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作文辅导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第一章:作文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定义: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描绘生活的一种写作活动。

2. 作文的特点:作文具有真实性、创造性、艺术性和思想性。

3. 作文的重要性:作文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作文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作文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作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讲解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3. 阐述作文的重要性:分析作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影响。

4. 培养作文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作文的构思与素材积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构思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构思方法:从题目、主题、结构、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构思。

2. 素材积累的方法:阅读、观察、体验、思考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构思方法和素材积累的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和构思实践。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作文的构思方法:通过实例讲解作文的构思技巧。

2. 培养素材积累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实践构思和素材积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构思和素材积累。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作文。

2. 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记录下身边的人物、事件和感受。

第三章: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写出引人入胜的作文。

五年级作文课教案

五年级作文课教案

五年级作文课教案五年级作文课教案【篇一:完整五年级作文教案】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一、习作指导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

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

“嗯,这是什么?”我惊奇地脱口而出。

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

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能吃吗?”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这个是柿子,能吃。

但得化了才能吃。

”“怎么化呀?”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

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

小学五年级课外辅导作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课外辅导作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课外辅导作文教案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小学五年级课外辅导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五年级课外辅导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习作设计】一、想一想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二、说一说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⑴ 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⑵ 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指导写作技法:⑴回忆生活确定材料。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校园里打球、踢毽、看书、画画……在校外野炊、登山、郊游、放风筝……在家做家务、养小动物……这些事情中,那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哪件事你最感兴趣,那件事你最觉得高兴,你都可以写写。

⑵交代原因,写出想法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总是原因的。

是什么激发了你对它的特别兴趣?是由于同学视的介绍,还是你自己的独特发现?还是爱上它的丰富多彩……这部分,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想法。

⑶抓住重点,记叙具体做任何事,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面对它们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这是本次习作的重点。

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把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并且要把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

我们在记叙一件事情前,可以认真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情形怎样,最后是什么结果,并按照这个循序把过程写清楚。

这既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先应该注意的。

三、写一写孩子们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

但在写时要注意: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先给你的作文七个新颖的题目,让大家一看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试着写一写:2.开头:开门见山,先交代清楚你的课余爱好是什么。

要简明扼要,交代清楚就行,不要泛泛而谈。

试着写一写:3.中间: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物。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作文写作指导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作文写作指导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写人物事迹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物事迹的写作要点;2. 能够根据所给素材撰写一篇简短的人物事迹作文;3. 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使作文通顺、准确、生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事迹的写作要点;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优秀的人物事迹作文。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素材图片;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作文纸。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张素材图片,并请学生围绕图中人物进行联想和猜测。

2.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特点和所处背景,引发学生对人物事迹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人物事迹的写作要点(10分钟)1. 教师提供范文,并逐句解释范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人物事迹,并总结出写作要点。

步骤三:创作一篇人物事迹作文(20分钟)1. 教师提供给学生一组素材,例如:“李峰,一个平凡的小学生,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2. 学生根据给定的素材,运用所学的写作要点和技巧,撰写一篇人物事迹作文。

步骤四:互评与修改(10分钟)1.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并进行评价。

评价的角度可以包括:行文通顺、内容生动、语句表达准确等。

2. 学生根据互评结果进行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步骤五:展示与分享(5分钟)1.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进行分享与交流。

2. 教师积极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并给予必要的修改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物事迹的写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作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素材和范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生展示与分享环节积极点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下第六单元的作文教案

五下第六单元的作文教案

五下第六单元的作文教案作文教案,五下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

1. 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讲解作文结构和要素。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论;2. 作文的要素,标题、开头、承接、过渡、结尾。

三、示范写作。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话题,现场示范写作,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和技巧。

四、引导学生动手写作。

1. 给学生提供几个话题,让他们选择一个进行写作;2. 引导学生根据作文结构和要素进行写作,注意语言表达和逻辑性。

五、互相交流和修改。

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相互交流,互相修改,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提高作文质量。

六、展示作文。

选择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作文的结构和要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写作水平和兴趣。

【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并注意作文的结构和要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示范写作和学生动手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对作文的结构和要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让他们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年级作文辅导教案

五年级作文辅导教案

五年级作文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法。

2. 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3. 观察、思考、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4. 作文题目:我的家人、我的学校、我的朋友、我最喜欢的季节、我最喜欢的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作文的基本结构,词汇和句式的运用。

2. 难点:观察、思考、想象的运用,丰富作文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文结构和词汇句式。

2. 示例法: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模仿和借鉴。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指导修改。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作文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法。

2. 第二课时:讲解词汇和句式,形容词、副词、连词的运用。

3. 第三课时:培养观察力,以“我的家人”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4. 第四课时:培养思考力,以“我的学校”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5. 第五课时:培养想象力,以“我的朋友”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内容1. 观察与描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详细的语言进行描述。

2. 情感与表达:培养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3. 修改与润色:教授学生如何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观察与描述,情感与表达。

2. 难点:修改与润色,提高作文质量。

八、教学方法1. 引导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3. 示范法:教师示范修改和润色作文的过程。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

九、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材,引导学生观察季节特点,用详细的语言进行描述。

2. 第七课时:以“我最喜欢的活动”为题材,让学生表达参与活动的情感体验。

小学作文辅导课程教案

小学作文辅导课程教案

小学作文辅导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2. 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写作技巧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优秀作文案例。

3. 练习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作文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文练习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写作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2. 开展写作比赛:定期举办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作文书籍和文章,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八、课程回顾与反思:1. 定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写作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九、家长沟通与合作:1.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在作文课程的表现和进步。

2. 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家庭支持。

3. 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全)讲课教案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全)讲课教案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全)第一部分:认识作文一、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见闻。

它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写作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

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作文?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表达清晰,使别人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2. 培养思维逻辑:写作文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观点,这有助于我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丰富知识储备:写作文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等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4. 培养创新意识: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作文来表达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创新意识。

三、作文的基本要素1. 主题:作文的主题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它贯穿于整篇作文的始终。

3. 内容:作文的内容要充实,有理有据,富有感染力。

4. 语言:作文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四、如何写好作文?1. 多观察、多思考:写作文之前,我们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问题,积累素材。

2. 多阅读、多积累: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好词好句。

3. 多练习、多修改:写作文需要多加练习,写完后要认真修改,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勇于创新、敢于表达:写作文要勇于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作文具有独特的魅力。

第二部分:作文的类型与特点一、记叙文记叙文是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以叙述事件为主,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

记叙文要求条理清晰,叙述生动,情节连贯,富有感染力。

二、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事物为主的文章类型,它通过客观、准确、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成因等进行解释和阐述。

说明文要求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语言简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文例讲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吹在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语文课开始了,我们老师把批好的测验试卷发了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到“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地一跳,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弄掉
了地上。

同桌的试卷发了下来,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的心不由地打鼓,紧张地要命,怕自己考砸。

试卷终于落到了我的桌面,它反躺着,静默着。

我心里不停地叨念到“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趁着父母不在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就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

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看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嘲笑声。

我是多么地懊悔,多么地伤心呀!
2作文指导(理论认识,整体把握)
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而中小学生最难驾驭的恰恰是心理描写,要么以单调的“我想……”贯穿全篇,要么以空洞的议论取而代之,使入读后,感觉乏味,枯燥。

下面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一、倾诉式
由作品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向读者倾诉自己的思想活动。

这种方法是把读者当“知音”,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欲望和思想直露给读者,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例: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课》)
二、独白式
就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独白式”,并不是人物主动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告诉给别人,读者也只是由于作者的无意“泄密”而“窃取”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内心隐秘,从而更真实,更直接地了解人物性格。

例1: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天底下可怕的事情。

(《皇帝的新装》)
例2:阿Q避讳他的癞疮疤,常被闲人戏耍,闲人不但故意犯讳,还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实际上失败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三、梦幻式
幻觉是在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或最希望看到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写梦境是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

例: 1、概括简略地虚构幻觉:
如:①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

②望着那皎洁似玉盘的月亮,我仿佛看到翩翩起舞的嫦娥仙子,看到活泼可爱的玉兔,看到了那辛勤地伐柱的吴刚••••••
2、具体详尽地虚构幻觉:
如: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脚上,那儿就变得
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室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在冒着热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一直向可怜的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熄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再如阿Q的土谷祠畅想。

“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

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

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

……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阿Q在幻觉中复了仇,得到了金钱、权力、女人,“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

可以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对阿Q的“革命”进行了绝妙的讽刺。

四、解说式
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活动,通过作者介绍式的描述表现,常用“他想”、“他回忆”、“他陷入了沉思”等词语标示。

例:阿婆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只是那只尚未偏瘫的右手总想伸出来摸摸什么。

此刻,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想摸摸孩子的脸蛋?想整整孩子的衣服?还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篮?(注意:作者必须站到作品中人物的角度)
五、混合式:
把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1:我只好轻轻地推开门,怯生生地喊了一声“报告”,声音像从地底深处冒出来的一缕青烟,细细地,弱弱地,连我自己都听不清楚。

我把头深深地低下,真恨不得把头埋进衣服里面。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例2: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例3:可怜的阿Q好不容易赢了钱,可一转眼又莫明其妙失去了并“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阿Q立刻“转败为胜”了。

“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他睡着了。

”真是绝透了!阿Q“连打”自己,感觉到打的是别人,竟能“睡着了”。

精神胜利到了无情虐待自己的地步,麻木到了极其健忘的地步,阿Q是怎样的心理啊!阿Q在破衙门里“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

‘站着说!不要跪!’长衫人物都吆喝说。


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

”阿Q见官下跪的奴性心理,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阶级愚民的结果,只要见到“有些来历”之人就要下跪不过是习惯成自然
小链接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就是要学会描写。

主题就象人的灵魂,结构就象人的骨架,那么描写就是人的血肉了。

如果说精确的动作描写,如见其事;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听其声;真实的心理描写,如露其思;那么传神的外貌描写,则如现其人。

3写作实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