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及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及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设计:_ 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了解莫泊桑及其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理解小说的主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的主题【自主预习案】1.了解莫泊桑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
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走进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
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们分别是、、,拥有“”的美名。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
他擅长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羊脂球》这本书是由《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菲菲小姐》等中、短篇小说组成.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
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和《我们的心》。
部编九年级上册15《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导学案附答案

15《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能够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2.按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层次。
3.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4.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拮.据(ji é) 栈.桥(zh àn ) 煞.白(sh à) 撬.开(qi ào ) 牡蛎..(m ǔ l ì) 褴褛..(l án l ǚ)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褴褛:(衣服)破烂。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
说明事情很古怪,使人不明白。
3.作者简介。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短短的一生当中,写了6部长篇小说,300多个短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相关知识链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俄国的契诃夫,代表作为《变色龙》;法国的莫泊桑,代表作为《羊脂球》;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为《警察与赞美诗》。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4)五、段落划分 (5)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8)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本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即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亲情在金钱面前的脆弱。
掌握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分析菲利普夫妇、于勒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探究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根源。
学习作者通过巧妙的结构安排和生动的语言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故事情节的写作技巧。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文章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下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以及这一背景下亲情关系的微妙变化,是学习的重点。
需要深入剖析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转变,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心理。
难点在于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尤其是通过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方式。
需要仔细品味文中的语言,理解其深层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________的短篇小说,作品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展示了小市民________的丑陋灵魂。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随着他的贫富而发生变化,称呼的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表现。
3.小说的线索是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菲利普——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无情。
B.克拉丽丝——泼辣、精细、刻薄、庸俗的小市民习气更严重。
C.若瑟夫——是一个涉世不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他的性格与菲利普夫妇形成鲜明的对比。
D.于勒——早年行为不端,糟蹋钱;中年时正直,有良心;晚年时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2.下列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思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穷则哥哥不认弟弟的悲惨现实进行有力的批判。
人教九年级上册(部编)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课题15.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审核班级姓名时间助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曲折的情节,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对反映主题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已主义人生观。
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对反映主题的作用。
难点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学习过程学(教)记录【自助学习】(我尝试自学)1、走近莫泊桑: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拮据()栈桥()煞白()撬开()诧异()牡蛎()别墅()皱纹()褴褛()阔绰()女婿()嘟哝()3、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挣钱挣扎挣脱挣开B、煞白煞有介事煞风景恶煞C、蛋壳蛎壳金蝉脱壳地壳D、万象更新变更新旧更替4、下列词语中解释加线字有误的一项是()A、大事渲染(作)相时而动(看,观察)B、狼狈不堪(不能忍受)缄默(封口)C、莫名其妙(没有人)与日俱增(一起)D、弄性尚气(注重)动辄(就)5、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①、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②请你用类似“盼于勒”这样的三字短语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互助探究】(我参与互研)1、跳读课文,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再读文章,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课文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它的中心词是“叔叔于勒”,那么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吗?说说你的看法。
文中的“我”起到什么作用呢?【补助练兵】(我能用新知)阅读“我看了看他的手……以免再遇见他”,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运用的描写方法是:2、母亲的性格特征是:3、选文倒数第二段属于描写,作用是4、菲利普夫人没有再往下说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共助反馈】(我能够达标)展开想象,改写故事结局。
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之间将进行怎样的对话?请你抓住人物特征,口述一段文字,再来一次出人意料的结局。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四单元16

第一单元16 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文体知识。
2.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1.作者作品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自幼酷爱文学,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有作品300多篇。
代表作有《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项链》《骑马》《绳子》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
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3.知识链接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以及代表作:法国莫泊桑——《羊脂球》俄国契诃夫——《变色龙》美国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美国马克·吐温——《竞选州长》【掌握基础知识】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规范书写。
拮据..(jié jū)栈.桥(zhàn)撬.开(qiào)诧.异(chà)牡蛎..(mǔ lì)煞.白(shà)褴褛..(dū nɑng)..(lán lǚ)狼狈.(bèi)嘟囔2.词语解释。
拮据: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诧异:觉得奇怪。
褴褛:(衣服)破烂。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煞白:状态词。
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2.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为短篇小说________。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及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答案班级:姓名:一、字词填空:拮据、阔绰、糟蹋、端详、褴褛二、整体感知:1.可归纳为“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2.这一切变化的关键是金钱!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自私、虚伪、冷酷和惟利是图。
三、研读课文:1. 分别分析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这句用了比喻手法,把大海比作绿色大理石桌面,形象写出了大海的平静,表现了一家人旅行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这里用了双关手法,“紫色的阴影”既指哲尔赛岛,又指菲利普夫妇心头上的阴影。
2.揣摩人物心理:①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用父亲的口吻写出他的心理)①完了,我们发财的美梦破灭了;②二女婿要是知道的话,二女儿的婚姻就要有危机了;③于勒这个流氓会不会再回来吃咱们呢?要当心点。
②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用父亲的口吻写出他的心理)你别再说了,当心二女婿听出来,这门婚事就要有危机了。
③“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他是多么可怜啊(同情),二是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呢(不满)?3.你认为“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我”对于勒遭遇的同情,及对父母不帮助于勒的不满。
表现了“我”的善良纯真,这和菲利普夫妇形成鲜明对比,也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4.文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代的?这部分内容对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插叙。
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5.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一细节牵动了菲利普的虚荣,使他也产生了请家人吃牡蛎的念头。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单元要求概述: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
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
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我的叔叔于勒》具体分析(一)课文预习要求:阅读课文,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读完课文,与同学讨论一下。
(二)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中莫泊桑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19世纪80年代,正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的时期。
在文化思想上更加紧用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毒害广大群众。
这篇小说所报写的小资产阶级日益贫闲的境遇和他们海外发财的幻想以及拜金主义的人和人的关系都清晰地反映着时代的面目。
(三)题解: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但小说以“我的权叔于勒”为题,这是因为于勒的命运构成了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引子。
菲利普夫妇性格的刻画正是在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中完成的,这个标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被叠钱腐蚀的丑恶灵魂。
另一方面,这个题目采用了叙述者的口吻,重点在“我的叔叔”四个字上,表明虽然父母不把于勒当亲兄弟看待,但“我”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个题目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
(四)字词注音与词语解释:拮据[jiéjū] 栈桥[zhàn qiáo] 牡蛎[mǔlì] 褴褛[lán lǚ]阔绰[kuòchuò] 嘟囔[dūnang] 煞白[shàbái]【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2.背景介绍:19世纪后半期欧洲正在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
工业文明的胜利以广大农民的流离失所为代价,金钱成为当时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斯宾塞认为,生存竞争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人类社会中也一样存在。
社会中那些弱小成员将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
这种思潮弥漫着当时的欧洲。
敏锐的莫泊桑感知到了这种思潮对社会道德、社会伦理的破坏作用。
从1872年起,莫泊桑定居巴黎,为了谋生,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长达数十年,这些经历使他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自主预习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标出段序。
2.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拮据( ) 栈桥( ) 撬开( ) 牡蛎( )()别墅( ) 阔绰( ) 女婿( ) 褴褛( ) ( )嘟哝()3.根据拼音写词语zāota xiáng shà wéi()端( ) ( )白恭()4.解释词语张皇:与日俱增:十拿九稳:郑重其事:5.自学有疑:读完这篇小说你有哪些困惑、不明白之处?请写下来。
三、情节梳理1.小说的行文线索是2.根据故事的发展变化,请补全下列情节:盼于勒→→→躲于勒四、多角度人物品析及主旨感悟1.在菲利普夫妇眼中,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完成表格内容的梳理。
2.在“我”的眼中,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课文相应的内容并分析。
3.真实的于勒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4.主旨探究:围绕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我”眼中的于勒,以及真实的于勒形象角度,分析本文有哪些主旨,分点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
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一、掌握基础知识
1.背景资料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2)词语释义
褴褛:(衣服)破烂。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本文指由于恐惧、愤怒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狼狈不堪: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吗?
2.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你能将这篇小说的情节划分为这四部分吗?
(二)研读分析
1.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
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结局(技巧)
2.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你能理解这篇小说的线索吗?
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暗线是于勒的贫富变化。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你能找出他们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他们是围绕什么变化的吗?请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2)品析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时各自的言行神态,探讨他们遇到于勒时的心情、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