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优秀作文)

合集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一句话,“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7岁,沈尹默35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

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

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不得不说,“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一句话,“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7岁,沈尹默35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

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

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不得不说,“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35 分)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一句话,“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 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 岁,钱玄同31 岁,刘半农27 岁,沈尹默35 岁,胡适27 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 出头。

他们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

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不得不说,“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 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

浙江省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每句1分,有错即不得分)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抹煞(shā)遒劲(jìn)脊骨(jǐ)妄自菲薄(fěi)B. 犄角(jī)倔强(jué)给予(gǐ)引吭高歌(háng)C. 啮噬(niè)怪癖(pǐ)干瘪(biē)汗流浃背(jiā)D. 爪牙(zhuǎ)甄别(zhēn)纤巧(xiān)四肢百骸(hài)3.下列各项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祈祷淘汰妥帖幸灾乐祸B. 遨游琐碎摭拾至高无尚C. 恪守摇曳决择血脉相承D. 寥廓闪烁斑斓容消金镜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

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

B.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

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哪!C. 我们少年时代,读书真到了夙兴夜寐的快乐程度。

我现在闭着眼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的“迷样子”。

D. 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

B. 孩子:我真希望你们兄妹,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让我们分担和共享你们的喜乐和烦恼。

C. 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的工具;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认知方式。

当我们在说流行语的时候,流行语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活动。

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当然有新鲜、活泼、接地气的优点,但也存在三个明显的缺点:浮夸化、标签化和浅薄化。

浮夸化就是追求夸张的语义表达,动不动就封“王”称“霸”,说“神”道“仙”,语不惊人死不休。

标签化就是把复杂的社会现实、复杂的人物事件,都粗线条地划分为有限的类别。

浅薄化就是不追求形义配合的深层语言趣味,而只进行形式上的浅加工,能夺人眼球就够了。

谐音梗就是浅薄化的一个典型例子,每年通过谐音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流行语,比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集美(姐妹)、雨女无瓜(与你无关)等等,究其实质只是换了一个别字记音,和修辞中巧妙的谐音双关不可同日而语。

特殊的网络传播方式是造成流行语缺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借助网络,今天流行语发展出一种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其使用率呈几何级数增长,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一个新鲜的说法,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就传遍整个互联网络。

但是,传播快也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缺少了时间的过滤和积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流行语本是语言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在任何时期都是普遍存在的,网络时代之前的流行语往往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春节联欢晚会中流传出来的,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或者文字媒体的广泛引用才能流行起来,所以留下的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

如果说从前的流行语是久经考验的“经典款式”,一用忘不了;那么现在的流行语就是“新潮产品”,尝个鲜就很快下架了。

在这种形势下,浮夸化诉诸强烈的情感表达,标签化夺人眼球地凸显特征,浅薄化立竿见影地无厘头搞笑,这都是促进快速传播的高效手段。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剽.悍(piāo)好莱坞.(wù)潜.力股(qiǎn)B.朴.刀(pǔ)畏葸.(xǐ)供.销社(gòng)入场券.(quàn)C.反刍.(zhōu)道行.(héng)盖.然性(gài)瓦楞.纸(léng)D.髌.骨(bìn)画片.(piàn) 揩.油(kāi)重创.(chuā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多音字、形声字的读音,剽、朴、供、行、盖、片、创是多音字,凿、坞、潜、葸、券、刍、楞、髌、揩是易误读形声字.A项,潜qián;B项,朴pō,供gong;C项,刍chú,行háng.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晃神,一转眼,我们就这样垂垂老去。

雨淋过天气,疲倦的人心,记忆里的童话早已慢慢地融化。

跟着时间走,忘了自己的来路,散了自己的执意。

B.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就证明,反对“四风"、把八项规定变成“铁八条”,关键正在于从小处抓严、抓实。

因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须及时检视细枝未节,防范小积弊拖成大问题。

C.过去三年,直播前绝对保密的短片,现场提问嘉宾举起的哭脸牌,问政嘉宾接踵而至的麻辣点评和市民代表随手按动的表诀器,让不少官员坐立不安.D.惟其如此,方能让人们真切体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逐步涵养传递爱与善的自觉,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磬的正能量。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B “细枝未节"应为“细枝末节";C“表诀器”应为“表决器”;D“明德惟磬”应为“明德惟馨”.字形的识记要联系意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如“诀"与“决”之别,前者是秘诀,后者是决定,其它词语可借助类似方法记忆。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

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但其文字赋予诗歌的“音乐性”却是独一无二的。

“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

”关于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徐志摩的诗歌的确还残留着古典诗歌中平仄的痕迹。

徐志摩是从“旧”文学过渡来的文人,他非常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能有如此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

或许是康桥的柔波给予了他创作的性灵,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

②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

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憧憬与尝试的兴奋之情并未冲昏新月派的头脑,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

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

闻一多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

”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①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徐志摩。

③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

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节奏感以至旋律感)”。

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

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

黑格尔曾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这种像构建建筑物一样的作诗方式,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止于平仄以及音韵,那便要看这“文学大厦”的建设章法。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优秀作文)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优秀作文)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凄怆.(chuàng)峥嵘.(róng)予.取予求(yǔ)B. 旗杆.(gān)灰烬.(jìn)不屈不挠.(ráo)C. 靛.青(diàn)贻.误(yí)按图索骥.(jì)D. 道观.(guàn)遒劲.(jìn)民族脊梁(jǐ)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忸怩倜傥书生义气斑斓B.榆阴笙箫义愤填鹰惆怅C.偏袒暴躁长歌当哭喋血D.恶梦摇曳肆无忌殚磋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年复一年地为长城补砖,是一份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工人们却甘之如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荣誉。

B. 名家名作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但未必没有局限,需要人们独立思考,择善而从....,而不是全盘照搬。

C. 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识别的符号,也是寄托父母或自身美好愿望的载体。

姓名的流变史,也是一部欣欣向荣....的社会发展史。

D.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宣布启动,穿越千年的古典之美将再次与现代的传播技术琴瑟和鸣....,一起传达历史沉淀下来的温情与问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历经8000余年的风风雨雨,粟和黍这些古老的物种及以其为代表的传统耕作系统不但没有灭绝消失,而是在敖汉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B. 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思想认识飞跃与实践路径创新,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C.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它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互通的基础建设,它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和“路”。

D. 在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著小说涉嫌抄袭的风波尚未平息的时候,又被网友指出该剧涉嫌侵权使用昆曲演员演唱的《牡丹亭》曲调录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凄怆(chu mg) 峥嵘(r eng) 予取予求(y U)B.旗杆(g o n)灰烬(j i n) 不屈不挠(r do)C.士宀(di a n)贻误(y i)按图索骥(j 1)靛冃D.道观(gu d n)遒劲(j 1 n) 民族脊梁(j 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忸怩倜傥书生义气斑斓B.榆阴笙箫义愤填鹰惆怅C.偏袒暴躁长歌当哭喋血D.梦摇曳肆无忌殚磋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年复一年地为长城补砖,是一份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工人们却甘之如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荣誉。

B. 名家名作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但未必没有局限,需要人们独立思考,择善而从....,而不是全盘照搬。

C•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识别的符号,也是寄托父母或自身美好愿望的载体。

姓名的流变史,也是一部欣欣向荣.的社会发展史。

D.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宣布启动,穿越千年的古典之美将再次与现代的传播技术琴瑟和鸣,一起传达历史沉淀下来的温情与问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历经8000余年的风风雨雨,粟和黍这些古老的物种及以其为代表的传统耕作系统不但没有灭绝消失,而是在敖汉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B. 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思想认识飞跃与实践路径创新,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C.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它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互通的基础建设,它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和“路”。

D. 在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著小说涉嫌抄袭的风波尚未平息的时候,又被网友指出该剧涉嫌侵权使用昆曲演员演唱的《牡丹亭》曲调录音。

5. 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第1 页A. 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B. 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D.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6.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苏小姐双颊涂的淡燕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的迷人。

B •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

C •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蒙上了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死海里洗过澡。

D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7. 下面文中提到的三个人物依次是()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能事毕矣。

(苏轼《东坡题跋》)A.杜甫韩愈颜真卿B.杜康韩翃王羲之C.杜牧韩偓柳公权D.杜秋韩湘子颜耕道&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师不必贤于弟子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非利足也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如须臾之.所学也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第2 页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D.古之学者必有师11. 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A. 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B. 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C. 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表达了革新中国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

D. 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依靠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因为13.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第3 页第 4 页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4.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在第二段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 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的过程。

C. 木与金石相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和“不舍”D. 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国内首部根据网络动画短片改编的同名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将于下月初亮相银幕, 网络短剧《万万没想到》 的电影版也在酝酿当中。

这些短剧在网络上有着超高的人气,点击量均超过10亿,各自拥有海量的“粉丝”,带来了不小的话题效应。

制作方似乎也正是看 中了这股“人气”,期望将其转换成现实票房。

不是名编剧、大导演的作品,没有大明星、老戏骨的参演,由网络剧改编的电影作品想 要跻身“高大上”的电影界,只有打“粉丝经济”牌。

此前,网络红人“筷子兄弟”主演的 喜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走的就是这种路数,依靠已经聚集了超高人气的网络红人、 草根明星等,量身定制电影作品,精准定位受众群,带动宣传和发行,最终实现票房价值。

除了网络剧的改编以外,近两年来,由收视热门的电视综艺节目改编成的电影作品,也主要依靠了 “粉丝”的购买力,票房同样很“火”。

2013年春节,由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改编的同名贺岁片,上映8天,票房突破5亿元人民币,取代《泰囧》成为最快“破五”的华语 2D 电影。

与一般电影放映时相对安静的情景不同,该片观众以家庭为 主体,放映厅呈现出如同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边观看节目边点评的景象。

这种另类的观影体验,是“粉丝经济”电影作品独有的,某种程度上说,恐怕也正是观众对其如此热衷的原 因。

另外,依靠微博营销、论坛预热等手段进行宣传发行,也是这类作品成功的经验。

相比于一般作品对艺术价值的追求,“粉丝经济”的电影作品则需要较大程度地保留原版作品的特点,包括人物形象、情节逻辑、风格品味乃至表现形式, 因为一旦走样太多,“粉 丝”们很可能就不会买账。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此类作品并不算真正的艺术作品,它们 更符合一种文化产品的定义,并且从产出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也。

择师而教之或师焉,或不焉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粉丝经济”影片尽管多被传统电影人所诟病,但它的制作流程、宣传发行手段,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市场经验也可圈可点,传统电影可以从中找到值得借鉴之处。

(选自2014年12月1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5. 下列不属于“粉丝经济”电影成功经验的一顼是()(3分)A. 由人气超高的网络剧或电视综艺节目改编而成。

B. 精准定位受众群,主要依靠海量“粉丝”的购买力。

C. 利用微博营销,论坛预热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发行。

D. 注重对电影艺术价值的追求,而不靠名导演大明星。

16.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制作方看中网络短剧《万万没想到》超过10亿的点击率,将其转化成了现实票房。

B. 看贺岁片《爸爸去哪儿》时观众另类观影体验,是观看一般电影时感受不到的。

C. 一旦“粉丝经济”影片对原来作品的某方面特点有所改动,“粉丝”们就不会买账。

D. “粉丝经济”影片的制作、发行走的都是自己的路数,所以多为传统电影人所诟病。

二、文言翻译、填空题(本大题16分)17. 文言翻译(每小题各3分,共6分)(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8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共10分)(1)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3)_________ , __________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惑矣。

(韩愈《师说》)(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第5 页三、诗歌赏析(共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8 —佃题。

(6分)第6 页第 7 页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2分)20.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情感。

(4分)四、写作题(本大题3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充满乐趣的事, 在比赛中险胜,多了一次成功的体验;无意中读到一本书, 获得了一份独特的领悟; 与人交往中,发现自己性格身后受人欢迎的一面……在体验、 回味乐趣的过程中,我们变得更深刻、更丰富。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文意,自拟题目。

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 字。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题答题卷•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19.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________ 状态的植物,均以 ______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17.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8.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诗歌鉴赏(6分)19.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 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____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