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点及复习题

合集下载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D.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答案】D【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2.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答案】D【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直立行走,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3.“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它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D.语言能力【答案】D【解析】据考古发现“露西”的盆骨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这些特点都说明“露西”可以直立行走,也说明“露西”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所以不可能具有语言,故选D。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2)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为人类。
( ×)
理由:_现__代__类__人__猿__与__能__进__化__成__人__类__的__森__林__古__猿__存__在__许___
_多__差__异__,__而__且__生__活__的__环__境__与__原__来__有__很__大__不__同__,__所__以__现___
2.【科学思维】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或经验判断,下列 事实或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现代类人猿再经过漫长的年代也能进化成人类 C.人类在距今2 000多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D.能证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最有力的 证据是现代类人猿
【解析】此题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运用科学 的思维方法,根据掌握的知识或经验判断人类起源相关叙述 的正误。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即森林古猿,A 正确;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 生活的环境也与原来的环境有很大不同,所以现代类人猿不 能再进化成人了,B错误;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猿转 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是在700万年前,C错误;化石是研究生 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能证明人类是由森林古 猿进化而来的最有力的证据是相关化石,D错误。 【答案】 A
(2)人类的进化阶段:__直__立__行__走____(前肢解放)→使用和制 造__工__具____→用__火__→脑的发育→产生___语__言___。
(3)人类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直接证据——___化__石___。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从运动方式上来说,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主要区别体 现在人类可以直立行走,而现代类人猿不能。( √ ) 理由:__现__代__类__人__猿__主__要__是__臂__行__,__人__类__是__直__立__行__走__。__

中考生物总复习练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知识清单

中考生物总复习练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知识清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以为主。

3.由于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这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的方面发展,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4.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并且能使用,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它的产生使相互间能更好地与。

5.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三方面不同。

6.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参考答案1.达尔文;森林古猿
2.树栖
3.森林;形态结构;直立行走;前肢;手;工具4.复杂;火;大脑;语言;交流;合作
5.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的程度6.化石。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和中考原题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和中考原题

一、必背知识点1.人类起源于______。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______证据支持。

2.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

3.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___________。

4. 原始生命诞生于_______。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5.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6.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_______→________→原始生命。

7.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8.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_____→_______→哺乳类。

(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________,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____,由低等到_____,由水生到_____。

10. 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_____与______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

初一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D.两者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答案】C【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思考作答.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 _____ 。

【答案】森林古猿【解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森林古猿一部分下地生活,经漫长的历史年代进化为人,另一部分生活在森林中,逐步进化成现代类人猿。

【考点】此题考查人类的起源,意在考查学生对人类起源的认识能力。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类人猿【答案】C【解析】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属于现代类人猿,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仅在形态、面部表情、形态结构等方面有相似的特征,而且有许多相似的行为表现。

原来在3000—10000万年前的非洲森林中,树上栖息生活着许多森林古猿,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剧烈的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地上最早的祖先;仍然树栖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则进化成为现代类人猿的祖先,因此,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许多相似的特征,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类人猿【答案】C【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

初三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

初三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

初三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答案】A【解析】A、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A项错误;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B项正确;C、现代人起源于森林古猿,经过南方古猿(开始直立行走)、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发展为现代人类,C项正确;D、变异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如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D项正确【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2.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答案】A【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答案】D【解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点评:关键点: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熟知人类进化的历程.4.以下关于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B.禁止近亲结婚有利于减少人类遗传病的发生C.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和男孩分别出现月经和遗精是正常生理现象D.人的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答案】A【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符合题意。

初中生物总复习 专题21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初中生物总复习 专题21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三、训练与提高
17.下列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原始生命在短时间内自发产生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都是由小型到大型进化的
三、训练与提高
18.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D ) A.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9.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 现象的是( A )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三、训练与提高
13.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C.为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环境对不同个体的选择作用
三、训练与提高
14.根据达尔文进化学说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北极狐体色为白色,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枯叶蝶体形酷似枯叶,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翅昆虫中出现无翅的变异,都不利于适应环境
三、训练与提高
15.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 C ) A.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 B.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
三、训练与提高
16.下列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A.使用工具B.两足直立行走C.大脑发达D.使用语言【答案】B【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2.用生物学重要概念填空⑴生物体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叫;生物通过和维持种的延续;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叫。

⑵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是由基因控制的。

生物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一些进行,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于;一些进行,后代的遗传信息可能来自于。

⑶、和从不同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1)遗传;生殖;遗传;变异;(2)小;性状;无性生殖;同一亲本;有性生殖;不同的亲本;(3)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析】(1)亲子代之间的在性状上相似性叫遗传,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的延续;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生物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于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能来自于不同的亲本.(3)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3.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答案】A【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基础知识巩固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4.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
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5.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
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二.人类的进化
1.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2.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进化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4.现代人种的分化: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例题解析
万年的露西化石的骨骼,她的上肢3001.观察距今 例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化石,分析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 的?用比较思路分析:本题需要运用比较观察的学习方法。
思维的方法去观察化石在形态上的不同点。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
比较粗长。“露西”具有较为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 能采取直立行
走的运动方式。“露西”具答案: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有较为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可能 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
2.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例大脑直立行走 D. C. B. A.有复杂的语言使用工具 发

分析:人类会使用工具,但类人猿也会使用具,因此不能称其为特征。而有复杂的语 人类的大
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因此也可算是人类特有都是人类所特有的,言、直立行走、 B。的特征。
因此,本题答案是 典型习题( )
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1. 鸽子大猩猩 D.鱼 B. 狗 C. A. )
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2. A.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
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B.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 C. “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 )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D.长臂猿森林古猿 C.黑猩猩 A.大猩猩 B. 2005.山东
省)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4、( )类的主要标志(
脑量增加 C.产生了语言 D.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山东省)下列哺乳动物与人
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5(2007. 大叶猴恒河猴 D. A.猕猴 B.黑猩猩 C. )
2005.益阳市)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6、( B.
为了躲避敌害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 )滨州中考)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7、2008. 人类是有黑猩猩进化
来的 A.
B.人类与黑猩猩在进化方面的一种巧合 C.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原始的共同祖先 D.二者有
着原始的共同祖先,但黑猩猩进化速度较慢“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
人类在基因上相似程度月,8.2005年8 )96%达到以上。以上实例可以说明( 人类和黑猩
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
的特性C

D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10.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1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古猿 D类人猿
1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学家在东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较
大,约600ml,脑的大体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
资料二:在我国云南省元谋上那蚌村西北的一个小山丘上发现了属于同一个体的左、右上内侧门
齿各一枚,其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的门齿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别,这就是元谋人, 是已知中国境
内最早的人类。在附近地层还发现了7件人工打制的石英岩做的削刮器和碳屑、哺乳动物化石。
(1)资料一中的古人类属于人类进化的 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量平均

ml,能制造 (石器)。
(2)资料二中的元谋人属于人类进化的 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量可达
ml以上,会打制 的石器,学会了 。是人类进化 的阶段。
13.下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的骨骼是 ,黑猩猩的骨骼是 ,人的 骨更发达,利于直立行走.
(2)图中人的手是 ,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 .人手与黑猩猩的“手”
都有 ,形状相似。
(3) 黑猩猩的头骨是 ,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 大, 黑
猩猩的颌骨 .
(4)类人猿与人类的 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
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B 6.D 7.D 8.D 9.C 10.C 11.C
12. (1)直立人 石器
(2)用火 关键
13.(1)B A 下肢骨
(2)B 灵巧 节
(3) A脑容量 突出
(4) 形态 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