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馏柴油非临氢降凝研究

合集下载

不同柴油馏分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研究

不同柴油馏分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研究

不同柴油馏分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研究任满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洛阳471012)摘要:以石蜡基原油生产的多种柴油馏分为基础,考察了某种典型的国产降凝剂对不同馏程的调合柴油冷滤点感受性的影响。

试验表明:直馏柴油对所选降凝剂具有较好的感受性,催化柴油和加氢精制柴油的加剂感受性很差。

采用多组分调合、拓宽馏程20%~90%和90%~FBP温差、适当提高柴油的干点,均有利于改善调合柴油的加剂感受性,达到多产低凝柴油的目的。

关键词: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降凝剂冷滤点感受性Study on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Diesel Fuel Fractionsto a Cold Flow ImproverRen Mannian Xiong Sanmin( Luoyang Branch,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Luoyang 471012)Abstract: Based on various diesel fuel fractions obtained from paraffin base crude, the response of blended diesel fuel fractions of different distillation range to a domestic typical cold flow improverin cold filter plug point (CFPP) test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response of CFPP of the straight-run diesel fuel to the said cold flow improver (CFI)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the FCC and the hydrorefined diesel oil. The 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lended fractions, widening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distillation ranges of 20%~90% and of90%~FBP and raising the end point of blended diesel fuels can improve the cold flowability of blended diesel fuels and enhance the yield of low pour point diesel fuel.Keywords: diesel fuel,cold flow improver,pour point depressant,cold filter plug point,response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俗称降凝剂,它是一类能够改变柴油中蜡分子结晶形态,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油品添加剂。

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说明(模板套用型word)

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说明(模板套用型word)

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高建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委托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证机关: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号:110106013054188法人代表:杨军委项目组长;高建编制人员:白惠工程师朱光明工程师李道峰工程师金惠子工程师秦珍珍工程师审定:郝建波项目编号:ZTXDBJ-20170322-5编制日期:2017年X月关于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批地融资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版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高建目录第一章总论 (10)1.1项目概要 (10)1.1.1项目名称 (10)1.1.2项目建设单位 (10)1.1.3项目建设性质 (10)1.1.4项目建设地点 (10)1.1.5项目主管部门 (10)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1.7项目建设规模 (11)1.1.8项目资金来源 (12)1.1.9项目建设期限 (12)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1.3编制依据 (12)1.4编制原则 (13)1.5研究范围 (1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1.7综合评价 (15)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6)2.1项目提出背景 (16)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6)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6)2.3.1促进我国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7)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7)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17)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17)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8)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8)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9)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9)2.4.1政策可行性 (19)2.4.2市场可行性 (19)2.4.3技术可行性 (20)2.4.4管理可行性 (20)2.4.5财务可行性 (20)2.5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项目发展概况 (21)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1)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1)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2)2.5.4非临氢柴油降凝催化剂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2)2.6分析结论 (22)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4)3.1市场调查 (24)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4)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4)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25)3.1.4替代产品调查 (25)3.1.5产品价格调查 (25)3.1.6国外市场调查 (26)3.2市场预测 (26)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26)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27)3.2.3价格预测 (27)3.3市场推销战略 (27)3.3.1推销方式 (28)3.3.2推销措施 (28)3.3.3促销价格制度 (28)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8)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9)3.4.1产品方案 (29)3.4.2建设规模 (29)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30)3.6市场分析结论 (30)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31)4.2区域投资环境 (32)4.2.1区域地理位置 (32)4.2.2区域概况 (32)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33)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33)4.2.5区域资源概况 (33)4.2.6区域经济建设 (34)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34)4.3.1基础设施建设 (34)4.3.2产业发展概况 (35)4.3.3园区发展方向 (36)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37)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8)5.1总图布置原则 (38)5.2土建方案 (38)5.2.1总体规划方案 (38)5.2.2土建工程方案 (39)5.3主要建设内容 (40)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0)5.4.1给排水 (40)5.4.2供电 (42)5.5道路设计 (44)5.6总图运输方案 (45)5.7土地利用情况 (45)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5)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5)第六章产品方案 (46)6.1产品方案 (46)6.2产品性能优势 (46)6.3产品执行标准 (46)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6)6.5产品工艺流程 (47)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47)6.5.2产品工艺流程 (47)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47)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8)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8)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8)6.8仓储方案 (48)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9)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9)7.2主要设备选型 (49)7.2.1设备选型原则 (50)7.2.2主要设备明细 (50)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52)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52)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2)8.2.1能源消耗种类 (52)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52)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53)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53)8.4.1项目能耗分析 (53)8.4.2国家能耗指标 (54)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4)8.5.1工业节能 (54)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55)8.5.3节水措施 (55)8.5.4建筑节能 (56)8.5.5企业节能管理 (57)8.6结论 (57)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8)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8)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8)9.1.2设计原则 (58)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8)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9)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9)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60)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61)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61)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62)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63)9.5绿化方案 (64)9.6消防措施 (64)9.6.1设计依据 (64)9.6.2防范措施 (64)9.6.3消防管理 (66)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66)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67)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8)10.1 编制依据 (68)10.2概况 (68)10.3 劳动安全 (68)10.3.1工程消防 (68)10.3.2防火防爆设计 (69)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9)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9)10.3.5抗震设防措施 (70)10.4劳动卫生 (70)10.4.1工业卫生设施 (70)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71)10.4.4照明 (71)10.4.5噪声 (71)10.4.6防烫伤 (71)10.4.7个人防护 (71)10.4.8安全教育 (72)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73)11.1组织机构 (73)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73)11.3人力资源管理 (74)11.4劳动定员 (74)11.5福利待遇 (75)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76)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76)12.2 建设工期 (76)12.3实施进度安排 (76)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7)13.1投资估算依据 (77)13.2建设投资估算 (77)13.3流动资金估算 (78)13.4资金筹措 (78)13.5项目投资总额 (78)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81)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82)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82)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82)14.1.2产品成本 (83)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84)14.2财务评价 (84)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84)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85)14.2.3不确定性分析 (85)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8)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90)15.1项目风险因素 (90)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90)15.1.3市场风险 (90)15.1.4资金管理风险 (91)15.2风险规避对策 (91)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91)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91)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91)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92)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93)16.1招标管理 (93)16.2招标依据 (93)16.3招标范围 (93)16.4招标方式 (94)16.5招标程序 (94)16.6评标程序 (95)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95)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95)16.9合同备案 (95)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96)17.1结论 (96)17.2建议 (96)附表 (97)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7)附表2 总成本表 (98)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9)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00)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01)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02)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03)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04)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5)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6)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7)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8)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10)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石油炼制行业的重要技术,可以提高柴油品质和降低凝固点,使得柴油在低温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可燃性能,从而提高柴油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该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成果。

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主要经历了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反应工艺的优化和提高以及产品性能的改进等阶段。

在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对催化剂成分、结构和性能的分析研究,成功开发出了适用于柴油加氢改质降凝的催化剂,并不断优化和改进催化剂的性能,提高了其活性和稳定性。

在反应工艺的优化和提高方面,科研人员通过优化反应的温度、压力、物料进料方式和反应时间等参数,提高了柴油加氢改质降凝的反应效果和产率。

在产品性能的改进方面,科研人员通过改变柴油的组成和结构,调整柴油的凝固点和流动性能,使得柴油在低温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已经在石油炼制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炼油厂中,柴油加氢改质降凝装置是一个重要的设备,它通过加氢反应将原始柴油中的杂质和不饱和化合物去除,生成高品质和低凝固点的改质柴油。

这种改质柴油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满足不同燃烧设备的需求,并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燃性能。

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在航空、航天、船舶、机车、车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催化剂的失活和修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由于反应条件的严酷性,催化剂容易受到污染和磨损,导致其活性和稳定性下降。

如何有效地修复和再生催化剂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柴油加氢改质降凝的装置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柴油降凝剂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热点

柴油降凝剂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热点

柴油降凝剂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热点
柴油降凝剂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热点
摘要:综述了梳状聚合物型、烯-不饱和酯聚合物型、酰胺酸盐共聚物型、烷基芳烃型和聚丙烯酸高碳醇酯型等几种柴油降凝剂近年来在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者:邹璐许静刘军海 ZOU Lu XU Jing LIU Jun-hai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期刊:广州化工 Journal: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10, 38(5) 分类号:X7 关键词:柴油降凝剂研究热点。

抚研院-FRIPP降凝系列工艺技术

抚研院-FRIPP降凝系列工艺技术

FRIPP降凝系列工艺技术孟祥兰关明华高鹏李永泰(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 113001)摘要:本文介绍FRIPP开发的FDW、FHDW、FHUG-DW、FHI柴油降凝系列工艺技术和WSI、FLHDW、FLDW润滑油降凝系列工艺技术以及FFDW蜡油非临氢降凝工艺技术。

FDW可用于柴油馏分的降凝,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FHDW、FHUG-DW、FHI用于加工高硫、高氮直馏或二次加工原料油,生产优质低凝柴油;WSI用于加氢裂化尾油降凝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FLHDW用于加工蜡含量较低的环烷基润滑油馏分油,生产优质低凝特种润滑油基础油;FFDW可直接用于高凝点蜡油非临氢降凝,提高其输送能力。

关键词:临氢降凝;加氢降凝;加氢改质降凝;柴油;润滑油;凝点1 前言我国石蜡基原油产量相对较大,由其生产的馏分油产品(如柴油、润滑油及煤油等)均需要进行降低油品蜡含量、改善低温流动性处理。

由石蜡基原油生产的柴油产量受柴油凝点的限制,尤其在寒冷季节低凝柴油产量与柴油凝点的矛盾更为突出。

过去,多数炼厂采用降低柴油干点的方法从石蜡基原油生产低凝柴油。

但是采用降低柴油干点的方法从石蜡基原油生产低凝柴油,将严重影响炼厂的柴油产量,并将明显加重重油转化装置负荷,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此,FRIPP开发了FDW、FHDW、FHUG-DW、FHI柴油降凝系列工艺技术,同时为生产润滑油开发了WSI、FLDW、FLHDW润滑油降凝系列工艺技术以及FFDW蜡油非临氢降凝工艺技术,其中大部分工艺技术已得到广泛工业应用,为炼油企业生产低凝优质柴油和低凝润滑油油品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柴油降凝技术2.1 FDW柴油临氢降凝技术临氢降凝(FDW)工艺技术是生产低凝柴油、增产柴油的有效工艺技术。

该技术采用单段单剂一次通过工艺流程,在临氢、一定温度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利用特殊分子筛催化剂独特孔道和适当的酸性中心,使原料中正构烷烃、带短侧链的异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环状烃等高凝点组分选择性地裂解成小分子,从而降低油品凝点,同时副产部分石脑油及C3~C4轻烃。

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

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

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柴油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柴油中存在着许多杂质,其中之一就是氯。

氯的存在会对柴油的使用和加工带来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的脱氯剂。

本文旨在探讨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

为什么需要脱氯剂柴油中的氯来源于原油中的天然含氯化合物,如石脑油和液化石脑油。

这些天然含氯化合物在炼油过程中会被进一步转化为有机氯化合物。

柴油中的氯会导致以下问题: 1. 对发动机的腐蚀:氯化合物会腐蚀发动机中的金属部件,导致发动机寿命缩短。

2. 对催化剂的毒性:氯化合物会对催化剂起到毒性作用,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3. 对环境的污染:柴油燃烧产生的气体中的氯化物会污染大气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的脱氯剂来解决这些问题。

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的原理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采用了分子筛技术,通过吸附和催化反应的方式去除柴油中的氯。

其原理如下: 1. 吸附:分子筛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道结构的材料,可以通过孔道的吸附作用将柴油中的氯化物吸附到表面,从而将氯去除。

2. 催化反应:分子筛表面的金属离子可以催化氯化物分解为无害的氯化氢和其他化合物,从而实现氯的脱除。

同时,催化剂还能够将氯化物还原为金属离子,重新参与催化循环,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的优势柴油非临氢降凝催化剂分子筛高效脱氯剂无粘结剂小球相比传统脱氯剂具有以下优势: 1. 高效脱氯:分子筛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道结构和大表面积,能够大量吸附氯化物,实现高效脱氯。

2. 降低成本:采用分子筛技术可以减少对其他昂贵原料的需求,降低脱氯成本。

3. 长寿命:催化剂经过再生后,可以重复使用,延长了催化剂的寿命。

4. 无粘结剂小球:脱氯剂采用无粘结剂小球形式,便于操作和更换。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摘要】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是一种在炼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加氢处理可以降低柴油的凝固点,提高其流动性和稳定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柴油加氢改质技术的原理,包括加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

然后探讨了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炼油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接着分析了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优势,如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等,同时也指出了所面临的挑战,如高成本、技术难度等问题。

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等。

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可以提升经济效益,还对环保方面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炼油工业、优势、挑战、发展方向、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环保作用1. 引言1.1 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介绍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是一种通过加氢反应对柴油进行改质和降温的技术。

在炼油工业中,柴油的凝点通常较高,这会导致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结晶和凝固现象,影响燃料流动性和燃烧效率。

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柴油与氢气反应,去除其中的硫、氮和氧等杂质,并裂解重分子链,使柴油的凝点降低,提高其流动性和稳定性。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催化剂促进柴油中的重分子链裂解和硫、氮的去除,同时进行氢气的加氢反应,使得柴油的分子结构得到改善,凝点降低。

随着石油品质要求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在炼油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改进,从最初简单的加氢裂解到现在的高效降凝技术,实现了柴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显著提升。

在未来,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为炼油工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柴油加氢改质技术的原理柴油加氢改质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加氢作用将柴油中的不饱和链烃和芳香烃转化为饱和链烃,同时还可以去除硫、氮、氧等杂质,提高柴油的蜡的熔点,从而提高柴油的凝点。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减少柴油中硫、氮等有害成分的含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柴油降凝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增加其适用范围。

研究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还可以推动整个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此技术的原理、现状、发展与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应用,探讨该技术对燃料质量提升和环境净化的影响,为我国柴油加工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深入了解加氢改质技术的原理和机制,探讨其在柴油降凝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分析当前柴油降凝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加氢改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供参考。

3.探讨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的开发历程和技术成果,评估其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技术推广和产业化提供借鉴经验。

4.探讨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发展建议和技术支持。

2. 正文2.1 加氢改质技术原理加氢改质技术是一种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柴油与氢气反应,将其中的不饱和烃、芳烃和硫等杂质转化为稳定的饱和烃,从而提高柴油的凝点和改善其燃烧性能的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在加氢改质技术中,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硫酸铁、铜铬氧化物和氧化硫铝等,这些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催化柴油与氢气的反应,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氢油比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柴油中不同组分的选择性改质,从而达到减小凝点、降低硫含量等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 N G i Y ,C U IY i 。,SH I Ya 。,ZH A IY u— c n n hu ( . S h o y Ma e ila d M ealu g 1 c o l ’ tra n t lr y,No te se nUnv riy,S e y n a n n 0 0 o rh a tr iest h n a g Lio ig 1 0 4,P. Ch n 1 R. ia;
Re ev d 1 n 0 1 e ie 0 J n 0 1 c e e 2 Ju e 2 1 c i e 5 Ju e 2 1 :r v s d 2 u e 2 1 :a c ptd 2 n 0 1
Ab ta t: The c t l tc p r o m a c o ef— de eop d o — hy o n— de xi c t l s FC — DB) w a vaua e a sr c a a y i e f r n e f s l v l e n n dr ge wa ng a a y t( s e l t d, nd s r i — r e e i f o r fne y N o taght un dis lo l r m e i r .2 ofFus n t o he ia o p ny wasus d a e d s oc T hei l e e o e c i hu pe r c m c lc m a e sf e t k. nfu nc fr a ton
2 .Bejn ie st f C e ia c n lg iig Un v riy o h m c lTeh oo y,Bejn 0 0 9,P. Chn ii g 1 0 2 R. ia; 3 Reie yNo 3 . fn r . ,Fu h nPer c e c lCo a y CNPC,Fuh nIi o i g 1 3 0 ,P. Chn ) s u toh mia mp n s u a nn 1 0 1 R. i a
关键 词 : 非 临 氢 ; 降凝 ; 直 馏 柴 油
中 图分 类 号 : T 6 4 3 E 2 .
文献标识码 : A
d i1 . 6 6 j i n 1 0 —3 6 2 1 . 3 0 5 o :0 3 9 /.s . 0 6 9 X. 0 1 0 . 1 s
N。 n— H y o n- De a ng Re e r h f r St a gh — R u e e i dr ge - w xi s a c o r i t t r n p c eo iy o h il n o rn o n f d e e o 1wa n e t a e . e r lto s i s b t e il e e a u e a d s a e v l ct n t e y ed a d p u i g p i to is l . s i v s i t d Th ea i n hp e we n y ed. g

要 : 采 用 水合 法制 备 非 临氢 降凝 催 化 剂 F C— DB, 以抚 顺 石 化 公 司石 油 二 厂 直 馏 柴 油 为 原 料 评 价 其 使 用
性 能 , 察 反 应 温度 与 空 速对 柴 油 收率 及 凝 点 的 影 响 , 用 多元 二 次 回 归 方 程 确 定 柴 油 收 率 及 凝 点 与操 作 条 件 的 关 考 采
直 馏 柴 油 非 临 氢 降 凝 研 究
宋 毅 崔 屹 。 石 岩 。 翟 玉 春 , , ,
(. 北 大 学 材 料 与 冶 金 学 院 , 宁 沈 阳 10 0 ; 2 北 京化 工 大学 , 京 10 2 ; i东 辽 1 0 4 . 北 0 0 9 3 中 国石 油 抚 顺 石 化 公 司 石 油 三 厂 , 宁 抚 顺 1 3 0 ) . 辽 1 0 1
第 24卷 第 3期
2) 1年 6月 ( 1
石 油








V O .2 4 I
NO.3
J U RN A I ( F PETRO CH EM I O ) CA I U N I ERSI ES V TI
JI .2 1 L _ O1 D
文 章 编 号 :0 6 9 X( 0 1 0 — 0 6 ~0 1 0 —3 6 2 1 ) 3 0 0 4
we e d t r n d b p i m r g a r e e mi e y o t mu p o r mmi g Un e h o l wi g c n iin ,i e h e c i n t m p r t r s3 0 ℃ a d s a e n . d rt e f l o n o dto s . .t e r a t e e a u ei 1 o n p c
系 , 优 化 的 方 法 确 定 出 适 宜 的 操 作 条 件 。 结 果表 明 , 反 应 温 度 3 0 ℃ , 速 1 0h 的 条 件 下 , 油 收 率 为 用 在 1 空 . 柴
9 . 1 , 点从 2 4 6 凝 2℃ 下 降到 一2 O℃ , 降 幅度 为 4 下 2℃ 。对 该操 作 奈 件 下得 到 的 油 品 进 行 性 质 分 析 , 果 表 明 , 结 直 馏 柴 油经 非 临 氢 降 凝后 满足 产 品质 量要 求 。
p urn oi n er to c n to e e d t r i d b o y r u r tcr g es i  ̄ i g p nta d op a in o dii nsw r e e m ne y p l na y q ad a i e r son, n h tm um e a in c dii a d t e op i op r to on t 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