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3.3.1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同步作业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4节 沉淀溶解平衡

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的大小发生改变。改变反应所需的离子
浓度,可使反应向着所需的方向转化。
新课探究
4.溶度积小的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向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转化。当两种
难溶电解质的Ksp相差不是很大时,通过调节某种离子的浓度,可由溶度积小的难溶电
解质向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转化。
为 Mg(OH)2+2NH4Cl
MgCl2+2NH3·H2O
。
新课探究
3. 沉淀的转化
(1)沉淀转化实验
①难溶性银盐之间的转化
a.实验步骤
新课探究
b.离子方程式
+
ⅰ.Ag +Cl
AgCl↓
ⅱ.AgCl(s)+I-(aq)
2ⅲ.2AgI(s)+S (aq)
AgI(s)+Cl-(aq)
Ag2
S(s)+2I (aq)
2Fe(OH)3(s)+3MgCl2(aq)
。
。
新课探究
(2)沉淀转化的实质
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
淀容易实现。两者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
(3)沉淀转化的应用
①锅炉除水垢
水垢中的CaSO4(s)
CaCO3(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Na2CO3(aq)
移动,并不能改变溶度积。
2.用沉淀法除杂不可能将杂质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除去,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
度小于1×10-5 mol·L-1时沉淀完全。利用生成沉淀分离或除去某种离子,首先要求生成沉淀
2+
的反应能够发生,其次沉淀生成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如除去溶液中的Mg ,用NaOH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谢谢!
A.CuO
B.NaOH溶液
C.氨水
D.CuSO4溶液
【基础达标】
2.已知Ksp(AgCl)=1.56×10-10 mol2·L-2,Ksp(AgBr)=7.7×10-13 mol2·L-2,Ksp(Ag2CrO4)=9.0×10-12 mol3·L-3。某溶液中含有Cl -、Br-和Cr ,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___F_e_3+__、 A_l_3_+_、__M。g2分+ 步沉淀后,所得“母液”中Mg2+浓度为1_._0_×_1_0_-_6__mol·L-1。
【归纳总结】
沉淀转化的规律
(1)组成类型相同的难溶电解质
➢ Ksp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容易转化为Ksp较小的难溶电解质。 (2)Ksp相差不大的难溶电解质 ➢ Ksp较小的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满足Q>Ksp)可以转
【情境思考】
在处理污水时,可以向 其中加入FeS固体,以 除去Cu2+、Hg2+、Pb2+ 等重金属离子,在此过 程中会发生哪些反应?
探究学习一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1.沉淀的溶解 (1)沉淀溶解的原理
改变溶液中电解质 的离子浓度或温度
Q<Ksp
沉淀溶解平衡向沉 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思考讨论】 医疗上用BaSO4而不用BaCO3做“钡餐”的原因?
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 mol·L-1)的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 mol·L-1)的pH 8.7 4.7 3.2 9.0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3节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课件

)
A.T ℃时,图中 X 点对应的是不饱和溶液
B.向饱和 Ag2CrO4 溶液中加入固体 K2CrO4 不能使溶液由 Y 点变为 X 点
C.T ℃时,在 Y 点和 Z 点,Ag2CrO4 的 Ksp 相等
D.图中 a= ×10-4
解析:X 点位于 Z 点上方,则 T ℃时,图中 X 点对应的是过饱和溶液,A 项不正确;向饱
。
微点拨:一般沉淀溶解平衡的研究对象是难溶或微溶电解质,但实际上易溶
电解质也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3.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外因
温度
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
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
浓度
加水稀释,平衡向 溶解 的方向移动
同离子
效应
水也增多了,折算成100 g 水溶解的固体质量(即溶解度)仍然不变。
学科素养测评
溴化银是一种淡黄色难溶物,见光可以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AgBr
2Ag+Br2,这个反
应既可以用于黑白相片的显影,又可以用于制作变色眼镜。
A.CaCO3 的电离方程式:CaCO3
-
-
-
-
B.HC 的电离方程式:HC +H2O
C.C 的水解方程式: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H2O
)
-
Ca2++C
+
-
H3O +C
H2CO3+2OH-
D.CaCO3 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CaCO3(s)
-
Ca2+(aq)+C (aq)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33.4.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明课程标准扣核心素养1.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其影响因素。
2.明确溶度积和浓度商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不同视角认识沉淀溶解平衡。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识别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用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沉淀溶解平衡,建立相应的认知模型。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特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1.将少量碘化铅(PbI2,难溶于水)固体加入到盛有少量水的50 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
2.从烧杯中取2 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此实验现象的原因。
[问题探讨]1.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提示:PbI2固体溶于水后得到PbI2的饱和溶液,静置后,可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黄色固体,上层清液为无色。
取2 mL 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2.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提示:PbI2尽管难溶,但在水中仍有极少量的溶解,溶解后溶液中存在Pb2+、I-,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I-===AgI↓,产生黄色沉淀。
3.25 ℃时,PbI2溶于水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请用图像表示这一过程。
提示: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速率和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时,离子的沉积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浓度、难溶电解质的量不再改变,我们把这种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以PbI2固体的沉淀溶解平衡为例)一定温度下,PbI2固体难溶于水,但仍有部分Pb2+和I-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而进入溶液的Pb2+和I-又有部分结合形成固体沉淀下来。
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Pb2+和I -的沉积与PbI2固体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不再增大,PbI2固体的量不再减少,得到PbI2的饱和溶液,这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3.4.1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教学设计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
【提问导入】通过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的表格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的思考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解答思考题
(1)通常所说的难溶物是指在常温下,其溶解度小于0.01g,并不是在水中完全不能溶解。
(2)生成AgCl沉淀的离子反应是指进行到一定限度,并不能完全进行到底,此时溶液中还有Ag+和Cl。
【过渡】播放视频
【学生】建立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的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
【总结】
【教师】讲解溶度积的意义
【学生】溶度积的应用
判断有无沉淀——溶度积规则
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溶液中,当沉淀形成和溶解达到平
3.4.1 沉淀溶解平衡
一、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aq) + Cl-(aq) 注明状态和可逆号
动态平衡v(溶解)=v(沉淀)≠0
二、溶度积Ksp
A m
B n(s)m A n+(aq)+n B m-(aq)
只与温度有关
三、溶度积的应用
Q >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Q =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 <Ksp,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四、平衡影响因素
内因
外因
在引入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时,我通常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然后给出一些例子进行说。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4节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学案)

3.1.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1.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沉淀转化的实质,并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明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沉淀转化的实质。
向氯化银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浓硝酸银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1)调节pH法:如加入氨水调节pH=4,可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
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沉淀剂法: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
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①加Na2S生成Cu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通入H2S生成Cu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的溶解(1)原理: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只要不断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平衡就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
(2)实例:①CaCO3沉淀溶于盐酸中:CO32-+2H+→CO2+H2OCO2气体的生成和逸出,使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的CO32-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向______的方向移动。
①分别写出用HCl溶解难溶电解质FeS、Al(OH)3、Cu(OH)2的离子方程式FeS+2H+===Fe+H2S、Al(OH)3+3H+===Al3++3H2OCu(OH)2+2H+===Cu2++2H2O①向Mg(OH)2悬浊液中分别滴加蒸馏水、稀盐酸、NH4Cl溶液,白色沉淀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溶解”或“不溶解”)。
3.沉淀的转化(1)实验探究①AgCl、AgI、Ag2S的转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AgCl+KI==AgI+KCl 2AgI+2Na2S==Ag2S+2NaI 实验结论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②Mg(OH)2与Fe(OH)3的转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3Mg(OH)2+2FeCl3==2Fe(OH)3+MgCl(2)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的移动,即将的沉淀转化成的沉淀。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配鲁科版)分层作业21沉淀溶解平衡

分层作业21 沉淀溶解平衡A 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只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不存在电离平衡C.沉淀溶解平衡只能通过电解质溶于水时建立D.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电解质表面上的离子或分子脱离电解质的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回到电解质表面的速率相等2.(2024·临沂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 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B.K sp (Ag 2CrO 4)<K sp (AgCl),则Ag 2CrO 4的溶解度小于AgCl 的溶解度C.溶度积常数K sp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D.升高温度,某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它的溶解度是减小的,K sp 也变小3.(2024·青岛检测)在温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有厚层的石灰石沉积,而深海地区却很少。
下列解析不正确的是( )A.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游离的CO 2增多、石灰石沉积B.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石灰石岩层易被CO 2溶解,沉积少C.深海地区石灰石岩层的溶解反应为CaCO 3(s)+H 2O(l)+CO 2(aq)Ca(HCO 3)2(aq)D.海水呈弱碱性,大气中CO 2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O 32-浓度增大4.在B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 2溶液产生BaSO 4沉淀,若以K sp 表示BaSO 4的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溶液中( )A.c 平(Ba 2+)=c平(S O 42-)=K sp 12B.c 平(Ba 2+)·c 平(S O 42-)>K sp ,c 平(Ba 2+)=c 平(S O 42-)C.c 平(Ba 2+)·c 平(S O 42-)=K sp ,c 平(Ba 2+)>c 平(S O 42-)D.c 平(Ba 2+)·c 平(S O 42-)≠K sp ,c 平(Ba 2+)<c 平(S O 42-) 5.痛风是以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有关平衡如下:①HUr(尿酸,aq)Ur -(尿酸根离子,aq)+H +(aq) (37 ℃时,K a =4.0×10-6 mol·L -1)②NaUr(s)Ur -(aq)+Na +(aq)(1)37 ℃时,1.0 L 水中最多可溶解8.0×10-3 mol 尿酸钠,此温度下尿酸钠的K sp 为 。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学案:第3章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能运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溶解平衡。
2.知道溶度积常数,能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认识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溶解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里,沉淀溶解速率和离子生成沉淀速率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态。
(2)表示方法:如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PbI2(s)Pb2+(aq)+2I-(aq)。
(3)特点:沉淀溶解平衡符合化学平衡的特点。
“动”——动态平衡。
“等”——离子生成沉淀速率和沉淀溶解速率相等。
“定”——沉淀的量及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
2.溶度积(1)定义: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通常用符号K sp来表示。
(2)表达式:当难溶强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A mB n(s)m A n+(aq)+n B m-(aq),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K sp=c m平(A n+)·c n平(B m-)。
(3)影响因素: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
(4)意义: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
通常,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和AgI),K 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就越高。
微点拨:(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只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并不改变溶度积。
(2)K sp与溶解度(S)都可用来表示物质的溶解程度,但是K sp小的物质溶解度不一定也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原理:通过改变条件使溶解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2)判断: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①当Q>K sp时,就会有沉淀生成。
②当Q=K sp时,处于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沉淀溶解平衡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再加入该沉淀,将促进溶解2.下列有关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不导电,属于弱电解质C.升高温度,CaCO3的溶解度增大D.向CaCO3沉淀中加入纯碱固体,CaCO3溶解的量减少3.对“AgCl(s) Ag+(aq)+Cl-(aq)”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AgCl没有完全电离,AgCl是弱电解质B.说明溶解的AgCl已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C.说明Ag+与Cl-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D.说明Ag+与Cl-反应可以完全进行到底4.(双选)(2020河北唐山期末)一定温度下,BaSO4(s) Ba2+(aq)+S O42-(aq)体系中,c(Ba2+)和c(S O42-)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对应的K sp相等B.BaSO4在c点的溶解量比b点的大C.BaSO4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Ba2+)=c(S O42-)D.b点的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c(S O42-)沿曲线向a点方向变化题组二溶度积5.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且是一种动态平衡B.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C.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直接根据K sp的大小比较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D.K sp改变,可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动6.已知25 ℃时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 O42-(aq),K sp(BaSO4)=1.1×10-10 mol2·L-2,下列有关BaSO4的溶度积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25 ℃时,向c平(S O42-)=1.05×10-5mol·L-1的BaSO4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平(S O42-)增大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BaSO4的溶度积增大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该溶液中c平(Ba2+)>c平(S O42-)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该溶液中c平(S O42-)减小7.已知K sp(AgCl)=1.8×10-10 mol2·L-2,K sp(AgI)=8.3×10-17 mol2·L-2。
下列关于难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两种难溶物的K sp相差越大,难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D.常温下,要使AgCl在NaI溶液中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810-12mol·L-18.(2020湖北宜昌期末)已知:K sp(AgCl)=1.8×10-10 mol2·L-2,K sp(AgI)=8.3×10-17 mol2·L-2,K-13 mol2·L-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sp(AgBr)=5.0×10A.AgCl>AgI>AgBrB.AgBr>AgI>AgClC.AgBr>AgCl>AgID.AgCl>AgBr>AgI9.(2020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期末)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K sp(ZnS)=3×10-25 mol2·L-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B.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C.该温度下K sp(CuS)=4×10-36 mol2·L-2D.向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的Na2S溶液,Zn2+先沉淀能力提升练题组一沉淀溶解平衡1.(2020辽宁滨海实验中学期末,)在平衡体系Ca(OH)2(s) Ca2+(aq)+2OH-(aq)中,能使c平(Ca2+)减小,而使c平(OH-)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MgCl2固体B.加入少量Na2CO3固体C.加入少量KCl固体D.加入少量稀H2SO42.(2020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期末,)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6 mL 0.5 mol·L-1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④5 mL 0.1 mol·L-1AlCl3溶液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3.(2020宁夏银川一中期末,)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dS在T1℃下的溶解度为a mol·L-1,在T2℃下的溶解度为b mol·L-1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T1℃时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题组二溶度积4.(2020陕西延安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B.任何难溶物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溶度积常数K sp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D.升高温度,某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它的溶解度减小,K sp也减小5.(2020吉林长春期末,)在T ℃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T ℃时AgCl 的K sp=4×10-10 mol2·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 ℃时,AgBr的K sp为4.9×10-13 mol2·L-2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b点到c点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在T ℃时,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6.(2020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期末,)从镍矿石尾矿中提取NiSO 4是解决我国镍资源匮乏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知该过程如下:各物质的K sp数据如下表:物质MnS NiS PbSK sp 2.5×10-13 mol2·L-2 1.1×10-21 mol2·L-28.0×10-28 mol2·L-2物质CuS Ni(OH)2K sp 6.3×10-36 mol2·L-2 2.0×10-15 mol3·L-3滤液A中各金属离子的含量如下表:成分Ni2+Fe3+Fe2+Mn2+Cu2+Pb2+……含量/3.804.80 x 0.20 0.15 <0.001 ……g·L-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酸浸之前需将矿石粉碎,目的是。
(2)若杂质离子的浓度c≤1.0×10-5mol·L-1即可认定沉淀完全,则步骤Ⅱ中当Pb2+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硫离子的浓度c(S2-)= mol·L-1;此时Ni2+(填“是”或“否”)已开始沉淀。
(3)常温下进行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铁和锰元素,已知除铁元素的离子反应为2Fe2++ClO-+5H2O2Fe(OH)3↓+Cl-+4H+,此时Mn2+的氧化产物为MnO2,写出除锰元素的离子方程式: 。
(4)所得Ni(OH)2是制造镍镉电池的重要原料,镍镉电池工作原理为Cd+2NiO(OH)+2H2OCd(OH)2+2Ni(OH)2,则放电时正极区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B2.B3.C4.AC5.C6.D7.A8.D9.C1.B 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A项错误;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再加入该沉淀,平衡不发生移动,D项错误。
2.B CaCO3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沉淀溶解速率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且不为0,A项正确;CaCO3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完全电离出Ca2+和C O32-,属于强电解质,B项错误;升高温度,CaCO3的溶解度增大,C项正确;向CaCO3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纯碱固体,增大了C O32-的浓度,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aCO3溶解的量减少,D项正确。
3.C AgCl(s) Ag+(aq)+Cl-(aq)表示的是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说明Ag+与Cl-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4.AC a、b、c三点均为曲线上的点,温度未变则三点对应的K sp相等,A项正确;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 4(s) Ba2+(aq)+S O42-(aq),c点相当于在b点的基础上增加Ba2+浓度,则平衡逆向移动,有BaSO4固体从溶液中析出,则BaSO4的溶解量减小,B项错误;BaSO4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Ba2+)=c(S O42-),C项正确;b点的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溶液中c(Ba2+)增大,则c(S O42-)沿曲线向c点方向变化,D项错误。
5.C 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K sp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它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并不改变溶度积。
在一定温度下,K sp为一常数,但通过K sp的大小比较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应是同一类型的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