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概况我所在的学校于XX年X月至XX年X月组织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学员了解和掌握工程地质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项目的地质特点,为日后的工程地质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开始时,我们学习了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地质力学、岩土力学、地下水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地质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实地考察在实习中,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活动。
我们参观了多个地质工程项目,了解了各个项目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构造。
在考察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实地观察和采样分析研究地质构造,进一步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
3. 实践操作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实习还组织了多个实践操作环节。
我们进行了钻探操作、采样分析和地质灾害预测等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钻探设备,如何采集和分析岩土样品以及如何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等。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其次,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对地质现象的形成和地质灾害的预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实地观察和采样分析研究地质构造,进一步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
最后,我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钻探设备、采集和分析岩土样品,以及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等。
这些技能对我以后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在实习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在实践操作中,我感到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的环节。
其次,在实地考察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参观了有限的项目。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范文3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范文精选3篇(一)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了解工程地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本次实习于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在某建筑工地进行。
三、实习内容1. 地质调查在实习开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调查。
通过对工地周围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岩土介质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综合分析了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难度,并确定了工程地质调查的重点和方向。
2. 地质勘探根据地质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地下钻探和取样,获取了地下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地下水位的观测和测试,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3. 岩土力学试验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岩土力学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不同土壤和岩石样品的抗压、抗剪、抗拉等力学性质进行测试,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4. 工程地质报告在实习结束前,我们还撰写了一份完整的工程地质报告。
报告中包括对地质调查、地质勘探和岩土力学试验等工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工程地质评价和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让我更加熟悉了工程地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方法,提高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学习,我对岩土力学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这次实习还加深了我对团队协作的认识。
在实习期间,我与同学们紧密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与专业人员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效益,以及如何高效地与他人合作。
五、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本4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本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本精选4篇(一)报告名称: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实习单位:XXX工程地质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实习地点:XXX城市二、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了解工程地质实践中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学习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参与了以下工程地质任务:1. 勘探工程地质实践参与了某农村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勘察和设计。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我了解了道路基础土的分布特点、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我学会了使用土壤采样器、岩芯钻、水平钻孔机等勘察工具,在现场采集土样进行室内试验。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岩土工程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工程地质实践报告撰写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多个工程地质实践报告的撰写工作。
我学会了对专业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报告的结构和格式,运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
3. 工程施工现场实习在实习期的最后阶段,我有幸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参观和实习。
通过亲身参与实地施工和观察,我进一步了解了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并学到了实践中的工程地质应用技巧和安全措施。
四、实习心得通过实习,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我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途径,只有亲自参与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对某些仪器的操作不熟练、处理数据的能力有待提高等。
今后,我会进一步学习和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工程地质技能。
五、感谢辞在此,我要向XXX工程地质有限公司及其员工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给予我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和指导。
通过实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工程地质实践的挑战和重要性,也收获了知识和经验。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在实习期间给予了我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工程地质范文篇1一、实习概述:工程地质实习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加深对其认识3、运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习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习时间:两天(周六、周日)实习地点:周六: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背斜、向斜、褶皱等)、大石碑公园(汤山公园)(断层等)周日: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实习完成情况:由于实习期间小雨淅沥,第一天去青龙群人工剖面和汤山公园的时候,行途艰难,但实习任务都完成了,第二天由于天气情况原定于去方山后临时改去地质博物馆,实习任务完成良好。
二、习地区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部分)青龙群(T1+2q)厚度约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
剖面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工程地质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工程地质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工程公司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X市导师:XXX一、实习目的和背景大学生实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学校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在大四时进行长达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是从事工程地质相关工作,旨在进一步了解工程地质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任务1. 熟悉工程地质实践操作流程:实习的前几天,导师对我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介绍了公司的工程地质实践操作流程,包括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和工程地质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 参与地质勘察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多个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
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地下水位监测和土壤采样等工作,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地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过程。
3. 参与地质灾害评价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对某个潜在工程地质灾害点进行了评价工作。
通过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了解了灾害点的地质情况、危险性评估和治理建议等内容。
4. 参与工程地质设计工作:导师还安排我参与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的地质设计工作。
我协助完成了地质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参与了地质风险评价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工作。
5. 学习专业软件: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工程地质相关的专业软件,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CAD设计软件和地质勘察数据处理软件等。
这些软件在工程地质实践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我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心得和收获1.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实践操作流程,学会了使用地质测量仪器和采样工具,并且学会了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些实践操作的经验,对我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2. 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实际应用: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实际应用场景和方法,了解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对工程项目的地质评价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与公司的工程地质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4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4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
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xx山东南麓以及xx山和xx山交汇处、xx工厂及xx寺一线、xx山、xx山、xx山、和xx高地等地,共计x天。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8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8篇)工程地质篇1一、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习日程安排:2、20xx.09.01星期二上午,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参观。
3、20xx.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海岸酒店工地,学习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前往学习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20xx.09.03星期四上午,前往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xx.09.04星期五上午,在课室进行,并学习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习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三、实习的内容第一天8.31关键词:地学文化、人文素质上午在xx学院报告厅,首先是宿老师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
接着张院长为我们的实习致。
最后胡红拴研究员做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
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
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
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前言(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二)实习容1、矿物与岩石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 、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三)实习时间以及人员时间: 2011 年元月 4 日——元月 6 日人员:地下 09 级 (四)实习路线1. 燕子矶——门坡——三台洞 观察点1.观澜亭 观察点 3.燕子矶头 观察点 5.门坡 观察点 6.三台洞——碟子大天 2. 石头城——绣球公园——老虎山 观察点 1。
清凉门城墙 观察点 3. 鬼脸城 观察点 5.明盟石 观察点 7. 老虎山南坡 3. 栖霞山 观察点 1.明镜湖 观察点 3.品外泉 观察点 5.凤翔峰一.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概况 从向东到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 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它全长约 100 余公里,标高一般为 100~200 米,少数山峰超过了 300~400 米。
如钟山,孔山,华仑元月 4 日 观察点 2.御碑亭观察点 4.遇难同胞纪念碑 观察点 7.三星石元月 5 日观察点 2.石层霁雪观察点 4.马娘娘脚印观察点 6.小桃园 元月 6 日 观察点 2.千佛岩 观察点 4.天开岩山,栖霞山,宝华山等。
这里的地层山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有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成岩类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的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其中许多的地点已经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享有盛誉。
二.地层及岩石组合地区的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宁镇地区小区。
本区地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高。
其中,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代地层,有达60 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的标准剖面,为广大的地质工作者划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现在就我们这次实习中所见到的地层,自老而新分别叙述如下:1.震旦系(Z)本次的实习中主要看见的是属于震旦系上统的灯影组(Z22 )地点:三台洞本组的岩性主要是灰白,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白去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白云石化含核形石灰岩,顶部夹硅质页岩。
总厚度达258 米以上。
实习地的与上述有所不同,主要的岩性是藻白云岩,条纹状藻球粒(藻团块)白云岩,可见葡萄状结构。
该地仅出露灯影组上部,未见底。
总厚度大于227.7 米。
目前幕府山所采的白云岩运往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作为炼钢的重要剂原料。
2.泥盆系(D )实习中所见的是属于上统五通组(D3 )地点:栖霞山山顶岩石坚硬,常构成高山之顶,露头良好。
根据岩性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含砾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中部为石英砂夹少量页岩,上部则以粉砂岩页岩为主,夹薄层石英砂岩。
3.二叠系(P)实习中所见到的是栖霞组(P)地点:栖霞山明镜湖栖霞组的命名点在栖霞山,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的石灰岩为主。
存在珊瑚,腹足类化石可分为四个岩性段:臭灰岩段为深灰色及黑色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
具沥青,击之有臭味。
偶见燧石结核。
底部见灰黑色叶片状泥质生物屑灰岩和青灰色中,薄层微晶生物屑灰岩互层。
共厚65 米。
下硅质岩段为深色薄层燧石岩及纹层状硅质生物屑微晶灰岩。
见腕足类碎片。
厚约10 米。
栖霞灰岩段为灰黑色厚层至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
燧石结核较多,成列排列。
化石丰富,产蜓类。
厚80 米左上硅质岩段为黑色纹层状生物屑微晶灰岩及燧石岩栖霞组总厚度约为150 米。
与下伏地层船山组成假整合接触。
4.侏罗系(J)实习中所见的是象山群(J1+2 )地点:栖霞寺千佛岩在南象山- 北象山剖面中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下段底部常有砾岩及石英砂岩或含砾粗粒石英砂岩,底部石英砂岩中含较多长石。
中,上部为含砾石英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韵律有煤层,为灰白及灰黄色,有时为灰黑色,富产植物化石。
厚度可达376 米。
上段为灰白及灰黄色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石石英砂岩)与紫红,暗红,灰绿等色的粉砂岩及泥岩互层,未发现化石。
厚611.5 米。
钟山象山群发育良好,唯上段顶部不全。
自上而下分为:紫霞侗组,陵园组,西山寺组。
前两组与南,北象山的象山群下段相当,西山寺组可以与该地象山群上段一部分地层进行对比。
象山群下段煤层可采。
象山群与下伏黄马青群呈假整合接触,而实习地,栖霞山地区为不整合接触。
5.白垩系(K)实习中所见的是白垩系上统的浦口组(K22 )地点:燕子矶,绣球公园,石头城浦口组常出露于山麓或低矮丘陵地带。
可以分为两部分。
下部紫红色及紫灰色砾岩为主夹有紫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
砾石成分复杂,常因地而异。
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
厚达100 米以上。
上部以紫红色为主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以及砂砾岩。
厚度大于100 米。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本组的下部以洪积和山麓堆积为主,中上部主要为河流及湖相沉积。
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6.第四系(Q)实习中所见的是中上统的下蜀组(Q2+3 )地点:门坡,老虎山南坡分布广泛,常形成阶地。
下蜀镇出露的岩性为黄色带红的泥、细砂及粘土,其中常含灰质结核。
产腹足类化石。
本组在附近沿长江一带发育最好。
厚达20 米左右。
燕子矶汽车站附近剖面可为代表,分二段岩性:上段灰黄色黄土质粘土。
结构颇紧,垂直节理良好,故常以大块柱状体崩解。
钙质含量较高,常呈拳头状结核出现。
透水性较好,古土镶痕迹较差,略具铁猛胶膜,孔隙发育。
下段棕红色粘土,结构紧密,粘性较大,常多具铁猛胶膜。
崩塌后呈不规则的棱状块。
透水性较差,古土壤痕迹甚为显著。
与下伏雨花台组呈假整合接触。
三.构造1、褶皱地区是由若干背、向斜组成的线状褶皱束。
在城东郊褶皱束最宽,由北侧的幕府山算起,经钟山到山,南北宽达25 公里。
向东逐渐收缩,如从北面的龙潭算起向南到江宁县的汤山,褶皱束宽度变为15 公里左右。
更东到镇边的五洲山、十里长山地段宽仅8 公里以。
褶皱束的走向在西端为北东、南西方向,过汤山以东转为北东东向,在五洲山十里长山一带明显地呈近东西向。
幕府山复背斜带山露在城北面的上元门到燕子矶一线——幕府山,这里是宁镇山脉北带构造的代表,因长江大断裂切割,复背斜只剩下其南边的半个,北边的半个已断陷在长江河谷之下。
复背斜的南半个概略地看是由两个主要的向斜及其间的一个背斜组成,由北而南为劳头山向斜、嘉善寺背斜、煤炭山向斜。
背斜核部出露了中下三叠统青龙群。
地貌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十分清楚。
这一复背斜向东过燕子矶后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去向如何是不明确的,很可能是沿北东东向穿过长江河谷而去。
其西端经上元门向西后何去也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而不清。
点位:品外泉由于断层运动形成的伴生褶皱2.断层地区断裂构造是十分发育的,也有若干规律性的东西。
首先,纵向断层很多,与之相伴随的有横向断层,它们形成格子状相交。
纵向断层常表现为逆冲性质。
断层面倾角一般是中到高角度。
它的效应是造成地层的缺失或重复,而以构成缺失为主;也造成岩层的破碎,局部形成断层角砾岩。
但角砾岩的规模不一定很大,常伴随着岩石发生硅化、赤铁矿化。
近断层处地层产状明显变陡或紊乱。
纵向逆冲断层在幕府山地区极为普遍,这里大部分地层的接触关系皆为这种断层性质。
这种断层在南带的汤山地区也有发育。
纵向断层中少数也表现为正断层性质,造成断层陡崖。
其发生时代一般较逆冲断层为晚,常常是在早先的逆冲断层位置上迭加着后期的正断层。
横向断层常常是平移断层性质(或兼有正、逆断层的性质)。
断层面常很陡,甚至近于直立。
相当层沿走向发生明显错开。
地层产状在近断层处发生拖曳和弯曲。
断层角砾岩不甚发育,有时可伴随着岩石的硅化。
沿断层带常有地下水出露。
横向断层带通过之处在地貌上常是沟谷或垭口所在,山脉为之切断。
由于纵向、横向断层发育,促进了纵向、横向沟谷的形成,加之沿着某些页岩为主的地层也极易侵蚀成为次成谷。
点位1:观澜亭白垩纪晚期。
这里岩层产状比较一致连续,但石壁上也存在一些擦痕和沟,可判断是断层,错位的位移不大。
点位2 :鬼脸城此区域的新老地层产状较一致,时代连续。
某些部位存在褶皱,个别部位存在断层。
点位3:品外泉这是一个断层。
侏罗纪。
判断依据:这里形成了一个沟,并且石壁上某些部位存在擦痕。
“逢沟必断”。
3.节理节理属于断裂构造,与断层不同,节理中,岩石破碎后,沿破裂面无明显的位移。
节理较为断层来说更加的普遍。
节理的规模大小不一,开的程度不一,节理面的粗糙程度也不一样。
岩石中节理的发育是不均匀的。
影响节理发育的因素有很很多,主要取决于构造变形的强度,岩石形成时代,力学性质,岩层的厚度以及所处的构造部位。
节理按照力学性质,分成节理和剪节理。
节理是由应力作用下形成的。
其方向垂直于主应力,而平行于主压应力。
节理多数是开的,节理面粗糙不平,面上不具有擦痕。
发育在粗碎屑岩中的节理往往绕砾石和粗砂粒而过,并不切穿颗粒。
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距大,沿走向延伸不远即消失,但是在附近的不远处又会断续出现,并有分支复合现象。
剪节理由剪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剪应力常成对出现,称为共轭剪节理。
两共轭剪节理面的交线与中间主应力平行一致,;两面锐交角等分线常为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
节理面两侧岩块有微小的位移,节理面上常可见擦痕。
节理面平直光滑,并常紧闭。
砾岩和砂岩中的剪节理往往平整地切割砾石和粗粒砾。
剪节理沿走向和倾角延伸较远,产状稳定,一般的发育密集。
节理间距小。
点位1:马娘娘脚印此处的节理表面看似为节理的特点,但是节理仍然存在“ X ”型。
所以此处准确说是剪节理。
具有先剪后的性质。
点位2:明誓石此处的节理仍然是先剪后的节理,图中砾石被切穿是属于剪节理的表现。
而整体体现节理的特点。
点位4 :小桃园属于剪节理,在节理中有硅质胶结点位5:天开岩节理,裂谷属于地堑系四.地下水地下水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类是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照水层的空隙性质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