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四川省成都市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四川省成都市真题(含答案、解析)

成都市 2022 年中考语文试题A 卷〔共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 24 分〕一、根底学问〔每题 3 分,共 12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惦.记〔diàn〕翌日〔yì〕哄堂大笑〔hōng〕B.蓦然〔mò〕山涧〔jiàn〕自出心裁〔cái〕C.教导〔huì〕栈桥〔zhàn〕不折不挠〔náo〕D.气氛〔fēn〕热忱〔zhěn〕强词夺理〔qiǎng〕2.以下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如同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这里除了荣耀,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好似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掩盖着我。

C.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D.一个人,假设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3.以下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挖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赶玩耍,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 2025 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乐观创立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眺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当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加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工程,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 5~8 题。

甲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卷及答案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卷及答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四川省成都市二○一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恻.隐(cè)执拗.(niù)忧心忡忡..(chōng)B.剽.悍(piāo)黄晕.(yūn)鲜.为人知(xiān)C.挑衅.(xìn)屏.息(bǐng)如坐针毡.(zhān)D.溅.落(jiàn)憔悴.(cuì)跋.山涉水(bá)【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带着”改为“戴着”;“怪涎”改为“怪诞”;“谶语”改为“谰语”B:“焦燥不安”改为“焦躁不安”;“大难凌头”改为“大难临头”。

D:“溶合”改为“融合”【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四川省成都2020年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四川省成都2020年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④《北梦琐言》载:“韦皋镇蜀,常饮于摩诃之池。”唐代地方官韦皋,不仅喜爱摩诃池的风光,还对摩诃池进行了改造。书皋将解玉溪之水引入摩诃池,他的继任者又将金水河与摩诃池相连,河湖水网得以贯通。以摩河池为枢纽,成都城内的水路交通系统最终形成,并与城外的锦江相连。此后,城内城外,水路连通,水上运输日益成为成都工商业的主要运输方式。
C.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形容人、车等往来很多。句中形容锦江,使用错误;
D.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在“随时”前加“市民”;
B.语义重复。删掉“约”或“左右”;
C.语序不当。将“增长”和“复苏”调换位置;
故选D。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摩诃池,消逝的仙湖
①陆游曾有诗写道:“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翻开唐宋诗卷,你会发现“摩诃池”是一处被频频提到的成都胜境。
②摩诃池始建于隋朝,故址位于现天府广场至人民公园一带。582年,蜀王杨秀建府城,命人在城内取土,留下巨大土坑,雨水渐积,终成大湖。一位西城僧人见此湖而生感慨:“摩诃宫毗罗。”“摩诃”指大,“宫毗罗”为龙,此语谓湖大有龙,故当时人们将此湖命名为“摩诃池”。
D.两文皆为经典,价值各异。甲文的“鲲鹏”超越现实,富有浪漫色彩,影响深远;乙文论说“伯乐”与“千里马”之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一个呢?请任选其中一个词语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A卷 (共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解析

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解析

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解析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刚刚终止,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2021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答案成都市2021年高中时期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刻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点。

考试终止,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旧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1.C答案中畸形(jī)考点:字音。

包括①多音字,如恶,应秉承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着重经历平常易错的词语。

②适应性误读,如狡黠(xiá)容易误读为ji é,需要平常的时候多积存。

③认字适应和地点方言误读,四川人经常认半边字,如干涸(hé)误读为干涸(gù),平翘舌、前后鼻韵也是常犯的一些错误,需要同学们在平常的时候用正宗的一般话朗读。

2.B解析:A答案中暇改为遐;C答案中标志的志改为致;D答案中藉贯的藉改为籍考点:同音字辨析。

备考方法:①依照形旁经历。

如籍和籍,古时候使用竹简来记录文字,因此书籍、籍贯都应该是竹字头。

②由词义入手,进行比较区别。

如标志指说明事物特点的记号。

标致指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域,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

③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如瑕、暇、遐,这几个字也是较易混淆的,如何区分?它们声旁相同,但形旁不同。

形旁表义:王字旁的字跟玉有关,是玉字旁,故瑕是玉上的斑点;走字底的字与行走有关,遐意思是远,走得远;日字旁跟太阳有关,而古人依照太阳来判定时刻,故日字旁的字又跟时刻有关,因此暇意思是闲暇3.c解析: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模样。

成都市近五年中考作文分析及后期备考建议

成都市近五年中考作文分析及后期备考建议
。、
解实与不敢有挥 剖,旧是地不手 自这的无告如自 己就过意别意兹 ,是去和过”去 否一的无去,” 定种我为的因意 自抒“的不此为 我写分长快本“ ,如 久,题挥
字 的 文 章 。
份 期 待 请
手 , 从 此 离 开
离 开 ” 的 , 也
蜕 变 , 远 离 过
来 的 自 己 , 挥
《 孤 独 之 旅 》
√ √

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 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 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 语呢?“散步”……
“我不由的停住了脚步”,是宗璞 文章《紫藤萝瀑布》的开头。一树 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 赏,使“我”浮想联翩……请以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作文, 自拟题目。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 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 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 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 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值……”
通过上面的图表,我们可
以看出最近五年的中考作文, 全命题作文占60%;半命题作 文占20%;材料作文占20%, 没有出现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出现的几率最大。 全命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 是限定了题目和选材的大致范 围,避免了学生考前去背题, 套题,押题,也便于使用统一 的评分标准去评判学生作文水 平的高低,但不足之处是,题 目统一,学生作文内容和体裁 偏单一,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 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2019 年成都中考半命题和材料命题
2017年中考作文分析

2017年中考作文是以宗璞的文章《紫藤萝瀑布》引发: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
“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
经历?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考验?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自拟题目,写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 成都真题精选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 成都真题精选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 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 生动。(4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 中的“蒹葭” 示例一 《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 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 《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 滔滔江水的哀愁?
2.(2022成都)《新华字典》伴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 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4分)
内容
更新词义例证
促进文化交流
技术
(2)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 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①_如__何__得__知__这__一__点___?因 为它用“❶”“❷”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申出了“有 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 ”标示,这样不仅②让___人__一__目__了__然__,还分出 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③列__举___了__相__关__例__证__,比如“朋友”之后是“好~| 战~|网~”。这里,④_用___波__浪__号__(_或__缩__写__符___号__)_(_或__“__~__”__)__代__替__所__注__解__的__ _“__友__”__字___________,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 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中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中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中考真题】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阅卷人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挚.爱(zhì)舵.手(duò)栩.栩如生(xǔ)B.游弋.(yì)藻.饰(zǎo)姗.姗来迟(shān)C.翘.首(qiáo)棱.角(líng)前仆.后继(pū)D.豁.亮(huò)映衬.(chèn)耐.人寻味(nài)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的角落也有图画美:阶砌旁栽着几丛书带草,墙上漫延着爬山虎。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胜利横渡长江。

C.石拱桥不但形势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

D.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地分辩大概到了哪个地区。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马识途先生是名副其实....,意蕴深远;他的诗歌题材....的大师,他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小说别具匠心广泛,韵味十足;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抑扬顿挫....。

这份功力既来自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A.名副其实B.别具匠心C.抑扬顿挫D.孜孜不倦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阅卷人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得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9 分。
A卷
第 1 题:(基础知识)字音
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 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 2013 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
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有以下几个易错点: 搭配不当、 望文 更要培养学生收集、 积累课文和生
第 4 题:(基础知识)病句
分析: 病句辨析与修改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
一、 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没
有语病的一项;二、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修改错误的一项。
常见病句错误: 1 、成分残缺; 2、成分赘余; 3、语序不当; 4 、搭配不当; 5 、结构
作文教学建议
1、必须强化作文训练,每周应有片段作文训练,间周或者
3 周应有一次大作文训练;
2、应兼顾多种命题形式,如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与话题结合的作文等;
3、应进行多种体裁的训练,一定要明确文体,避免“四不像”

4、可以采用多种结构的训练,进行多片段的组合和综合训练;
5、可以进行多种主题的训练;
要分析。 (2009 年 ) 例如:本诗最后一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2014 年)
(2014 年)诗歌鉴赏。 ( 4 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1— 2 题。
成都曲(唐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看,诗人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
2、本诗最后一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 1)自然景色、市井景况 (2)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 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
训练学生正确书
写的能力。
第 3 题:(基础知识)成语
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考查材料主要来自教材和生活中容易误用的成语。 生义、褒贬不当和错用对象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课内重点词语的积累, 活中的词语的习惯。
时时“温故” ,以免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第 10-12 题:现代文阅读
分析:测试阅读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能力。 2009、 2013、 2014 年(《成才与成功》 )考查议论
文, 2010 年至 2012 年都是考查说明文。均为课外文章。
议论文常见考点为: 找出或归纳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理解某词的准确性;
混乱; 6 、表意不明; 7 、不合逻辑等。
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对成分残缺的句子,可增添字词,补全残缺成分。删对重复多余、
句式杂糅、前后矛盾的句子,可删去多余的字词。调对语序不当的句子,可调整语序,使之
合理。 换对用词不当、 搭配不当、 不合事理、 指代不明、 有歧义、 不得体的词语可进行更换,
使之合理。
术的;三是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四是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五是铺叙美好的
亲情和友情的; 六是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七是展望、
预测美好的未来的; 八是
了解பைடு நூலகம்沿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 3)要扎实有序进行作文规范训练。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
“格”,更难做到升“格”,写出有鲜活独特的内容、有独特新巧的构思、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
( 2)要加大阅读量,积累丰富素材。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的积累,我们是无法 写出文质兼美、 大气磅礴的考场佳作的。 积累素材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建议大
家应重点积累如下八个方面的素材: 一是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 二是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
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12 分 )
近五年, 成都市课外文言文考试所选文段一般都是人物故事类,
其内容一般都可用“人
+事”的模式来概括。 如:2007 年的晏子使楚, 晏子谏齐景公, 2011 年的项羽兵败自刎。 2013
年是比较阅读华歆、王朗与华歆字子鱼
,侧面写出了市井的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 (1)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即帮组学生理解了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2)挑选一些简单的诗歌,试着让学生写赏析,从内容到情感到写作手法都有涉猎,然后 推荐一些名家的赏析作品进行对比, 找出学生和名家的相同点, 从而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 趣。 (3)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技巧: 【第一步】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专题报告
刘瑛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 A 卷( 100 分)和 B 卷( 50 分)。
A 卷 100 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
6个
小题 18 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 82 分,包括文言文翻译 4 分,默写 6 分, A 卷现代文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大病句修改训练力度。
第 5 题:(课内文言文)实词
分析:考查对课内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课文重要词语的解释虽然大多在文下注解中都有出现,
但学生记忆有限, 因此, 还需从
词语的本义入手,理解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这样才能有效积
累,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第 6 题:(课内文言文)虚词
如:《成都曲》从全诗看,诗人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
2014 年)
二是对情感的把握。例如: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 2013 年)
三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例如: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2011
年)
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 例如: 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
第 2 题:(基础知识)字形
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 语句均选自教材, 词语大都是 “读一读,
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 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 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6、课堂训练形式应多样化;
7、对于一周一练的作文批改,可以采取只批不改或只改不批的方法;对于大作文可以采用
师生互动同写同评;教师修改,分组互改等形式。
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
1、书写工整,文从字顺,无错别字 2、文体入格,避免“四不像”
3、精心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 4、层次分明,段落清晰,结构完整 5、精雕细作,优化语言 6、言之有物,力戒空洞 7、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8、推陈出新,张扬个性 9、限时作文,重视字数限制
则》出乎所有老师的预料。因此,即使是课内篇目的阅读,也应该是通过课文文本的教学, 教会教会学生全面阅读的能力。
第 8 题:(课内文言文)翻译
分析: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考生应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
文言翻译一般要求用直译的方式, 只
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意译。
因此,我们要抓好直译训练, 落实关键字词, 并注意文言文特殊的语法句式和表达习惯,
重视学生在语境中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训练。
第 9 题:(课内文言文)默写
分析: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
近三年,成都中考默写一部分采用三选二(任选其中两句)
、补足型的方式默写;一部
分全诗默写,主要考查七言绝句的背诵。
因此, 我们要督促学生篇篇背诵,字字落实, 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 更要
有新颖绝妙的切
入视角和与众不同的语言的考场佳作。
B卷 1 诗歌赏析
近年来成都中考诗歌鉴赏由课内转向了课外,考查的内容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内容的理解 . 例如 : 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
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011 年) 。例
强调对学生
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丰富性的考查,让多读书、多思考的学生得高分。
2013 年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审题不严密,偏离题意; 2、思想性不足,欠缺深度和新意; 3、视野不够开阔,素材陈旧单薄; 4、文章四平八稳,创意不足; 5、布局不严谨,逻辑性不强; 6、过分追求形式,怪诞而华而不实; 7、语言欠通畅,缺乏相应表达能力; ……
分析: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的理解。 《考试说明》中有 12 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之、为、其、于、以、乃、则、因、所、
且、何。 近五年考题中的文言虚词均在其中。 所有材料均来自课内, 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文言文
中的虚词意义必须掌握,否则就会判断错误。 虽然考题在题干设置上没有强调对词性的考查, 但在虚词的教学中却不能回避, 如“之”
12 分,作文 60 分。
B 卷 50 分, 包括课外诗歌鉴赏 4 分, 课外文言文 12 分, 名著阅读 4 分,现代文阅读 18
分,语言运用 12 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 A 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 1 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 3 分,即
选择题由原来的 18 分变为 21 分; A 卷现代文阅读减少 1 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 12 分变
的声音 +话题作文(带提示语) :守望
11 年命题作文(带提
示语):拥抱
12 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 :走过那一个拐角
13 年命题作文(带提示语) :再也没有
14 年半命题作文:小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