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学习方法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南京大学高小方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南京大学高小方

古代汉语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一一、四多多读:精读100篇章;多记: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查:严谨查字典辞典;查史料、语料: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汉语史语料学多译;◇字典辞书世界上的书可分为两类:·阅读书:供阅读;·工具书:供查检;工具书包括:·字典、辞书·综合性辞典·专门辞典如成语辞典、俗语辞典、人名辞典、地名辞典;·索引·目录·年鉴·手册·图谱二、最常用的字典辞书分类:一查文字1、新华字典:随身带周祖谟,万千余字,兼顾一些文言音义;2、康熙字典:案头摆,四万九千余字,可解决冷僻字,反切法;推荐上海书店影印本附四角号码;3、说文解字:放枕边,经常翻;东汉许慎,以六书的条例分析九千余汉字的本义,首创部首法五百四十部首,反切由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切语;推荐影印大徐本徐铉/小徐本其弟徐锴;4、经籍籑诂籑zhuàn/纂zuǎn清阮元,主持收录清以前各种古字义字典,万三千余字;5、古代汉语字典,张双棣王力弟子、陈涛;6、经典释文唐陆德明,黄焯校勘;易、书、诗、三礼、三传、孝、论、老、庄、尔雅共十四部难字难词的注释书;7、汉语大字典五万四千余字;学习古代汉语的诀窍二二查词语包括查人名、地名、书名、事件名、查百科词语、自然科学名词1、语词辞源1840年前的语词和百科词语;辞海语词偏于古,百科词语偏于今;现代汉语词典1840年以来→还在使用着的、新出现的语词;以上三本构成了一个互补的小系统;汉语大词典十二巨册、三十七万条,古今打通的语词词典;通过汉语大词典可以找到某个词最早的踪迹,但其溯源工作做的并不好;2、单音虚词助字辨略清刘淇;经传释词清王引之,疑难虚词六百个;一声之转,清代学者用的术语,两个字或几个字声母相同、意思相通,例:但、徒、特,声母相同定母d、意思相通只;词诠杨树达,特点是标出词性;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又总结并补正刘、王、杨诸书;如“以啮人,无愈之者;”以,假设连词如果;3、复式虚词邱永安文言复式虚词;4、唐诗宋词元曲特殊词语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五百余条;5、人名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上海商务1921年出版首上古至清末中国人名四万余条,但缺点是不注生卒年;6、地名中国历史地名辞典7、书名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古今词义的变化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词汇变化最为迅速;一、古今词义的异同有三种情况:一基本词汇的意义古今基本相同,如马、牛、山、水、日、人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本身有变化:梯,木阶也,但今日有其他材料做成的梯;义项有增减:三,①确数三②几今不用;右,①右边②保守今增;二由于文字假借、词义引申等原因,少量的一般词汇意义古今完全不同;绸:古缠绕,今丝绸;该:古完备赅,今应该;三大量的一般词汇意义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同中有异;二、古今词义发展演变的五种情况一词义扩大江最初是长江的专称;河最初是黄河的声称;皮古代指带毛的兽皮;菜宋以前专指蔬菜;醒原指酒醉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酒醒了;二词义缩小金:在先秦泛指金属,铜铁等;现专指黄金;瓦:古代泛指陶器,现在单指盖在屋顶妨雨水的瓦;亲戚:古代不单指外亲,还可指父母等家人;司马迁时代尚如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丈夫:古代泛指男子;三词义转移汤:古代指热水;脚:本指小腿胫,后指足;汉四色彩改变犯:本指发起攻击;中性->贬义;谤:原指公开评议;中性->贬义;爪牙:原指武臣;褒义->贬义;喽啰:原指健儿;褒义->贬义;牺牲:古代是名词,中性,祭祀用牲畜;今作动词,含褒义;五义项增减爱:①亲爱、疼爱②爱惜、吝啬今减;狱:①官司,案件今减;②监狱;汉快:①愉快;②迅速;北朝民歌:快马须健儿后增;劝:①鼓励今减②劝说叫对方做什么③劝阻叫对方不要做什么,后增;结语1:词义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时代不同,词义就可能有变化;我们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敏感地注意到词义的时代差别问题,不要以今例古,也不要以唐例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书,做好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工作;同时,这对于词义学本身的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结语2:如果我们能为汉语书面语的五十万条词目建立起一整套能真实地反映其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情形的历史档案,这无疑是一项宏伟的文化基础建设工程;这项工程,是值得那些有志于研究语言学的青年朋友们为之献身的单音节词复音节词上一、在形式上,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单趋复;1、古代,单音词占优势;现代,复音词占优势;其转折点,是敦煌变文时代唐;2、原因:1汉语的音节是非常有限的;广韵共3894个音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才1336个音节,呈减少趋势;而汉语中的词确数以万计,这样,同音的单音词就太多,而且各个单音词又往往身兼数职,以致在交际过程中不已达到明确化、精密化的要求;2复音化可以增加语流的曲折,提高了交际的清晰度,如:辞之,是“辞退了他”还是“拒绝了他”二、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将文言文转换成现代普通话时,换、加、合;1、换: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具卒乘”:具,准备;卒,步兵,乘,兵车;2、加:加上了词头、词尾;老虎、驴子;如:“驴一鸣,虎大骇”:驴子、老虎;3、合:用了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来合成;如:儿+子→儿子;成+就→成就;鸣+叫→鸣叫;我们分析现代汉语某些并列式复音词的词素,可以发现古代单音词词义;反之亦然;三、古代复音词一单纯词:只含有一个语素;1、联绵字:也叫“连绵字”,又称“连语”;它是双音节的单纯词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1双声声母相同:伶俐,玲珑,参差;2叠韵:逍遥,徘徊,须臾,窈窕;3双声叠韵:辗转;2、其他多音节单纯词:少量非双声、非叠韵:玛瑙,芣苢;二合成词1、复合式合成词2、附加式合成词;单音节词复音节词下一、单音节词一联绵字的特点1、不可分训,不可望文生义,要因声求义;如:狐疑拿不定主意的样子,与狐狸无关;2、双声叠韵居多增加音韵美:联绵字作为研究素材,探究古代字的声母、韵类问题;3、有古本双声叠韵而今变音者:作为语料分析古音;如:憔悴古为从母:dz、仓庚古均属阳部,音仓刚;4、由于只表音,因此字形多变:如:匍匐—蒲伏—蒲服—扶服;仿佛—彷佛;逶迤有数十种写法;专门工具书有辞通,联绵字典等;5、由于修辞上的需要,联绵字偶或可颠倒或拆分开;如: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悠悠,悠思貌;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慷慨老子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犹豫二其他多音节单纯词1、音译词,如:布尔什维克俄,沙琪玛满语;2、重言词:把同一个字重复使用;1叠词:人人,年年,恨恨;2单复同向:穆穆;穆=穆穆加强了语气3单复异向迥义:不变音依依特殊联绵字;依yī≠依依yī变音汤汤特殊联绵字;汤tāng≠汤汤shāng课题:诗经中四百多条重言词,哪些属于叠词、单复同向、单复异向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二、合成词1、复合式合成词1联合式:名词社稷;动词飘摇;形容词伟大;连词而且;偏义名词动静,窗户;2偏正式:天下,君子;3支配式:司令主管发令的人,后稷后:主管,司的反写;主管农事的人,周的始祖做过后稷4补充式:提高,推动;5主谓式:月亮,民主;2、附加式合成词1加前缀:有:有苗、有夏;阿:阿谁代词,阿堵代词;老:老虎;形容词没有词头:北风其凉其,指示代词用作状语,那样地;动词没有词头:君子于役于,表趋向,相当于“往”“去”;于画圆的方向性动作,可表示起点、过程、终点、超过;2加后缀:沃若,突然,率尔,“盖阙如”,“空空如”;“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微风燕子斜/杯子;细雨鱼儿出/花儿/慢慢儿讲;木头,做头,甜头;词义的本义和引申义上一、词的本义1、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当然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因为很多词的历史远远长于字的历史:词,3万年;字7000年;2、词的本义并不一定是其原始意义,因依于字已经是很以后的事;二、掌握词的本义有什么用处1、使纷繁的词义变得有头绪;2、使解释词义准确而有依据;3、使理解词义更透彻,能更好地辨析近义词;三、怎样识别词的本义:分析字形,因声求源,徵以文献;字义不等于词义,但有时字义又等于词义;1、分析字形:用非假借字来记录词的意义的字,字的本义就是词的本义;例:不可胜数中的“数”的本义是“计算”;2、因声求源:用假借字来记录词的意义的字,字的本义不是词的本义;例:“九月叔苴”,叔:从又手,本义拾取,属于第1种情况;析字形;但“伯仲叔季”,叔:少,双声,属于第2种情况:不能用分析字形,通过语音来求语源;例:新旧旧:本义是猫头鹰上为猫头鹰,下为臼声;用旧音假借字来记录,指久;3、徵以文献;探索词的本义法:--对非假借字,可从字形求得它所代表的这个单音词的本义析字形;--对假借字,要因声求语源才能够等到它所代表的这个词的本义求语源;词义的本义和引申义下四、词的引申义“乘”的词义引申图乘:甲骨文像人爬在树上,本义:登木;登木——升、登,连及分化特指乘车:一车四马shèng类推——坐船抽象化——凭借、利用、趁着比喻——史册shèng登木——压、压倒——战胜镇守欺凌一什么是词的引申义1、词的引申义就是本义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2、引申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3、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近,一类叫间接引申远;二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必须了解引申的总趋势和具体途径;1、词义引申的总趋势是:有具体到抽象,有个别到一般;2、词义引申的具体途径:1从词义所慨括的事物的特性包括性质、形状、味道、用途等来引申;如从“素”的色引申为泛指一切白色,再引申为白白地;从“素”的未经染色的特性,引申为本色,朴素;2通过借喻和借代等修辞手段的经常运用而引申这已不同于那种临时的打比方,例:手足喻兄弟,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朱门代大户,干戈代战争干古代指盾;三词义引申的结果1、义项有增加或减少;慨括的范围有扩大或缩小;表示的对象可能转换,色彩可能改变;2、或新旧义并行:如牛生犊;或新义生而旧义灭:如蚕化蛾;3、可能引起字形、读音、语法作用词性之类的变化;如数,厌;厌:吃饱出现了新字形餍——满足——讨厌“绳”的词义引申图绳,索也,从糸,蝇省声;本义:索特指墨线:例:绳直而枉木斫音卓韩非子·有度——正直:例: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准则、法度:例: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以法约束、纠正:商鞅日绳秦之贵公子史记·商君列传“被”的词义引申图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本义:寝衣——覆盖——披加——施及——蒙受、遭受——被表被动“理”的词义引申图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本义:治玉——治理,特指决狱——法官——玉的纹理——腠理——条理——道理——通顺。

《古代汉语》学习方法介绍

《古代汉语》学习方法介绍

古代汉语学习方法介绍前言古代汉语是一门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的语言。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古代汉语的地位十分重要。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

但是古代汉语有着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词汇,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为初学者提供一些帮助。

学习材料在学习古代汉语时,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学习材料。

以下是一些较为常用的材料:1.《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该词典收录了古代汉语常用词汇,并提供了注音、释义和用法说明。

初学者可以从中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的读音和用法。

2.《古汉语常用词表》:该词表收录了古代汉语常用词汇,并提供了注音、释义和用法说明。

初学者可以从中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的读音和用法。

3.《古代汉语词典》:该词典包含了古代汉语的各种词汇和短语,并提供了注音、释义、用法说明和例句。

初学者可以从中学习古代汉语的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学习方法基础语法学习古代汉语的第一步需要掌握其基础语法,包括古代汉语的音韵规律、词法、句法等。

学习基础语法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字义、词义等等。

在学习基础语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语言的整体把握。

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时,需要注重了解整体的语言结构和规律,能够准确理解其语言特点和用法。

2.了解语言的历史背景。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帮助了解其历史和文化。

了解语言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用法。

3.多思多练,勤加练习。

在学习基础语法时需要多思多练,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阅读文献学习古代汉语需要大量地进行阅读和理解文献。

阅读文献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古代汉语的用法和语言规律,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在阅读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文献。

初学者可以选择些比较简单的文献进行阅读,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用法和规律。

2.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阅读文献时,需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从中获取古代汉语的词汇、用法和语法规律等信息。

学习古代汉语计划

学习古代汉语计划

学习古代汉语计划一、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是指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语,包括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

它具有以下特点:1. 词汇丰富、词义多样,有很多文言词和古汉语词汇,语言游刃有余。

2. 句式复杂、语法变化多样,有很多古代汉语的独特的句式和语法结构。

3. 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较大,书面语较正规、稳定,口语较土话、口语化。

二、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是我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1. 整理古代汉语词汇:将古代汉语中的词语按照各种分类整理出来,比如按照词性、按照词义等等。

2. 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了解其变化规律,学会分析古代汉语句子的结构。

3. 阅读古代文献:通过阅读古代文献,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使用和句子的表达方式,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4. 与古代文学交流:通过与古代文学的交流,了解古代汉语的演变和发展,学习古代汉语的韵律和修辞。

5.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互联网、手机软件等来帮助学习古代汉语,比如利用手机软件录制古代汉语的发音和读音。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资源学习古代汉语的资源丰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 书籍:书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资源,可以从一些古代汉语词典读起,然后学习一些古代汉语的语法书籍、文学作品等。

2. 网络资源:互联网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等获取一些古代汉语的学习资料和交流平台。

3. 学术研究机构:一些学术研究机构和图书馆有大量的古代汉语学习资源和书籍,可以通过学术研究机构进行查阅。

4. 教学资源: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开设了古代汉语的教学课程,可以通过报名参加这些课程学习。

四、学习古代汉语的计划为了学习古代汉语,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1. 学习古代汉语的背景知识:先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并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2. 整理古代汉语词汇:将古代汉语词汇按照不同的分类整理出来,包括文言词、古汉语词、口语词等。

如何学习古代汉语以论语为例

如何学习古代汉语以论语为例

如何学习古代汉语以论语为例
1、学习古代汉语以论语为例,首先要把论语熟读。

论语共有20篇,按时间先后排列的依次为:序,学而篇,专攻篇,礼记篇,樊迟篇,
蒲涂篇,义安篇,拾遗篇,泰伯篇,公孙丑篇,尽心篇,中庸篇,易
经篇,知过篇,张衡篇,微子篇,为政篇,大宪篇,尧曰篇,夷文篇,曲礼篇。

学习时可以先从篇章开始,把每个篇章都背会,然后在理解
其中的主题思想。

2、学习古代汉语要特别注意掌握一些比较重要的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如仁义的表达、比喻的表达、故事式的表达等,要把它们都背会,运
用到自己的日常语言中。

3、其次可以多多参看一下关于论语的相关著作,像《论语心得》、
《论语义类》、《论语注疏》等等,里面对论语中每句话的意义和用
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内容。

4、而且可以多看一些古代汉语问答题和论语模拟试题,练习自己的古
代汉语水平,在答题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论语的理解,以提高古代汉
语的运用能力。

古代汉语学习方法

古代汉语学习方法

古代汉语学习方法古代汉语是汉字的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古代汉语的学习对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起着重要作用。

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有以下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学习基础汉字: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汉字非常重要。

古代汉语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由汉字组成的,因此学习基础汉字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理解句子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主谓宾的简单句结构,并且动词常常放在句子的末尾。

学习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3.多读古代文献:读古代文献是学习古代汉语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熟悉古代汉语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从简单的诗词开始,逐渐过渡到古代散文和历史文献。

4.学习古代汉字的用法和意义:古代汉字的用法和意义与现代汉字不完全相同。

学习古代汉字的用法和意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词汇和表达。

可以通过学习字义和字形演变等方面的知识来加深理解。

5.关注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古代汉语的语法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古代汉语中常常使用典型的修辞手法,如典比、夸张、象征等。

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献。

6.刻意练习古代汉语的写作:通过刻意练习古代汉语的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古代文献中的片段或自己创作一些古代风格的文章,并反复修改和润色。

7.参加古代汉语学习班或研讨会:参加古代汉语学习班或研讨会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

这样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8.利用古代汉语学习资源:现在有许多古代汉语学习资源可以供我们利用,如古代汉语词典、教材和学习工具等。

可以善用这些资源来辅助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

总之,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基础汉字、理解句子结构、多读古代文献、学习古代汉字的用法和意义、关注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刻意练习古代汉语的写作、参加古代汉语学习班或研讨会,以及利用古代汉语学习资源等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学习的技巧与窍门

文言文学习的技巧与窍门

文言文学习的技巧与窍门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来说,常常是一个较为困难的挑战。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一些技巧和窍门,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言文。

本文将分享一些文言文学习的技巧和窍门,希望能对广大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的文字,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学习文言文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其独特的特点。

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繁琐,句法结构复杂,涉及到的典故和成语较多。

而且,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庄重、典雅,常常需要借助于修辞手法才能完整体现其意境。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二、扩充词汇量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繁复,涉及到的典故和成语也较多。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我们需要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可以通过背诵或阅读经典文言文著作,学习常用的古代汉字和词语,并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词典、课外阅读和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来积累词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三、分析句法结构文言文的句法结构较为复杂,常常需要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其意思。

在面对一篇文言文作品时,我们可以先将句子进行分割,找出主谓宾等基本成分,并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学习修辞手法文言文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并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非常重要。

比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常常出现在文言文中,它们有助于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习这些修辞手法,可以通过课堂学习、阅读文言文经典著作、分析名句等方式进行。

五、多读经典文言文著作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环节。

通过多读经典文言文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熟悉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多读、反复读,甚至可以背诵其中的优秀篇章,以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感悟和理解。

学古文顺序

学古文顺序

学习古文的顺序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偏好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基本的顺序可以参考如下:1. 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例如汉字的起源、古代汉语的语法和发音等。

2. 开始阅读一些简单的古代文学作品,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些作品不仅容易理解,而且有趣,可以增强学习的乐趣。

3. 逐渐过渡到阅读一些较长的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学习。

4. 开始学习一些古代的散文作品,例如《尚书》、《春秋》等,这些作品不仅有更深的意义,也有更多的细节可以学习。

5. 最后,可以开始学习一些更专业的古代文学主题,例如唐宋散文、明清小说等,这些主题不仅更有深度,也更适合专业级别的学习者。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的顺序,具体的学习顺序还应该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兴趣和能力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一个人想深入学习古代散文,那么他应该先学习一些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然后开始阅读一些古代散文作品。

如果他只是想提高自己的古文水平,那么他可以从阅读简单的古代文学作品开始,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更专业的主题。

此外,学习古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与背诵: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古文的意思和意境,才能更好地背诵。

2. 逐渐积累:学习古文需要逐渐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通过逐渐积累,才能更好地掌握古文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文化背景:学习古文需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背景,这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思和意境。

4. 练习写作:练习写作是提高古文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掌握古文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

总的来说,学习古文的顺序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专业,从理解到背诵,从文化背景到实际应用。

根据个人目标和能力,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顺序。

文言文学习技巧方法

文言文学习技巧方法

文言文学习技巧方法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文言文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高语文水平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一些文言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一、掌握基础知识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范。

文言文有着独特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需要了解其特点和规范,在学习文言文时要遵守规范的写作风格。

2.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文言文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需要通过阅读和练习来掌握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背诵经典篇章文言文的经典篇章是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通过背诵经典篇章,可以熟悉文言文的用词和句式,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多读经典作品1.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经典作品。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经典作品,通过阅读和分析,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逐渐提高之后,可以尝试阅读一些较难的经典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使用辅助工具。

在阅读经典作品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注释本、译文本等,帮助理解作品内容和语言表达。

3.注重精读。

对于每一段经典作品,要注重仔细理解,分析其中的语法、词汇、句式等,可以做一些笔记和总结,加深对内容和语言的理解。

四、模仿古文写作1.直接模仿经典句型。

通过模仿经典句型的写作,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2.背诵模仿。

选择一些经典作品的片段或句子,背诵并模仿其语言表达,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感。

五、多练习1.进行语法和词汇练习。

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

可以选择一些练习题,进行语法和词汇的训练。

2.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多进行阅读练习。

同时也可以进行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参加文言文辅导班或课程如果自学感到困难,可以参加一些文言文辅导班或课程。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悉心讲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漢語學習方法
南京大学高小方的方法
(一)牢牢抓住八条:
(1)"四到"法
眼到──繁体字,一笔一画看仔细;只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不行,如:"寿(壽)"、"刚才(纔)"的"才"的繁体。

有注解,逐条看。

"不求甚解",至少学语言课不行。

口到──寓记忆于吟哦,培养"语感"。

西谚:"与其记在心间,不如记在唇边。

"运动记忆不易忘。

心到──用心记,记特殊音义,记特殊句型等等。

多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这八个字是古今多少学问家成功的共同秘诀。

手到──记笔记,并及时地加以整理;做卡片,定期分类,努力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有生字,要勤翻工具书。

(2)以文选为中心
"语言就包含在言语作品中。

"我们要精熟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做到能正确诵读、解释、翻译;要熟悉到随便举出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立刻就能记起是哪一篇里的。

首先练好这一项基本功,然后再谈"深造"二字。

(3)以词汇为重点
语音、词汇、语法这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须特别注意。

对于古今词义不同的词,尤其是那些"微殊"的,要细心辨析,留心记住。

读古书误解往往在这些词上头。

如"信"、"书"(《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一年中,我们要扎实地掌握600个左右常用词;对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项,要相当熟悉。

我们结合文选讲解一些,大量的还要靠大家课外自己看教材,研究、归纳。

(4)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
这就是说,对于文选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也要给予相当的重视。

关于语法体系,先学通一家,再博采众家之长;不要一上来就搞一个大杂烩。

(5)逐步掌握通论
要以历史主义的观点,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个别认识一般,把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掌握古汉语的一般规律。

说得具体些,就是对于古今汉语在词汇形式、词义内容、词性活用、虚词用法、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异同,都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认真做好口头的、笔头的各种练习
口头的练习有朗读、背诵等,笔头的练习有做读书笔记、注音、释义、翻译、语言要点分析、名词解释、古文赏析、小论文等。

(7)要培养自己浓厚的兴趣
有兴趣才会自觉地预习和温习,有兴趣才会钻得进,也才会有创见。

人,大概只有吃糖果的兴趣是不用怎么培养就有的,其他的兴趣则一般都要经过强化培养的。

地质队员翻山越岭采标本,对冷冰冰的石头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

如果我们想到只要闯过了文字关就能为人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古代汉语的干劲自然就大了。

"文字关"也是一种"关",红军长征过娄山关是靠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老子出关也是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的。

过关总要付出代价。

但我们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却是成功的喜悦。

待到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闯过了文字关,从而在古代文献阅读和研究的领域里可以自由地驰骋,不断领略到古典艺术的胜境,并自己放出眼光进行美学的分析,或作古代语言的研究,
或在创作中成功地继承了某种艺术形式时,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呵!
(8)四字诀:
勤──勤勉,见缝插针,不怕辛劳,孜孜以求。

谨──严谨,一丝不苟,多闻阙疑,认真继承。

精──精通,熟读精思,精益求精,升堂入室。

进──前进,深造有得,勇于创新,追求完美。

(二)掌握一串钥匙:
拎出文言文的十几个学习要点,作为打开文言宝库大门的一串钥匙。

它们是:
1. 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

如:赵王少,不能蚤起。

蚤,通"早",早早地。

2. 古今字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回来。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3. 异体字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

如:涙,同"泪";愬,同"诉"。

4. 破读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

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5. 词类活用在上下文中甲类词临时用如乙类词。

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名词用如意动。

6. 词序前宾语、动量表示法等。

如:吾谁欺?未之有也。

[三]思而后行。

7. 双宾语(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如:语之故;
(2)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如:问之客。

8. 非支式即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其形式的宾语,实质是补语。

如:而誓〈之〉曰:"……"誓之,向她发誓。

9. 被动式"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等。

10.实词、词组联绵字、偏义复词…
11.虚词如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等。

12.省略承上省或探下省主语、宾语、动词、介词等。

13. 修辞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互文等。

14. 文体如散文中的史传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杂史)、杂记文(游记体、笔记体……)、说理文(语录体、史论体、寓言体……)、应用文(书信体……)等;韵文中的风体诗(诗经),骚体诗(楚辞),汉魏六朝古诗(乐府、歌行),古体诗(古风)中的七古、五古、古绝,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七律、五律、排律、律绝,词,曲等;骈文(骈赋、连珠、对联)等。

15. 特色与表现手法如对比、烘托、铺垫、暗示、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

16. 同源字具有一个共同的概念义而读音又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或几个字。

如: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阙,与"缺"同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掌握了这串钥匙,也就掌握了研读文言文的主动权。

学生依照新编《古代汉语》教材的示范,在解剖了数十篇文选的语言要点之后,就能实实在在地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从而顺利地闯过文字理解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