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持续巨额贸易顺差的三个判断
对中国巨额外贸顺差的认识(一)

对中国巨额外贸顺差的认识(一)摘要]我国外贸顺差的激增,在推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
本文对巨额外贸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外贸顺差影响成因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外贸顺差激增倍受关注,外贸顺差过大被视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正确评估我国顺差问题,认清其影响和成因,采取积极稳妥的应对之策?本文将就此做一些分析。
一、当前我国外贸顺差的总体情况自2002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已经连续5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2006年外贸顺差177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
据海关初步统计,2007年1月~10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759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
外贸顺差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123.7亿美元(详见表)。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和中国海关统计二、外贸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外贸顺差的激增,对实现GDP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也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
1.贸易摩擦升级。
近年来,“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到了重重阻击:欧盟对中国皮鞋、彩电实施反倾销,对中国打火机实施新CR法案;美国对中国打火机进行“337调查”……用四面受敌来形容“中国制造”的处境并不为过。
“MadeinChina”让中国企业很骄傲,然而,辉煌的背后是让人羞于启齿的话题。
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反倾销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WTO成员国所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中,高达六分之一是针对中国企业。
2.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中国的贸易顺差现状,令人民币一直面临着更快更大幅度升值的压力。
事实上,自2005年7月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并一次性上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至今已经升值了将近6%。
对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的若干思考

论文题目:对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的若干思考学生姓名:刘芳玲学号: 0715020226指导教师: 张卉君专业: 国际贸易年级: 2007年级学校: 湖南科技大学摘要: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对外贸易活动已经连续几年快速增长,并维持较大的顺差,伴随着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
然而,进入2011年以来,这种增长趋势有所回落,顺差增长幅度也有所减少。
本文结合最新数据及相关资料,通过对目前的外贸顺差现状的描述,探讨了外贸顺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外贸顺差问题带来的正负两面影响,并结合现状提出了促使贸易平衡的建议。
关键词:外贸顺差;问题分析;措施Thoughts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SurplusAbstract:Since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China are facing international market directly, Inevitable problems have emerged in Ch ina’s foreign trade as a result of its continual rapid increase in recent yearsand its steady large surplus. How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8, such an increase momentum has slowed down, accompanied by a less increase in its surplus. Based on the latest statistics and related date and a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 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both the reas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surplus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will be explored,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achieve thetrade balance will be raised in this paper.Key W 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surplus; problem analysis; measures目录前言 (4)第一部分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描述及变化情况 (4)第一节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4)第二节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历程 (5)第二部分大额外贸顺差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6)第一节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力与活力 (6)第二节产业结构有所优化,技术实力得到提高 (6)第三节体现出我国市场经济的抗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 (6)第四节外汇储备在外贸的带动下增多 (7)第三部分贸易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7)第一节内在原因 (7)第二节外部原因 (7)第三节结构性原因 (7)第四节政策性原因 (7)第五节技术性原因 (8)第四部分贸易顺差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8)第一节导致贸易摩擦的出现 (9)第二节使人民币饱受升值压力 (9)第三节给宏观经济带来两难困境 (9)第五部分正确认识外贸新形势,积极应对外贸新挑战 (10)第六部分结束语 (13)对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的若干思考前言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之一,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同时也对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李佩林改开放以来,在引进外资和鼓励出口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对外贸易增长了68倍,为我国带来大量外汇收入,并逐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0。
然而,随着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基数越来越大并呈加速增长之势,已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防止大规模资金流出对本币币值稳定的威胁;有利于保证外债还本付息和支付外资分红、股本收益;有利于增强出口部门吸纳就业能力;有利于推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国内产业升级,等等。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高,使进出口贸易逐渐出现/失衡0倾向,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我国经济运行的难点。
国际上通常以顺、逆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贸易不平衡度0,只要该比重控制在10%以内,即意味着一国贸易基本平衡。
依据该标准,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占当年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达1011%,开始触及贸易不平衡的边缘。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贸易顺差自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达到102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2006年跃升至1775亿美元,而2007年仅1)6月份已达112513亿美元,同比几乎增长了一倍。
如果按这一幅度增长下去,预计2007年全年贸易顺差将达2000亿美元之巨。
巨额贸易顺差及其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一是贸易顺差过于集中于美欧,导致贸易摩擦频发。
2006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了83起贸易摩擦案件,主要为美欧发起。
为了应对贸易逆差,除了采取反倾销、保障和特保调查等措施以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开始在隐蔽性更强的反补贴领域开辟第二战场。
二是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巨额贸易顺差意味着国民储蓄大于投资,也意味着大量经济资源为他国所用。
我国出口贸易中遭受的“三反”及应对措施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中遭受的“三反”及应对措施分析[摘要] 各国针对中国产品的“三反”调查频繁发起,这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在总结我国遭受“三反”调查的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反倾销反吸收反规避“三反”是指反倾销、反规避和反吸收三种贸易救济手段。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反倾销措施的新发展,而近些年出现的反吸收又是反规避措施的延伸。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其反倾销立法,并增加了反规避、反吸收的内容。
这对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策略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被广泛认同,针对中国的“三反”立案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逐年增加,所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一、我国遭受“三反”调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我国遭受“三反”调查的现状(1)国际对华反倾销形势严峻。
首先,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区域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区域的数量仅为7个,90年代则迅速扩大到24个,至2005年6月,中国出口商品已遭受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713起反倾销起诉,涉及我国4000多种商品,在这些案件中,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以上。
其次,被诉倾销的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有46类,如鞋、布、帽、轴承、磷酸、机械闹钟等,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商品;90年代以来则超过150类商品,涉及产品钢缆、电风扇、自行车、服装、机床等,其中还包含着有一定科技含量,作为我国出口升级的商品,如、电脑、软件、微波炉等,至今已多达4000多种的商品。
最后,反倾销税率逐年攀升。
20世纪80年代,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课征的反倾销案件中,40%~80%的5起,120%以上的2起;90年代以来,反倾销税率40%以上的有54起,100%~300%的有21起,其中最高的为墨西哥,对我国鞋类竟然征收1004%的反倾销税,创下世界纪录。
解读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

解读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胡孝银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4221.2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23.2%。
其中全国出口增长28.4%,总额达7620亿美元。
进口增长17.6%左右,总额达6601.2亿美元。
进出口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18.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收支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从一般意义上讲,贸易顺差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急剧攀升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口大幅度回落,二是出口高速增长。
那么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何种地位、具有什么作用呢?出口贸易是对外贸易的基础:首先,出口贸易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为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提高我国生产水平,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大量必需的机械、原材料,还要进口相当数量的消费品。
要进口就需要外汇,而我国外汇主要来自于出口贸易。
其次,出口创汇的规模制约着利用外资的规模。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长期存在。
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合理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总要还本付息,而且主要是用出口得来的外汇偿还本息。
所以,要引进和利用外资,必须不断扩大出口贸易。
再次,发展出口贸易有助于加速我国生产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国际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要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商品出口,就要生产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商品。
而这必然要求出口商品的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最后,发展出口贸易还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问题。
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新途91径。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出口越多越好”呢?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进口是对外贸易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出口的重要性:首先,进口和出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中国的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

中国的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中国的贸易顺差是指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导致贸易收支出现盈余的情况。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巨额的贸易顺差,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趋势。
一、原因1. 产业结构优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使得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大量出口商品使得贸易顺差形成。
2. 低成本生产:中国拥有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得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
这导致了大量外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进一步促进了出口。
3. 外资投资:外资对于促进贸易顺差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建厂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
这些外资企业多数以出口为主,进一步拉动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4. 领导:中国领导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出口的,例如出口退税、贸易便利化措施等。
这些为出口企业提供了支持和便利,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二、影响1. 经济增长:贸易顺差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内投资、消费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2. 就业机会:贸易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出口订单和生产需求,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3. 国际地位提升:贸易顺差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这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4. 货币问题: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汇率承受着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于控制通胀、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趋势1. 出口结构升级: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中国的出口结构将逐渐向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转变。
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但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2. 进口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增长。
浅谈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及其对策我国外贸顺差是指我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超过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即我国企业的外销收入大于外购支出。
近年来,我国外贸顺差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较大的水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市场对我国商品的需求。
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外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传统的外贸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和低端制成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逐渐增加,这导致我国外贸市场结构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其次,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国不断发生变化。
过去,我国主要的出口对象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各国。
但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我国的出口主要转向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也使得我国的外贸市场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外贸顺差的增长。
再次,我国海关监管和物流体系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外贸顺差的增长。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海关监管和物流体系,加强了对出口商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测,提高了物流效率,使得我国出口商品更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外贸顺差的增长。
然而,我国外贸顺差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各国纷纷加大对外贸易的投入,提高自身的出口竞争力。
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这使得我国外贸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
其次,贸易摩擦的加剧也可能对我国的外贸顺差造成一定的冲击。
最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大,这对我国的进出口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首先,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并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如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等。
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加强国际市场开拓。
我国应该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大力度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谈判,拓宽市场准入,提高我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巨额贸易顺差的本质

巨额贸易顺差的本质,兼谈中国出路本文谈三个主要观点:1. 巨额贸易顺差就是卖国2. 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的本质3. 中国出路一.巨额贸易顺差就是卖国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先列举一些事实,和简要分析: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至2012年9月,中国外汇储备3.285万亿美元,按汇率1美元对人民币6.301元,是20.6万亿元,按照13.7亿人口统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有1.5万元人民币外汇储备。
中国2011年GDP是47.1万亿元,3万多亿元外汇储备相当于43%的2011年GDP,这个还没有考虑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汇损失。
也就是差不多中国一年时间将近一半的生产都是给别人生产的。
2. 3.2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过程简介中国外汇储备:1990年底是110万美元,1996年底,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2000年1655万美元,此后迅速增加,到2010年达到2.8万亿,2012年9月,达到3.28万亿美元。
3. 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其中最主要的是巨额贸易顺差,中国企业大量出口衣服、鞋帽、玩具、工艺品、五金、煤炭、稀土,当然还有一些机械设备、车辆,还有其他产品,大部分是实物。
这些企业赚的是美元,他们把美元拿到国内,因为美元在国内不能直接流动,所以他们到银行去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周而复始,这样,银行就储备了大量的美元,因此巨额贸易顺差,是巨额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
3. 巨额贸易顺差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一般一个国家市场上流通多少商品,银行就会印相应的钞票到市场上进行流通,比方说,市场上有1元钱的商品流通,银行就印1元钱的钞票到市场上。
这样市场就没有通货膨胀。
但是,当那些出口的公司拿赚到的美元,去银行换钞票,银行就多印了钞票给他们,他们在把这部分钞票投到市场,也就是说实物出国了,钞票却留在了国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人 民币对 美元汇率 中间价 报 65 9 ,再创 汇改以来 新 . 5 6
高 。然 而 ,国际社 会并不满意人 民币现在的升值幅度和 速度 ,而要求人民币更大幅度 、更 快速地升值 。要看 到
的是 ,加 入 这 场 压 人 民 币 升 值 的大 合 唱 的 不 仅 有 企 业 界
大体趋于平衡。调整 出口结构就是增 加高附加值 商品 出
当然 ,要改变我国贸易顺差过大、时间过长的局面 ,
根 本 之道 是扩 大 内 需 。 扩 大 内 需 的关 键 一 环 是 增 加 城 乡
居 民的可支配 收入 。这里包含 了两层意思 ,一是随着我 国成 为世界第 二大经 济体 ,城 乡居 民的名义 收入应该 随 之提高 ,二是城 乡居 民能够 以更低廉 的价格购买到高 品
口,减少低 附加值商 品出 口。要做 到这一点 ,既有赖于
出 口企 业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提 高 ,也 有 赖于 国 家 将 我 国 巨
额 的外汇储备用于支持边 际生产 力高的出 口产业、企业
和 产 品 。 增 加 进 口也 有 个 进 口结 构 的调 整 问 题 。 “ 二 十 五 ”规 划 纲 要 草 案 提 出 ,要 优 化 进 口结 构 ,积 极 扩 大 先 进 技 术 、 关键 零 部 件 、 国 内短 缺 资 源 和 节 能环 保 产 品 进
往 达 到 两 位 数 。 正 如 中 国人 民 银 行 副 行 长 、 国 家外 汇 管
民币大幅升值 ,或急剧升值 ,不仅提高 了中国出口商 品
以 外 币表 示 的价 格 ,而 且 降低 了外 国 进 口商 品 以人 民 币
理 局局长 易纲所 说 ,贸 易顺差过 大是通 货膨胀 的源头 。 表示 的价格。这样 ,我 国将被 迫退出 已经进入 的国外市 治 理通 货膨胀 、调整通 货膨 胀预 期 已经 成 为我 国 2 1 0 1
。
喜 I9 藉 4
质 的商 品 。也 就 是 说 ,不 仅 要 提 高城 乡居 民的 名 义 收 入 ,
更重要 的是提高他们 的真 实收入。这就要求 国家想 方设 法控制通 货膨 胀 ,降低 通货膨胀预期 ,同时也要求企业 千方百计 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团
( 文作者 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本
人 士,也有政 界人士 ,还有 为他们 提供 “ 论支撑 ”的 理
学 术 界 人 士 ,例 如 诺 贝 尔 经 济 学 奖 得 主 克鲁 格 曼 就 一 再
对 中国发难 ,为美 国政府 出谋 划 策 ,说人 民 币低 估 了
2 % ~4 % ,人 民 币 至 少 应 该 升值 2 % ~ 0 。 如 果 中 O 0 5 4%
年 的首 要 目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场 ,或缩小在 已经进入 的外国市场的份额 ,同时也将把
国 内市 场 拱 手 让 给 外 国商 品 。 国 内 外 市 场 都 将 被 外 国企 业 所 占领 。
判 断三 :贸易顺差对人民币形成巨大升值压 力
持 续而巨额 的贸易顺 差加大 国际 贸易摩 擦 ,对人 民 币形成 巨大的升值压 力 ,国际社会各种迫使 人 民币升值
者视 角
热点透视
一 ,J 4
幅突破 3 ,达到 33 ;1 % .% 1月涨幅达 到 51 ,创 2 实质 上 是 外 汇 定 价 权 的 争 论 。 如 果 我 们 不 能 掌 握 外 汇定 .% 8 个月来新高 :2 1 0 0年 1月涨幅依然 有 49 .%。特 别是粮 价权 ,中国就将 失去对外贸易 的主动权 。因为 ,如 果人 食 、蔬菜、肉禽蛋、食用油等 生活必需品 的价格涨 幅往
如何改变当前局面 ,扩需调结构
要 改变我国 贸易顺差 过大 、时 间持 续过长 的局 面 , 的呼声此起彼伏。 自 2 0 0 5年 7月 2 1日外汇管理体 制改 我 们 应 该 在 稳 定 出 口量 的 同 时 ( 为 出 口涉 及 到 国 内就 因 革 以来 ,人 民币一直处于升值 的通道 中。2 1 年 3月 3 0 1 业) ,调 整 出 口结构 ,加 大 进 口力度 ,使 我 国 的 对外 贸 易
国拒绝 改变它的政 策 ,应该对从 中国进 口的商品征收进 口高 附加税 ,例如 2 % ,或者将 中国告到世界贸易组织 5
( O) WT 。
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 口,发挥进 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
结 构调 整 的 重 要 作 用 ,优 化 贸 易 收支 结 构 。 当然 ,要 增
加进 口,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进 口,不是 中国 “ 一厢情愿” 的事。中国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说来 自于 其他 国家对我国出 口限制。而这种 限制往往是 以他们 的 “ 国
家利 益 ” “ 、 国家 安 全 ” 为借 口。 对 此 ,我 们 应 该 有 针 对
关于人 民币是否升值 、升值 多少、升值快慢 的争论
性地应 对 ,改变一些地方不顾 国家利益 或国家安全 ,仅
仅是 为 了获得 外汇 而 出 口战 略物 资 或 资 源 的情 况 。 同 时 , 加 强 交 流和 交 涉 ,敦 促 有 关 国 家 放 宽 对 华 高 技 术 产 品 的 出 口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