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级控制系统与比值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
反作用方向:当环节的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的称 反作用方向 。 测量元件及变送器,其作用方向一般都是正的。
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三个环节的作用 方向。
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
执行器的作用方向: 1.气开阀是正作用方向。 2.气关阀是反作用方向。 3.气开或气关型式从工艺安全角度来确定。
被控对象的作用方向: 1.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增加而增加的对象是正作 用方向。 2.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对象是反 作用方向。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的确定
1.主、副回路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副回路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干扰因素;
主要干扰应包含在副回路中;在可能条件下,使副回 路包含较多的次要干扰; 3.注意主、副回路的时间匹配,防止“共振”;
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1)选择与主变量有一定关系的某一中间变量作为副变量; 管式加热炉的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选择的副变量是燃 料进入量至原料油出口温度通道中间的一个变量,即炉 膛温度。由于它的滞后小、反应快, 可以提前预报主变量 的变化。 2)选择的副变量就是操纵变量本身,这样能及时克服它的 波动,减少对主变量的影响。
管式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
生产实践中,往往根据炉膛温度的变化,先改变燃料量, 然后再根据原料油出口温度与其给定值之差,进一步改 变燃料量,保持原料油出口温度的恒定。
管式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粗调”作 用。 “细调”作用。 两个控制器协同工作直到原料油出口温度重 新稳定在给定值。
管式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 干扰作用于主对象
某一时刻,由于原料油的进口流量或温度变化,F2不存 在,只有F1作用于温度对象1上。
结论: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如果干扰作用于主对象,由 于副回路的存在,可以及时改变副变量的数值,以达到 稳定主变量的目的。

第2章 串级控制系统

第2章 串级控制系统

2、串级控制系统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具有极强的克服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具有极强的克服能力。 副环具有快速作用,能有效的克服二次扰动的影响。 这是因为当干扰作用于副环时,在它还没影响到主变量之 前副调节器首先对干扰作用采取抑制措施,进行“粗调”,合 适与否最后视主变量是否受影响来判断,如果主变量还会受影 响(不过这种影响比没有副调节器采取抑制措施要小得多),那 么将再由主控制器进行“细调”。由于这里对副环干扰有两级 控制措施,显然控制质量要比单回路控制系统一个调节器的控 制质量要好得多。即使干扰作用于主环,副环的超前作用虽然 得不到体现,但是由于副回路的存在,使等效副对象的时间常 数缩小了,因而系统的工作频率得以提高,能比单回路系统较 为及时地对干扰采取控制措施,因而控制质量也会比单回路控 制系统高。
第2章
串级控制系统


虽然简单控制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满足工艺 生产的要求,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某些被控 对象的动态特性比较复杂或者控制任务比较特殊的应 用场合,简单控制系统就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随着 生产过程向着大型、连续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对操作 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参数间关系也更加复杂,对控制 系统的精度和功能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对能源消耗和 环境污染也有明确的限制。针对这些情况,采用简单 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工艺生产对控制质量的要求。则应 该采用复杂控制系统。
返回本章首页
所谓复杂,乃是相对简单而言的。一般来说,凡是结构上比 单回路控制系统更为复杂或控制目的上较为特殊的控制系统都可 以称为复杂控制系统 复杂控制系统。由于在这些系统中,通常包含有两个以上 复杂控制系统 的变送器、控制器或者执行器,构成的回路数也多于一个,所以, 复杂控制系统又称为多回路控制系统 多回路控制系统。显然,这类系统的分析、 多回路控制系统 设计、参数整定与投运比简单控制系统要复杂一些。 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有串级、前馈、比值、均匀、分程、选 择等控制系统。

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

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主、副被控变量的选择 选择原则如下: 根据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选择主被控变量;主被控 变量应反映工艺指标。 副被控变量应包含主要扰动,并应包含尽可能多的 扰动。 主、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和时滞应错开,即工作频率 错开,以防止共振现象发生。 主、副被控变量之间应有一一对应关系。 主被控变量的选择应使主对象有较大的增益和足够 的灵敏度。 应考虑经济性和工艺的合理性。

采用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积分系统
y
x1
yep

G2
K
T | |




G1
K

T | |
2-6(a)采用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积分系统
yep
1
K2

2
1 TI 2 s


3
G1外部积分的防饱和环节的主环开环系统方框图
最终得到输入节点e1与输出节点x1之间的传递函 数: K 1 G (s)W (s) K G (s)W (s) K G (s)W (s)(1 1 )
=
1-
2 T1 x串 g
+ T 2 + K T 2K Z K f K m 2K 2T 1 1 g T 1T 2 2x串
w单 =
1-
1 2 T1 + T 2 x单 g g T 1T 2 2x单
假定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控制以同样的衰减率工作,即令
x串 = x单
T 1 + T 2 + K T 2K Z K f K m 2K 2T 1 w串 = = w单 T1 + T 2 K T 2K Z K f K m 2K 2T 1 = 1+ T1 + T 2 1+ T1 (1 + K T 2K Z K f K m 2K 2 ) T2 T 1+ 1 T2

DCS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DCS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第一节 DCS控制系统简述
DCS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相应地有四代的基本结构: 第一阶段(初创期),1975年一1980年
第二节 DCS控制系统发展史
第二阶段〔成熟期),1980年一1985年
第二节 DCS控制系统发展史
第三阶段(扩展期),1985年一2000年 DCS向计算机网络控制扩展,将过程控制、监督控制和管理调度进一步结合起来,并且加强断续系统功能,采用专家系统,制造自动化协议MAP(Manufactur Automation Protocol)标准,以及硬件上诸多新技术。这一代的典型产品中,有的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如美国Honeywell公司扩展后的TDCS 3000,横河电机的CENTUM-XL和UX[,美国西屋公司的WDPF II等,也有的是新发展的系统,如Foxboro公司的I/A Series等。这一代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生产)系统
第六节 选择控制系统
第七节 三冲量控制系统
图 三冲量控制系统
该系统除了液位、蒸汽流量信号外,再增加一个给水流量的信号。它有助于及时克服由于供水压力波动而引起的汽包液位的变化。
控制器 对于生产装置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变量常常要求维持在一定的数值上,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PID控制器是根据PID控制原理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偏差调节,从而使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工艺要求的预定值一致。不同的控制规律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必须合理选择相应的控制规律,否则PID控制器将达不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控制器有三种:比例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根据根据系统的结构和所担负的任务
复杂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
分程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知识问答

串级控制知识问答

串级控制知识问答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 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其结构上的特征而得名的。它是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变量的定值控制。

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合 答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 (1)在系统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

(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 (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

(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剧变量应如何选择 答 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 . (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化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化;

(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含系统的主要干扰;

(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

(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

4.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

答 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稳定主变量,使之等于给定值,而主变量就是主回路的输出,所以说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的输出是副变量,副回路的给定值是主控制器的输出,所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不是要求不变的,而是要求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5.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答 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对主变量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有余差,所以主控制器一般选择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当对象滞后较大时,也可引入适当的微分作用。 串级控制系统中对副变量的要求不严。在控制过程中,副变量是不断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副控制器一般采用比例控制规律就行了,必要时引入适当的积分作用,而微分作用一般是不需要的。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

习题六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

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其结构上的特征而得名的。

它是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变量的定值控制。

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合?答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1)在系统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剧变量应如何选择?答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化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化;(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含系统的主要干扰;(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4.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稳定主变量,使之等于给定值,而主变量就是主回路的输出,所以说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

副回路的输出是副变量,副回路的给定值是主控制器的输出,所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不是要求不变的,而是要求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5.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对主变量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有余差,所以主控制器一般选择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当对象滞后较大时,也可引入适当的微分作用。

串级控制知识问答

串级控制知识问答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

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其结构上的特征而得名的。

它是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变量的定值控制。

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合?答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1)在系统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剧变量应如何选择?答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化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化;(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含系统的主要干扰;(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4.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稳定主变量,使之等于给定值,而主变量就是主回路的输出,所以说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

副回路的输出是副变量,副回路的给定值是主控制器的输出,所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不是要求不变的,而是要求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5.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对主变量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有余差,所以主控制器一般选择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当对象滞后较大时,也可引入适当的微分作用。

串级控制知识问答

串级控制知识问答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其结构上的特征而得名的;它是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变量的定值控制;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合答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1在系统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剧变量应如何选择答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化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化;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含系统的主要干扰;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4.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稳定主变量,使之等于给定值,而主变量就是主回路的输出,所以说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的输出是副变量,副回路的给定值是主控制器的输出,所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不是要求不变的,而是要求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5.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对主变量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有余差,所以主控制器一般选择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当对象滞后较大时,也可引入适当的微分作用;串级控制系统中对副变量的要求不严;在控制过程中,副变量是不断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副控制器一般采用比例控制规律就行了,必要时引入适当的积分作用,而微分作用一般是不需要的;6.如何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答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向与副对象特性、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有关,其选择方法与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方法相同,是按照使副回路成为—个负反馈系统的原则来确定的;主控制器作用方向的选择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当主、副变量在增加或减小时,如果要求控制阀的动作方向是一致的,则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的;反之,则应选“正”作用的;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作用方向的选择完全由工艺情况确定,或者说,只取决于主对象的特性,而与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向完全无关;这种情况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将整个副回路看作是构成主回路的一个环节时,副回路这个环节的输入就是主控制器的输出即副回路的给定,而其输出就是副变量;由于副回路的作用总是使副变量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不管副回路中副对象的特性及执行器的特性如何,当主控制器输出增加时,副变量总是增加的,所以在主回路中,副回路这个环节的特性总是“正”作用方向的;由图可见,在主回路中,由于副回路、主测量变送这两个环节的特性始终为“正”,所以为了使整个主回路构成负反馈,主控制器的作用方向仅取决于主对象的特性;主对象具有“正”作用特性即副变量增加时,主变量亦增加时,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方向,反之,当主对象具有“反”作用特性时,主控制器应选“正”作用方向;7.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主要有哪两种方法答:有两步整定法和一步整定法两种;按照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的情况,先整定副控制器,后整定主控制器的方法叫做两步整定法;根据经验直接确定副控制器的参数,只需按简单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来整定主控制器参数的方法称一步整定法;8.均匀控制系统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答:均匀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前后工序的供求矛盾,’使两个变量之间能够互相兼顾和协调操作;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其控制结果不像其他控制系统那样,不是为了使被控变量保持不变,而是使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都在允许的范围内缓慢地变化;9.简述均匀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答:以液位与流量的均匀控制为例,其控制方案有简单均匀控制与串级均匀控制两种;从结构上来讲,简单均匀控制与一般的液位控制系统一样,串级均匀控制与一般的液位一流量串级控制系统一样;其区别在于均匀控制与一般的控制系统目的不一样;之所以能够使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得到协调,是通过控制器参数整定来实现的;均匀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一般都采用纯比例作用,且比例度很大,必要时才引入少量的积分作用;10.什么叫比值控制系统答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通常为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用来保持两种物料的流量保持一定的比值关系;11.试简述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及其使用场合;答: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有两个闭合回路,分别对主、副流量进行定值控制;同时,当主流量发生变化时,通过比值控制器来改变副流量控制器的给定值,使副流量能随主流量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一定的比值关系;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主要适用于主流量干扰频繁、工艺上不允许负荷有较大波动或工艺上经常需要提降负荷的场合;12.什么是前馈控制系统它有什么特点答:按扰动变化大小进行控制的系统称为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1前馈控制是基于不变性原理工作的,比反馈控制及时、有效;2前馈控制是属于“开环”控制系统;3前馈控制使用的是视对象特性而定的“专用”控制器,又称前馈补偿装置;4一种前馈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13.前馈控制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答前馈控制的主要形式有单纯的前馈控制又称简单前馈和前馈一反馈控制两种;根据对干扰补偿形式的特点,又分静态前馈控制和动态前馈控制;14.前馈控制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答:前馈控制主要用于下列场合:1干扰幅值大而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单纯反馈控制达不到要求时;2主要干扰是可测不可控的变量;3对象的控制通道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及时,控制质量差时,可采用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15.什么是生产过程的软保护措施与硬保护措施相比,软保护措施有什么优点答:所谓生产的软保护措施,就是当生产短期内处于不正常情况时,无须像硬保护措施那样硬性使设备停车,而是通过一个特定设计的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以适当改变控制方式来达到自动保护生产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停车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16.什么是控制器的“积分饱和”现象产生积分饱和的条件是什么答:积分饱和现象是指有积分作用的控制器当偏差总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就要一直增加到最大或降低到最小;产生这种现象的条件有三个:其一是控制器具有积分作用}其二是控制器处于开环工作状态,其输出没有被送往执行器;其三是控制器的输入偏差信号长期存在;在选择性控制系统中,没有被选择器选中的控制器就有可能产生积分饱和现象;17.积分饱和的危害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的抗积分饱和措施答:当控制器处于积分饱和状态时,它的输出将达到最大或最小的极限值,该极限值已超出执行器的有效输入信号范围对于气动薄膜控制阀来说,其有效输入信号范围一般为20~1 00kPa;出现这种现象,对控制系统的工作是很不利的;因为当需要该控制器恢复工作状态在取代控制系统中,控制器重新被选择器选中时,它不能马上动作,必须待它的输出退出饱和区,返回到执行器的有效输入信号范围内后,才能使执行器开始动作;所以取代是不及时的,这样会对系统的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事故;抗积分饱和的主要方法有限幅法和积分切除法等;18.什么是分程控制系统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答:分程控制系统就是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被送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阀,每个控制阀都只在控制器的某段信号范围内工作;分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主要有:1用于扩大控制阀的可调范围,改善控制品质;2用于控制两种不同的介质流量,以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3用作生产安全的防护措施;19.什么是多冲量控制系统答:所谓多冲量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系统中,有多个变量信号,经过一定的运算后,共同控制一只执行器,以使某个被控的工艺变量有较高的控制质量;多冲量控制系统这个名称主要在锅炉的给水系统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20.什么是三冲量控制系统为什么要引入三个冲量答:三冲量控制系统主要是指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中,分别引入汽包液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经过一定的运算后,共同控制一只控制阀给水阀;液位信号是该系统的被控变量,是反映锅炉汽包工作状态的主要工艺指标,也是为了保证锅炉安全工作的必要指标;引入蒸汽流量信号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克服蒸汽流量波动对汽包液位的影响,并有效地克服由于“假液位”现象而引起的控制系统的误动作;引入给水流量信号的目的是为了将给水流量作为副变量,利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克服干扰的快速性来及时克服给水压力变化对汽包液位的影响;PV—测量值;SV—设定值;MV—输出值;CV—偏差值什么是串级调节试举例答:串级调节是由主、副两个闭合回路构成,主副调节器串联,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系统通过副调节器操纵调节器操纵调节阀动作,使副回路自动适应不同负荷和操作条件;什么是风开阀、风关阀试举例答:在气动调节阀的气源出现故障即压力为0时,阀门处于全开状态,叫风关阀FO;;;;;在气动调节阀的气源出现故障即压力为0时,阀门处于全关状态,叫风关阀FC;工艺参数的测量值经变送器转换为标准电压或电流的模拟信号,输入调节器,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出现偏差时,调节器就会输出一信号给电气阀门定位器,以改变调节阀开度,使工艺参数值至设定值;79.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的作用是什么答:比例的作用是增加灵敏度;积分的作用是消除余偏差;微分的作用是克服滞后;;;;;比例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积分时间越长,积分作用越弱,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80.何谓反作用调节器答:当调节器输入为正偏差DV-SV>;;0时,调节器输出信号随输入正偏差的增大而减小,则该调节器为反作用调节器;81.一台气动薄膜调节阀,若全开形成的50%,则流过阀的流量是否也在最大流量的5 0%答:不一定;要以调节阀的结构特性而定,在阀两端压差恒定的情况下,如果是快开阀,则流量大于50%,如果是直线阀则流量等于50%,如果是对数阀等百分比阀则小于50%;82.在DCS上下列参数的含义分别表示什么答:PV—测量值;SV—设定值;MV—输出值;CV—偏差值;83.下列哪种流量计不属于压差式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喷嘴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答:转子流量计;84.DCS上能够仪表的调节状态切换时,由手动到串级的过程是什么答:1应先将手动状态切到自动状态;2由自动状态再投串级;85.什么是串级调节试举例答:串级调节是由主、副两个闭合回路构成,主副调节器串联,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系统通过副调节器操纵调节器操纵调节阀动作,使副回路自动适应不同负荷和操作条件;86.什么是分程调节试举例答:分程调节就是用一个调节器来控制两只或两只以上阀门;即分程动作的实现,是通过阀门定位器将其动作压力整定在不同范围内来达到的,以扩大可调范围为目的;87.什么是风开阀、风关阀试举例答:在气动调节阀的气源出现故障即压力为0时,阀门处于全开状态,叫风关阀FO;;;;;在气动调节阀的气源出现故障即压力为0时,阀门处于全关状态,叫风关阀FC;88.什么是联锁系统答:联锁系统是一套由中间继电器或无触点固态继电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其输入信号可以是来自现场的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液位开关,温度开关,表示信号值超限的架装或盘装报警设定目的触点信号及电气盘送来的机泵动作信号等,其输出驱动电磁阀控制执行机构;将阀切断或打开,保护装置、设备等的安全;89.如何投用TIC与FIC的串级控制答:1副回路FIC投自动AUTO;2主调节器TIC投AUTO;3副调节器FIC投串级CAS 控制;90.在DCS仪表参数中“LL”和“HH”代表什么答:“LL”代表极低报警;“HH”代表超高报警;91.一个简单调节系统由哪些单元组成答:测量仪表、变送单元、显示仪表、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92.何谓一次仪表和二次仪表答:现场变送仪表称为一次仪表;室内控制指示仪表称为二次仪表;93.乙烯装置特殊的控制系统有哪些答:串级、比值、分程、超驰、偏差设定;94.电磁阀在进行自动切手动时应如何操作答:电磁阀即EMV阀,这种阀是带电工作,带电情况下阀全开,不带电情况下阀全关,带电改为全关时,把风源停掉,把减压阀打开,风放掉,则此阀关闭;95.选择气开阀、气关阀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答:1事故状态下,工艺装置应尽量处于安全状态;2事故状态下,减少原料或动力消耗,保证产品质量;3考虑介质的特性;96.什么叫集散系统答:集散系统就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集中是指显示操作集中,分散控制的意义是将过程失控的危险分散到若干个控制器或现场操作站;97.什么是自动调节系统中的反馈答:反馈是自动调节器中的一个重要特性;系统的输出是被调参数,它经过测量元件和变送器后,又返回到输入端与给定值相比较;这种把输出信号又引回到输入端的作法叫反馈;98.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串级调节系统答:在控制对象滞后和惯性较大,负荷及干扰的变化比较剧烈的情况下,当单回路调节系统难以达到高质量的调节要求,以及经常需要改变给定值的场合,适宜采用串级调节系统;99.什么是比值调节系统举例说明;答:凡使两个以上参数流量保持规定比值关系的调节系统,称为比值调节系统;通常是对流量之间的比值调节,对象就是两个流量管道;;;;;例如:进乙炔转化器的脱乙烷塔塔顶C2出物流量FRA-410与氢气流量FFR C-411比值调节,该系统为具有两个闭环的比值调节系统,主物料为C2馏分,从物料为氢气;100.气动调节蝶阀特别适用于什么场合答:大口径、大流量、大压差;101.节流式测量装置在管道边上安装时,如果将方向装反,会造成什么后果答:压差计指示变小;102.转子流量计特别适宜于测量管径为多少以下管道的测量答:50毫米;103.调节阀的入口和出口装反,是否影响使用答:一般蝶阀的结构是对称的,不分入口和出口,所以不存在装反的问题;其他结构的调节阀,入口和出口装反了,则会影响阀的流量特性,引起流通能力的改变,有时还容易使盘根处泄漏;对于单座阀,装反会使不平衡力改变方向,甚至影响阀的稳定性;在高压调节器中,流向选择不当,还会影响使用寿命;104.气动执行器的手轮机构有哪些用途答:1作手动操作器;在开停车或事故状态下,可用手轮机构进行手动操作;20限制阀门开度;在生产过程中,当要求调节阀只打开一部分,或者不允许调节阀关闭时,可用手轮机构作为调节阀的开度限制器,需注意的是,它仅能限制一个特定方向的行程,不能同时限制两个方面的行程;3采用手轮有时可以省去调节阀的旁路管线;105.什么叫界面分层液面测量界面用哪些仪表答:在容器内有两种比重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比重大的液体沉在下面,比重小的液体浮在上面,两种液体之间形成一个分界面,为了区别液体的液面称为界面亦称分层界面;;;;;测量界面的仪表,一般采用浮筒式液面计,法兰式差压变送器和普通差压变送器;106.什么叫DCS答:DCS是英文Distributed ControlSystem的简称,意为分散控制系统,我们称为集散控制;107.简述文丘里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答:文丘里流量计是由一段渐缩渐扩管构成;上游的测压口具管径开始收缩处的距离至少应为二分之一管径,下游测压口设在文氏喉处流速最大,即动能最大,静压能最小;通过测量两个测压口的压强来度量流体的流量;由于文丘里管有渐缩段和渐扩段,流体流经时流速改变平缓,涡流少,喉管处增加的动能可于其后渐扩的过程中大部分转回成静压能;因此,文丘里流量计的能量损失比孔板小;108.简述孔板流量计测量流量的原理答:当流体流经孔板小孔后,由于惯性作用,流动截面并不立即扩大到与管截面相等,而是继续收缩一定距离后才逐渐扩大到整个管截面;流动截面最小处称为缩脉;流体在缩脉处的流速最高,即动能最大,相应的静压强最小,当流体以一定的流量流经小孔时,就产生一定的压强差,流量越大压强差越大;利用测量压强差的方法来度量流体流量;109.工艺装置为何要区分气开式、气关式调节阀答:1事故状态下,工艺装置应尽量处于安全状态;2事故状态下,减少原料或动力,保证产品质量;3考虑介质的特性;110.何谓一次阀、二次阀答:111.什么叫微分调节答:按被调参数变化的速度来改变输出信号大小的调节作用规律,称为微分调节;112.如何改变DCS上一个仪表的高报设定值PVHIP答:1调出仪表所在的操作画面;2手触该仪表,显示调节器操作区;3手触该调节器位号,显示调节器细目;4将钥匙旋至SUPVR;5手触PVHIP,显示虚线操作框;6按操作键盘上数字键,输入要设定的数值后,按输入键ENTER,设定值将被得到修改;7将钥匙旋至OPER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套
图3.1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D1 夹套 θ2 槽壁 反应槽 θ1

温度测量 图3.2 反应器单回路控制系统
2)采用串级控制
特点:两个调节器串在一 起工作,调节器θC2通过 调节冷却剂量以克服冷却 水方面的扰动;调节器 θC1 通过调节夹套内水温的设定 值以保证反应温度 维持在工 艺所希望的某一给定值。
处于主回路中的控制器称为主控制器;
处于副回路中的控制器称为副控制器。 ③主、副变量 主回路的被控变量称为主被控变量,也称为主变量或 主参数; 副回路的被控变量称为副被控变量,也称为副变量或 副参数
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名词:
④主、副对象 主回路所包括的对象称为主对象; 副回路所包括的对象称为副对象。 ⑤主、副变送器 检测和变送主变量的称为主检测变送器;
精馏塔提馏段温度控制的不同串级方案
(1)副参数为加热蒸汽(作用线1) 分析:可保持加热量稳定,它 只能快速消除因蒸汽汽源压力 或冷凝压力变化引起的扰动。 由于蒸汽流量对象的滞后非常 小,当用流量作副变量时,并 不能使串级系统的频率有多少 提高,对克服其它扰动不明显。
θr

主调 Qr 节器
D2
副调 节器 调节 阀 流量测量 温度测量 蒸汽管 Q 路系统 再沸 器
尽可能将带有非线性或时变特性的环节包含 于副回路中。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举例
1、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θ1r
主调节器
θ2r
副调节器 调节阀
D2
夹套
θ2
槽壁
D1
反应槽
θ1

- 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
选择夹套温度作为副参数,可迅速反映冷水侧的干扰,然后 加以克服。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举例
2、副回路的快速性与副回路所能包括的扰动范围之 间的矛盾
y2,sp + - Gc2 ym2 Gv Gm2 Gp2
+ +
D2 y2
D2(s) 1 1 + Gc 2 Gv G p 2 G m 2
y2,sp
Gc 2 Gv G p 2 1 + Gc 2 Gv G p 2 G m 2
+ +
' D2 ( s )
y2(s)
Gp2’(s)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1)副回路(内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 它能有效地克服二次扰动的影响; 由于
流量比值
副流量
K
F2 F1
主流量
例 3-6 合成塔比值控制系统
工艺要求:A, B两种物料的流量保持一定比例,物料B 的流量QB不可控.
决定流量比值
比值器
压差变送器
实现目标: 副流量随主流量而变化, 其流量是主流量的K倍.
调节器给定值IB*: 主流量的K倍
两种流量的比值通过设定比值器R实现
合成炉比值控制系统方框图
3-2 比值控制系统
定义: 用来实现两个或以上物料之间保持一定比值关系 的过程控制系统 . 主物料和从物料:
主物料-----处于主导地位的物料,表征该物料的参数为主动量F1 (主流量) 从物料-----随主物料的变化呈比例变化的另一种物料 表征该物料的参数从动量F2 (副流量) 流量比值----副流量与主流量的比值K
测量变送装置, 两台控制器和一个调节阀构成
的系统.
例3-1 连续槽反应器温度控制
1) 采用单回路控制 对象有三个热容积:夹套、槽 壁、槽中的物料。
物料方面扰动D1: 流量,入口温度,化学成分 冷却水扰动D2: 入口温度, 阀前压力
槽壁
分析:当冷却水方面发生扰动,需 相继通过3个容积后,θ1才升高, 调节器才动作。 D2 θ1r 调节器 调节阀
D1
塔底
θ

控制方案1方框图
(2)副参数为调节阀后的蒸汽压力 (作用线2): 分析:把加热蒸汽侧的扰动完 全包括在副环之内,与1相比, 副环中包括了更大的时间常数, 有助于改善主环的调节性能。
D2 主调 Qr 节器 - 副调 节器 调节 阀 流量测量 温度测量 控制方案2方框图 蒸汽管 Q 路系统 再沸 P 器 D1 塔底
y1sp(t)
+ -
e(t) KC
TD s + 1 AD TD s + 1
u
+ +
ym1(t) 串级系统主控制器 防积分饱和连接方法
1 TI s + 1
ym2(t)
串级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
总为
r
主调节器
副调节器
调节阀
副对象
主对象
y


副变送器 主变送器
1) 根据工艺安全要求,选择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2) 将副回路当作一个独立的闭回路,按照使副环形成一个负反馈的原 则确定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3) 将整个副回路当作主回路的一个环节, 其作用方式总为正. 再来确定 主调节器的作用方式.
Km2
结论:当副回路增益足够大时,使主回路的特性基本上 和副对象、调节阀的增益无关(系统的“鲁棒性”强)。
串级控制特点总结:
1) 在系统结构上, 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 控制系统. 其中主回路是定值控制,副回路是随动控制. 2) 副回路的引入,大大克服了二次扰动对系统被调量的影 响 3) 副回路的引入, 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使其快速性得 到了提高. 4) 串级控制系统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 力.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 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θr -
θ
(3)副参数为再沸器的蒸发量(作用线3):
把再沸器侧的扰动包括在副环内(再沸器液位、塔釜温度 等),有助于改善主环的调节性能,但副环克服蒸汽方面的 扰动要慢些。
二、 主,副回路工作频率的选择 目的:避免副环进入高增益区,避免产生串级共振 现象. 共振现象:如果主回路的工作频率接近副回路的谐 振频率,则副回路将呈现出很高的增益和较大的相 位滞后,这时反过来将严重影响主回路的稳定性, 从而使主副参数长时间地大幅度地波动的现象。 结论: 一般取: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
1、 逐步逼近法 (比较费时) 它是一种依次整定副环,主环,然后循环进行,逐步接近主,副环的最 佳整定的一种方法.其步骤为:
① 首先整定副环. 断开主环,按单回路整定副环,求取副调节器的整定参数. ② 整定主环.整定好的副环作为主环中的一个环节,按单回路方法整定
主环,得到主调节器整定参数. ③ 再次整定副环。在主调节器已经整定一次的条件下,按单回路整定方法, 重新求取副调节器的整定参数.此时主副回路都已经闭合. ④ 重新整定主环.在两个环都闭合,副调节器第二次整定情况下重新整 定主调节器. ⑤ 如果调节过程还未达到品质要求,按③④步继续进行,直到控制效果
蒸汽管路 Q 再沸器
D1 塔底 θ
θr
温度测量
2、两种改进方案:
(1) 附加蒸汽压力控制方案
把蒸汽压力的干扰 克服在入塔前,提 高了温度调节品质, 但需增加一个调节 阀,且增加了蒸汽 管路的压力损失, 经济上不合理。
图3.6 附加蒸汽压力控制方案
(2) 串级控制方案(好) θC2控制流量稳定, θC1控制温度稳定。 优点:有效地克服蒸汽 压力波动对温度θ的影 响。
第三章 串级控制系统与比值控制系统
R(s)
Y(s)
Gc(s)

Gv(s)
G(s)
Gm(s)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
组成: 一个调节器,一个控制阀,一个被控制对象,一个 测量变送器
3-1 串级控制系统的概念
定义:就是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 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 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从而对主被控变量具有 更好的控制效果。 在多回路控制系统中,有两个被控过程,两套
检测和变送副变量的称为副检测变送器。
⑥一、二次干扰 进入主回路的干扰称为一次干扰; 进入副回路的干扰称为二次干扰。
串级控制系统方块图
Gp2’(s)
y1,sp
+ -
D2
+ +
D1 y2
+ +
y2,sp Gc1 + - Gc2 ym2 Gv Gm2 Gp2
Gp1
y1
副回路 主回路
ym1
Gm1
串级系统副环的等效性
定值控 制系统
1) 在结构上,串级控制系统由两个闭环组成.副回路 起“粗调”作用,主回路起“细调”作用。 2) 每个闭环都有各自的调节对象,调节器和变送器 3) 调节阀由副调节器直接控制
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名词:
①主、副回路 在外面的闭合回路称为主回路(主环), 在里面的闭合回路称为副回路(副环)。 ②主、副控制器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考虑的问题: 副回路的设计, 副参数的选择. 主副回路之间的 关系, 两个调节器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 副回路的设计
副回路的设计主要是如何选择副参数.其设计原则为:
副参数的选择应使副对象的时间常数比主对 象的时间常数小,调节通道短,反应灵敏;

副回路应包含被控对象所受到的主要干扰;
1+KC2KVKP2Km2>1
TP2’<TP2
等效对象的时间常数缩小了,加快了副环的响应速度,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3)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对于内环等效对象的增益
K
' p2

Kc2 Kv K p2 1 + Kc2 Kv K p2 K m2
' K p2 1

K c 2 K v K p 2 K m 2 1
满意为止.
如果在第③步甚至第②步就已经满足品质要求,整定无需继续进行.
2、 两步整定法 先整定副环,再整定主环.具体步骤为: (1)先整定副环。主副环均闭合,得副调节器 的衰减率为0.75时的比例带δ2S和振荡周期T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