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1卷
消防安全标准化应知应会考试(试卷一)

消防安全标准化应知应会考试(试卷一)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单选题] *A.生命B.财产C.人身(正确答案)D.公民人身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我国的消防工作原则是()。
[单选题] *A.政府统一监管、部门依法领导、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B.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负责、单位全面参与、公民积极监管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正确答案)D.政府统一监督、部门依法领导、单位全面参与、公民积极负责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下列关于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B.任何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正确答案)C.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D.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按照()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单选题] *A. 企业标准B.地方标准C.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正确答案)D.本单位消防制度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申请安全许可。
[单选题]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公安机关(正确答案)C.安全生产监督部门D.产品质量监督部门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消防产品的要求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B.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C.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D.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可以随意生产、销售、使用(正确答案)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2020年全国卷1化学高考解析

2020年全国1卷化学高考详细解析版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H3CH2OH 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解析A选项:CH3CH2OH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A正确;B选项:NaClO具有强氧化性,通过氧化灭活病毒,故B正确;C选项: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OH,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故C正确;D选项:氯仿的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分子式是CHCl3,故D错误;故选D2.紫花前胡醇( )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44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解析:A选项:根据紫花前胡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含有14个C原子,4个O原子,分子的不饱和度Ω=8.所以其分子式为C14H144,故A正确;B选项:由于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可以被强氧化剂酸性重铬酸钾氧化,从而使其褪色,故B错误;C选项:分子中存在酯基-COO-,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故C正确;D选项:分子中存在-OH,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故D正确;故选B3、下列气体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方法A SO2 (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Cl2 (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 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 NO (N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A. AB. BC. CD. D解析A选项:SO2和H2S均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因此SO2和H2S均可以被氧化,所以不能实现目的,故选A;B选项:Cl2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通过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Cl2中的HC1,由于Cl-的大量存在,不改变HC1的溶解度,又可以使Cl2与水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Cl2的溶解度,能够实现目的,故B不选;C选项:02与灼热的铜网会发生反应2Cu+02=≜=2CuO,N2与Cu不反应,因此通过灼热的铜网可以除掉N2中的O2,能够实现目的,故C不选;D选项NO2会与水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因此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NO中混有的NO2,能够实现目的,故D不选;故选A4、铑的配合物离子[Rh(CO)2I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2023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1)

2023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1.(6分)CO2地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地重要途径,如图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地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地说法正确地是( )A.分子式为C3H6N30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地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2.(6分)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地叙述正确地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地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地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 O.1mol•L﹣1该溶液和足量地Zn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3.(6分)为实现下列实验目地,根据下列提供地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地是( )选项实验目地主要仪器试剂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地橡皮塞锌粒、稀HNO3D测定NaOH溶液滴定管、锥形瓶、烧NaOH溶液、0.1000mol•L﹣1盐酸浓度杯A .AB .BC .CD .D 4.(6分)臭氧是理想地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 )+O 3(g )⇌N 2O 5(g )+O 2(g ),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地判断正确地是( )A B C Dt 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 为c (O 2)从反应开始达平衡气体浓度变化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A .A B .B C .C D .D5.(6分)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地是( )A .Na 2S 溶液:c (Na +)>c (HS ﹣)>c (OH ﹣)>c (H 2S )B .Na 2C 2O 4溶液:c (OH ﹣)=c (H +)+c (HC 2O 4﹣)+2c (H 2C 2O 4)C .Na 2CO 3溶液:c (Na +)+c (H +)=2c (CO 32﹣)+c (OH ﹣)D .CH 3COONa 和CaCl 2混合溶液:c (Na +)+c (Ca 2+)=c (CH 3COO ﹣)+c (CH 3COOH )+2c (Cl ﹣)6.(6分)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地结论正确地是( )选项规律结论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地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地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C 结构和组成相似地物质,沸点随NH 3沸点低于PH 3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 溶解度小地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地沉淀转化ZnS 沉淀中滴加CuSO 4溶液可以得到CuS 沉淀A .AB .BC .CD .D 7.(6分)室温下,在0.2mol•L ﹣1 Al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 ﹣1 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 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地是( )A .a 点时,溶液呈酸性地原因是Al 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Al (OH )3B .a ﹣b 段,溶液pH 增大,Al 3+浓度不变C .b ﹣c 段,加入地OH ﹣主要用于生成Al (OH )3沉淀D .d 点时,Al (OH )3沉淀开始溶解二、非选择题8.(14分)Na 、Cu 、O 、Si 、S 、Cl 是常见地六种元素.(1)Na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S 地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Si 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用">"或"<"填空: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Si S O 2﹣ Na +NaCl Si H 2SO 4 HClO 4(3)CuCl (s )与O 2反应生成CuCl 2(s )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 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 CuCl (s ),放热44.4kJ,该反应地热化学方程式是 .(4)ClO 2常用水地净化,工业上可用Cl 2氧化NaClO 2溶液制取ClO 2.写出该反应地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地方向和数目 .9.(16分)Hagemann 酶(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地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映条件略去):(1)(A→B)为加成反应,则B地结构简式是 ;B→C地反应类型是 .(2)H中含有地官能团名称是 ,F地名称(系统命名)是 .(3)E→F地化学方程式是 .(4)TMOB是H地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一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地结构简式是 .(5)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地单体b.D和F中均含有2个π健c.1mol G完全燃烧生成7mol H2O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10.(14分)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地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3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已知:HCl地沸点是﹣85.0℃,HF地沸点是19.5℃。
物理化学(上)模拟试卷一

物理化学(上)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0题20分)1、一恒压反应体系,若产物与反应物的∆C p>0,则此反应:(A)吸热;(B)放热;(C)无热效应;(D)吸放热不能肯定。
2、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
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应为何值?:(A) ΔH=0;(B) ΔH=C p(T2-T1);(C) ΔH不存在;(D) ΔH等于其它值。
3、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据此可以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A) ΔU;(B) ΔH;(C) ΔS;(D) ΔG。
4、已知在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66 662 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1.01 325×105 Pa,设A和B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当A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应为:(A) 0.200;(B) 0.300;(C) 0.397;(D) 0.603。
5、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错误?(A) Q=0;(B) W=0;(C) ΔU=0;(D) ΔH=0。
6、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A) 因为ΔH=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B) 因为ΔH=Q p,所以Q p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C) 公式ΔH=Q 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D)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7、今有298 K、p∃的N2气[Ⅰ]和323 K、p∃的N2气[Ⅱ]各一瓶,问哪瓶N2气的化学势大?(A)μ(Ⅰ)>μ(Ⅱ);(B) μ(Ⅰ)<μ(Ⅱ);(C)μ(Ⅰ)=μ(Ⅱ);(D) 不可比较。
8、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A) ΔH = 0;(B) ΔS = 0;(C) ΔG = 0;(D) ΔU = 0。
9、在某温度下,当B溶解于A中形成溶液时,若纯B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B的偏摩尔体积时,(设B的偏摩尔体积大于零),若增加压力则B在A中的溶解度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

2007-2008 1 基础化学原理(B 卷) 化学院 孙雪梅应化,化学,海科等 许泳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 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共10分,每题1分)1. 同一反应的反应进度因选用计算物质的不同而不同。
( )2. 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3.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所以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 )4. 在定温定容下,反应NH 4Cl (s)NH 3 (g) + HCl (g)达平衡,加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 )5. 速率方程式中浓度的指数与化学计量系数一致,则反应一定为基元反应。
( )6. 在酸碱滴定终点时,指示剂呈其酸式色或其碱式色。
( )7. 沉淀能否转化及转化的程度,取决于两种沉淀溶度积的相对大小。
类型相同时,sp θK 大的沉淀容易转化成sp θK 小的沉淀。
( )8. 标准氢电极的电池符号可以表示成: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ϕ,22θMnO /Mn 1.23V +=ϕ, 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0.059n'±ϕ ( ) 二. 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2. 已知反应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1) = –393.5 kJ·mol -1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2) = –283.0 kJ·mol -1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r m ΔH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2016新课标全国1卷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清晰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一、选择题: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 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 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 D. 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 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B. 该法在处理含24Na 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24H SO 产品C. 负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12. 298K 时,在20.0mL 1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0.10mol L -⋅的盐酸。
无机化学1-2015-2016-J2试卷(1)

东北林业大学2015-2016学年第1学期阶段2考试试题开课学院:理学院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考试科目:无机化学1 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前括号中)(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1、( )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A 、Cl -B 、NH 4+C 、HCO 3-D 、H 3O +2、( )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A 、NH 3 和 NH 4ClB 、NaH 2PO 4 和 Na 2HPO 4C 、HCl 和过量的氨水D 、氨水和过量的 HCl3、( )0.4 mol∙L -1 HAc 溶液中H +浓度是0.1 mol∙L -1 HAc 溶液中H +浓度的 A 、1 倍 B 、2 倍 C 、3 倍 D 、4 倍4、( )某二元弱酸 H 2A 的 K a1 = 6×10-8 ,K a2 =8×10-14 ,0.05 mol∙L -1 H 2A溶液中 A 2-浓度约为A 、6×10-8 mol∙L -1B 、8×10-14 mol∙L -1C 、3×10-8 mol∙L -1D 、4×10-14 mol∙L -1 5、( )在以下0.1mol∙L -1溶液中,(s)CaCO 3溶解度最大的是:A. KNO 3B. NaCO 3C. CaCl 2D. H 2O6、( )0.20 mol·L -1 HAc 和 0.20 mol·L -1 NaAc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为(pK a (HAc)=4.75)A 、3.95B 、4.75C 、5.13D 、8.787、( )配置FeCl 3溶液应该选用A 、蒸馏水B 、稀HClC 、稀HAcD 、稀HNO 38、( )难溶强电解质A 2B 的 K sp =4.0×10-12 ,其饱和溶液中[A +]为A 、1.0×10-4 mol·L -1B 、2.0×10-4 mol·L -1C 、3.0×10-4 mol·L -1D 、4.0×10-4 mol·L -19、( )在一定温度下,向含有 AgCl(s)的饱和 AgCl 溶液中加水 ,下列叙述中正确是A 、AgCl 溶解度增大,K sp 不变B 、AgCl 的溶解度,K sp 均不变C 、AgCl 的K sp 增大D 、AgCl 的溶解度,K sp 均增大10、( )根据质子理论关于酸碱反应本质的概念,在反应H 2S +OH -= HS -+H 2O ,其中的强酸和弱碱分别是A 、H 2S 和OH -B 、H 2S 和HS -C 、H 2O 和HS -D 、H 2S 和H 2O 11、( )pH 和体积都相同的HAc和HCl 溶液,分别与足量的Na 2CO 3溶液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放出 CO 2 的体积是A 、一样多B 、HCl 比HAc 多C 、HAc 比HCl 多D 、无法比较12、( )在混合溶液中KCl ,KBr 和K 2CrO 4浓度均为0.01mol ‧L -1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 ‧L -1 的AgNO 3溶液,最先生成的沉淀是()AgCl ( sp K =1.8×10-10,)AgB r (sp K =5.4×10-13,)CrO Ag (42 sp K =1.1×10-12) A 、AgCl B 、Ag 2CrO 4 C 、AgBr D 、同时沉淀13、( )下列电对中 ϕ 值最大的是A 、ϕ (Ag +/Ag)B 、ϕ (AgI/ Ag)C 、ϕ (AgCl/Ag)D 、ϕ ([Ag(NH 3)2]+/Ag)14、( )对于浓差电池(–)Ag|Ag +(0.0010 mol·L -1)||Ag +(1.0 mol·L -1)|Ag(+),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A 、E = 0 ,E = 0B 、E ≠ 0 ,E ≠ 0C 、E ≠ 0 ,E = 0D 、E = 0 ,E ≠ 0 15、( )ϕ (Sn 4+ / Sn 2+) = +0.14 v ,ϕ (Fe 3+ / Fe 2+) = +0.77 v ,则不能共存于同一溶 液中的一对离子是 A 、Sn 4+,Fe 2+ B 、Fe 3+,Sn 2+ C 、Fe 3+ ,Fe 2+ D 、Sn 4+ ,Sn 2+ 16、( )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A 、NO 3-/ HNO 2B 、SO 42-/ H 2SO 3C 、Fe(OH)3 / Fe(OH)2D 、MnO 4-/ MnO 42-17、( )关于电极电势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ϕ和溶液的pH 无关 B 、ϕ和离子浓度无关 A 、ϕ和温度无关D 、ϕ与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方法无关18、( )A 2+,A +,A 为元素A 的三种氧化态,已知ϕ (A 2+/A +)>ϕ (A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发生歧化反应B 、A 2+和A 发生反歧化反应C 、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无法确定19、( )原电池(-)Pt | Fe 3+(1mol·L -1), Fe 2+(1mol·L -1)‖Ce 4+(1mol·L -1),Ce 3+(1mol·L -1) | Pt(+),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A 、Ce 3+ + Fe 3+ = Ce 4+ + Fe 2+B 、Ce 4+ + Fe 2+= Ce 3+ + Fe 3+C 、Ce 3+ + Fe 2+ = Ce 4+ + Fe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20、( )已知点对)/Cl (Cl 2- ϕ=1.358 V ,)/Fe (Fe 23++ ϕ=0.771V ,/Cu)(Cu 2+ ϕ=0.340 V ,其中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A 、Cl 2和CuB 、Cl 2和Fe 2+C 、Fe 3+和CuD 、Cl -和Cu 2+ 二、判断题(在正确描述前括弧中打“√”,在错误描述前括弧中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21、( )向HF 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 固体,不会影响HF 的解离度。
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1

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2011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 2012年 6月 日 共 9 页 注意事项: 1、 总分值100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假设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A 〕一、 名词解释〔15分,3分/个〕1. 蛋白质一级结构:2. 不对称转录:3. 酶的活性中心:4. 氧化磷酸化:5. 半保留复制:二、填空题〔15分,0.5分/个〕1、生物分子由碳骨架和与之相连的化学官能团组成。
糖类分子含有的官能团包括:醛基或酮基,以及羟基。
2、生物体内常见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3、组成生物膜的脂类以磷脂为主。
4、生物膜的结构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模型是液态镶嵌。
5、不同蛋白质的含氮量颇为相近,平均含量为16 %。
6、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的两种共价键为肽键、二硫键。
而维持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磷酸二脂键。
7、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这些氨基酸可按性质分类,其中,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有谷氨酸、天冬氨酸,它们含有1个氨基、 2 个羧基。
8、因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大,不能通过半透膜,利用这种性质可将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物质分开,这种别离方法称为透析。
9、核酸的基本结构是核苷酸,它由碱基、磷酸和核糖〔戊糖〕三部分组成,其中碱基又包括嘌呤碱和嘧啶碱两种。
10、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值增高,叫增色效应。
11、脚气病是由于〔维生素〕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所致;12、代谢调节中常用到酶分布的区域化,比方,EMP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而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因此,EMP途径的终产物丙酮酸,有氧的环境下进行彻底氧化时,必需经过跨膜运输。
13、脂肪酸进行β氧化时,将先后经过两次脱氢,其递氢体分别是FAD 、NA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应用化学 专业《 化工原理 》1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分 (2035) 如图所示:油水混合液连续进入油水分离器。
利用两者之间密度[ρ(油)=780 kg ·m -3,ρ(水)=1000 kg ·m -3]的不同,使之自动分层。
油由分离器左上部溢出,水通过U 形溢流管溢出。
为在视镜中观察到两液体的分界面,当z 1=1 m 时,z 2的高度应为 m 。
(由于油、水流动缓慢,可作为静力学问题处理)。
2. 2 分 (2023) 非圆形管道,其当量直径的计算式d e = ,边长为0.4 m 的正方形通风管道,d e 为 。
3. 2 分 (3401) 进行热交换时,参与热交换的两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 流、 流、 流和 流四种类型。
4. 2 分 (3435) 两种流体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逆流换热(无相变)时,若热流体进口温度T 1上升,而热流体质量流量m q 、冷流体质量流量'm q 、冷流体进口温度'1T 及物性数据均保持不变,则对数平均温差m T ∆将 。
5. 2 分 (1510) 试比较下列压强的大小: (A )1.5[大气压](表压); (B )450[mmHg](真空度); (C )1.2[kPa](绝压); (D )22[mH 2O](绝压);
(E)5[m硫酸柱](绝压)。
(已知硫酸密度为1.840×103 kg·m-3)> > > >。
6. 2 分(4225)
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有V m3,其中溶质A为n A mol,其余为惰性组分B,则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 摩尔比(比摩尔分数)为。
7. 2 分(4213)
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对于浓度相同的溶液,则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吸收过程进行的条件是被吸收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液相中该组分浓度相应的平衡分压。
8. 2 分(4622)
在96 ℃时,苯-甲苯的相对挥发度为2.44。
在此温度下,纯苯的饱和蒸气压为160.5 kPa,则纯甲苯饱和蒸气压为Pa。
9. 2 分(4605)
理想溶液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是两个纯组分的之比。
*. 2 分(1508)
将下列非SI单位计量的物理量分别换算成指定的SI单位:
质量 2.5[kg(f)·s2·m-1]= kg
压强30[kg(f)·cm-2]= Pa
热量 1.00[kcal IT]= J
比定压热容0.50[kcal·kg-1·℃-1]= J·kg-1·K-1
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2 分(2066)
实际流体在导管内作定常态流动时,各种形式的能量(或压头)可以相互转化。
导管任一截面的位压头、动压头和静压头之和为一常数。
()
12. 2 分(2353)
流体通过孔板流量计中孔板所造成的阻力,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样流体通过转子流量计中转子处所造成的阻力,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
13. 2 分(2351)
敞口容器内静止水面下 1 m处测得的表压强为9.81 kPa。
()14. 2 分(3503)
为提高总传热系数K,必须改善传热膜系数大的一侧的换热条件。
()
15. 2 分(3114)
当热、冷流体均无相变,且进出口温度不变时,逆流操作时平均温度差∆T m 最大,并流操作时∆T m最小,任何其它复杂流程皆介于两者之间()。
16. 2 分(1051)
一般说来,连续操作较之间歇操作具有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稳定,操作条件便于控制,且易于自动化等优点。
因此,近代大规模化学工业中都采用连续操作,只有小规模技术落后的生产过程中才采用间歇操作。
()
17. 2 分(4307)
当系统温度升高及总压强降低时,亨利常数E减小,而相平衡常数m减小。
( ) 18. 2 分(4058)
分子扩散的速率与扩散物质和介质的性质、传质面积、浓度差及扩散距离有关。
()
19. 2 分(4729)
逐板计算或图解理论塔板数的方法只适用于计算精馏塔的塔板数,对于填料精馏塔的填料层高度计算,则根本不适用。
( )
20. 2 分(4722)
精馏操作中,回流比越大,塔板上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效果越好,精馏所需的理想塔板数越少。
因此,工业上常采用全回流精制产品。
( )
三、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20分)
21. 2 分(1601)
用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表示压强的单位是()
(A)kg·m·s-2;(B)kg·m-1·s-2;(C)kg·m2·s-2;(D)kg·m-2·s-1。
22. 2 分 (2406)
实验中用U 形管压差计测得某设备内的压力读数为零,说明该设备的绝对压为 ( )
(A )0 Pa ; (B )101.3 kPa ; (C )当时当地大气压强; (D )1 MPa 。
23. 2 分 (2125)
某液体在内径为d 1的管路中作定常流动时,其平均流速为u 1。
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内径为d 2(d 2=d 1/2)的管路时,则其平均流速u 2为原来流速u 1的 (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24. 2 分 (3611)
在对流传热公式T A ∆=αφ中,T ∆的物理意义是 ( )
(A)冷(或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差;
(B)固体壁面与冷(或热)流体的温度差;
(C)固体壁两侧的壁面温度差;
(D)冷热两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
25. 2 分 (3220)
双层平壁的定态导热,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其对应的温度差分别为T ∆1和T ∆2,若T ∆1>T ∆2,则λ1和λ2的关系为 ( )
(A) λ1<λ2; (B) λ1>λ2; (C) λ1=λ2; (D)无法确定。
26. 2 分 (1605)
表压、绝对压与真空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 )
(A)表压=绝对压+真空度; (B)表压=―真空度;
(C)表压=大气压―真空度; (D)表压=大气压―绝对压。
27. 2 分 (4102)
如下列举各条中,哪一条不是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 ( )
(A )气、液界面两侧存在气膜层和液膜层;
(B )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层和液膜层;
(C )吸收质在两相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
(D )易溶气体的溶解过程不存在液膜阻力,难溶气体的溶解过程不存在气膜阻力。
28. 2 分 (4409)
以下各项中哪一项表示的是吸收过程中气膜一侧的传质推动力 ( )
(A) p-p* ; (B) c-c i; (C) Y-Y* ; (D) y-y i ;
29. 2 分(4827)
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的作用是提供( )
(A) 气液两相进行传质的场所; (B) 气液两相进行传热的场所;
(C) 气液两相同时进行传质和传热的场所; (D) 气体上升和液体下降的通道。
30. 2 分(4832)
在精馏设计中,对于某种二元混合液,要求料液、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分别为x f、x d和x w,且保持不变,加料状态也不改变,若回流比R增大,则所需理论塔板数N T将(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40分)
31. 10 分(2465)
如图所示,用串联两支水银压差计测蒸气锅炉上方的蒸气压。
压力计与锅炉连接管内充满水,两U形管间是空气。
已知:R1=1.10 m,R2=1.20 m,h1=3.0 m,h2=1.20 m,h3=1.10 m,试求锅炉内的蒸气表压强。
32. 10 分(3732)
在某热裂化石油装置中, 所产生的热裂物的温度为300 ℃。
今拟设计一个热交换器, 利用此热裂物的热量来预热进入的待热裂化的石油。
石油的温度为20 ℃, 需预热至180 ℃, 热裂物的最终温度不得低于200 ℃。
试计算热裂物与石油在并流及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若需将石油预热到出口温度为250 ℃, 问应采用并流还是逆流? 此种情
况下的平均温差为多少?
33. 10 分(4973)
对苯-甲苯溶液进行连续精馏操作,要求将混合物分离成含苯的质量分数为0.97的馏出液和含苯的质量分数不高于0.02的釜残液。
所采用的回流比为3.5,试求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并说明该操作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数值。
34. 10 分(4551)
在一个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
混合气中NH3的分压为 1.44×103Pa,经处理后降为1.44×102Pa,入塔混合气体的体积流量为1000 m3(标准)·h-1。
塔内操作条件为20 ℃,1.01×105 Pa时,该物系的平衡关系式为Y*=2.74 X,试求:
(1) 该操作条件下的最小液气比;
(2) 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时,吸收剂的实际质量流量;
(3) 在实际液气比下, 出口溶液中氨的摩尔比(比摩尔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