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假性囊肿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及表单
440小耳畸形临床路径(Brent法耳廓再造术2期)

小耳畸形临床路径(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Ⅱ期)(2016年版)一、小耳畸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小耳畸形,Brent法Ⅰ期耳廓再造术后(ICD-10:Z47.80)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Ⅱ期)(ICD-9-CM-3:18.79006,18.71007)(二)诊断依据。
根据《整形外科学》(主编:王炜,浙江科技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典型的小耳畸形Brent法Ⅰ期耳廓再造术后外观:患耳残留腊肠状或贝壳状残耳,可见再造正常耳廓形态,无耳颅角,耳甲腔较浅,无(或有)外耳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整形外科学》(主编:王炜,浙江科技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Ⅱ期)。
(四)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47.80小耳畸形, Brent 法Ⅰ期耳廓再造术后疾病编码。
2.患侧实施Brent法Ⅰ期耳廓再造术后4个月以上,可以进入此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2)心电图、胸片(正位)。
2.根据病情选择的项目:(1)头部CT或MRI(如合并半侧颜面短小,需听力重建患者);(2)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异常者);(3)听力功能测试(需听力重建患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Ⅱ期),耳后筋膜瓣转移,自体肋软骨植入,耳颅角成形,中厚植皮术。
外耳病损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外耳病损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外耳道囊肿(ICD-10:H61.806)、外耳道肿物(ICD-10:H61.901)、外耳道胆脂瘤(ICD-10:H60.400x004)、外耳道肉芽肿(ICD-10:H60.403)、外耳道外生骨疣(ICD-10:H61.802)、外耳道血管瘤(ICD-10:D18.000x506)、外耳道良性肿瘤(ICD-10:D23.201)、耳廓肿物(ICD-10:H16.100x008)、耳廓良性肿瘤(ICD-10:D23.200x002),行外耳病损切除日间手术。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表现:无明显诱因触及单个或多个外耳道、耳廓肿物,部分病人可伴有疼痛,红肿,波动感、听力下降。
(二)辅助检查:必要时可行电子纤维耳内镜、听功能检查,如不能明确者,选用颞骨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外耳病损诊断明确。
(二)患者有意愿积极手术。
(三)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严重器质性疾病,能够耐受手术。
手术治疗:外耳病损切除术(最长径<5cm,不造成明显外耳道狭窄、耳廓畸形)。
四、标准住院日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耳病损代码(外耳道囊肿(ICD-10:H61.806)、外耳道肿物(ICD-10:H61.901)、外耳道胆脂瘤(ICD-10:H60.400x004)、外耳道肉芽肿(ICD-10:H60.403)、外耳道外生骨疣(ICD-10:H61.802)、外耳道血管瘤(ICD-10:D18.000x506)、外耳道良性肿瘤(ICD-10:D23.201)、耳廓肿物(ICD-10:H16.100x008)、耳廓良性肿瘤(ICD-10:D23.200x002))。
Cr~(32)PO_4胶体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收稿日期:2002203213;修回日期:2002204227作者简介:计学理(1955~),男(汉族),山西朔州人,主治医师,临床核医学专业第15卷第3期2002年8月同 位 素Jou rnal of Iso topesV o l .15 N o .3A ug .2002Cr 32PO 4胶体治疗耳廓假性囊肿计学理1,王胜利2,肖来华2,耿 建1,赵晓宇2,李玉凤1,刘建功2,曹立新2,刘 慧1(1.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山西大同 037005;2.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中心医院五官科,山西大同 037005)摘要:对22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先行穿刺抽液,然后将C r 32PO 4胶体注入囊腔内加压固定治疗,并以行常规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在三月内对两组进行随访和疗效观察。
结果:核素组治愈21例,有效1例,治愈率95.5%;常规组治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愈率70.0%。
两组相比,P <0.05,核素组疗效优于常规组。
关键词:C r 32PO 4胶体;耳廓假性囊肿;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0155;R 739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512(2002)0320182203 耳廓假性囊肿(P seudocyst of the au ride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1]。
有学者认为,耳廓假性囊肿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局部自身免疫有一定关系[2]。
目前,临床治疗常采用穿刺抽液加压固定或腔内注射硬化剂、冷冻,甚至切开引流等治疗方法。
近年来还有采用微波、电灼开窗、穿刺置管负压引流等治疗方法[3~5]的报道。
但复发率较高[6],且多次穿刺有创伤,给患者带来痛苦与损伤。
32P 物理半衰期合适(T 1 2=14.3天),对病灶照射时间长,最大能量1.71M eV ,发射纯Β-射线,组织内平均射程4mm 。
C r 32PO 4呈草绿色胶体悬浮液,性质稳定,颗粒较大(Υ0.6~2.0Λm )[7],因此能自行缓慢沉淀,有效地附着于囊腔壁上,在靶组织高度浓聚,并发挥最强作用。
手术治疗顽固性耳廓假性囊肿

手术 治疗 顽 固性耳 廓假 性囊肿
山 西 省人 民 医 院( 30 2o
:
。
后 通 过一 系列 的细 胞 内信 号 传导 系统 诱 导 细 胞 产 生 多 种生 物 活 性分 子 , T _, 细 胞 介 素 (L 等 肽 类 物 质 和 自 如 NFd 白 I)
三 烯 、 小 板 活 化 因 子 、 栓 素 等 脂 类 介 质 及 N 大 量 产 血 血 O
作 性 查尤 其 是 巨’依,单 核细 中性l细 等 , 3 刘菁 中华 .毒对星 细结组生 用 于胞 细 可u 苎 、 和 胞 篓 赖 胞 粒( 然 i 袁 小 , ,脏 素肝状 胞缔织长 高 等内 志 举 噬三 肥 、 tt . - m Ⅲ 因子表达的 响
,
,
2 0 1 o 3,
成 纤 维 样 细 胞 , 仅 继 续 受 旁 分 泌途 径 的调 节 , 通 过 自分 不 且 泌效 应 维 持 和 扩 展其 激 活状 态 , 果 肝 星 状 细 胞 大 量增 殖 、 结 活化 , 产生 大量 细 胞 外 基 质 , 细 胞 外 基质 的降 解 相 对 或 并 而 绝 对 不 足 , 终 导 致 纤 维 化 。 内 毒 素 还 可 上 调 结 缔 组 织 生 最 长 因子 ( T F mRN 的 表 达 , 呈 一 定 的 剂 量 效 应 关 C G ) A 且 系 _ 。我们 发 现 肝硬 化 患 者 血 清 内 毒 素 水 平 升 高 与血 清肝 3 ] 纤 维化 指 标 水平 升 高 呈正 相 关 , 示 内 毒素 可促 进 肝 纤 维化 提 进 展 。表 明肝 功 能损 害 加 重 了 内毒 素血 症 , 毒素 等 毒 性 物 内 质 又加 重 肝 功能 损 害 , 成 恶 性 循 环 , 低 血 浆 内毒 素 可能 形 降 有 助于 延缓 肝 硬 化 的病 情进 展 、 少 并发 症 及 改善 预后 。 减 参 考 文 献 1 淑蕊 , 关志明.调整肠道菌群对肝硬化 内毒素及肝功能的影 响.山西医科 大学学报, 00 3 (): 3—3・ 20 , 1 5 4344
开窗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今发 病 机 制 尚 不 明 确 , 能 与机 械刺 激 . 可 引起 局 部 循环 功 能 障
碍 , 局 部组 织 的 免疫 力反 应 , 成 组 织 渗 出 液 体 积 聚 在 软 骨 和 造 层 内所 致 的 , 以软 骨 为 囊 壁 的 囊 肿 。 临 床 上 治疗 的 方 法 也 很 多 , 早 期 的紫 外 线 照 射 理 疗 ; 冻 ; 期 的 YA 激 光 打 孔 如 冷 后 G
[】 吕光丽. 1 急性髌骨脱位在关节镜 下的治疗与护理[ _ J 齐鲁护理杂 】
志 ,0 71 2:5 2 0 ,3() . 6
[】 黄 健, 逊. 2 李 微创 泌尿 外科 学[ . M】 湖北科 学技术 出版社, 0: 2 5 0
2 — 2. 0121
非 常 重要 的步 骤 ,压 力 过 低 可 因 流 量 不 足 而 影 响 视 野 清 晰 度
的 手术 效 果 , 我们 采用 1 0mb r 5 a 5 a ̄2 0mb r的灌 注 压 力 。
( 稿 日期 : 0 8 0 — 4 收 2 0— 6 1 )
开 窗手术 治疗耳廓假 性囊肿
李正权, 起 , 许 邓洪英, 军 侯
( 广元 第二人 民 医院, 四川 广元 6 8 0 ) 2 0 0
予处理 。
33仪 器 的 正 确 使 用 手 术 护 士 应 密 切 配 合 术 者 完 成 手 术 操 .
作 . 了提 高 使 用 率 、 好 率 , 低 故 障率 , 作 者 要 熟 练 掌握 为 完 降 操
有 关 仪器 的性 能 和用 法 , 格 按 操作 规程 执 行 , 中 各 个环 节 严 术 严 守 无 菌操 作 规程 。 34仪 器 保 管 . 手 术 需 要 的 输 尿 管镜 等属 精 密 贵 重 仪 器 , 为保
手术与穿刺抽液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比较

表 1 对 照 组与 手 术 组 耳 廓 假 性 囊 肿 疗 效
骨 膜 炎 导 致 耳 廓 畸 形 。2 0 0 4 - 2 0 1 1年 笔 者 所 在 科 治 疗 患 者
6 O例 。 以穿刺抽液 、 囊内注射药物并加 压包扎治疗 2 6例 , 手 术治疗 3 4例 。现 总 结 如 下 。
耳廓假性囊 肿是一种软骨 内的无菌性 、 浆 液性 、 渗 出性
3 1例 . 双 耳 2例 。 囊 肿 最 大 3 . 5 c m ̄ 3 . 0 e m、 最小 0 . 2 e mx 0 . 3 c m。其 中有 外 伤 史 1 5例 . 其 余 均 无 明 显 病 因 发 现 耳廓 肿
1 资 料 与 方 法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 P < O . 0 5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6 O例 。男 5 6例 , 女 4例 ; 年龄 1 8 — 6 5
3 讨Leabharlann 论 岁, 平均 ( 4 0 . 3  ̄ 2 . 2 ) 岁; 病程 3 d至 9个 月 。 左 耳 2 7例 , 右 耳
实 用 医药 杂 志 2 0 l 3年 0 9月 第 3 0卷 第 0 9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比较

接诊耳 廓假性囊 肿患者 7 3例 (6耳 ) 7 。随机 予小 切
口部分 切除囊肿 前 壁或 全 部 切 除囊 肿 前 壁 , 收到 了 不 同疗 效 , 现报 道如下 。
1 临床 资料
7 例(6 中男 6 例 , 5例 , 3 7 耳) 8 女 其中 3 例男性
痊愈: 皮损 消失 9 % 以上 , 痒 感 0 瘙 为双侧 发病 。年 龄 2 6 3— 2岁 , 程 7~9 。病 变 病 3天
天 , 患者呈 反 复发 作 。患 者 面部 可见 鲜 红 色或 部分
黄红色 斑片 , 面覆有 油腻性鳞 屑或痂 皮 , 表 部分 毛囊 处红色丘疹 , 鼻颊 沟问有 皲裂 , 眶上眉部 有弥漫 性红 斑、 脱屑 。皮损处 均有不 同程 度瘙痒感 。
2 治疗方 法
关键词 耳廓 假性 囊肿
32 结 果 .
5 1例 中 , 愈 3 痊 2例 , 显效 1 2例 , 有
效 5例 , 效 2例 , 无 总有 效 率 9 . % 。治 疗 期 间 未 61
发现 明显 不适感 。
4 讨 论
中医认 为 , 溢性 皮炎 多因肌热 当风 , 入侵 脂 风邪
汗孔 , 日久 化燥 , 失濡 养 或素 体 血燥 , 因过食 辛 肌 复 辣厚味 , 以致脾 胃运 化 失 常 , 久 化湿 生 热 , 蕴 又感 风 邪而致 。故血 热 、 湿热 、 风燥为 本病 的主要病 因。而 现代 医学认 为该 病病 因不 明 , 可能 与 感染 、 疫 、 免 遗 传、 激素 、 经 和环 境 因素 有关 。笔 者治 疗该 病 , 神 在
清洁肌肤 的基 础 上 , 配合 口服 “自拟 清脂 方 ” 以标 , 本兼 顾 。“ 自拟清脂 方 ” 中银 花 、 翘 、 公英 、 舌 连 蒲 蛇
顽固性耳廓假性囊肿手术治疗35例

阻滞麻醉 , 并行 耳周皮肤局部浸 润麻 醉。于耳廓前 面假性 囊
肿前缘或后缘作 纵形 弧形 切 口, 开皮 肤 、 切 皮下 组织 及软 骨 膜, 于软骨膜下 用眼科弯剪或耳科 剥离子 向后或 向前分离 至 囊肿周边 , 于囊肿 前壁 中部切 开 , 再 吸尽囊 液 , 眼科有 齿镊 用 提起囊前壁 , 囊肿边 缘 剪除全 部囊 肿前 壁 软骨 , 小刮 匙 沿 用 刮除囊后壁 内衬纤维素膜层 或炎性 肉芽组织 , 再用 生理盐 水 冲洗术腔 , 抗生 素注射液浸泡术 腔 5—1 0分钟 。若 切缘皮 肤 多余 可适 当修剪 , 肤切 口用 0号 丝线 间断缝合 。若疑有感 皮 染, 于术 腔切 口最低处放 置一橡 皮 引流片 于术 腔 , 后 2 术 4—
3 讨 论
本 组资料发病 率为 2 9 % , .0 发病时 间在 1 3 1— 6天 , 此结 果 与相关文 献报道 相近 。在 本组 资料 中 3例病 人有 眼局 部 和全身 过度劳累史 , 明术后短期 内眼局 部或全 身状况 均处 说 于抵抗力低 下的免疫 敏感期 , 当注意 休息 , 时 眼或 全身 应 此 的劳累均可能成为本病 的诱发 因素。另外 , 合并 术眼外 伤史 和陈旧性 葡萄膜 炎病 史的自内障 , 因其 眼血 ~房 水屏 障已遭 到破坏 , 手术 和人 工 晶体的植 入更 加重 了 眼组织 的损 伤 , 增 加术 后迟 发性 葡萄膜炎反应的发病机率 。 两种植 入晶体导致迟发性 葡萄膜 炎不 同 , 示在人 工 晶 提
【 收稿 日期 ]0 7~l —1 20 1 5
【 责任编辑 ] 李
洁
文章编号: 0 — 9920 )8 0 1 — 2 1 1 54 (080 — 75 0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廓假性囊肿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耳廓假性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ICD-10:H61.103)
行囊肿切除术(ICD-9-CM-3:18.29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二版。
1.症状:耳廓前面出现局限性隆起,常在无意中发现,由小渐大,无痛感或有微痛,囊肿较大时可有胀感、灼热、发痒等不适。
2.体征:囊肿多位于舟状窝、三角窝。
初期仅为局部增厚,积液较多时隆起明显,可波及耳甲腔。
囊肿边界清楚,有弹性及波动感,但无压痛,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穿刺抽吸时可吸出淡黄色清亮液体,其中蛋白质丰富,无红细胞和炎性细胞;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61.103耳廓假性囊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前)。
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X线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方式:耳廓假性囊肿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根据情况用药:
(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2)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伤口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需导致退出日间手术路径。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耳廓假性囊肿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ICD-10: H61.103)
行耳廓假性囊肿切除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