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人教版青海西宁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青海西宁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人们便能更多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B: 二十四节气,穿过三千多年的时光,仍能让今世的我们感到幸运和幸福。
C: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D: 空铁列车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车辆,是一种轻型、中速、中低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答案】C【解答】C项,数量词使用不当。
减少不能用倍数,一倍改为一半。
2.文言文阅读第2题.四【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嵫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2)不见曦月: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2)辨析多义词。
绝:A.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B.绝峭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怎样的作用?(5)【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同缺,空隙、缺口',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想到', '④共同,一起(2)①断', '②极,特别'(3)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017青海西宁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青海西宁中考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请将以下的一至六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确凿(zuó)匀称(chân)根深蒂固(dì)B.偌大(nuò)倜傥(tāng)藩篱(fān)周道如砥(dǐ)C.蜷曲(quán)卑微(bēi)绮丽(qǐ)吹毛求疵(cī)D.收敛(liǎn)妒忌(jì)伧俗(cāng)惟妙惟肖(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鸦雀无声宽洪大量大庭广众断章取义磐石B.妇孺皆知无动于衷顾明思义鸡犬不宁真谛C.离合悲欢穷愁潦倒黎民百姓粗制烂造啜泣D.进退维谷因地制宜左右逢源断壁残垣扶掖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西宁市工商局一举查获了不良商贩沥尽心血苦心经营的制假窝点。
B.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语序不当: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成分残缺:把‚西宁市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前后两面失衡: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5.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报讯(实习记者唐剑)端午节当日,记着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30日上午八点,记着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早市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初春时节,旭日初升,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来到别称钱塘湖的西湖游春,登孤山寺,入贾亭,赏湖水,在白沙堤上漫步赏花。
B.只见早起的莺儿抢占着向阳的树枝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几只刚刚飞来的燕子正在啄泥衔草建筑新巢,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春天已经重新来到西湖。
C.一路走来,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是诗人最爱的西湖景致。
这里头上绿树成荫,脚下绿草茵茵,处处繁花盛开,步行的、骑着马儿的游春的人们穿梭来往。
D.苏轼在诗中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而白居易这首诗所描绘的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虽是生机盎然,更像是淡妆的西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字形试题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字形》1、【重庆市A卷】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羁绊高梁彬彬有礼沧海桑田B.取谛迸溅沁人心脾辗转反侧C.竣工板栗斩钉截铁眼花瞭乱D.霹雳抱歉心潮澎湃诲人不倦2、【重庆市B卷】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帷幕疏理消声匿迹酣畅淋漓B.揉躏屹立沁人心脾眼花瞭乱C.找茬眷念有恃无恐黯然神伤D.炫酷委婉相形见拙应接不瑕3、【甘肃省兰州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尴尬威摄广袤无垠B.荒谬孪生迫不急待C.亵渎真谛恪尽职守D.愧作褶皱咫尺天涯4、【甘肃省天水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陨落借鉴班门弄斧B.泛烂点缀醍醐灌顶C.积攒暇想脍炙人口D.孺子牛愧怍胜卷在握5、【广东省广州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宽恕相得益章剽悍洗耳恭听B.愕然无可质疑寒噤暗然失色C.烦燥肃然起敬愧怍慷概淋漓D.祷告迫不及待臃肿一拍即合6、【广西省贵港市】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黄晕.(yūn)惬.(qiè)意舌苔.(tāi)义愤填膺B.狩.(shòu)猎蝉蜕.(tuì)差.(chā)劲精巧绝伦C.沉湎.(miǎn)朔.(shuò)方落.(lào)枕气势磅礴D.蟠.(pán)龙凛.(lǐng)然着.(zhuó)落如法炮制7、【广西贺州市】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忌讳弥漫鄙夷相题并论B.锁屑颓唐拮据孜孜不倦C.颤抖蜷曲剽悍矫揉造作D.徇职黯然造诣人情事故8、【广西柳州市】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B.黄山松针叶短粗惆密..,顶平如削,干曲虬枝,苍翠奇特。
C.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物。
D.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9、【贵州省贵阳市】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鹤立鸡群锲而不舍B.惟妙惟肖囊萤映雪C.鞠躬进瘁因地自宜D.形影不离嗟来之食10、【贵州省六盘水市】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苦脑矫健针砭时弊妄费心机B.引伸谗言耀武扬威轻歌慢舞C.羁绊简陋鬼鬼祟祟再接再厉D.蹒跚坦诚屈指可数千均一发11、【贵州省黔东南州】下列词语中字形..的一项是()..完全正确..及加点的释义A.诀别..:不再见面的分别自顾不暇.:空闲寻物启.事:指陈述B.臆.测:主观的金榜提.名:写上寤寐.思服:醒时C.修.狭:长美不甚.收:超过通宵达旦.:天亮D.徒.倚:徘徊因.势利导:因此正襟危.坐:高12、【河南省】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13、【黑龙江省大庆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因地制宜隐性埋名花枝招展B.风尘苦玄义愤填赝张皇失措C.肃然起敬油光可鉴涕泗横流D.吹毛求疵怡然自得相安无是14、【湖北省黄石市】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蜷曲中流砥柱养精蓄锐B.恻隐慰籍略胜一筹天仑之乐C.窒息哂笑进退为谷一杯黄土D.彷徨污秽锋芒必露忘乎所以15、【湖北省荆门市】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迫不及待流言蜚语芸芸众生仗义直言B.幅员辽阔一泄千里明察秋毫应接不暇C.集思广益真知灼见再接再励闲情逸致D.融会贯通金榜题名以逸待劳山清水秀16、【湖北省荆州市】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荸荠打牙祭顶礼膜拜粗制烂造芸芸众生B.愧怍文绉绉招徕顾客莫衷一是物竞天择C.遒劲堰塞湖泯然众人根深蒂固相得益张D.潮汐中轴线睡眼惺松浑身解数鸦雀无声17、【湖北省随州市】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真谛山清水秀通宵相形见绌B.健忘物竞天择追溯锋芒必露C.翩然正经危坐默契相得益彰D.迁徙周道如砥娴熟一泄千里18、【湖北省咸宁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憔悴清冽柝散锋芒毕露B.怂恿羸弱狼藉莫衷一事C.归咎哂笑诘责长途跋陟D.枘凿荣膺虬须重蹈覆辙19、【湖北省孝感市】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A.威慑屏障襁褓变幻多姿B.喑哑溺爱慰藉粗制滥造C.栈桥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凋零亵渎惬意通宵达旦20、【湖北省宜昌市】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诀别感概嶙峋锋芒毕露B、琐屑妖娆取缔语无轮次C.亵渎商酌藉贯重峦叠嶂D.推崇禁锢恻隐唯唯连声21、【湖南省娄底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蹒跚险峻呼朋引伴滥砍滥伐B.扁额讪笑克勤克俭茅塞顿开C.震慑葱笼浮想联翩顶礼膜拜D.诀窍张皇光彩熠熠消声匿迹22、【湖南省湘西州】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慷慨虔诚消声匿迹一泄千里B.讪笑热忱相安无事心有余季C.阔绰茶盅引经据典触目伤怀D.筛选狡黠羊羊大观鸿篇巨制23、【湖南省益阳市】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无忌惮”的意思是:任意妄为,没有一点顾及。
中考语文病句练习选择题版

2017年中考病句修改试题及答案1.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新华社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人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3.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天水不甚了解,但都认为天水是一个有关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的城市。
B.2017年,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他的学习他自己负责。
4.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 (3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xx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学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请将以下第1-6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嶙.峋(lín) 枯涸.(gù)静谧.(mì)忽俊不禁.(jīn)B.菜畦.(qí)炽.痛(chì)剽.悍(biāo)戛.然而止(jiá)C.寒噤.(jìn)绮.丽(qǐ)稽.首(qǐ)即物起兴.(xīnɡ)D.骈.进(pián)汲.取(jí)阔绰.(chuò)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自作主张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盛收B.迥乎不同杂乱无章毛骨悚然相得益彰C.重峦叠嶂张慌失措正襟危坐黯然失色D.温声细语心无旁鹜引颈受戮睡眼惺忪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青海省西宁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请将以下第1-6小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嶙峋(xún)嗔(chēn)视褶(zhě)皱忍俊不禁(jìn)B.梦寐(mèi)告罄(qìng)禁锢(gù)吹毛求疵(cī)C.荣膺(yīn)遒(qiú)劲哂(shěn)笑鳞次栉(zhì)比D.旁骛(wù)剽(biāo)悍伧(cāng)俗根深蒂(dì)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怒不可遏问心无愧闲情逸志随声附和B.妇儒皆知精疲力竭断壁残垣养精蓄锐C.恪尽职守惟妙惟肖物竞天择穷愁潦倒D.抑扬顿挫粗制烂造藏污纳垢孤陋寡闻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执法部门必须严厉打击,使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
B.他在学习上总是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C.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D.“端午节”期间,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郊游,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这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强健的体魄,是能不能成为一个运动员的前提条件之一。
B.她是一个年纪很轻的聪明美丽的少女。
C.校长说:“同学们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会对此进行调查的。
”D.在科技下乡活动中,科技工作者宣讲的信息被当地农民们索要一空。
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报讯:5月28日,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
这个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8.47亿元的综合改造项目将于明年完工,届时,新宁广场及周边地区停车难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新宁广场综合停车场项目位于新宁广场北侧地下,建设内容包括广场改造、地下停车场、地下车行通道、人行过街通道、商业区、人防工程及未来轻轨站点预留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一)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一)一、(15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气氛(fēn)感慨(kǎi)吮吸(yǔn)春风拂面(fú)B.发酵(jiào)缄默(jiān) 鸟瞰(k àn) 恪尽职守(kè)C.窈窕(yǎo) 弦歌(xián) 摇曳(yè)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 造诣(zhǐ)苗圃(pǔ)脍炙人口(kuài)【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吮—shǔn,属于形近字误读;C.和—hè,是多音字;D.诣—yì,属于形近字误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粗犷家具城沧海一栗戛然而止B.脉搏名信片再接再厉脱颖而出C.寒暄口头禅克不容缓左右逢源D.追溯座右铭世外桃源金榜题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沧海一栗——沧海一粟;B.名信片——明信片;C.克不容缓——刻不容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此处与前面的“在心里”重复;B.“雨后春笋”一般用来形容新事物、进步事物,用在此处不妥;D.“夸夸其谈”是贬义词,用来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与作者想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西宁市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答案】C【解析】A.凿(záo);B.偌(ruò);D.忌(jì)。
【考点】汉字的字音。
2.【答案】D【解析】A.宽洪大量——宽宏大量;B.顾明思义——顾名思义;C.粗制烂造——粗制滥造【考点】汉字的字形。
3.【答案】A【解析】A.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B.长途跋涉:远距离翻山涉水。
形容旅途的艰辛。
C.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D.开卷有益: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益。
【考点】词语(包括成语)的正确运用。
4.【答案】B【解析】应在“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后面加“的活动”。
【考点】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5.【答案】A【解析】新闻的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它往往可以从新闻的导语部分提炼出来,要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纵观几个选项,A项最全面正确。
【考点】对提供的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6.【答案】B【解析】“魏延”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考点】文学常识的积累。
7.【答案】(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8.【答案】示例:【解析】写通知注意格式要正确,内容要完整,事由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语言要简洁。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流畅。
二、口语交际9.【答案】示例:张峰同学,你的这种报复行为是不对的,更何况那个同学也不是故意踩你脚的,希望你不要去报复他。
否则,你逞一时之快。
校纪校规必定会对你进行处罚。
【解析】劝说别人,首先要有一定的称谓,针对他的行为要明确对错,然后有理有据地分析这样做的后果,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达到劝说的目的。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流畅。
三、古诗文阅读10.【答案】(1)运用典故(或:借用典故抒情言志)。
(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1)这两句诗在手法上属于引用典故,第一句引用了姜太公碧溪边垂钓遇到周文王的典故;第二句“乘舟梦日边”讲的是商朝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的典故。
表现了诗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功业的愿望。
(2)赏析时先要把诗句的意思理解清楚。
然后分析其引申义,最后再把诗人流露的思想感情回答出来。
【考点】(1)诗歌的表达技巧。
(2)赏析诗歌内容。
11.【答案】(1)违背(2)通“弼”,辅佐【解析】要注意一字多义和通假字。
【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12.【答案】(1)介词,从(2)代词,他【解析】文言虚词的意义。
【考点】文言虚词的意义。
13.【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饱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闲(之苦)。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语句的通顺,流畅。
【考点】文言文的翻译。
14.【答案】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
(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析】要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所列举的人物的事迹,分析其对论点的论证作用。
可采用这样的答题模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观点、论点),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5.【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首先,要明确论点常常是一个肯定的陈述句,中心论点应该: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②是明确的判断;③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其次,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
最后,议论文中论点比较常见的位置是在文章的开头,也有的在篇末或文章中间提出。
运用以上规则,就不难找出中心论点了。
本文通过舜、傅说等人经受艰苦磨难之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的正面论证,以及“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反面论证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即中心论点。
【考点】提炼中心论点。
四、现代文阅读16.【答案】(1)“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朵开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
【解析】要注意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沉睡”和“苏醒”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次第”“翩然”各体现了所描绘对象的特点。
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17.【答案】“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
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
“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解析】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程度、范围、频率等的词语,来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所以这些词语常作为考查的内容出现在试题中,它们往往不能去掉,否则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时,先说明不能去掉,然后再对词语进行分析解释,说明这一词语去掉后会有怎样的结果。
“许多”既说明数量之多,又表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18.【答案】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农业)的重要意义。
【解析】指示性代词“这里”,往往是指代前文的内容,答题时可到该词前面去找答案。
找到“这里”在第④段岀现的位置,对它前面的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19.【答案】(1)说明方法:举例子作用:通过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手段)的特性。
【解析】判断说明方法关键要看语言标志。
“例如”“比如”等是举例说明的标志;“比”“相对于”“较……”是作比较的标志,根据这些标志,结合语句内容对其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0.【答案】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说明顺序不外乎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抓住三种说明顺序的特点及语言标志,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第⑥段中“首先”“此外”等典型的语言标志词语可知本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考点】文章结构。
21.【答案】“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或“交友要有选择,更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或“友也者,友其德也。
”)【解析】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处,本文标题为“交友之道”,第一段总述作者观点,可从“所以”“也就是说”两处寻找答案。
【考点】提炼中心论点。
22.【答案】开头用俗语以及古籍(《诗•小雅》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语录做道理论据,既表明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又顺势自然地引出并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也为下文做引导和铺垫。
【解析】引用俗语及古籍上的语录属于道理论证,可用这种模式来回答:用名言或俗语引出论题或论点+充当道理论据+需要强调的内容。
【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3.【答案】在内容上,作者用设问句进一步提出了要论述的问题,起到了引导读者思考的作用;同时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由古到今的)过渡衔接的作用。
【解析】第②段用设问的形式提出了要论述的问题,作答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把设问句的作用说清楚,二是把过渡的作用说清楚。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在内容上,用设问句可以进一步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作用。
【考点】文章结构和写作思路。
24.【答案】(1)论证方法:引证法(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作用:引用古人的语录,进一步论证了作者“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一定要慎重择友”的观点(或进一步论证作者“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的观点)。
(2)论证方法:例证法(举例论证)作用:列举战国时期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的事例,以此来直接论证“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的观点,从而进一步(从反面)论证“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交友就要交真友”)的观点。
【解析】首先要准确判断出两个语段的论证方法,然后针对其论证方法说明其作用。
如道理论证,其作用答题模式为: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举例论证的作用答题模式为: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5.【答案】示例:乐不思蜀(乐在其中),甚至误入歧途而执迷不悟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
【解析】首先要弄清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然后依据句式特点进行仿写,要在句子的结构、感情色彩上与画线句子保持一致。
【考点】仿写句子。
五、写作26.【答案】略【解析】(一)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走进”。
补全的部分可以是某个人,如李白、文天祥等历史名人;也可以是人生的某个时期,如初中生活、夏令营;还可以是大自然中的美景。
只要把这一过程写具体,并能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即可。
(二)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可以写成哲理性散文。
阐述生活中处处有美,要善于发现,就得有一双慧眼;也可以写一篇表达自己人生感悟的散文,比如“我”本来很自卑,一个偶然的事件,使“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潜力……【提示】(一)选材与立意:(1)选材:这一页,记录的是欢乐。
进人初三,新增了一门化学课,第一堂课便是各种各样的实验。
一根玻璃棒不知蘸了什么液体,再放在酒精灯上,忽然燃起的火焰把做实验的同学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