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随风吹笛》

合集下载

2017济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济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济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准备参加中考的学生多做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并加以学习才可以提高成绩,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济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2017济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选择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 簌簌(s ù) 淹没(mò)骚动(sāo) 唾手可得(chuí)B. 陨落(yǔn) 鄙视(bǐ)厮守(shī) 忸怩不安(niǔní)C. 讪笑(shàn)窸索(xī)嗫嚅(nièrú)懵懵懂懂(měnɡ)D. 叱骂(chì) 隘口(yì)颓唐(tuí) 喋喋不休(dié)2.下面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A. 狼籍死乞白赖触目伤怀情郁于中B. 简陋俯拾皆是背井离乡不能自己C. 轻篾立锥之地呆若木鸡文质彬彬D. 荆棘无所事事顽固不化天伦之乐3.下列句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B. 仅从钓鱼岛事件,就可以看透日本顽固不化的侵略本性。

C. 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

D. 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B.为防止交通事故,部分城市对行人闯红灯采取了罚款。

C.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B.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C.“我是一个美国兵。

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专题训练(3篇)

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专题训练(3篇)

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专题训练(3篇)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专题训练(3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随风吹笛(林清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荷塘如诗三、阅读下面散文,完成9~12题。

洞庭湖远眺(林非)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随风吹笛□林清玄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而且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

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

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它,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

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边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

过了一会儿,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便是演奏者。

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

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

随风吹笛(节选)

随风吹笛(节选)

龙源期刊网
随风吹笛(节选)
作者:林清玄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2014年第17期
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声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竹林。

音乐显然是来自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

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

我看天色尚早,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

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厉如笛子的声音。

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

雨早停了,我却好像经过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找一找
从文中找出描写竹林随风吹笛的句子。

《随风吹笛》和《烈风雷雨》阅读2016.3.29

《随风吹笛》和《烈风雷雨》阅读2016.3.29

烈风雷雨王统照原文见《语文主题学习》2第46页1.突喊,哭跃,悲哀极度的舞蹈,“血脉愤兴”的狂歌,挥动着,旋转着那些表现热情灿烂的千万个旗帜;震吼着,嘶哑着那为苦闷窒破了的喉咙;鼓荡起,冲发起,吹嘘其平地的狂飙横澜.……呵!呵!这不是在那万头攒动中的精诚!呵!呵!这不是在那幽暗地狱中的火光明耀!这如醉如狂的举动与声音,正像在刀斧手下逃脱出来的无数囚徒,赤手光膊与狰狞的“伍伯”作最后的斗争,激发的,热化的火焰已烧透了我们的心腑,我们不能再正襟叉手在良时中闲磕牙,我们也不能安安静静在陇上辍耕着唱着“月儿光光”的歌曲.2.太空中射来了一支毒箭,使得人们都中了“狂疾”.朋友们!人们的活剧便是在“狂疾"中的挥发与挣扎!只是优游而不求呼唤;只是逍遥而不能愤怒;只闲挥涕泪而不去一试刀剪的锐锋,这是多末卑柔荏的生活!……但因此便发生了这不可平息的“狂疾”,然后可以创造出开辟出足容得我们盘桓的快乐的花园,然后可以有雍容安暇的时光够我们去消遣.而“狂疾”的一日不好,你便须一日与狂魔相激斗!……这才是人生活剧的真趣味;真表现,真精神!3.黯阴的空中只有层叠与驰逐的灰云;那深墨的,那如铅笔画副上烘染的,如打输了交手仗的武士的面色的,如晶亮的薄刃上着了一层血锈的部分,如美人失眠后的眼角的青晕,低沈下多少惨恻的哀意,都由那灰色层云中弥漫了我们的心头!4.卷地的狂飙,爽利的冰雹,倾落的骤雨,震惊的疾雷,呵呵!千万铁甲中的金鼓的鸣声,无量数的健儿呐喊,看呵!葱绿的树木也不在慢舞纤腰了;坦平的道路也不能任人家自由践踏了,只有淋漓下的悲壮的高调趣音,从地狱的中心随了飞来的霹雳喝磕,喊动;——喊动这已死的地球上安睡着的婴孩!5.不要安静的!不需安静的!我们要实现吐火的梦境,我们要撞碎血涛的洪钟,我们要用这金蛇般的电光遍射出红色的光亮,要用震破天地的雷霆来击散阴霾.这样情热的当中,岂容得踌躇,恐怖!这疾风暴雨的日子里,正是狂歌起舞的时间!为要求精如日星的生活,为要求灿如朝花的将来,我们便情愿狂醉,情愿在水火中相搏战,情愿将此混沌的世界来重行踏反,重行熔化,重行陶铸.6.好剧烈的一场烈风暴雨!……7.好快活的人生的活剧!……8.好一曲悲壮的歌声,那余音哀厉是永远长存在人人的心中!阅读题目:1 第一段中作者把烈风比作(),(),(),()2 第二段的"毒箭" 是指-------------3 第五段中的三个“情愿” 表达了“我们” -------5 仿照第三段的形式,写一段文字,要求以“彩云”为对象(原文以“灰云”为对象),写四个句子。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的一项是()(2分)A.浩瀚.(hàn)冗.长(yǒng)镌.刻(juàn)偌.大(nuò)B.奇崛.(jué) 涓涓.(juān) 嶙峋.(xún) 颠簸.(bǒ)C.斑斓.(lán) 斟酌.(zhuó) 巾帼. (guó) 倔强.(jiàng)D.萋.萋(qī) 阴霾.(mái) 呵.护(hē)惘.然(wǎ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凝固咫尺眼花缭乱深居简出B.剽悍萦回克勤克俭义愤填膺C.晶莹热忱风度翩翩重峦叠嶂D.幅员藤蔓煞有介事才蔬学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仲春时节,花儿竞放,万紫千红。

B.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

C.这两座建筑物,造型相似,风格一致,大相径庭。

D.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怨的小夜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自觉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B.《再别康桥》表达了一种轻烟似的离情别绪。

C.不但桂林自然风光旖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D.开往桂林周边县城的动车大约有十个班次左右。

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这是一句伟大的名言,它穿透了所有表层的现象。

②我们中学生应该奉行“成为你自己!”这一法则。

③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④《唐璜》可以再写,但拜伦绝不会重现。

⑤不是吗?《向日葵》可以复制,但梵•高不可以克隆。

A.②④①③⑤B.②④⑤①③C.③①⑤④②D. ③①②⑤④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是《茶馆》和《日出》。

B.古代把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称为“牺牲”。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送春》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送春》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送春》1.文章一开头便写道:“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

”为什么说“声势最为浩大”?答案:二月兰“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

用“声势浩大”来描写二月兰,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案:展现了二月兰开花的动感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2.第四段开头“这花开得好放肆”一句中,“放肆”这个词的本意是什么?在这里指什么而言?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本义是轻率、毫无顾忌,含有贬义。

这里指二月兰开花开得多,开得热闹,开得自由自在。

表达出作者欣赏和赞美的感情。

3.“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大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

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在含笑望着它们。

”请分析这一句话的表达特色。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二月兰开得美丽,开得“放肆”,使人印象深刻;从动静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富有情趣。

4.文章的标题是“送春”,但前半部分却用较大的篇幅描写二月兰“声势最为浩大”,“开得好放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借二月兰的“声势最为浩大”,“开得好放肆”衬托春的到来,表达了二月兰将春天送来。

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

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

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

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

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

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

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

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

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

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

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

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毕业季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杰出的创造者。

他们毕生艰守岗位(传承传达)记忆,zuān研技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创造”,他们是令人敬仰的大国工匠。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zuān:誉.:⑵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2分)改为。

⑶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分)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4分)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

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

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修改①修改②3.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6分)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⑴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⑵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

(4分)4.诗文名句填空(10分)必答题:⑴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⑵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⑶,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⑷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⑸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⑹《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选答题:⑺自古逢秋悲寂寥,。

2017年天津中考 语文 试题(word文本 附答案)

2017年天津中考 语文 试题(word文本 附答案)

2017年天津中考语文试题(word文本附答案)2017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本卷共11题,共27分)一、(本大题共11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峰峦(luán)B。

磐石(bān)C。

潮汐(xī)D。

轻盈(yíng)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4.下面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XXX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XXX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B。

“XXX出汉塞,归雁入XXX。

”(XXX《使至塞上》)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表达了久居边塞,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C。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XXX。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像XXX那样挽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随风吹笛》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

A.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这“自
然的声音”所表达的本质意义是相同的。比如,百灵鸟画眉的
声音与蝉蛙的声音,对热爱自然的人来说,都是悦耳的。
B.在寒夜里放着万蝉齐鸣的录音,至少会给听众带来
两种感受:一是让自己走进自然之中;二是从心里驱赶了冬
天的寒意,心里渐渐暖合起来。
C.听《溪水》的录音时,听到了两声山鸟的锐音,“盈
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候想到往日的欢愉,
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着说明作者更喜欢鸟声。
D.“我”后来去了几次,要么有雨无风,要么有风无雨,
其实就是有了和那天一样的风和雨,还有竹子,“我”的感受
也不会和那天一样,因为一种感受只属于那个瞬间。
E.文章最后说“有雨有风,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
成为交响乐”,这句中的“交响乐”与我们平时听到的那些高超
的音乐家演奏的“交响乐”给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
2.请说出“我的故乡在遥远的地方”这一句中的“遥远”
与文中“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句中的“遥
远”的含义。
前者的”遥远”:指路途很远。
后者的“遥远”:指文中笛子的声音所飘到的地方比一般
音乐传送的地方远。
3.为什么说“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答案:因为作者认为:音乐是美好的象征,产生音乐的
地方应该是美好之地、善良之地、文明之地。
4.每逢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
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请把我喜悦的内容有自己的
话写出来。
答案:春雷响起,表明冬天的结束,明媚的春天来临了;
春雷响起,这是自然的声音,它粗矿、豪放、惊天动地,给
人一种抖落冬天的寒意。迎接万物苏醒的时刻的快乐。
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
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
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
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
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而且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乡下的一片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
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面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
是来自于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竹林是最神秘
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竹林。因为树林在密,阳光总可
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它,唯有树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
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有
些树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在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
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树林中是有乱
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
田边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过了一会我看看天气尚早,
离竹林大约两公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
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的音乐震撼
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
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便是演奏者。我
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过水渍,
互相摩擦便发出了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
叶间隙,即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
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一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
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
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
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它常常在
山中独坐一日,为的就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盒录音
带,是在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
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冷漠的房宇像是有无数的蝉
在盘飞对唱,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比如流动的声音,山风
吹拂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盒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
溪水淙淙之间,突然一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
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
出欢欣的感叹。
虽然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但是都没有这一次在树林里
感受得如此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以的声音都是独奏,可是
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团刚开始演奏的
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
很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
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
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的
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
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
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
成为交响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