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菠萝蜜》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理解(二)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理解(二)

生命里偶然的欢喜——林清玄散文作品阅读理解(二)翡翠莲雾林清玄①外祖母家最后的一棵莲雾树,因为院子前面拓宽道路,被工程队砍除了,听说要砍的时候,树上还结满了莲雾。

看到哥哥的来信,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那棵莲雾树倒下,脑中却浮起一幅图像——莲雾树应声倒下,满地青色的莲雾在阳光下乱滚。

②从我有记忆开始,外祖母家前就是一个大的果园,种满荔枝、柿子、龙眼、枣子、莲雾等水果,因此暑假的时候,我们最爱住在外祖母家,每天都在果园中追逐嬉戏,爬到树上去摘水果。

外祖母逝世很多年了,每次想起她来,自己就仿佛置身在那个果园中,又回到外祖母的怀抱。

③记忆中的果园所盛产的水果,和现在的水果比较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都是“土种”,大部分是长得细小而有酸味的。

柿子比不上现在的肥软多汁,荔枝修长带些酸味,龙眼是小而肉薄,枣子长得还没有现在一半大,一点也比不上现在市场上经过改良的品种。

④只有十几株莲雾树是我印象最深的。

树上结出的莲雾全是翠绿颜色,果实瘦瘦的,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

但那种绿色是淡的,就着阳光,给人透明的感觉。

这种土生土长的莲雾汁水虽少,嚼起来坚实香脆,别有风味。

⑤那十几株绿色莲雾树长得格外粗壮高大,柿子、荔枝树都比不上它,它大到小孩子可以躺在枝桠的杈上睡午觉。

一串串累累的果实藏在树叶中,有时因颜色相同而难以发现。

⑥不知道绿色的莲雾何时在市场上消失,现在的莲雾都是淡红色的品种,肥胖多汁,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吃它,总觉得好像是水做成的,少了莲雾应该有的气味,尤其是雨季生长的红莲雾几乎是淡而无味的。

每次看到红莲雾,我都想起一串串的绿色铃铛,还有在莲雾树上午睡的一段记忆。

⑦由于舅舅们并不是赖着那个果园维生,多年来,一直让它任意生长,收成的时候总会送一些给我们家,有时表兄弟上台北,也会带一袋来给我。

因此尽管时空流转,我和果园好像还维持着一种情感的牵系,那种感情是难以表白的,它无可置疑地见证我们一些成长的痕迹。

⑧又一年,因为乡道的开辟,莲雾树几乎被砍光了,只留下最靠屋子的一株。

海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将下列文字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志存高远筑梦想脚踏实地行四方。

【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要注意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建议采用正楷字体书写。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海南是海域辽阔、岛屿众多的省份。

海南省管辖着约200 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其中南海作为中国四海的浓缩精华,她富饶丰yíng,能够为你打开中国的蓝色宝库,她深邃宏远,可以带你感受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

同时海南省所辖海域上还①(A.星罗棋布B.鳞次栉比)地分布着600 余个岛、礁、滩和沙洲,其中海南岛最大,总面积达3.39 万平方千米,全省海岸线长达1811千米,大小gǎng 湾有84 处,是中国②(A.首屈一指B.名副其实)的第二大岛。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管辖.②底蕴.③丰yíng④gǎng 湾(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3)上述语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南省具有的特征。

【答案】(1)(4 分)①xiá②yùn ③盈④港(2)(2分)①A ②B【评分标准:每空1分】(3)(2分)列数字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解析】(1)试题分析:这里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①xiá②yùn;根据语境可以确定汉字分别为:③盈④港。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选择“名副其实”。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从文段内容很明显可以看出,作者主要用了一系列的数据来说明,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海南省管辖着约200 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说明海南的海域广;“地分布着600 余个岛、礁、滩和沙洲,其中海南岛最大,总面积达3.39 万平方千米,全省海岸线长达1811千米”表现海南的岛屿多。

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八个大题,满分113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共6分)评卷人得分1.(4分)2.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各填上一种事物的名称。

(2 分)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送行路上,晓依顺手折下路边的①,以表达惜别之意。

过了一个月,朋友给晓依发来一封邮件,邮件里画了②,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2分)二、语言表达(共7分)评卷人得分3.请你根据下面谈话内容,给市盐务管理局写一封为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书。

要求:内容简明,语言得体,150 字左右。

(7 分)胡爷爷:唉!现在超市里盐的品种真多,都搞不灵清买哪种盐好了。

关奶奶:是呀。

我家老头子甲状腺不太好,也勿晓得该吃哪一种,就怕吃错了对健康不利。

董爷爷:嗯,要是盐也能像药品一样,在包装上有一些健康方面的说明内容就好喽。

(7分)三、默写(共8分)评卷人得分4.古诗文名句默写。

(8 分)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

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唐诗人冯延巳的“,;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的力量。

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8分)四、名著阅读(共7分)评卷人得分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7 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骊歌 (lí) 应和 (hé) 门楣 (méi) 强聒不舍(guā)B.惬意 (qiè) 差使(chāi)×× × ×C.凛冽 (lǐng) 感慨 (kài) 蜿蜒 (wān) 重峦叠嶂(luán)D.点缀 (zhuì) 迸溅(bìng) 脊椎 (jí) 戛然而止(jiá)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丝们对这场演出如痴如醉,歌手的表演堪称天衣无缝。

B.企业家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被评为×××,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D.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面得了大奖。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如下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1)绿树村边合, 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三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三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三篇)附答案(一)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肖复兴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

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

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便对妻子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我和妻子都惊住了。

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还是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

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

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回美国读书的时候,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

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人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

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子就坐在面前。

那一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都渐渐变黄了,天都渐渐地冷了。

那天下午,还是两点多钟,我去中关村办事,那家小馆,那个小姑娘,和那锅鸡块炖土豆汤,立刻又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似的,闯进我心头。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菠萝蜜》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菠萝蜜》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菠萝蜜》1.文中说“菠萝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请简要概括文中“彼岸”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对波罗蜜果实甜腻的独特体验;②童年时向往的都市繁华;③中年以前努力追求的“爱情、名利、权位、成功”等诸多美好;④内心渴望的“解脱、永生、自在、净土”等精神境界。

2.文章第段,从全文结构上看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案:①写童年的我,在菠萝蜜成熟季节的梦想,为下文作者的人生感悟作铺垫;②与上文“到彼岸”、“遥远的彼岸”相照应;③与下文“此刻我生活在当时向往的繁华城市”“靠在窗口的孩子却成了我现在的彼岸了”形成对比。

3.请联系上下文,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彼岸根本就是永无尽期,菠萝蜜多永在终极之乡”深刻意蕴的理解。

答案:①从世俗的角度来看,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②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终极目标。

③这既是作者对中年前后人生追求的顿悟,又是对追求人生繁华者的忠告。

4.有评论者认为林清玄的作品“在清净欢喜的语言中有着哲理性的禅理思想”,请联系全文,探究本文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风格。

答案:①语言清净优美,用词简练而含义丰富;②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欢喜与感恩,体现出作者“快乐地活在当下”的文学主张;③作品洋溢着佛学的哲理情怀,作者从自身出发,由自身追寻彼岸的经历悟出人生至理,富有思辨性。

开车载朋友路经天母东路,突然看见路边货车挂了一块大木板,上面写着:“菠萝蜜,很好吃。

”为让朋友一尝菠萝蜜的滋味,我把车停在货车旁。

卖菠萝蜜的是一个年轻娇小的小姐,显得那些菠萝蜜更为巨大。

她有点艰难地把菠萝蜜放在秤上,说:“三千六百元。

”我听了,倒退三步,因为我原来预期一个菠萝蜜顶多五六百元。

小姐看我面有惧色,说:“我还有剥好的,一盒三百五,三盒一千元。

”我买了一盒剥好的菠萝蜜,可惜只有十几粒,实在太贵了,不过,朋友总算也吃过菠萝蜜了。

我对朋友说,菠萝蜜会变成这么贵的水果真是始料未及。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原文(一)青木瓜之味(有删节)肖复兴①大约是2000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邮局发信。

就在快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

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很亲切,也有些意外的惊奇,仿佛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逢。

那眼神闹得我以为真的碰见了什么认识的人,便也禁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

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

我仔细地想了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肯定是认错了人。

于是,我暗笑自己的自作多情,向邮局走去。

②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跑到我面前,这让我很吃惊,不知碰见了什么人。

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肖复兴老师?”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

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

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

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③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④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北京打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平安家信。

虽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却让我感到她像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有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心里想也应该说是如今没什么用处的文学的一点特殊功能吧。

于是,我进一步犯晕,沿着斜坡继续顺溜地下滑,不知对她的热情如何回报似的,竟然指着马路对面我家住的楼对她说:“我家就住在那里,你有空,欢迎你到我家做客。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人生三病张培锋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

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

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

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

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

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

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

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

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

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

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

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

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

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

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菠萝蜜》
1.文中说“菠萝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请简要概括文中“彼岸”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对波罗蜜果实甜腻的独特体验;②童年时向往
的都市繁华;③中年以前努力追求的“爱情、名利、权位、成功”等诸多美好;④内心渴望的“解脱、永生、自在、净土”等精神境界。

2.文章第段,从全文结构上看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案:①写童年的我,在菠萝蜜成熟季节的梦想,为下
文作者的人生感悟作铺垫;②与上文“到彼岸”、“遥远的彼岸”相照应;③与下文“此刻我生活在当时向往的繁华城市”“靠在窗口的孩子却成了我现在的彼岸了”形成对比。

3.请联系上下文,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彼岸根本就是永无尽期,菠萝蜜多永在终极之乡”深刻意蕴的理解。

答案:①从世俗的角度来看,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
境的。

②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终极目标。

③这既是作者对中年前后人生追求的顿悟,又是对追求人生
繁华者的忠告。

4.有评论者认为林清玄的作品“在清净欢喜的语言中有
着哲理性的禅理思想”,请联系全文,探究本文在哪些方面体
现了这一风格。

答案:①语言清净优美,用词简练而含义丰富;②字里
行间流露出一种欢喜与感恩,体现出作者“快乐地活在当下”的文学主张;③作品洋溢着佛学的哲理情怀,作者从自身出
发,由自身追寻彼岸的经历悟出人生至理,富有思辨性。

开车载朋友路经天母东路,突然看见路边货车挂了一块
大木板,上面写着:“菠萝蜜,很好吃。


为让朋友一尝菠萝蜜的滋味,我把车停在货车旁。

卖菠萝蜜的是一个年轻娇小的小姐,显得那些菠萝蜜更
为巨大。

她有点艰难地把菠萝蜜放在秤上,说:“三千六百元。


我听了,倒退三步,因为我原来预期一个菠萝蜜顶多五
六百元。

小姐看我面有惧色,说:“我还有剥好的,一盒三百五,
三盒一千元。


我买了一盒剥好的菠萝蜜,可惜只有十几粒,实在太贵
了,不过,朋友总算也吃过菠萝蜜了。

我对朋友说,菠萝蜜会变成这么贵的水果真是始料未
及。

从前我们老家山上就种着一棵菠萝蜜树,树形并不高大,只有一丈左右,但每年到夏天盛产,总会结出二三十颗果实,
每颗都有二十几斤重。

当时在乡下,菠萝蜜没有人要买,因
此收成时顶烦恼的,总要捧去送给亲戚,有时亲戚嫌麻烦,
甚至不肯要。

万万没有想到,菠萝蜜现在竟是台北最昂贵的
水果。

我和朋友坐在车里,细细品尝那用小盒盛装的菠萝蜜,
真有一点世事难料之感。

朋友说:“菠萝蜜会这么贵,可能是近年佛教盛行的缘故,
‘菠萝蜜’是多么好的名字,好像吃了就会开悟呢!”
“菠萝蜜”确实是好名字,它原产于印度,李时珍在《本
草纲目》中说:“菠萝蜜,梵语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

”菠萝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拿来称呼一种水果,使人
在吃的时候也容易沉入新的境界,想到那遥远的彼岸是不是
金黄色,而且充满着蜜与醍醐一样的芳香呢?
在我童年的时候,每年菠萝蜜成熟就已经立秋了,热带
的雨季来临,每日午后,大雷雨像赴约似的,奔跑飘洒在南
方的山林。

我常靠着窗口,看那雨中的菠萝蜜树,看着果实
一天天长大,心里就会为土地与天空的力量感动。

然后我会
想,有一天我一定会穿过菠萝蜜的圆叶,翻过背后的山,到
一个繁华的地方去。

那繁华,是我的彼岸。

但是,此刻我生活在当时向往的繁华城市,立秋大雨中
的小屋,靠在窗口的孩子却成了我现在的彼岸了。

在智慧体验最深的地方,哪里才是此岸?哪里才是彼
岸?在此岸与彼岸之间,船的航行是不是也有好的风景?在
此岸与彼岸之间,是不是也有休憩之所呢?
中年以前,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为了奔赴自定的“彼岸”而努力,爱情、名利、权位、成功都是岸上的风景;到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