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学概论》纳米材料1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中的功能材料

材料科学中的功能材料

材料科学中的功能材料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涵盖了纳米技术、超导材料、声波材料、光电材料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电脑、手机、汽车和家电都运用了大量的功能材料。

本文将以探讨功能材料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为主题,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一、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小于100纳米的材料,它们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纳米材料因具有较小的纳米尺寸,电荷分布不均匀、表面能大、量子效应的影响等特点,在化学、物理、电子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十分广泛。

纳米钛酸、纳米氧化铁、纳米氧化铝、纳米金属等应用广泛。

例如,在得克萨斯州理工大学的研究中,使用的纳米氧化锌材料可以用于生产抗菌、抗肿瘤等医疗用途的产品。

在能源领域,纳米银材料已经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更加高效地转化太阳能为电能,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材料表现出完美的电阻为零的现象。

超导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能源传输、磁共振成像、电子学、粒子加速等。

超导材料的关键是解决它们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的制备。

目前,超导材料被广泛用于大型磁共振成像设备、飞行器和电力传输系统中。

三、声波材料声波材料是一类专门设计用来是声波传送、扩散和控制的材料。

声波材料在通信、人工听力、防雷雷达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声波材料的例子包括压电陶瓷、声子晶体和超材料。

其中,声子晶体的一个应用是改进人工听力设备和半导体上的微波频率过滤器。

而超材料则可以用于消除回声和噪音,同时也可以用于生产声波攻击武器及其检测设备。

四、光电材料光电材料是一类特殊的功能材料,它们可以在光和电子之间实现转换。

这些材料可以在太阳电池、LED、显示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在过去,器件的性能往往局限于材料本身的性质。

现在,通过对光电材料的改进和控制,可以制造出更高效、更稳定的器件,这个进展推广了光电器件和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大规模应用。

纳米材料综述功能材料与应用论文(已处理)

纳米材料综述功能材料与应用论文(已处理)

纳米材料综述功能材料与应用论文(已处理)纳米材料综述摘要概述了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结构特征, 重点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光谱、催化、光电化学及反应性等化学特性及应用.1、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纳米材料是指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 0.11 nm, 100nm 的超微粒子纳米微粒及由其聚集而构成的纳米固体材料。

纳米固体材料分为纳米晶体材料、纳米非晶态材料及纳米准晶态材料。

其中纳米晶体材料按其结构形态又可分为四类:1 零维纳米晶体, 即纳米尺寸超微粒子;2 一维纳米晶体, 即在一维方向上晶粒尺寸为纳米量级, 如一维纤维, 一维碳纳米管;3 二维纳米晶体, 即在二维方向上晶粒尺寸为纳米量级, 如纳米薄膜、涂层;4 三维纳米晶体, 指晶粒在三维方向上均为纳米尺度, 如纳米体相材料, 纳米陶瓷材料。

另外, 还有纳米复合材料, 以复合方式不同分为0-0、0-2、0-3 型复合, 即零维纳米粒子分别与纳米粒子、二维及三维材料复合而成的固体材料。

纳米材料科学是现代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系统地研究纳米材料的性能、微结构和谱学特性,通过和常规材料对比, 找出纳米材料的特殊规律, 建立描述和表征纳米材料的新概念和新理论, 发展完善纳米材料科学体系;2 探索新的制备方法, 发展新型的纳米材料, 研究制备工艺与材料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 并拓宽其应用领域。

2、纳米材料的性质2.1、纳米微粒的结构和特性纳米粒子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是由数目很少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聚集体。

由于纳米粒子具有壳层结构。

粒子的表面原子占很大比例,并且是无序的类气状结构, 而在粒子内部则存在有序-无序结构,这与体相样品的完全长程有序结构不同。

纳米粒子的结构特征使其产生了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并由此派生出传统固体材料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性质。

什么是纳米材料

什么是纳米材料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至少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尺寸小于100纳米的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光电、磁学、力学、热学等方面表现出与宏观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纳米材料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体系,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为其在传感器、催化、生物医学、纳米电子器件、纳米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纳米材料的种类繁多,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片、纳米球等。

其中,纳米颗粒是一种最常见的纳米材料,其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

纳米颗粒可以是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磁性材料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光学、电子、磁学等性质,因此在催化剂、生物医学、纳米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惰性气体凝聚法、溅射法、机械合金法等,化学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等,生物法利用生物体系合成纳米材料,如植物、微生物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备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纳米传感器、纳米催化剂、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和纳米电子器件。

纳米传感器利用纳米材料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微量的化学物质、生物分子甚至单个分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催化剂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可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

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可以用于药物传输、肿瘤治疗、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纳米电子器件利用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和电子输运性质,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纳米电子器件,为电子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总的来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在传感器、催化、生物医学、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纳米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纳米功能材料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纳米功能材料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纳米功能材料》—思考题第一章、概论1.纳米材料定义及分类。

定义:利用物质在小到原子或分子尺度以后,由于尺寸效应、表面效应或量子效应所出现的奇异现象而发展出来的新材料。

分类:纳米粒子(零维纳米结构);纳米线、纳米棒(一维纳米结构);薄膜(二维纳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晶材料(三维纳米结构)。

2.功能材料定义及分类。

定义:是指通过光、电、磁、热、化学、生化等作用后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1)按材料的化学键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2)按材料物理性质分类:磁性材料、电学材料、光学材料、声学材料、力学材料;其他分类方法:(3)按结晶状态分类: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态材料;(4)按服役的领域分类: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3.按照产物类型,纳米材料如何划分类别。

按照产物类型进行划分:(1)纳米粒子(零维):通过胶质处理、火焰燃烧和相分离技术合成;(2)纳米棒或纳米线(一维):通过模板辅助电沉积,溶液-液相-固相生长技术,和自发各向异性生长的方式合成;(3)薄膜(二维):通过分子束外延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合成;(4)纳米结构块体材料(三维):例如自组织纳米颗粒形成光带隙晶体4.纳米结构和材料的生长介质类型?(1)气相生长,包括激光反应分解合成纳米粒子、原子层沉积形成薄膜等;(2)液相生长,包括胶质处理形成纳米粒子、自组织形成单分散层等;(3)固相生成,包括相分离形成玻璃基体中的金属颗粒、双光子诱导聚合化形成三维光子晶体等;(4)混合生长,包括纳米线的气-液-固生长等。

5.按照生长介质划分:(1)气相生长,包括激光反应分解合成纳米粒子、原子层沉积形成薄膜等;(2)液相生长,包括胶质处理形成纳米粒子、自组织形成单分散层等;(3)固相生成,包括相分离形成玻璃基体中的金属颗粒、双光子诱导聚合化形成三维光子晶体等;(4)混合生长,包括纳米线的气-液-固生长等6.纳米技术的定义?定义:由于纳米尺寸,导致的材料及其体系的结构与组成表现出奇特而明显改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现象和新工艺。

纳米功能材料课件

纳米功能材料课件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太阳能电池
纳米功能材料如纳米硅、 纳米染料等可以提高太阳 能电池的转化效率,降低 成本。
燃料电池
纳米功能材料如纳米碳管 、纳米合金等可以改善燃 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提 高能量密度。
储能电池
纳米功能材料如纳米磷酸 铁锂、纳米钛酸锂等可以 改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性 能,提高循环寿命。
真空蒸发镀膜法
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加热蒸发材料 ,使其在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该方 法可制备连续、均匀的薄膜,但设备 成本高,操作复杂。
化学法
化学气相沉积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使气体 在基底上发生化学反应并沉积成 膜,该方法可制备连续、均匀的 薄膜,但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

溶胶-凝胶法
通过控制溶液的化学反应条件, 使前驱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凝胶 ,再经过干燥和热处理制备纳米 材料。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产品
THANKS
感谢观看
光学性能
总结词
纳米功能材料的光学性能是指其在光场作用下的响应行为,包括光的吸收、散射、折射和发射等。
详细描述
光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性能在光学器件、光子晶体和光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此外,纳 米功能材料还可以通过光激发产生荧光、化学发光等发射性能,这些性能在生物成像、传感和显示技 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环境的破坏。
责任与赔偿
03
明确纳米功能材料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责任和赔偿问
题。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全球性的纳米功能材料法规和伦 理标准。
推动研究与创新
鼓励和支持纳米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创新,促进纳米技术的可 持续发展。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综述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综述

纳⽶粒⼦的制备⽅法综述纳⽶粒⼦的制备⽅法综述摘要:纳⽶材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种多功能材料。

在纳⽶材料的当前研究中,其制备⽅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的制备⼯艺过程的研究与控制对纳⽶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主要概述了纳⽶材料传统的及最新的制备⽅法。

纳⽶材料制备的关键是如何控制颗粒的⼤⼩和获得较窄且均匀的粒度分布。

[1]Abstract :Nanometer material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which was developed in recend .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it , its produce-methods occupy the important occupation . New methods’ reseach and control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Nanometer materials’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This title mainly introduces nanometer materials’traditional and new method of producing . The key of the nanometer material s’ producing Is how to control the grain size and get the narrow and uniform size distribution .关键词:纳⽶材料制备⽅法Key words :Nanometer material produce-methods正⽂:纳⽶材料的制备⽅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等三⼤类。

下⾯分别从三个⽅⾯介绍纳⽶材料的制备⽅法。

物理制备⽅法早期的物理制备⽅法是将较粗的物质粉碎,其最常见的物理制备⽅法有以下三种:1.真空冷凝法⽤真空蒸发、加热、⾼频感应等⽅法使原料⽓化或形成等离⼦体,然后骤冷。

3.-纳米功能材料理论基础PPT课件

3.-纳米功能材料理论基础PPT课件
局限性在于能够处理的系统的大小有限,计算所需要的CPU时间 和存储器容量随着系统中电子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能够处理的 原子数量一般在1000个原子以内。
只能研究尺寸较小的纳米结构,或得到局部性质,如表面/界面等。
7
-
泛函密度理论的框架
物质的电子结构由多粒子体系哈密顿函数和薛定格方程 描述
通过Born-Oppenheimer 近似,实现离子和电子自由度的 分离
ZnO纳米线激子束缚能与半径的关系(a) L=0轻空穴 (b) L=±1重空穴。
1s,2s和3s分别对应于基态,第一激发态和第二激发态的结合能。
32
-
Z方向波函数的平方在Z方向的分布
33
-
• 沿Z方向的波函数的平方 在Z方向的分布,其中的 实线代表考虑了介电失 配的结果,而虚线代表 没有考虑介电失配的结 果。
26
-
缺陷对ZnO纳米线能带结构的影响
存在VZn, Pi, Oi, PZn-2VZn, VO和 Zni缺陷时ZnO纳米线的 27 - 电子能带结构图。费米能级设定为零。
掺杂对电子结构的影响(费米面处态密度分布)
用SIESTA软件计算的Na、Ga和N掺杂ZnO纳米线在费米面附近的态 密度分布的等高面
带隙与表面原子比
近似线性关系表明带隙随纳米线直径的变化是由表面原子引 21 - 起的。Eg~d的关系可以用来调控发光波长。
Eg与纳米带度/厚度的关系
ZnO纳米带的LDA带隙宽度(EgLDA)随纳米带截面积的尺寸相关变化。 (a)点线连接具有相同宽度不同厚度的纳米带 ,A、B、C代表具有相近
截面积,但不同禁带宽度的情况
(b) 点线连接具有相同厚度不同宽度的纳米带
22
-

什么是纳米材料

什么是纳米材料

什么是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其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通常是指直径小于100纳米的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等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首先,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是其独特性能的重要来源。

当材料的尺寸缩小到纳米尺度时,其表面积和表面能会显著增大,相对应的体积和质量却急剧减小,因此纳米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质会发生明显变化。

例如,金纳米颗粒由于尺寸效应,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会发生变化,导致其在光学、生物传感、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其次,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也是其特殊性能的重要来源。

在纳米尺度下,由于量子力学效应的显著表现,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纳米碳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量子效应,在电子器件、传感器、材料强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此外,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也是其独特性能的来源之一。

纳米材料的大比表面积使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增强,表面吸附、表面活性、表面能等表面效应对纳米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纳米氧化铁颗粒由于其表面活性和表面吸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生物医药、磁性材料等领域。

总的来说,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独特的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表面效应等特性,其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纳米材料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特性 熔点降低 烧结温度降低
光学特性 宽频带强吸收 红移和蓝移
热学特性:
a. 熔点降低
Au的熔点:1336K;2nm的金粒子约在327K开始熔化 Ag的熔点:1233K,银纳米粒子在低于熔点373K熔化 Pb的熔点:600K, 20nm的铅粒子约在312K开始熔化 Cu的熔点:1326K ,40nm的铜粒子约在1023K开始熔 化。
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比例和粒径之间的关系
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 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称为量 子尺寸效应。能带理论表明,金属费米能级附近 电子能级一般是连续的,这一点只有在高温或宏 观尺寸情况下才成立。对于只有有限个导电电子 的超微粒子来说,低温下能级是离散的。
3.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小尺寸效应 表面与界面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
小尺寸效应
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当纳米微粒的尺寸与光波的 波长、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 寸相当或更小时, 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声、 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均会出现质变。由于 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 尺寸效应。
2. 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
纳米粒子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尺寸与物理的特征量相差 不多,小颗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大的 比表面积使处于表面的原子、电子与处于小颗粒内部的原 子、电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别,这种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 效应对纳米微粒的光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使纳米微 粒具有同样物质的宏观大块物体不具备的新的光学持性
Wronski计算出Au微粒的粒径与熔点的关系:
纳米微粒的熔点比常规粉体低得多。这是由于纳 米微粒的尺寸小,表面能高、比表面原子数多, 这些表面原子近邻配位不全,活性大以及体积远 小于大块材料。纳米粒子熔化时所需增加的内能 小得多。这就使得纳米微粒熔点急剧下降。
b. 烧结温度降低
所谓烧结温度是指把粉末先用高压压制成形,然后在 低于熔点的温度下使这些粉末互相结合,密度接近于 材料的理论密度的温度。
一 . 纳米粉体材料的特性 二 . 纳米粉体材料—碳纳米管 三. 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的应用 四. 纳米粉体材料的表征 五.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 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 (1) 特殊的光学性质 (2) 特殊的热学性质 (3) 特殊的磁学性质 (4)特殊的力学性质
表面与界面效应
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大,位于表面的原子占 相当大的比例。下图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 的比例和粒径之间的关系。
STM针尖
硅表面
利用探针针尖与表面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可以用 来分析高分辨率成像。
1986年Binning等人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 STM 与ATM共同构成了现今称之为扫描探针显微 镜(SPM)的两大主体技术。
1990年IBM在Ni表面用35个氙原 子排出“IBM”
C60 铜表面
STM和AFM:观测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对表 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的研究 有着重大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由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或晶粒组成的材料。 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微
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 型的宏观系统
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将显示出 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 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Richard P. Feynman
“There is a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
... Why cannot we write the entire 24 volumes of the Encyclopedia Brittanica on the head of a pin? Let‘s see what would be involved. The head of a pin is a sixteenth of an inch across. If you magnify it by 25,000 diameters, the area of the head of the pin is then equal to the area of all the pages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tanica. Therefore, all it is necessary to do is to reduce in size all the writing in the Encyclopaedia by 25,000 times. Is that possible? The resolving power of the eye is about 1/120 of an inch--that is roughly the diameter of one of the little dots on the fine half-tone reproductions in the Encyclopaedia. This, when you demagnify it by 25,000 times, is still 80 angstroms in diameter---32 atoms across, in an ordinary metal. In other words, one of those dots still would contain in its area 1,000 atoms ...
常规A12O3烧结温度在2073-2173K,在一定条件 下纳米Al2O3可在1423K-1773K烧结,致密度可达 99.7%。常规Si3N4烧结温度高于2273K,纳米氮 化硅烧结温度降低400-500K。
TiO2韦氏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变化
纳米粒子尺寸小,表面能高,压制成块材后的界 面具有高能量,在烧结中高的界面能成为原子运 动的驱动力,有利于界面附近的原子扩散。因此, 在较低温度下烧结就能达到致密化目的。
G.Binning和H.Rohrer与电子显微镜的创制者E.Ruska 教授一起荣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
"for his fundamental work in electron optics, and for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electron microscope"
5
10
15
0 20
5 25
10
15
20
25
X Axis Title
X Axis Title
Y Axis Title Y Axis Title
(2)纳米氮化硅、SiC及Al2O3等纳米粒子对红外 有一个宽频带强吸收谱。
a. 尺寸分布效应。通常认为纳米材料的粒径有一定的分布,不 同颗粒的表面张力有差异,引起晶格畸变程度也不同。这就 导致纳米材料的键长有一个分布,认为这是引起红外吸收宽 化的原因之一。
人体辐射电磁波长 主要雷达波长
(1) 宽频带强吸收
大块金属——不同颜色的光泽:对可见光范围各种颜色(波 长)光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
各种金属纳米微粒:黑色
对可见光的反射率极低,对可见光低反射率,强吸收率导
致粒子变黑。
hv
B
B
1.0
1.0
0.5
0.5
0.0
0.0
-0.5
-0.5-1.0 0Fra bibliotek-1.0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 它是指在1--100nm尺度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 规律、特性的高新技术学科。其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 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 能的产品。
纳米技术主要包括为微型电动机械系统(minisize electromotion mechanism system,MEMS);纳米电子学 和纳米生物药物学等。
"for their design of th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 Rü schlikon, Switzerland
Ernst Ruska
Gerd Binnig
Heinrich Rohrer
...Just imagine, materials with 10 times the strength of steel and only a fraction of the weight; shrinking all the information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into a device the size of a sugar cube; detecting cancerous tumors that are only a few cells in size ...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原子分子团簇 微观体系
电子显微镜 纳米颗粒
光学显微镜
超微颗粒
粉体
介观体系
宏观体系
各种颗粒的粒径范围
b. 纳米固体
纳米固体是由纳米微粒聚集而成的凝聚体 与普通材料相比,纳米材料的界面体积显著提高
纳米固体的分类:
按几何形态分:
纳米纤维材料 纳米薄膜材料 纳米块体材料
第一节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简介 第二节 纳米粉体材料 第三节 纳米块体材料
第一节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简介 1.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2. 纳米材料的分类 3.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纳米粉体材料 第三节 纳米块体材料
1.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