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1课时)

合集下载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

三、温室效应
学以致用: 利用碳的循环分析,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温室 效应的加剧?
①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和利用燃料,寻找新 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地热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保护森林和植被,制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利用森 林涵养水源,调节气温。 ③控制人口激增。
本节小结
自 然 界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光合作用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 植物光合作用 。
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1)
生物呼吸作用

(2) 各种燃烧现象

(3)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现象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酶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光
二氧化碳+水 叶绿素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 然 界 中 的 碳 、 氧 循 环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 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 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 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 自然界的平衡,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在自然界中,生物在不断地进行呼吸消耗氧气,产生
二氧化碳。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 是否又会因此而减少呢?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讨论:
1.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呆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2.鱼缸内的鱼养多了,鱼会因为缺氧而上 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 溶解的氧气含量上升?

第6节 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

第6节  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课时
(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有很强的 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分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20—35千米 处)——臭氧层
紫外线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
物起保护作用
臭氧层有什么作用? 能阻挡和削弱过强 的紫外线,对生物 起保护作用;同时, 臭氧也参与自然界 的氧循环。
措施:
各国颁布保护臭氧层的计划,在联合国探讨保护臭氧层的 有效措施。如禁止生产、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 、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练一练
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D ) A、各种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
2、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 害的“保护伞”,臭氧是一种( C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 单质 D、化合物
氧循环: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 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 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屋内可以用 什么方法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
使用清新剂
白天放置绿色植物
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 农作物增产?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
肥水管理
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
你 听 说 过 “ 女 娲 补 天 ” 的 故 事 吗
臭氧层距地面20—35 千米的平流层,集中 约90%的臭氧,质量 达约3亿吨!
1、你知道炎热的夏天出门为什么要用防晒霜?
(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
2、你听说或知道臭氧吗?臭氧对防止紫外线有 什么作用?
1、臭氧化学式:O3
(1)来源: O2=====2O O+O2====O3
3O2===========2O3

八年级下科学2、6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学案.

八年级下科学2、6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学案.

§2.6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一课时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循环的途径,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了解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重点:自然界中氧的循环二、学习过程:(一自然界的氧循环现象:蜡烛熄灭时间 A 钟罩较 , B 钟罩较。

(长或短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该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结果会怎么样?现象:蜡烛熄灭时间 A 钟罩较 , B 钟罩较。

(长或短实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表模型来模拟玻璃罩内氧气的循环过程 (蜡烛或植物O2 CO2在整个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是什么?氧气的途径:产生氧气:思考题: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有什么办法使教室的空气保持清新 ?2、王某在大棚内种植了大量的蔬菜,请你给他想想办法 , 如何使棚内的蔬菜增产?(二保护臭氧层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保护臭氧层的方法:三、例题解析:例 1.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请写出氧气变臭氧的化学方程式在距地面 20~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里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有吸收的作用, 可以说是我们地球的保护伞。

但在青藏高原,其上空臭氧总量正在不断减少,这将是继南北两极之后出现的世界上第三个“臭氧空洞”,请你说说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例 2、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致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在紫外线的氯原子臭氧氧气日光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2上述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 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 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填“有” 或“没有” 发生变化。

(4若贝尔奖获得者莫利纳博士指出:“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 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论证他的观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12张全)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12张全)

练习:
1、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C )
A. 开窗
B. 在室内增添盆栽
C. 夜晚在屋内放置绿色植物 D. 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2、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呼吸作用
(1)从图中可以看出,绿__色__植__物__ 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 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_有__机__物__和__氧__气_,进而通过多条 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 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 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 __细__菌__、__真__菌__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自然界中 _二__氧__化__碳__的排放,进而加剧_温__室__效__应___。
温室效应
3、温室气体有哪些?
二氧化碳、甲烷等气态烃、氮的 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
三、温室效应
假如把地球比喻成一个巨大的“温室”, 那么“玻璃”就相当于_二__氧__化__碳_____ 【思考】“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我们可以采取哪
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适度的温室效应——保持气温恒定,合适生物生存。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没 防治措施——控制矿物燃烧,开发新能源;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等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
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 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__呼_1_)_吸_绿_作色用植将物C通O过2排__放光__到合__大_作气用中吸。取CO2,又通过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减少碳排放
总结词
减少碳排放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的 关键措施之一,需要从源头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
1.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
2.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替代化石能源,从而减少碳排放。
3. 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减少汽车使用、 节约用电等,从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 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词
1. 科技创新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研发 更高效的发动机、照明设备等。
2和实施能效标准,要求产品或建筑达 到一定的能效指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测 、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氧循环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对氧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
氧循环的过程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和水生藻类利用太阳 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 糖,并释放氧气。这是氧气的
主要来源。
呼吸作用
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 消耗氧气,将葡萄糖氧化成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人为产生氧 气的过程,同时释放大量的二 氧化碳。
人类活动对氧循环和碳循环的影 响,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
题。
生态系统破坏
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失衡, 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枯竭
过度的人类活动加速了自然资源的 消耗,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
05
CHAPTER
如何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 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取短波紫外线。
(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散布。 (2)臭氧层的作用,对人和生物有哪些影响? (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 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 (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臭氧化学式:O3
(1)来源:
紫外线 O2=====2O O+O2====O3
紫外线 3O2===========2O3
(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 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散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 20—35千米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对生物起保护作 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 温度的影响 (2)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该实验可以得出 的结论有? 空气中CO2含量越高,空气的温度升高越快
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界中氧循环
O3
O2
1
光合作用 C2O2
3
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
1. 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 溶解氧增加, 分析哪种方法最好?
2. 房间内门窗紧闭, 人会怎么样? 3. 有人在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使气保持清新是否
合理? 4. 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源自物增产.B 18℃ 21℃
19.5 ℃
C 18℃ 22℃
21℃
D 18℃ 23℃
22.5 ℃
【实验分析与说明】 使得本实验中四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 1、四个集气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对__照_______; 【实验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结合表中实验数据,该实验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__氧_化__碳__是_温__室__气_体__;_.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严重 【反思与评价】结合本次探究的结论,要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 _大__力__植__树__造__林__、__对__煤__和__石__油__等__化__石__燃__料__进__行__综__合__利__用。、使用清洁能 源、开发新能源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等;产生氧气的途径是。

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的燃烧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循环的。

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

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3.温室效应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

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2)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

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

八年级科学第丨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八年级科学第丨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 [ 宁波中考] 2016 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
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 )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 火力发电一般用煤作燃料,消耗的是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容易产生温室效应的是火力发电;水力、风力发电利用 的是水和风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属 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也不会加剧温室 效应。
全品大讲堂
科学
八年级 下册
新课标(ZJ)
本课件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和碳循环
第 3 章 空气与生命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 循环
常考透视
挑战自我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常考透视
常考1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考试热度】 ★★★
例1 有人曾做了如图3-7-7 所示的实验:把密闭的玻璃罩放在 有光照的适宜环境下。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图A 是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不一会儿,蜡 烛熄灭了。 图B 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几个小时后小白鼠 死亡。 图C 是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蜡烛 可以燃烧较长时间。 图D 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小白鼠可 存活较长时间。
第 7 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败、动植物尸 体的分解等也需要O2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O2
根据玻璃罩为模板,设计图表模型来 表示自然界氧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O2 光合作用 O2 C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一、自然界的氧循环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食物腐烂
……
O2
植物 光合作用
CO2
1.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 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3:
我……
【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
1.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健康与臭氧层的关系。 2.用矿泉水瓶代替玻璃球制作“生态球”
设计一个让生物生活得长久的广口瓶世界
广口瓶(深棕色、无色)
洗净的沙砾
水草
陆生植物
蜗牛
田螺
水蚤

其他器具和材料:鱼网,镊子,玻璃棒,蒸馏水,池塘水等
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
你知道如图所拍 摄的是什么现象?
南极臭气空洞
这种现象是怎么 产生的,会给地球 带来什么后果?
臭氧的层为什么会有空洞?
保护臭氧层,中国在行动
1:国际上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制定了《维也 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1989年 加入了维也纳公约,1991年加入了减少消耗臭 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2:使用无氟冰箱
你能设计图表模型来表示玻璃罩内氧循 环过程吗? 蜡烛 燃烧 O2 植物 光合作用 这个模型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是什么? 产生氧气的途径又是什么? CO2
在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 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我们也要吸进O2,呼出CO2
煤、石油和天然气燃料燃烧时也需要O2
第6节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一个人平均每天消耗氧气0.8kg,地球上 的人有60多亿,每天要消耗多少氧气? 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缺氧呢?
你养过金鱼吗?你有什么办法 能使鱼缸中的鱼不缺氧? 换水 使用增氧泵 放入水草等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鱼缸里养一些水草是增加水中 氧气含量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那 么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开窗通风,白天放置绿色植物,晚上拿出室外
2.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3)把一定量的水、一条小鱼、水草密封在一透 明玻璃球内制成“生态球”,球内的小鱼能生存 很长一段时间。请说说制作生态球的原理。
二、保护 臭氧层
1、你知道炎热的夏天出门为什么要用防 晒霜? 2、你听说或知道臭氧吗?你对臭氧了解 多少?
平流层中25-35公里含有地球上90%的 臭氧,这一区域被称为“臭氧层”。
O2 紫外线 2O
O + O2
O3
阅读课本:对比 氧气,说说臭氧 的物理性质。
臭氧层对人和生物有什么影响? 计算机模拟表明: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 皮肤癌患者就增加2%,白内障患者增加0.6%; 臭氧减少2.5%,每年死于皮肤癌的人数就增 加1.5万;臭氧减少10%,海洋中10米深的鱼 苗会在15天内死亡,大豆会减产4成„„
要求:绘图或者语言叙述
1. 取A、B两个封闭的玻璃钟罩,在其中分 别放入蜡烛和植物,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 阳光充足的地方。 快 2. 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得__;而B钟 慢 罩内蜡烛熄灭得__.
你的结论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释放氧气
实验设计:
①要控制的量是哪些, 一定量的空气、蜡烛应同时点燃 ②实验中容器是否要密封, ③实验中对照组的作用, ④光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