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东区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青海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青海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崎岖(qū)B. 隽秀(jùn)C. 恬静(tián)(正确答案)D. 汲取(x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

B. 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忍俊不禁地笑了。

(正确答案)C. 他的作品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D. 在这场比赛中,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增长了见识。

B.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很突出。

(正确答案)C.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意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诗圣”是杜甫的美誉。

(正确答案)C.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D.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到哪里去”?他问。

B.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是我一定要去试试。

C. 她轻轻地哼起了《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

(正确答案)D.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叶、冬天的雪……都令人陶醉。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大地。

B. 他仿佛看见了未来的希望之光。

C. 那棵树孤独地站在那里,像一个被遗忘的老人。

(正确答案)D. 他的心如刀割一般疼痛。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他用那双神奇的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B.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

(正确答案)C. 他那阴险的笑容,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D. 那个狡猾的狐狸,终于被猎人捉住了。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A. 他那坚定的目光,透露出坚毅的决心。

B. 她的笑容如此灿烂,仿佛阳光般明媚。

(正确答案)C. 他那勤奋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21分) (共4题;共21分)1. (8分)默写填空。

(1)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微动涟漪,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3)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中写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了浓浓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

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2. (4分) (2017九上·海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

明媚的阳光,zhàn_____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清新的空气,多姿的椰林,奇异的热带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独特的lí_____苗风情,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把上文横线上应填的汉字写出来。

zhàn lí________蓝________苗(2)解释画线处“心旷神怡”的含义。

3. (3分) (2018七上·黄陂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________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________暖和”③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________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________。

A . 丰满准保驱走姿容B . 丰盛绝对赶走容颜C . 丰盛绝对赶走容颜D . 丰满平和驱走姿容4. (6分) (2017七下·民勤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青海省西宁市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本1份

青海省西宁市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本1份

青海省西宁市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本1份青海省西宁市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1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请将以下的一至六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 确凿(zuó) 匀称(ch èn) 根深蒂固(dì)B.偌大(nuò) 倜傥(tāng) 藩篱(fān) 周道如砥(dǐ)C.蜷曲(quán) 卑微(bēi) 绮丽(qǐ) 吹毛求疵(cī)D.收敛(liǎn) 妒忌(jì) 伧俗(cāng) 惟妙惟肖(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鸦雀无声宽洪大量大庭广众断章取义磐石B.妇孺皆知无动于衷顾明思义鸡犬不宁真谛C.离合悲欢穷愁潦倒黎民百姓粗制烂造啜泣D.进退维谷因地制宜左右逢源断壁残垣扶掖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西宁市工商局一举查获了不良商贩沥尽心血苦心经营的制假窝点B.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语序不当: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成分残缺:把“西宁市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C.我们在学__ 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前后两面失衡: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5.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报讯(实习记者唐剑)端午节当日,记着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精品解析: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西宁市城区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 写在试卷上。

4. 选择题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 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 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请将1〜5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吞哮(shi)俯瞰(kan) 怂恿(song) 吹毛求疵(zi ) B.酝酿(y£in )污秽(hui) 修毒(qi ) 眼厌欲睡(yan ) C.婆警(suo)孝言(jian) 愧作(zud) 惟妙惟肖(xiAo ) D.娉婷(ping )晴纶(jing) 轻期(xii ) 早然而止(jia ) 【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A.吹毛求疝(zT ) ---- (cl );C. 箴言(jian ) -- (zhen );D. 轻觑(xu ) --- (qu );故选B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旁鹫 消声匿迹咄咄逼人 颠沛流B.眺望 根深蒂固栩栩如声 不屑置辩 C.禁锢 截然不同狂妄自大 相辅相成 D.云宵 纷至沓来自出心裁 千钧重负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A.消声匿迹——销声匿迹;B.栩栩如声——栩栩如生;D.云宵——云霄;故选Co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敢于见异吊年,切忌故步自封。

B.除夕夜,一家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尽享天俭匕乐。

C,即便是在逆境中,她依然霍而不舍地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追求。

西宁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西宁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西宁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西宁市中考试题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字的正确解释是____。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晓”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的正确解释是____。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依”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

2. 根据题目所给的现代文段,完成句子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____。

”(2)“他勤奋好学,____,成绩优异。

”(3)“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____,要勇往直前。

”(4)“这篇文章的结构严谨,____,令人赞叹。

”(5)“老师的话语,____,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每题2分,共10分)(1)形容事情发展得非常顺利,可以用成语“____”。

(2)形容人非常勤奋,可以用成语“____”。

(3)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可以用成语“____”。

(4)形容人非常聪明,可以用成语“____”。

(5)形容人非常懒惰,可以用成语“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文章内容略)4.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5. 分析文章中某个人物的特点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5分)6.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文章中提到的某个问题。

(5分)7.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5分)8. 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并给出你的答案。

(10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9. 解释古诗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

(5分)10. 翻译古诗文中的某句话,并说明其含义。

(5分)11. 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或艺术特色。

2024年西宁市语文中考试卷

2024年西宁市语文中考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成语与“勤奋学习”无关?
A. 悬梁刺股(正确答案)
B. 学海无涯
C. 凿壁偷光
D. 囊萤映雪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是出自唐代诗人之手?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正确答案)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下列哪个词语的拼写是正确的?
A. 脍炙人口(正确答案)
B. 脍灸人口
C. 烩炙人口
D. 脍治人口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圣诞节(正确答案)
D. 重阳节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
A. 《子夜》
B. 《骆驼祥子》
C. 《阿Q正传》(正确答案)
D. 《家》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A. 他心如刀绞,痛苦万分。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正确答案)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坚持不懈”意思相近?
A. 半途而废
B. 锲而不舍(正确答案)
C. 一曝十寒
D. 三心二意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望远镜(正确答案)。

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西宁市中考语⽂试卷及答案 对于初中的同学来说,语⽂成绩的提⾼是靠平时⽇积⽉累和⼤量的语⽂试卷的练习,尤其是做⼤量的中考语⽂试卷。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中考语⽂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宁市中考语⽂试卷 ⼀、语⽂基础知识及运⽤(共25分) (请将以下第1—6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全都正确的⼀项是 A. 瘫痪(huàn) 踌躇(chóu) 家醅(pēi) 强聒不舍(ɡuō) B.菡萏(hàn) 撺掇(cuān) 睥睨(bì) 义愤填膺(yīnɡ) C.孪⽣(luán) 嗔视(zhēn) 愧怍(zuò) 周道如砥(dǐ) D.庇荫(pì) 宽恕(shù) 哂笑(shěn) 盘曲嶙峋(xú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A.更胜⼀筹穷愁潦倒销声匿迹油光可签 B.海枯⽯烂天⾐⽆缝津津有味相形见绌 C.美味家肴锲⽽不舍锋芒毕露味同嚼蜡 D.尽态极妍狂忘⾃⼤遮天蔽⽇隐姓埋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不恰当的⼀项是 A.看到西宁市海湖新区鳞次栉⽐的⾼楼⼤厦,⼈们不禁赞叹:“西宁的变化太⼤了!” B.在改⾰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要怀着⽬空⼀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C.据调查:在各种不⽂明⾏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为深恶痛疾。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化,提升学⽣修养,陶冶学⽣情操的作⽤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项是 A.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B.我国⼈⼯栽培牡丹的历史⼤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约”或者“左右”) C.在那壮美的青藏⾼原上,是我祖祖辈辈⽣活的地⽅。

(删去“在”和“上”) D.做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认真阅读的习惯。

2024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青海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相信自己,沉着应对,把握时间,深思静答。

祝你成功!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学校举办以“溯源黄河·青海长青”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溯源黄河·寻文脉为了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学校将建设一条“黄河文化长廊”,请完成下面问题。

1. 请你用楷书或行书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溯源黄河·青海长青”八个字正确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

2.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同学们对相关汉字的意义进行了查询。

下图是对“青”的意义阐释。

由此可知,“青海”一词中的“青”应理解为“蓝色”,但同学们认为现代汉语中“青海长青”中的“青”不仅指颜色及引申的“年轻”义,还可以有更多的内涵,如:______3. 以下是学校“黄河文化长廊”中对“黄河精神”的解说,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______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

在华夏儿女心目中,黄河早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图腾。

(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络绎不绝B. 生生不息C. 川流不息(2)文段中加点字“脉”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màiB. mò4. 下图是班级为“黄河文化长廊”中黄河流域宗日文化彩陶图片展准备的海报,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5. 学校准备为“黄河文化长廊”题写一幅对联,请你选择恰当的下联()上联:追溯黄河文化之源下联:______A. 文化灿烂海纳百川B. 文化滋养民族之魂C. 传承千年文明之光D. 黄河文明灿烂辉煌活动二:山宗水源·悟精神为领悟黄河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班级开展了“阅读经典作品·领悟黄河精神”为主题的文学品鉴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宁市城东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34分)1. (12分) (2019八下·湖南开学考) 古诗文默写填空(1) 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________。

(3)中原乱,________,几时收?(4)争渡,争渡,________。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赤壁》中运用议论手法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渔家傲》一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志奠定了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4分) (2017七上·肇庆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 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2分)(2018·烟台) 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 .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 . 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

——这句话有语病。

D . 这篇文章,语言艰湿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

——划线成语运用准确。

4. (9分)(2018·烟台)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霍金21岁罹患根肌肉要缩性侧索硬化症,不久使被禁锢在轮椅上,有医生预言他顶多只能活两年。

霍金却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毅力,在他的轮椅上开启了人类认知宇宙的大门。

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2018年3月14日,巨星陨落。

霍金的一生,诠释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即使身体受限,思想却不会。

他曾经说过:“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只低头看脚下。

a生活如何艰难,b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霍金的mèi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人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mèi陨落________力(2)在文段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a________;b________(3)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

霍金却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毅力,在他的轮椅上开启了人类认知宇宙的大门。

5. (7分)(2018·烟台)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选段一: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

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

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

选段二: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1)选段一是祥子给________拉包车的一个情节;选段二中的“我”是________。

(2)祥子与老王都有着令人同情的命运,根据原著简要概括祥子在这家拉包车时的遭遇。

二、阅读 (共4题;共43分)6. (13分)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虽我之死________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⑶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 .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C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 (8分)(2018·烟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向匠人致敬①气象学家竺可桢一生记下了千万字的日记,其中气象方面的内容就占了较大的比例,无论到哪里,像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等,他都有记录。

而正是凭了这样的“笨功夫”,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与计算机时代把历史资料经过整编后概括出来的世界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竟是同一个方向。

②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年轻时为应对陈独秀“字则其俗在骨”的批评,他琢磨出了这样一个“笨办法”:每天,准备一尺见方的纸,百张;先用淡墨临习汉碑,等写完后,前面纸也干了,再折四格写;最后用此纸写行草。

如此,他苦练了两年才告一段落;后来,在北京又续练各种碑帖;直到1930年前后,才算是能稳准地运用悬腕。

苦练了20年,沈尹默终成一代大家。

③从表面上看,无论是竺可桢还是沈尹默,确乎够“笨”够“拙”,他们几乎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

虽然,他们最后成功了,但是从投入产出的绩效比看,似乎太差劲了。

如果他们能够走点捷径,再玩些诸如自我包装之类的花样,不也能够早早成名吗?何必如此折腾自己呢!殊不知,缺少了时间的积淀,缺少了艰辛的努力,谁能保证其气象研究和书法创作的质量?由此观之,所谓“笨人”,那只是“明白人”的代名词而已。

事实上,只有下过“笨功夫”的人,才知道“笨功夫”的意义所在。

就像作家刘震云说起外祖母,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却是方圆几十里割麦子的“头把镰”,速度特别快。

她的诀窍,也是她的“笨功夫”,就是割麦子的时候腰弯下去后,就不再直起来,一直埋头收割。

因为如果直起一次腰,就会直十次。

你会割割停停,速度当然就慢了。

原来“笨功夫”的背后蕴藏着能动的大智慧。

④是啊,“笨功夫”,不是平庸,不是呆板,更不是不动脑筋,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

一万小时定律是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作品《异数》中提出来的,其理论核心为量的积累,可应用于所有领域、所有学科。

一万小时定律解释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否则,不愿辛勤耕耘,总想着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企盼天上掉馅饼;不想凭自身努力证明自己,总想着投机取巧,那注定走投无路。

⑤做肯下“笨功夫”的“笨人”,做专注于事物本身,“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人,说到底,就是要做弘扬工匠精神的“匠人”。

⑥其实,在各个领域,像这般肯下“笨功夫”的“笨人”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选手。

他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我们要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差不多就行’的心态要不得,以工匠精神支撑企业家精神,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无疑是与下“笨功夫”、具“匠心”格格不入的。

我们要把做“笨人”、具“匠心”与“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迈上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联系起来。

这不仅是李总理对中国青年寄予的厚望,也折射出甘做“笨人”、善具“匠心”的真谛。

(1)文章开头从竺可桢和沈尹默的事例写起,其作用是________。

(2)下面哪些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说说理由。

材料一: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鸿篇巨制《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材料二:川航机长刘传健在机舱玻璃突然暴碎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意志力,克服高空失压和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成动让飞机迫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级人员的生命,这一壮举被民航业界专家称为“奇迹”。

材料三:当今娱乐圈出现了许多所谓的“网红”,他们靠精心设计和包装,网络海量传播,一夜成名,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却又都销声匿迹了。

(3)下面各项与本文表达观点不符的一项是()A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C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 .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8. (12分)(2018·烟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些将小水珠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①说起莲,古今中外赞美之辞怕不止万千,但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数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

这句话不仅极具文学价值,同时,也还提及了一种科学现象,那就是荷叶所具有的自清洁效应——由于这一效应最早正是发现于荷叶表面,因此也得名为“荷叶效应”。

②荷叶表面对水非常憎恶,在物理化学中,这一特性被称为“超疏水性”。

正由于此,雨打浮萍,水滴会被弹开,散落四周,即使是极小的水珠,未被弹开的,也都是些圆滚滚的小球,不会趴下变扁,更不可能铺展开来化为水膜;也正由于此,荷叶表面既不染淤泥,又不易沾惹灰尘——浮尘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这种神奇的性质,来源于荷叶表面的特殊结构——荷叶表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蜡质乳突。

荷叶表面每一个上皮细胞都会长出一个乳突,这些乳突仅有几个微米大,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

不仅如此,再放大看,每个乳突表面还都充满着纳米级的小纤毛,这些多级分形的微纳结构会吸附空气,当水珠滴在荷叶上面的时候,由于强大的表面张力,水会被这层气膜托起来而无法接触其本身。

同时,形成这些结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来看,苹果、葡萄表面有层白蒙蒙的生物蜡,在清洗水果的时候常会感觉到打滑,这便是蜡质的“功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