,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共生关系.故选:A【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其中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熟练掌握共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6.【解析】【解答】A、离开房间时关灯,节约能源,A正确;B、骑自行车代替电动车,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C、使用环保购物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D、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不但浪费资源,还会带来污染,D错误.故选:D【分析】A、根据节约能源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B、从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去分析解答;C、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D、禁止使用一次性产品.17.【解析】【解答】解:A、“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江水开始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D正确.故选: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18.【解析】【解答】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昼夜温差大可以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新疆的昼夜温差大,哈密瓜特别甜,而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昼夜温差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也多,因此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故答案为:A.【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分布和生理:19.【解析】【解答】解:根据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可知: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鳞或甲;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都属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A正确.故选:A.【分析】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20.【解析】【解答】解:选项A、B、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都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选项B蚂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大堤的牢固性,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故选:B.【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水平传感器可以测量器械摆放所处的水平角度,属于角度传感器的一种,其作用就是测量载体的水平度,又叫倾角传感器。

如图为一个简易模型,截面为内壁光滑的竖直放置的正三角形,内部有一个小球,其半径略小于内接圆半径,三角形各边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受小球对三边压力的大小,根据压力的大小,信息处理单元能将各边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如果图中此时BC 边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将其以C 为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直到AC 边水平,则在转动过程中(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AB 处于水平状态B .球对AC 边的压力一直增大C .球对BC 边的压力一直减小D .BC 边所受压力不可能大于球的重力【答案】A【解析】【分析】 【详解】对正三角形内部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随着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角α与角θ之和保持不变,且α + θ = 120°,所以角β也保持不变,β = 60°,由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120AC BC N N G βθθ==︒- 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23sin sin sin sin sin 60ACAC G G N N θθθβ'====︒ 球对BC 边的压力()()()23sin 120sin 120sin 120sin sin 60BC BC G G N N G θθθβ'==︒-=︒-=︒-︒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即ACBC N N ''=,则θ = 60°,此时AB 处于水平状态,故A 正确;BC .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sin θ和()sin 120θ︒-都是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和球对BC 边的压力都是先增大后减小,BC 错误;D .当0 < θ < 60°时,BCN G '>,即BC 边所受压力有可能大于球的重力,故D 错误。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检测卷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检测卷

相互作用检测一、单选题1.关于力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作某力的图示时,若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就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B. 描述力只要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了C. 两力相同指两力大小相等即可D. 两力相同指两力的大小方向施力物体受力物体都相同,实质上指的同一个力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 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形成的C.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3.2018年初,浙江气温低,冰冻现象严重。

一小猫在爬一结冰的小山坡时,虽拼命攀爬,但由于打滑,其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猫受到的力有()A. 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B. 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攀爬力、静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攀爬力、滑动摩擦力4.一个弹簧原长为5cm,受10N拉力时总长为7cm,则受20N拉力时总长为(已知当拉力撤销时弹簧都能恢复原长)A. 9cmB. 10cmC. 12cmD. 14cm5.如图所示,一倾斜粗糙木板上放一个物体,当木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 支持力变大B. 摩擦力变小C. 合外力恒为零D. 合外力变小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

设物体受到墙的支持力为N,摩擦力为f,那么当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增大,f不变B. N增大,f增大C. N增大,f减小D. N不变,f不变7.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A. 3N,4N,8NB. 7N,9N,1NC. 4N,7N,8ND. 3N,5N,1N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力F拉一个箱子,使箱子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力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为B. 力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C.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D.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9.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球对绳的拉力T和对斜面的压力N将:A. T逐渐增大,N逐渐减小B. T逐渐减小,N逐渐增大C. T先增大后减小,N逐渐减小D. T先减小后增大,N逐渐减小10.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 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º和60º,则ac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 mg,mgB. ,C. 2mg,mgD. mg,5mg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光滑的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上,圆心为O点,P为环上最高点,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P点,另一端拴接一个套在大环上的小球,小球静止在图示位置平衡,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A. 大圆环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一定沿向OQ指向外B. 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C. 小球所受大圆环的支持力等于重力D. 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等于倍重力12.如图所示,物体M被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M,而物体仍保持静止时,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 物体受的静摩擦力变大B. 物体受的静摩擦力不变C. 物体受的静摩擦力变小D. 物体受的斜面支持力变大13.下列关于分力和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 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C. 合力总是大于分力D. 合力F的大小随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三、实验题探究题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_________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3)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两个实验步骤: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力的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1。

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D。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 6cm,4cm 。

在下端挂一重力为10N物体,平衡时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D.弹簧a的长度变为6。

4cm,b的长度变为4.3cm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

1 。

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

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C。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D.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N4.重力大小为G的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匀速攀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 ,匀速滑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桌面的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N,F2=2N,方向如图所示。

现撤去力F1,则A木块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B木块受摩擦力为6N,方向向左C木块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D木块所受合力为2N,方向向右6.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A.重力,B对A的支持力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7 .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

鲁科版必修1《第3章_相互作用》单元测试卷(1)有答案

鲁科版必修1《第3章_相互作用》单元测试卷(1)有答案

鲁科版必修1《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卷(1)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 关于静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一定有静摩擦力B.有静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弹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D.静摩擦力越大,弹力一定越大2. 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静止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静摩擦力作用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作用C.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消失时,弹力一定也同时消失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3. 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垂直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4.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5. 下图中,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6. 如图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量杯、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和三角烧杯中,钢球在各容器的底部与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

若钢球和各容器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处于水平面内,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C.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D.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7. 如图所示,木块与皮带接触面粗糙,关于木块所受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B.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C.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8. 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15N30N40NB.15N30N80NC.0040ND.40N40N40N9. 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的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A.G>G′B.G<G′C.G=G′D.无法确定10. 我们的家乡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马踏飞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如图所示,飞奔的骏马三足腾空,只用一只蹄就能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C对地有向左的摩擦力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则()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下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如图所示,为皮带运输机的示意图,A为传送带上的货物,则()A.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上匀速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B.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下匀速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C.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不受摩擦力D.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对传送带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鸟巢”体育馆开幕,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活泼可爱,如图是福娃在几个项目中的运动形象,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踢足球,足球会飞出去,说明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投篮球时,篮球脱手后地球对篮球有力的作用,篮球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篮球落到地上C.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羽毛球具有向前的冲力D.用桨向后划水时皮划艇会向前进,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某同学在研究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在某一深度为ℎ=25.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部分位于筒内,但测力计可以与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出筒的下端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F与L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用k、L0、ℎ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cm.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线,挂上100N重物时正对的刻线为20,试问(1)当弹簧分别挂50N和150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的读数应是多少?(2)若自由端所对刻线是18,这时弹簧下端悬挂了多重的重物?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N时,质量为m=10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N,求铁块的质量M.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g的书,当弹簧的压缩量为2.4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试求:(g取10m/s2)(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鲁科版必修1《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卷(1)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B【考点】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判断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解析】静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引起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龙江中学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相互作用)

龙江中学高三物理单元测试(相互作用)

L 2
L0 3 sin ,解得 L m,A 项正确。 2 2
4.BC 解析:有题意“A、B 间的弹簧的弹力为 2N”,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 B 对地面的 压 力 FN=GB-2N=2N,悬绳的拉力 T=GA+2N=5N,B 项正确;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 B 对 地面的压力 FN=GB+2N=6N, 悬绳的拉力 T=GA-2N=1N, C 项正确。 综述本题 BC 项正确。 5. D 解析: 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G; 以滑轮为对象, 两段绳的拉力都是 G, 互成 120º ,因此合力大小是 G,根据共点力平衡,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也是 G(方 向 与竖直成 60º 斜向右上方);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为零。 6.B 解析:以 B 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风力和拉力,三力平衡,解三角形得到拉力
2.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 1000N 时就会拉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 都是 600N 时,则绳子( ) A.一定会断 B.一定不会断 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 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 0,绳子永远不会断 3.如图所示,mgsinθ >Mg,在 m 上放一小物体时,m 仍保持静止,则( ) A.绳子的拉力增大 B.m 所受合力变大 C.斜面对 m 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 D.斜面对 m 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 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绳 ac 和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分别为 30° 和 60° ,则绳 ac 和绳 bc 中的拉力分别为( 1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 mg 2 3 1 C. mg, mg 4 2 1 3 D. mg, mg 2 4 ) a b c m 5.用一根长 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 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 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 大张力为 10 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 挂钉的间距最大为( g 取 10m/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作用复习题
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随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增大而增大,滑动摩擦力随物体间的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B .摩擦力总是随物体间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2.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平衡
C .重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
D .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
3.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10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50N 。

则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1有两个可能的大小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4.如图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 为可绕O 点自由转动的杆,重量不计,AB 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 在三图中受力分别为F a 、F b 、F c 的关系是
A .F a >F c = F b
B .F a = F b >F c
C .F a > F b >F c
D .F a = F b =F c
5.如图所示PQ 是固定的水平导轨,两端有两个小定滑轮,物体A,B 用轻绳连结,绕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摩擦,系统处于静止时,α=37°,β=53°,(6.053cos ;8.037cos 00==)若B 重20N ,A 重40N ,A 与水平导轨间摩擦因数μ=0.2,则A 受的摩擦力
A .大小为4N ,方向向左
B .大小为4N ,方向向右
C .大小为8N ,方向向左
D .大小为8N ,方向向右
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
B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
C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θ
D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 θ
7.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 点,用力F 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0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为了使F 有最小值,F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
A .900
B .450
C .150
D .00
8.一场风雨中,某雨滴正与竖直方向成45º向下偏西方向作匀速下落。

则雨滴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 ( )
A .0
B .mg 水平向西
C .mg 竖直向上
D .2mg 与速度反向
9.如图,质量为m 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αμsin F
B .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θsin F
C .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sin (αμF mg -
D .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mg μ
10.如右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 、C 两物体相连接,m A =2kg ,m B =4kg ,m C =6kg ,
物体A 、B 、C 及C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
计.若要用力将C 物体匀速拉动,则物体B 向(填“左”或“右”)作用在C 物体上
的拉力为(取g =10m/s 2)
11.如右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两个轻弹
簧平行于斜面悬挂着,k 1在上, k 2在下,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 1的重物,k 2下端
连接有一质量为m 2的重物。

现用一大小为F 的力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 2,当两物体
再次平衡时,弹簧k 1弹力改变量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k 2的弹力改变
量的大小;m 2上移的距离为
.
2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3kg的小球相连。

今用跟水平方向成13.如图所示,质量M=3
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

求:
α=300角的力F=3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4.电梯修理员或牵引专家常常需要监测金属绳中的弹力,但不能到绳的两端去直接测量.某公司制造出一种能测量绳中弹力的仪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相距为L的两根固定支柱A、B(图中小圆圈表示支柱的横截面)垂直于金属绳水平放置,在AB的中点用一可动支柱C向上推动金属绳,使绳在垂直于AB的方向竖直向上发生一个偏移量d(d≪L),这时仪器测得绳对支柱C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为F.
(1)试用L、d、F表示这时绳中的弹力F T.
(2)如果偏移量d=10 mm,作用力F=800 N,L=250 mm,计算绳中弹力的大小.
15.如图所示,拉B物的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O为一定滑轮,物体A与B间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且均保持静止,已知B的重力为200N,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160N,绳和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试求(1)物体A的重力;
(2)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3) 细绳对悬点作用力的大小.
第二章力复习题(2)答案
11.等于;)11(2
1K K F +
13.(1)设细绳对B 的拉力为T ,由平衡条件可得:
14.解:(1)设C ′点两边绳的张力为F T1和F T2,AB 与BC ′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依对称性有:F T1=F T2=F T
由力的合成有:F =2F T sin θ
根据几何关系有:tan θ=2d L
联立解得:F T =F 2d d 2
+L 24 (2) 因d ≪L ,故F T =FL 4d
将d =10 mm 、F =800 N 、L =250 mm 代入F T =FL 4d ,
解得:F T =5×103N. 15.解.(1)对物体A 、B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则有对A: A G T =
对cos 60 f Tsin60 B N T G B +︒=⎧⎨=︒⎩
可得N N N G T G B 802
116020060cos =-=︒
-== (2)得N N T f 3402
38060sin =⨯=︒=,水平向右 (3)细绳对悬点作用力N T T 38060sin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