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

三、温室效应
学以致用: 利用碳的循环分析,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温室 效应的加剧?
①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和利用燃料,寻找新 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地热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保护森林和植被,制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利用森 林涵养水源,调节气温。 ③控制人口激增。
本节小结
自 然 界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光合作用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 植物光合作用 。
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1)
生物呼吸作用
;
(2) 各种燃烧现象
;
(3)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现象
。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酶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光
二氧化碳+水 叶绿素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 然 界 中 的 碳 、 氧 循 环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 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 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 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 自然界的平衡,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在自然界中,生物在不断地进行呼吸消耗氧气,产生
二氧化碳。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 是否又会因此而减少呢?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讨论:
1.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呆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2.鱼缸内的鱼养多了,鱼会因为缺氧而上 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 溶解的氧气含量上升?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3、氧循环 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 质的燃烧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光合 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思考1】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在有 阳光处放置绿色植物。
思考2: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塑料大棚 中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产量增加?
近些年,广州等地家里流行一种生态球, 其构造是外部用透明玻璃制成的密封球, 球内有水,水中有几尾小鱼,还有一些 水草等。请你分析这种求放在家里的什么 位置合适,为什么?并说明球内水草和 小鱼能共同长期生存的原因?
读图 自 然 界 中 的 碳 循 环
由图 填写 82页 空白
CO2 CO2呼吸呼吸光合作用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 (1)海平面上升,直接淹没沿海城市和良田; (2)疾病蔓延; (3)农作物减产;
3、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 (1)大量使用燃料 (2)森林面积的减少 使大气中的CO2增加
【讨论】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1、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产生SO2 造成大气的污染(酸雨) 2、煤和石油中的碳燃烧产生CO2 引发温室效 应
【讨论】
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
计算机模拟表明,大气中的臭氧每 减少1%,皮肤癌患者就增加2%,白内障 患者增加 0.6%;臭氧减少 2.5%,每年死 于皮肤癌的人数就增加 1.5 万;臭氧减 少 10% ,海洋中 10 米深的鱼苗会在 15 天 内死亡,大豆会减产4成……
4、臭氧层的作用 臭氧可以把太阳辐射来的紫外线 转化为热,从而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对人和生物起保护作用。
1、氧循环是氧气的循环还是氧元素的循环? 氧元素的循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三章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典例1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生活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C.在室内多放点盆栽 D.装空气清新装置
C
[解析] 空气清新主要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室内的光照总体上是不充足的,尤其是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处于与人争夺氧气的状态,不利于室内氧气含量的提高。
题型 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典例4 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____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___点(填图中字母)。
④
大力发展储能产业和制氢产业,减小电能浪费,争取到2030年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
典例3 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化为休眠模式B.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C.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D.循环使用教科书
B
[解析]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正确
知识点3 温室效应 重点
1.温室效应的概念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叫温室效应。
2.教材第118页活动:生活中的保温原理
实验步骤
取2只塑料杯,各装 清水,在1只盛水的塑料杯上盖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放在太阳光下晒1小时左右,然后分别测量水温
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4.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 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A ) A.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 开发风能、太阳能 C.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5.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CO2 释放 O2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 O2 释放 CO2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 ,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6. 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B. 煤、石油的过量燃烧对碳—氧平衡具有严重破坏作用 C. 碳—氧平衡被破坏是导致酸雨多发的重要原因 D. 植树造林、低碳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碳—氧平衡的破坏 7.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请你在上下两个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名称。
(1)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 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课前自测
1.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C ) A. 氧气 C. 二氧化碳 2. 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D ) A. 生物呼吸 B. 物质燃烧 C. 光合作用 D. 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3. 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C ) A.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水蒸气 D. 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海平面上升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后作业: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知识整理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产生的途径:植物光合作用氧消耗的途径:生物呼吸物质燃烧分解腐烂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臭氧及臭氧层碳循环知识整理2:碳循环的主要途经:⑴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 CO2⑵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吸收体内氧化 CO2⑶ CO2 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 CO2⑷ CO2 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CO2课后练习: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A、各种燃料的燃烧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D、以上都是2、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伞”,臭氧是一种():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3、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A、生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4、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分解作用5、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加剧是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其中正确的是 .6.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的途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物质的燃烧C、合成臭氧D、生物的呼吸作用7.当你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体就是臭氧,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C臭氧与氧气是同种物质 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减少碳排放
总结词
减少碳排放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的 关键措施之一,需要从源头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
1.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
2.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替代化石能源,从而减少碳排放。
3. 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减少汽车使用、 节约用电等,从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 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词
1. 科技创新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研发 更高效的发动机、照明设备等。
2和实施能效标准,要求产品或建筑达 到一定的能效指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测 、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氧循环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对氧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
氧循环的过程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和水生藻类利用太阳 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 糖,并释放氧气。这是氧气的
主要来源。
呼吸作用
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 消耗氧气,将葡萄糖氧化成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人为产生氧 气的过程,同时释放大量的二 氧化碳。
人类活动对氧循环和碳循环的影 响,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
题。
生态系统破坏
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失衡, 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枯竭
过度的人类活动加速了自然资源的 消耗,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
05
CHAPTER
如何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指的是什么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指的是什么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
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生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生物所需的物质(如水)和碳、氢、氧、氮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不是单向传递,而是被反复利用的,我们称之为物质循环。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指的是什么
氧循环
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汲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此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相互联系的).。
氧在各圈层中的浓度如下(括号内数字为元素的丰度次序):地球整体:28.5%(2)地壳:46.6%(1)海洋:总量85.8%(1)溶解氧量,15℃时为6mg/kg(13)大气:23.2%(2)。
碳循环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汲取二氧化碳,在水的参加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
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
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要点详解知识点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氧循环的含义氧循环是指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而增加,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使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恒定的过程。
2.氧气的产生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3.氧气的消耗途径(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被分解,最后被氧气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3)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的,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另外还有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都要消耗氧气。
4.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模型图例1 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也有重大意义。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知识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碳循环的含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有机物的燃烧以及生物腐烂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消耗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来的数量大致相等。
2.自然界中碳的形式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或(在空气中以二氧化碳,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3.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4.影响碳循环的因素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而破坏碳在自然界的平衡。
例2 下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过程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3 温室效应1.大气温室效应的含义地球上的有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化学式为CH4)等能像玻璃、塑料薄膜一样,让太阳光辐射的能量穿过大气层被地面吸收,同时防止地面辐射的能量逸散到宇宙空间去,使地面的气温升高,产生类似温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的保温原理
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 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 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 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自然界的碳循环
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大量砍伐森林
措 提倡植树造林,使用氢能、水能、太 施: 阳能等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等。
在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我们也要吸进O2,呼出CO2
煤、石油和天然气燃料燃烧时也需要O2
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败、动植物尸 体的分解等也需要O2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O2
2、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中的碳元素? 植物的光合作用
3、哪动些物过摄程取可植使物绿制色造植的物有转机化物成时二,氧吸化收碳了?碳元素。
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枯枝败叶腐败 4、动动物物在的哪呼一吸生作理用过程中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练一练
C 1、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 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增加了大气 中二氧化碳 的量,从而 破坏了碳在 自然界的平 衡,致使大 气温室效应 增强,从而 导致全球气 候变暖并引 起一系列的 后果。
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9日 11:06
前几年,一部名为《未来水世界》的电影,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地球被洪水淹
没的场面。 今天,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国图瓦卢真的就将面临这样的问 题。根据该国气象部门发出的警告,今明两天,由于新月的影响,该国 周围水域将出现罕见大潮,图瓦卢极有可能被海水吞没。 图瓦卢由9个 环形小珊瑚岛组成,海拔都在4.5米以下。最近几年,随着地球气温的上 升,海平面提高,它随时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2000年,图瓦卢就遭遇了一次
灭顶之灾。当时,该国的海平面上
升超过3米,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淹
没,低洼处的房屋全部没顶。图瓦卢
赤道
政府曾多次向全世界发出紧急求救信
1500
E
号,并曾经考虑在邻近的国家购买土
地,另建一个新的国家。但图瓦卢太
穷,拿不出钱来置地,只有举国移民。两年来,已经 有3千多人移居到了新西兰,剩下 还有九千多人等着搬迁。
A、 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2、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B)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
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C)
2.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3 把一定量的水、一条小鱼、水草密封在一透 明玻璃球内制成“生态球”,球内的小鱼能生存 很长一段时间。请说说制作生态球的原理。
图中哪如 然些图 界显 中过示 和程了 一消自 个 耗了空简气单的中碳的循二环 氧化碳过?程,哪根些据过图 程产生中 列了所 问示 题二回 :氧答化下 碳?
阅读P69,完成
碳循环途径
1、CO2→光___合_作用→有__机__物→植__物__呼__吸_ 作用→CO2 2、CO2→光__合_作用→有__机_ 物→动___物吸收→体内氧化
→CO2
3、CO2→_光__合_作用→有___机_物→动植物尸体→微
生物分解→CO2
4、CO2→光__合_作用→有___机_物→动植物残体→地下
自然界中的 碳氧循环
碳、氧是生物体中最基本的元素
光合作用
思考: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需要的物质 条件
一、自然界中碳的循
请在图中方框内
填入合适名词
CO2
CO2 呼吸作用 呼吸 光合作用
死亡的生物
你能得到 哪些信息?
CO2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水生植物
腐败生物
煤 石油和天然气
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 是地球上拥有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元素 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是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 自然界中的碳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
根据玻璃罩为模板,设计图表模型来 表示自然界氧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O2 光合作用
O2
C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自然界的氧循环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食物腐烂
自然界里的氧
元素以O2、CO2、 水的形式存在
……
O2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1.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 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白天放置绿色植物,晚上拿出室外
温室效应对地球所带来什么 温室效应 负后果?
1、“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因而地球两极冰山和冰川开始融化,会使海平 面上升,最终可能会使沿海城市和农田被淹没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生态平衡 铁破坏.
3、一些流行病发生和传播
碳循环的破坏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
感受什么是温室效应
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 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 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
透明玻璃
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
璃是
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 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 “温室效应”
你能说说反季蔬菜的生产原理吗?
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CO2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 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 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源 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 数量大至相等。
碳循环
讨论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AD、分解作用
4、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
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
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升高引起的;
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
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