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3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秋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练习试卷(完卷时间:10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文言文(27 分)(一)默写(10 分)(每题2 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3. ,志在千里。
《龟虽寿》4.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其二)》5.《钱塘湖春行》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两句。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9 题(8 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选文作者是,号。
(2 分)7.解释加点字。
(2 分)(1)念无与为乐者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A.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人物、起因等,叙述流畅自然。
B.文章篇幅短小,却熔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
C.文章用寥寥数语描绘了清丽的月夜之景,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空灵,写影突出其淡雅,写水突出其清澈。
9.《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境是微妙又复杂的,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
(2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10— 13 题(9 分)元方卖宅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
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
少保,官职名。
②东都:指洛阳。
③直:同“值”。
10.解释加点字。
(2 分)(1)但()(2)尔 ( )11.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买房子的人听到了他的官职后,立刻就推辞,决定不买了。
B.买房子的人听到了他的官职后,竟然就推辞,决定不买了。
C.买房子的人听到了他说的话后,立刻就推辞,决定不买了。
北京人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人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仲裁翘.首(qiáo)眼花缭乱殚.精竭虑(jiē)B.诘责绯.红(fěi)杳无消息深恶.痛疾(wù)C.溃退要塞.(sài)油光可鉴诚惶.诚恐(huáng)D.崎岖蒙昧.(mèi)和言悦色藏污纳垢.(gòu)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革命战争年代,理想信念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得到淬炼;一穷二白的建设时期,理想信念在“小我”与“大我”的取舍中得到升华。
②再加上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针对社会热点的各类观点泥沙俱下、快速传播,很容易让青少年陷入思想迷雾。
③因此,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显得尤为重要。
④有教育家说,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练。
⑤如今的青少年大多生活在物质充盈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历练,没有参加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人生阅历有限。
A.①④⑤③②B.④⑤②①③C.①⑤②③④D.④①⑤②③3.运用对联常识给下面这则新闻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家博物馆迎来大批游客。
公众的积极参与使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化,但同时不文明现象也日益突出,成为博物馆管理方面的一大难题。
在“古代文明”展区,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大部分展品都被围在玻璃罩里。
为数不多的几件没有玻璃罩的展品,都难逃参观者的“毒手”。
在一块“双凤麒麟纹石雕”前,两位参观者围着石雕看了许久,在将下方摆着的说明牌与文物本身进行仔细对照后,其中一位突然伸手向石雕摸去。
旁边的文明引导员眼疾手快,及时制止了这一行为。
不远处摆放的“安济桥石栏板”也同样险遭“毒手”。
石栏板上,两条相互缠绕的龙雕栩栩如生,引得不少参观者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文明引导员只好对它进行特殊照顾,近距离“盯梢”。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姓名准考证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翰墨飞扬】1.中华文化绚长多彩,将书法与美景结合,更显江山多姿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2分)A.字体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体现了强大的民族自豪感。
B.字体行云流水,舒展有型,让我们的爱国热情喷薄而出。
C.字体笔画平直,形体方正,描绘出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象D.字体瘦劲挺拔,古拙多变,表达了对祖国兴盛的美好祝愿。
甲:()乙:( )【诗文咏唱】2.世间万物,草木山川,每一样都有其独特的美好。
八年级(1)班举办了主题为“万物有情”的名句竞答活动。
请根据主题,将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持人:万物有情,我们何其有幸,能一睹这些美好。
小宇:(1)山水草木的诗情画意。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是山长水阔的壮丽;“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是阳光草木的蓬勃。
小文:(2)亦真亦幻的视觉盛宴。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晨昏流转、动静之间尽显自然理趣;“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空明澄澈、疏影摇曳的月夜清幽宁静。
小美:(3)淡妆浓抹的相得益彰。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是早春草木萌发的清新淡雅;“ , ”(《野望》王绩)是秋日树木染秋、暮光满山的静谧萧瑟。
小欣:(4)一花一叶的传情达意。
“ ,终岁常端正”[《赠从弟》(其二)刘桢],冰霜残酷仍不改松柏挺拔之姿,表达对松柏刚劲品格的赞美。
二、读·思(38分)(一)诚信,不但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更体现出文明的力量。
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人无信不立”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1. 以下哪种文学体裁属于叙事类?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答案:B2.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苏轼B. 杜牧C. 李白D. 杜甫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作文的基本要素?A. 内容B. 结构C. 语法D. 标点符号答案:D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下面哪本书籍?A. 《西游记》B. 《红楼梦》C. 《论语》D. 《水浒传》答案:C5. 下面哪位作家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A. 施耐庵B. 罗贯中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分)1. “________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答案:蓦然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_____________所著。
答案:吴承恩3. 写创作作文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内容、结构、语法……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0分)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答案:《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主要描写了贾宝玉的一生和贾府的兴衰。
作品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细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华与腐朽,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作文的基本要素。
答案: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内容、结构和语法。
……第四部分:创作题(共50分)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在你童年的一个夏天,你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一次郊游,你们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对这次郊游的感受是怎样的?作文篇章:(略)参考答案选择题部分答案:1. B2. C3. D4. C5. C填空题部分答案:1. 蓦然2. 吴承恩3. 内容、结构、语法(略)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答案进行阅卷。
祝您考试顺利!。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缥碧(piǎo)发髻(jì)和蔼(ǎi)鸢飞(yuān)B.匿名(nì)幼稚(zhì)骤雨(zhòu)瞥见(piě)C.纠正(jiū)扒手(bā)XXX(xuān miǎo)不逊(xùn)D.凄然(qī)曦月(xī)解剖(pāo)飞漱(shù)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四时俱备(全,都)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B.夕日欲颓(坠落)急湍甚箭(超过)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XXX亦未寝(睡)D.五色交辉(辉映)属引凄异(连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XXX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XXX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检查,大家讨论、解决、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B.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声音,一滴滴落在地上。
C.既然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此你的成绩不会令大家失望。
D.我区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最美学生”,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5.名句填写(8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2)亭亭山上松,势如挺霜枝;风声一何盛,数声入耳里。
(《赠从弟(其二)》)3)《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峻拔的句子:峡远天高处,云山一色中。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姓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烂漫. (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C.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八年级同学在系统学习新闻单元后发现采访活动收获很大,文学社决定组织大家分组实践。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小语为了传播诗词文化,帮助大家分清律诗和古体诗,特意采访了老师。
老师说: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偶句通押一个平声韵,如“(1)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颔、颈两联的上下句平仄音相对,如“(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牧人驱犊返。
____________”。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即四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的,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古体诗就没有这些限制,如《庭中有奇树》中“(4)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就不对仗。
《赠从弟》偶句尾字有三个都是仄声,如诗的最后两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作答。
(9分)小记者团队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只见苍绿的松柏,高大的石碑,以及石碑后广袤的天空,这里的事物都zhāng xiǎn着一种“尊严”。
雄伟的烈士纪念塔耸入云天。
大家屏息敛声,A(观赏瞻仰)着一幅幅浮雕,战士们个个B(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特别是“勇架十人桥”这个浮雕最令人难忘,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
旁边还有一条长廊,上面juān kè着无数烈士的名字,他们为了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这些名字就像是长河中不可熄灭的红星,照耀着人们前进的道路。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7分)1、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匿名(nì)诘责(jié)解剖(pōu)胆怯(què)B.畸形(jī)溃退(kuì)颁发(fēn)仲裁(zhòng)C.滞留(zhì)黝黑(yǒu)窒息(zhì)深恶痛疾(wù)D.装订(dìng)酒肆(sì)绯红(fēi)杳无消息(ch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任劳任怨沥青躁热落第正人君子B.藏污纳垢吹嘘不辍咆哮弹精竭虑C.正襟危坐遗嘱愚钝骤雨为富不人D.一丝不苟要塞泄气轩昂诚惶诚恐3、下列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3分)A.(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C.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4、作为校园报的小记者,你准备在期中考试前采访语文老师,请她向同学们介绍复语文学科的方法,下列语句中说话最为得体的一项是(3分)A.语文老师,期中考试前,同学们在复方法上急需得到您的帮助,请您接受我的采访。
B.语文老师,请您看在我苦口婆心邀请的诚意上,接受我的采访吧!C.语文老师,我是校园报的小记者,您应该知道我是初二年级的,请接受我的采访。
D.语文老师,如果您真的不能我的采访,我只能采访其他学科的老师了。
5、古诗文默写(9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峡周镳。
(李白《渡荆门送别》)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5)此物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3第一部分书写(5分)(说明:该分值将结合全卷的书写质量判定)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岚.(lán)叫嚣.(xiāo)别具匠心围追堵击B、蹊跷..(qī qiāo)嫣.红(yǎn)悲天悯人见异思迁C、狼藉.(jí)休憩.(qì)衣衫褴褛辗转反侧D、皲.裂(jūn)惬.意(xiá)情不自禁居理力争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一晚亿美元,而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C.人生就是因为无法随心所欲....,所以才有意义。
D.法令枪响后,刘明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C.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4.下面文学常识的有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毛泽东B.都德——《最后一课》——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C.晏子——《晏子使楚》——晏子反击楚王针锋相对,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D.《枣核》——萧乾——“枣核”既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又是文章的感情线索。
5.【名句填空】(10分)①▲,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④,乌蒙磅礡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⑤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⑥,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⑨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⑩遥知兄弟登高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 请在下面的文字中,选出关于“互敬”论述的一个关键词语。
(2分)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我高你低。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名著阅读】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回答相关问题。
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7.本节选自创作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刻画的是保尔因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心理活动。
(4分)【综合性学习】(6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8低碳生活是指:▲ .(2分)9.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1分) ▲。
10.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50字左右)(3分)▲第三部分阅读理解(3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1——12题。
(4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诗中的“笼”字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妙处。
(2分)答:▲12.“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作者是不是单单遣责商女呢?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2分)答:▲。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3——15题。
(12分)【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乙】王戎丧儿万子①,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
简曰:“孩抱中物②,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④”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万子:王绥,字万子。
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
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最下:指愚人。
不及情:没有感情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何以都.不闻消息(▲)③.语时了.不悲(▲).. ②山简往省.之(▲)④简服.其言(▲)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6分)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⑵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15.【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为之恸”,实际是为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
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2分)答:▲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6-18题。
(9分)麦黄黄杏黄黄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
”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
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
“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
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
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
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
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
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
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
“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
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
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
父亲对我们苦涩..地说:“路上耽..地笑一笑,淡淡搁了,回来晚了……”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
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
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
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
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
”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
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
”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
”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
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
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
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
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
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
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
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
(摘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1期,有删改)16.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3分)17.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3分)18.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1题。
(10分)菊有黄花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
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
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
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