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年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口与城市课件.pptx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第5章 第1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第5章 第1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1.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
A.2023年、2022年
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2年
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 )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3.D 4.B [第 3 题,图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为 正值,根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知,甲数值最大,应为 出生率;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乙为自然 增长率。第 4 题,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 增长率不断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老龄化现象日 趋明显。]
(1)由信息❷、❸可知,非欧盟籍人口中,年龄在20~50岁之 间的人口所占比重大,因此可判定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综合 (2)由信息❶、❷、❸可知,近些年来,欧盟面临严重的人口 判断 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吸收了大批的非欧盟籍的青壮年 人口迁入,这些劳动年龄人口的迁入,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年 人口比重降低,减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2.目前我国已实施了“全面二胎”政策,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增 长缓慢吗?
[提示] 不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 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生育 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缓解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
[例1] (2017·海南高考)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 年世界人口 将由 2000 年的 60 亿增长到 90 亿❶。如图所示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 的比重❷,据此完成(1)~(2)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讲人口的迁移课件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讲人口的迁移课件中图版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
土地
口的迁移
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
矿产
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1)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 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 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第(1)题,导致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题中 的因果关系应是: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 入城市,引发了城乡间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短 缺,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第(2)题,主 要考查有关人口流动的知识。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 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的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的增长,故A项 错误,C项正确。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B项 错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能改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 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1)D (2)C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
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4.政治因素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 政策 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5章 第1讲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5章 第1讲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







点 二
第 1 讲 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点 三
能 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本讲复习脉络: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断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
人口增长模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制度不完善;受传统观念影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人口 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 原因
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今后变 化趋势
许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
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但人 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如中国、古巴等属于“三低”模式;发达国家则属于“三低”模式。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式
“三低”模式
出生率 高(>2.5%) 高(>2.5%) 低(<2.0%)
死亡率 高(>2.5%) 低(<1.5%) 低(<5%)
自然增长率 低(<1.0%) 高(>1.0%) 低(<1.0%)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1.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
大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 率水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副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18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副本

1.下列年份,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
A.2007 年
B.2017 年
C.2021 年
D.2032 年
2.从 2013 年起,我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为止,下列人口数量变动受其
影响的是
()
①总人口 ②老年人口
③劳动力人口 ④少儿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与其他年份相比,2021 年我国人口特点表现为 A.劳动力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B.总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C.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较接近 D.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量较接近
率相对较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故社会养老保障压力大,A 项正确;该图反映的 是人口的自然变化情况,无法判断出人口总体迁移情况,B 项错误;由于人口自然增 长率长期为负值,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减少,且青壮年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可能不 足,C 项错误;经济发展情况是当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靠人口自然变化无 法判断,D 项错误。故选 A。 答案:4.D 5.D 6.A
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不强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
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 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孤 影响
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 单、生活困难问题突出;④劳动力不
微点 3 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1)自然增长率>0(图中 A-B 段):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 0(图中 B 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3)自然增长率<0(图中 B-C 段):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 0(图中 C 点):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5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1) 迁移原因构成情况图 → 经商,属于经济因素
三亚市常住流动人 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
(2) 口受教育程度比例 → 文化素质较低,为廉价
情况表
劳动力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有利和 (3) 不利影响
2021/12/11
第八页,共十六页。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人 自然因素:气候、土 气候适宜,土地广阔,资源丰
区域图 人口迁移特点
迁移原因及影响
2021/12/11
第四页,共十六页。
(2016·聊城重点高中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 材料 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2021/12/11
第五页,共十六页。
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 (单位:%)
学历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
第五章 人口(rénkǒu)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章末综合提升
2021/12/11
第一页,共十六页。
2021/12/11
第二页,共十六页。
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答题模板
1.以某一人口迁移案例的图表数据资料为载体,考查人 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021/12/11
第三页,共十六页。
2.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 及影响。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材料二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 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口比 重都在下降,流动人口由14 439万人变为26 139万人。 材料三 巴西政府于2007年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 划》,目的是加强家庭农业,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 趋势,并起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果。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5章人口与环境第2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件湘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5章人口与环境第2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课件湘教版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影响美国本土人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思维流程] ❶图中显示 1995 年时,美国各地区之间均有人口的迁入、迁 出,但从箭头看有三个粗大箭头由西部、中西部和东北部指
1.高中毕业去外地上大学属于人口迁移。
(√ )
2.“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
移。
(× )
3.南美洲始终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
(× )
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外流也会影响其经济发展。
(√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提示] 在北京从事这些服务行业的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春 节时大多会离开北京回老家过年。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1] (2019·海南高考)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 人口迁移。据此完成(1)~(3)题。
(1)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1.图中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 和北京等, 人口迁出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广西、四川等。
2.图中人口大量迁入广东省,对其主要影响是: (1)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以及 第三产业的发展。 (2)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在住房、 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我国国内人口迁 解读“闯关东”“走西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5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5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2)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
A.甲 ②⑥
B.乙 ④⑤
C.丙 ①④
D.丁 ①③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解析 第 (1)题 , 由 图 可 知 , 丁 地 人 口 自 然 增 长 率 下 降 , 迁 移 差 额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 第 (2)题 , 山 东 半 岛 气 候 适 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 长率较低。 答案 (1)D (2)D
和 精神财富 的总和。
(2)地域文化:一定地域 长时期
特定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外国文化与人口 (1)婚俗: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包括:初婚年龄大小、___婚_ 姻 __稳__定__程__度__等___。 (2)宗教:一般不反对 人口增殖
生育
人口流动
晚婚晚育 全民皆商
基础自主梳理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4)社会文化因素: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 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新 了人们的观念,利于人口迁移。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 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 要作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综合评价 【图解考点】 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 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方 面,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 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 ”迁移,这主要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随着大庆油田、攀 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这主 要是受矿产资源影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 这主要是受土地条件影响。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与环境5.1人口增长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与环境5.1人口增长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

【素养探究】 素养①——区域认知:与印度相比,我国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探究提示】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人口比重低、少年儿童比重低等。
素养②——综合思维: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是否放弃了坚持30多年 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请说明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依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对 原有人口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庞大,鼓励生 育会导致人口增加很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消耗过多的社会 财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辨析】 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人口容量,是个警 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 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 载力。 2.人口合理容量: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 发展的人口规模,有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2.时间差异: (1)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_加__快__的趋势。 (2)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_快__速__时期。 3.空间差异:
类型 发达国家
特征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_缓__慢__
发展中国家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_很__快__
命题情景】 “全面二孩”政策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 人口老龄化行动②。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 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图1为中国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图,图 2为中国大陆人口性别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城市的影响 60)
-4-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夯实基础
1.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决定的。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增长 的。
共同
-5-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2.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的特点及分布
Ⅰ(43、44、46、47);2016单选Ⅰ(36、37)
-3-
考纲内容
考查情况
5.不同规模城市 2019单选Ⅰ(2);2018.6单选Ⅰ(22);2017单选
服务功能的差异 Ⅰ(10);2016
6.城市化的过程 和特点;城市化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
2020.1(8);2019单选Ⅰ(19),(68);2018.6单选Ⅰ(33、 34、48),单选Ⅱ(54);2018.1单选Ⅰ(14、15),单选 Ⅱ(58);2017单选Ⅰ(32、33);2016单选Ⅱ(57、
第五章 人口与城市
-2-
考纲内容
考查情况
1.不同人口增长模 2020.1(14、15)2019单选Ⅰ(11、12);2018.6单
式的主要特点及地 选Ⅰ(46、47);2018.1单选Ⅰ(50);2017单选
区分布
Ⅰ(17)
2.人口迁移的主要 2020.1(11)2018.6单选Ⅰ(15),2016单选Ⅰ(16、
中国目前已进入三低模式,但不是自然转变,而是计划生育政策控
制的结果。
-10-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针对训练
(2019年佛山月考)读中国1953年、1982年和2015年人口数据统计 表。完成1~2题。
时间(年)
人口总数 (亿人)
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数 65 岁以上
(%)
(亿人)
人口比重
模式 主要特点
分布
原始型

出生
率, 高 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
存在于生产力非常低下时期,目前主 要出现在极不发达国家
传统型
高 出生 率, 低 死亡率,高 自然增长率
20 世纪 50 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广大 的发展中国家
低 出生率低, 多数发达国家属于这种模式,中国已 现代型 死亡率,低自然增长 基本实现从 传统 型向 现代
过渡模式(增长下降):出生率在20‰(2%)左右,死亡率在10‰(1%)左
右。
三低模式: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维持在10‰(1%)左右的,自然增长率
<10‰(1%)。
(2)地区分布判断
一般非洲大部分较落后的国家——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
发展中国家(亚洲和拉丁美洲)——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
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日本)——三低模式。
A.Ⅰ B.Ⅱ
C.Ⅲ D.Ⅳ
(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是( )
A.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B.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C.人口进入高增长期
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解析】 第(1)题,我国当前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与图中的Ⅱ最接近。第(2)题,全面放开二
孩政策可使老龄人口比重减少,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人口自然增长
原因
17)
3.环境承载力与人 2019单选Ⅰ(2);2018.6单选Ⅰ(18);2017单选
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Ⅰ(3);2016单选Ⅰ(15)
4.城市的空间结构 及其形成的原因
2019单选Ⅰ(14、15),单选Ⅱ(56);2018.6单选 Ⅰ(39、40);2018.1单选Ⅰ(40、41);2017单选
【解析】 201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为现代型,C正确。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13-
3.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
于我国 ( A )
A.人口长期均衡地发展 B.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C.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解析】 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会使少年儿童数量增加,人口 自然增长率上升,不会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和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B、 D错;对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响,C错误。 “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 子”政策提高了生育率,可以降低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降低未来中国 人口的萎缩速度,降低未来中国劳动力的负增长水平,让中国人口 变化更均衡,A正确。
典型例题
例1(2018年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
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2016
年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并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1)~(2)题。
-8-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1)上图中序号与我国当前人口模式最接近的是( )
1953
5.8
2.22
0.8
4.4
1982
10.1
1.57
2.1
4.9
2010
13.4
0.57
6.7
8.9
1.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 B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11-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自然 增长率上升,形成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阶段。B 正确。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12-
2.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C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特殊型
率会增加,但不会进入高增长期;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影响。
【答案】 (1)B (2)B
-9-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规律方法】判断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分布的方法
(1)数值法
高高低模式:一般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30‰(3%)以上。
过渡模式(高增长):出生率在30‰(3%)以上,死亡率在20‰(2%)左右。
-14-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学业达标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图
是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示

型的转变
-6-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3.区分和确定人口增长模式 现代型是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低 );传统型 是高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 );原始型是高 高低(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 )。
-7-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Βιβλιοθήκη 提升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