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AN备份与恢复之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oracle dg rman备份策略

oracle dg rman备份策略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恢复数据库的完整性。
在Oracle数据库中,可以使用RMAN(Recovery Manager)来管理和执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RMAN是Oracle提供的一个备份恢复工具,可以通过RMAN备份策略来实现灵活、高效的数据库备份。
RMAN备份策略主要包括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合并等几个方面。
1. 完全备份:完全备份是指备份整个数据库的操作。
在RMAN中使用“backup database”命令可以进行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是数据库备份策略的基础,因为只有完全备份才能确保数据库的全部数据得到保存。
完全备份可以通过物理备份或逻辑备份来实现。
物理备份是指备份数据库文件本身,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等。
逻辑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逻辑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等)导出为可执行的SQL语句,并将其存储到备份集中。
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在完全备份的基础上,只备份数据库中自上次备份后有所修改的数据。
增量备份可以减少备份的数据量和备份时间,并且可以更快地进行恢复操作。
在RMAN中,可以通过“backup incremental”命令进行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可以分为增量备份级别0和增量备份级别1。
增量备份级别0是指备份整个数据库,与完全备份相同;而增量备份级别1只备份自上次备份后有所修改的数据块。
3. 增量备份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量备份产生的备份集可能会变得很大。
为了减少备份集的大小和提高恢复操作的效率,可以使用增量备份合并来合并增量备份集。
在RMAN中,可以使用“backup incremental ... merge”命令来合并增量备份集。
增量备份合并可以通过将最新的增量备份与之前的备份集合并来创建一个新的备份集,从而减少备份集的数量。
除了以上的备份策略,还可以通过设置保留策略来管理备份集的保留时间和数量。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复制一份并存储在其他介质上,以便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恢复数据的过程。
数据库恢复是指通过备份数据来还原损坏或丢失的数据库,以使其能够重新运行。
一、数据库备份方法1. 完全备份完全备份是指将整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和元数据一次性备份。
它可以提供一个数据库的完整镜像,但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备份时间较长。
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指仅备份数据库中自上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
增量备份相对于完全备份来说,备份时间较短、备份文件较小,但在恢复时需要依次进行完全备份和各个增量备份的恢复。
3. 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指备份数据库中自上次完全备份之后所发生的变化。
与增量备份不同的是,差异备份是以上次完全备份为基准,只备份与上次完全备份之间的差异部分。
差异备份的备份时间和备份文件相对于增量备份来说稍长、稍大,但恢复时只需要进行一次完全备份和一次差异备份的恢复。
二、数据库备份策略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合理的数据库备份策略。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备份策略:1. 定期完全备份定期进行完全备份是数据库备份的基础。
通过定期完全备份,可以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提供一个最新的完全备份文件。
2. 增量备份结合差异备份在定期完全备份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进行增量备份。
通过增量备份,可以减少备份数据量和备份时间;通过差异备份,可以提高备份和恢复速度。
3. 多级备份多级备份是指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以提高备份的容错性和可用性。
可以将备份数据存储在磁盘、磁带、云存储等不同的介质上,以防止数据的单点故障。
三、数据库恢复方法当数据库损坏或丢失时,需要通过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库恢复方法:1. 完全恢复完全恢复是指在数据库完全损坏或丢失时,通过完全备份将数据库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总结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总结数据库备份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管理任务,它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数据库备份的目的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结构导出并存档,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
恢复数据库则是将备份的数据重新导入,并使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发生之前的状态。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以及其优缺点。
1. 完全备份(Full Backup)完全备份是将整个数据库备份到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中,包括所有的表、视图、存储过程等。
这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备份方法,可以快速实施恢复,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但是,完全备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存储空间,特别是当数据库庞大并且频繁更新时。
2.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增量备份只备份上次完全备份之后的增量更新数据。
它可以大大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的开销。
增量备份记录了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所做的所有更改,当需要恢复数据时,需要依次恢复上次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中的更改。
由于增量备份不能直接提供完整的数据库镜像,恢复过程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3. 差异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差异备份记录了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发生的所有更改,并与上次完全备份进行对比,只备份新的或更改的数据。
与增量备份不同的是,差异备份备份的是与上次完全备份的差异,而不是上次备份之后的增量更新。
差异备份在恢复数据时,只需要恢复上次完全备份和最近的差异备份,大大简化了恢复过程。
4. 日志备份(Log Backup)日志备份是备份数据库的事务日志,以确保数据操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日志备份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数据恢复,恢复可以精确到某个时段甚至某个特定事务。
通过定期备份事务日志,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任意时间点之前的状态。
然而,日志备份通常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
总体来说,完全备份适用于小型数据库或需要紧急恢复的情况。
增量备份适用于频繁更新的大型数据库,可以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的开销。
Oracle ramn 备份与恢复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差异增量备份就是备份往前第一个备份级别小于或等于当前备份级别开始到现在的变化。
累计增量备份就是备份往前第一个备份级别小于当前备份级别开始到现在的变化。
0级备份也就是全备份,但0级备份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备份,但全备份就不可以。
Oracle rman 备份一、数据库全备份方法(nocatalog)1 注意rman有两个,要执行db_1/bin下那个(可以通过修改oracle变量来达到)2 在执行ramn之前要确认当前数据库是否处理Archive Mode模式,并处于Enabled下查看方式:如果不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打开并修改:SQL>startup mountSQL>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SQL>alter database open3全备份数据库:A先连接数据库HERMINGB查看备份列表中是否有以前备份的文件C执行全数据库备份4备份完之后可以查看一下备份出来的文件信息:5备份文件存放路径为:二、0级数据库备份A 以nocatalog方式使用rmanB连接数据库C执行0级数据库备份注:全备份与0级备份的相同点是都是将数据库全部备份下来。
全备份与0级备份的不同点是全备份不能作为增量备份,而0级可以作为增量备份。
1级备份就在0级备份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1级增量备份(基于0级备份之上)总结:可以将备份出来的文件考到其他介质上进行保存,并进行删除。
如果要恢复时请将该文件放回到这文件夹下,并要保存文件名不变。
说明:口令文件因为可以重新设置,所以不用备份,重做日志文件不能在非nocatalog中备份。
四、备份archivelog(参数文件+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归档日志文件)先备份完再删除归档备份五、备份表空间A 查看有哪些表空间B备份名为TBS1的表空间六、备份控制文件七、镜像备份说明:5为TBS1表空间的编号,及对TBS1表空间进行镜像备份。
RMAN的备份与恢复步骤详解

RMAN的备份与恢复步骤详解RMAN(Recovery Manager)是Oracl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核心工具,提供了一种集中管理和自动化备份和恢复操作的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RMAN的备份与恢复步骤。
备份步骤:1.配置RMAN环境:确定RMAN备份目标、备份库、目标库的连接信息,并设置环境变量。
2.创建RMAN备份目标:使用CREATECATALOG命令创建RMAN备份目标,以存储备份信息和恢复目标的元数据。
3.创建备份策略:确定备份类型(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增量备份级别等),备份周期(每日、每周)、备份级别(全局备份、局部备份)以及备份介质(磁盘、磁带)等。
4.执行备份命令:使用BACKUP命令执行备份操作。
根据备份策略选择相应的备份类型,并指定备份集的存储位置。
可以使用全量备份、增量备份或归档日志备份等方式进行备份。
5.备份验证和测试:使用RESTORE命令验证备份集是否可恢复。
可以恢复到测试库中,检查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备份恢复的过程和时间。
恢复步骤:1.准备恢复环境:确定系统状态,关闭数据库、归档日志模式,备份控制文件,以备份增量恢复,恢复目标数据库的连接信息,并设置环境变量。
2.恢复控制文件:将备份的控制文件还原到指定位置,以获取数据库的结构信息。
3.恢复数据库文件:使用RESTORE命令恢复需要的数据文件。
可以选择完全恢复(使用全量备份和归档日志进行恢复)、增量恢复(使用增量备份和归档日志进行恢复)或点恢复(使用时间点或SCN号进行恢复)的方式。
4.打开数据库:使用OPENRESETLOGS命令打开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文件到最新的状态。
5.检查恢复结果:验证恢复后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使用相应的SQL语句检查数据的正确性、索引的可用性和对象的有效性。
常见问题处理:1.恢复失败的处理:RMAN提供了很多失败后的处理命令,比如RECOVER命令来恢复损坏的数据文件,CROSSCHECK命令来检查备份文件的完整性等。
oracle数据库数据备份清理机制

oracle数据库数据备份清理机制
Oracle数据库有多种备份和恢复机制可以使用,其中包括:
1. 数据库完整备份:使用RMAN (Recovery Manager)工具进行
数据库完整备份。
RMAN可以创建一个完整备份集,包含数
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和控制文件。
通过使用RMAN进行完整备份,可以轻松地恢复数据库到一个特定的
时间点。
2. 增量备份:使用RMAN进行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
以来发生更改的数据块。
这种备份机制可以减少备份的时间和存储空间,但在恢复时需要借助完整备份。
3. 归档日志备份:在归档模式下,Oracle将数据库的已提交事
务记录到归档日志中。
通过备份归档日志,可以实现点-in-
time的恢复和恢复到特定的时间点。
4. 数据库闪回:Oracle提供了闪回数据库(Flashback Database)功能,可以快速地将整个数据库恢复到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不是单独恢复数据文件。
这种机制可以避免备份和恢复的过程。
在备份完成后,可以根据存储空间和备份策略的要求来清理备份。
可以使用RMAN的DELETE命令来删除不需要的备份。
可以使用RMAN的RETENTION POLICY来设置RMAN应保
留的备份的时间段。
rman备份与恢复数据库

再执行BACKUP DATABASE指令备份整个数据库。
(1)使用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登陆RMAN
D:\>rman target system/oracle@orcl
(2)在RMAN执行程序中,通过客户端指令关闭数据库,
然后从RMAN加载数据到MOUNT状态。
RMAN>shutdown immediate
RMAN>startup mount
(3)使用BACKUP DATABRMAT参数说明备份的全库
(3)将数据库处于归档模式。
使用BACKUP DATABASE联机备份整个数据库
RMAN>backup database;
在备份整个数据库时,其实就是备份了数据文件,
其中包含了当前的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而重做日志文件或归档日志文件
因此oracle建议创建单独的恢复目录,
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RMAN提供的新特性。
快闪恢复区(flash recovery area)
快闪恢复区是存储与备份和恢复数据文件以及相关信息的存储区。
快闪恢复区保存了每个数据文件的备份,
增量备份,控制文件备份,以及归档重做日志备份。
信息库既可以存储在数据库的控制文件中,
也可以存储在恢复目录中。
在oracle中默认先将RMAN信息库写入控制文件,
如果存在恢复目录则需要继续写入到恢复目录。
使用控制文件的不足是控制文件中记录RMAN信息库的空间有限
当空间不足时可能被覆盖掉。
(2)控制文件
(3)数据库文件和控制文件的映像副本
(4)归档日志文件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确保数据库在发生故障或者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以帮助读者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一、全量备份全量备份是数据库备份中最基础和常见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备份整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和对象,包括表、索引、存储过程等。
全量备份可以提供最完整的数据库恢复,但其备份和恢复的时间较长,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较大。
在MySQL数据库中,可以使用mysqldump命令进行全量备份。
例如,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将整个数据库备份到一个文件中:```mysqldump -u 用户名 -p 密码数据库名 > 备份文件路径.sql```恢复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数据库恢复:```mysql -u 用户名 -p 密码数据库名 < 备份文件路径.sql```二、增量备份相对于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只备份发生变化的数据部分。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存储空间。
当需要恢复数据库时,需要先使用全量备份进行基础数据的恢复,再使用增量备份进行增量数据的补充。
在Oracle数据库中,可以使用RMAN(Recovery Manager)进行增量备份。
RMAN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可以管理数据库的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日志备份等。
使用RMAN进行增量备份可以提高备份效率并降低存储成本。
三、冷备份与热备份冷备份是在数据库停止服务的情况下进行的备份操作,这样可以保证备份的数据一致性,但会造成数据库的长时间不可用性。
冷备份适用于一些不需要24小时运行的数据库,备份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而热备份是在数据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备份操作,这样可以保持数据库的可用性,但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热备份适用于对数据库的高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四、远程备份为了防止地域灾难或硬件故障导致数据的永久丢失,远程备份成为一种重要的备份方式。
远程备份就是将数据备份到远程地点的存储设备上,确保即使本地数据中心发生灾难,也能够通过远程备份恢复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是指对数据库中使用过的所有数据块进行备份,当然,没有使用过的数据块是不做备份的。
在进行完全备份时,RMAN将数据文件中所有的非空白数据块都复制到备份集中。
在RMAN中,可以对数据文件进行完全备份或者增量备份,但是对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只能进行完全备份。
在一个完全数据库备份中,将所有的数据库文件,复制到闪回恢复区。
完全备份实例:
【例】通过BACKUP FULL语句,对数据库执行完全备份。
使用TAG参数和FORMAT参数,指定备份文件位置以及备份文件的名称格式。
如下:
RMAN>RUN{
2> #BACKUP THE COMPLETE DATABASE
3> ALLOCATE CHANNEL ch1 TYPE DISK;
4> BACKUP FULL
5> TAG full_db_backup FORMAT"E:\app\backup\db_t%t_s%s_p%p" (database);
6> RELEASE CHANNEL ch1;
7> }
【例】在RMAN中执行LIST命令,查看建立的备份集与备份段信息,如下:
RMAN> LIST BACKUP OF DATABASE;
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就是将那些与前一次备份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块复制到备份集中。
进行增量备份时,RMAN会读取整个数据文件,通过RMAN可以为单独的数据文件、表空间、或者整个数据库进行增量备份。
在RMAN中建立的增量备份可以具有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都使用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来标识,也就是在BACKUP命令中使用LEVEL关键字指定的,例如LEVEL = 0表示备份级别为0,LEVEL = 1表示备份级别为1。
增量备份的方式:
差异增量备份:
使用增量备份,执行0级增量备份,也就是实现完全数据库备份,如下:
RMAN>RUN{
2> ALLOCATE CHANNEL ch1 TYPE disk;
3>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0 ASCOMPRESSED BACKUPSET DATABASE;
4> RELEASE CHANNEL ch1;
5> }
在备份语句中没有指定备份文件的保存路径,默认情况下,保存在
app\Administrator\flash_recovery_area\ORCL目录下。
在这个0级备份完成后的任何时刻,可以执行增量为1级的差异备份:
RMAN>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1
2> AS COMPRESSED BACKUPSET DATABASE;
累积增量备份:
如果仅在BACKUP命令中指定INCREMENTAL选项,默认创建的增量备份为差异增量备份。
如果想要建立累积增量备份,还需要在BACKUP命
令中指定CUMULATIVE选项。
如下:
RMAN>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1CUMULATIVE
2> AS COMPRESSED BACKUPSET DATABASE;
采用累积备份还是差异备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CPU周期的时间,磁盘的可用空间,以及执行的数据库活动数量。
使用累积备份意味着备份文件会变得日益庞大,并花费更长的时间,但是恢复操作比较简单。
使用差异备份只记录从上次备份以来的变化,但是执行恢复可能花费更长的时间。
在具有大量插入和更新操
作的数据环境中,增量备份可能更容易管理。
对于变化很少的数据环境,更适合使用差异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