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84208

合集下载

词语辨析大全

 词语辨析大全

词语辨析大全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0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词语辨析大全

 词语辨析大全

词语辨析大全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0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词语辨析大全

词语辨析大全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0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常用音同义不同词语辨析100例

常用音同义不同词语辨析100例

常用音同义不同词‎语辨析100例‎一、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引见:引人‎相见,使人彼此认‎识引荐:推‎荐(人)审‎订:审阅修订‎审定:审查决定‎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意思‎笼统界线:‎不同事物分界的线‎,意思具体‎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淡泊:<书>不追‎求名利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味道)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心‎率:心脏搏动的频‎率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情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假扮或‎改换形象推‎脱:侧重在推掉、‎摆脱某种责任‎推托:侧重在找‎借口拒绝切‎记:牢牢记住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清净:‎没有事物打扰,清‎澈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强调没有声响‎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搜剿‎:搜索剿灭‎搜缴:搜查收缴‎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尖利:尖锐;锐利‎分辨:辨别分‎辩:辩白;说明事‎实真相,用于消除‎误会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隐晦:(意思)不‎明显交代: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交待:把‎事情或意思向有关‎的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墙脚‎:墙根;比喻基础‎自制:克制自己‎自治: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利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法治: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法制: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学历:指学‎习的经历学力:‎指经过学习达到的‎程度传颂:辗转‎传布颂扬传诵:‎辗转传布诵读降‎伏:制伏;使驯服‎降服:投降屈服‎回还:回到原来‎的地方回环:曲‎折环绕面世:作‎品,科技产品与世‎人见面面市:一‎般商品上市总览‎:全面地看;综观‎总揽:全面掌握‎神志:知觉和理‎智神智:精神智‎慧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不以……为‎耻凡事:不论什‎么事情凡是: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无名:难以说‎出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制订:创建拟‎定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现时:现在‎;当时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合‎于客观情况专诚‎:特地(表示非顺‎便)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同‎事:国家大事国‎是:<书>国家大‎计大义:大道理‎大意:主要的意‎思悲痛:伤心苦‎恼悲动:极度悲‎伤品味:品尝;‎仔细体会;(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官阶;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到的水平增值:‎资产价值增加增‎殖:增生;繁殖‎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预订:预先‎订购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而进行‎活动,用于军事‎侦查: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调查,用于公‎安机关权利:公‎民依法享受的,跟‎“义务”相对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支‎配力量必须: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动词,作谓语、定‎语考查: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有时‎是年代、历史、文‎物等考察: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有‎时是人大事:大‎规律或大力从事,‎中性词大肆:无‎顾忌地(多做坏事‎),多用于贬义‎二、尾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出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功效: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多指功能‎工效:工作效率‎做客:自己访问‎别人作客:自己‎寄居在别处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融解:指冰雪‎等固体的融化溶‎解:一种物质均匀‎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乞求‎:请求给予企求‎:希望得到休整‎:休息,整顿,多‎用于军队修整:‎修理整治,多用于‎物品经心:在意‎;留心精心:特‎别用心;细心中‎止:(做事)中途‎停止;中断终止‎:结束;停止习‎用:经常用;惯用‎袭用:沿袭地采‎用巨变:指巨大‎的变化,强调性质‎的变化剧变:指‎剧烈的变化,强烈‎速度快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查访:调查‎打听(案情)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对象多是故事‎、消息等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对象多是具体的‎物品因缘:泛指‎缘分,指人与人之‎间由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也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姻缘:指婚姻‎的缘分诈取:通‎过欺骗手段取得‎榨取:压榨而取得‎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邻近‎:位置接近;附近‎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纯美:纯正美好‎,纯洁美丽,多适‎用于风俗、心情‎醇美:纯正甜美,‎多适用于酒味、歌‎喉会合:聚集在‎一起,可用于人员‎、水流汇合:具‎体的方面指水流聚‎集,抽象的方面可‎适用于人的精神和‎意志。

行测成语辨析600词

行测成语辨析600词

行测成语辨析600词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首当其冲。

- 含义: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辨析:不能理解为“首先冲在前面”。

例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企业首当其冲,面临巨大的压力。

2. 万人空巷。

- 含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辨析:不能理解为“街巷空无一人”。

如:这位球星退役的消息传来,当天他的家乡万人空巷,人们都来为他送行。

3. 不刊之论。

- 含义: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 辨析:“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是“削除、修改”,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例如: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证严密,堪称不刊之论。

4. 文不加点。

- 含义: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辨析:“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如:他才思敏捷,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

5. 不足为训。

- 含义: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辨析:“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典范”。

例如:他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不足为训。

6. 明日黄花。

- 含义: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 辨析:不是指“明天的黄花”。

如:这种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产品,如今已是明日黄花。

7. 对簿公堂。

- 含义:原意为在官府上受审问,现多被误用为在法庭上打官司。

- 辨析:“簿”是文状、起诉书之类,不能简单理解为“在公堂上”。

例如:这起民事纠纷最终对簿公堂,由法官来裁决。

8. 空穴来风。

- 含义: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 辨析:不能理解为“毫无根据”。

如:这件事看似空穴来风,其实是有一定的缘由的。

二、近义成语辨析。

1. 鱼目混珠与滥竽充数。

- 鱼目混珠。

- 含义: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 辨析:侧重于以假乱真的结果,一般形容物。

例如:市场上有些不良商家鱼目混珠,把人造宝石当作天然宝石出售。

高考常见词语辨析301例

高考常见词语辨析301例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

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

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
法治: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法制:指有关的法律制度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
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学历:指学习的经历
学力:指经过学习达到的程度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降伏:制伏;使驯服
降服:投降屈服
回还:回到原来的地方
回环:曲折环绕
面世:作品,科技产品与世人见面
面市:一般商品上市
总览:全面地看;综观
总揽:全面掌握
神志:知觉和理智
神智:精神智慧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不以……为耻
凡事:不论什么事情
凡是: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无名:难以说出
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
制订:创建拟定
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现时:现在;当时
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合于客观情况
专诚:特地(表示非顺便)
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同事:国家大事
国是:<书>国家大计
大义:大道理
大意:主要的意思
悲痛:伤心苦恼
悲动:极度悲伤
品味:品尝;仔细体会;(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官阶;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到的水平增值:资产价值增加
增殖:增生;繁殖。

高中语文-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九)

高中语文-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九)

高中语文-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九)
121.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122.大事:重大或重要的事。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123.大义:大道理。

如&quot;微言大义&quot;。

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124.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
125.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

126.妨害:使受损害。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

127.分辩:辩白、解释。

分辨:区分辨别。

128.感奋:因感动、感激而兴奋、奋发。

感愤:有所感触而奋慨。

129.化装:为不被人识别或演戏而改变装束。

化妆:为更美丽而打扮修饰。

130.简洁: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简截: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

简捷:同简截,行动、方法、手续简便快捷。

131.时世:时代或社会。

时势:时代潮流或趋势。

132.熟悉:侧重知道得详岣细、清楚,多适用于知识。

熟习:侧重于技巧掌握得熟练。

133.体形:身体形状。

体型:身体类型。

134.停止:不再进行。

停滞:受阻碍而不能順利发展。

135.推托: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

推脫:推卸责任、错误等,侧重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线:不同事物分界的线,意思具体
包含:里边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104看中;经过观察,感到满意,不能加很字。看重;看得起,看得很重要,可以说成很看重105意旨;意图,意向,目的。意志;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106隐晦:意思不明显隐讳;隐瞒不说107盈利;中性,獲取利润。营利;贬义,谋取私利。108幽雅;环境幽静雅致。优雅;举止言谈有风度。109允许;应允并许可。容许;容忍许可。110不止:表示数量茫围超出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111、原形:物体原来的形状。原型:文艺作品刻画的形象所根据的生活中的人。112、心率:心脏搏动的频率。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113、情义:侧重于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情感。情谊:侧重于友谊。情意: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同音词辨析A B包管保管都是动词,都有保证、负责之意。前者多用于对某事有信心,表示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东西,不出一两天,~生效)。后者除此意义外,还有“保存管理”之意(一定要把仓库里的粮食~好,不要发生事故)。包含包涵前者指事物本身所含有的不同内容(这一段话~了三层意思),后者多用于客气或表示歉意请原谅等方面(如有不到之处,请多多~)。本意本义前者指本来的意思、意图、想法(他的~是好的,但因不注意方式,结果弄糟了),后者指字词的本来意思。必须必需都有“一定要”的意思。前者是助动词,一般用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要让成绩上去,你~努力认真);后者一般作谓语或定语(日常生活的~品;我们应当拥有~的学习工具书)。毕命毙命动词,都有“死亡”的意思,前者指结束生命,多指横死(~于车祸);后者指丧命,含贬义(在我军的英勇还击下,敌人全部~)。标明表明前者指做某种符号或写某些字,使人一看就明白其中意思(各种商品都有标签,上面~了价格等),后者一指事物本身显示出的特征、性状等(今天晚霞满天,~明天是晴天)二指用语言行动来申明表示自己的某些情况(他这种做法为的是~自己的心迹)不单不但前者一同后者,与“而且”呼应,二指“不止、不光是”(我们这儿做好事的人特别多,~是他们几个)。不合不和前者1,不投合、不适合(他们性情~;这菜~他的胃口)2,不符合(与手续~)3,不该(当初真~管这事);后者指感情上的不和睦(友邻之间要~相处)*如果性情不合而勉强结合在一起,会引起家庭间的不和。不止不只都有“不仅”的意思。前者1,指继续不停(大笑~);2,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他~六十岁了)。C察访查访前者指明察访问(王县长一到任,就四处~,弄清该县穷困的原因)后者多用于解决案情方面(这案子,经过深入细致地~,终于破获了)。察看查看前者指观看动静、变化而言(~对方的脸色行事),后者指看视已经发生的事,找出问题的症结(电视机坏了,要把它拆下,~一下毛病在哪儿)常年长年前者1,往年(现在富裕了,有人花钱如流水,不象~那样节约);2,时常(他有慢性病,~抱着药罐子)。后者指一年到头(他~和粉笔打交道,头发都染白了)。迟缓弛缓动词,都有“慢下来”的意思,前者专指动作缓慢,与“迅疾”对(动作~);后者指气氛、局势缓和,与“紧张”对(紧张的心情渐渐~下来)。处置处治前者1,处理安排(这家具如何~,你们看着办吧)2,同后者。后者指处分惩治(对那些坏分子,要严加~)。传诵称颂都可用于好人好事,但前者还可用于文章、诗词名句等。窜改篡改动词,都有“改动”的意思。前者仅指文字上的改动(~原文),后者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日本总有一些人妄图~侵华历史)。(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编)D单薄淡薄前者1,穿得少2,长得瘦小3,内容不充实;后者1,与“浓厚”对(这酒的味道不是那么~)2,指感情上的疏远。独力独立前者强调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营)。度过渡过动词,都有“过去了”之意,所用范围不同。前者用于时间方面(~了八月节,一转眼又到了年关),后者用于江河湖海等方面(现在乘飞机,不消一天就可~太平洋)。兑换对换动词,都有“交换”的意思,但前者专指货币(用美圆~人民币);后者用于一般事物(我与你~一下,你用我这支笔)。E遏止遏制前者多用于用一种外力来阻止正常的合理的行动(五四运动的潮流,是谁也~不了的);后者指控制(~对方的攻势;他~不住内心的痛苦)。F凡响反响前者指一般的声响(不同~),后者本义是回响,后比喻反应(这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废止废置前者即“取消”,一般限于法令、制度、规章等(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后者指认为没用了,把东西扔到一边(这些材料~不用,太可惜了)。分辨分辩前者指辨识而言,后者指辩论而言。G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的限度(~疲劳);后者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时期)。沟通勾通动词,都有“通连”的意思。前者指“使两方能通连”,中性词(~思想;~两国文化);后者指“暗中串通”,贬义词(他们~外国,出卖主权)。工夫功夫名词,都可用于时间的各个方面(他化了三天工夫或功夫就学会了游泳;没有工夫或功夫与你去玩),但后者还指“本领,造诣”(他的诗歌~很深;这个杂技演员真有~)。H合计核计前者1,总计2,内心盘算或商量;后者专为会计用语,指核算。化妆化装前者指美容,后者指改变正常的穿戴。J机体肌体前者指生机的物体,一般与“有”“无”连用;后者指身体。积聚集聚花钱点点~起来,到年底一数竟够交学费了);后者多用于人,也可用于物,用于物时,指把分散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要小雨了,快把晒的粮食~起来)。集资积资前者积累的是别人的钱(非法~经营),后者积累的钱是自己的(这几年没有~,手头很紧)。纪念记念后者还有记挂牵念之意。矫正校正前者指把错误的纠正过来(牙齿不好,可到医院~);后者指校对改正(钢琴音不准,找人~一下吧)。节俭节减动词,都有“节省”的意思,但前者偏指“俭省”(生活~),后者偏指“减少”的意思(~经费)。精致精制前者是形容词,精美细致;后者是动词,精工制作。截止截至动词,所指的都是时间上的阶段划分。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报名在昨天已经~);后者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及物动词,后面可带宾语(报名日期~本月底为止)。宽敞宽畅前者指地面宽大,后者指胸怀而言(心情~)。K旷废旷费前者指“耽误、荒废”(~学业),后者指“浪费”(~时间)。
一、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
引见:引人相见,使人彼此认识
引荐:推荐(人)审订:审阅修订
审定:审查决定
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意思笼统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104看中;经过观察,感到满意,不能加很字。看重;看得起,看得很重要,可以说成很看重105意旨;意图,意向,目的。意志;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106隐晦:意思不明显隐讳;隐瞒不说107盈利;中性,獲取利润。营利;贬义,谋取私利。108幽雅;环境幽静雅致。优雅;举止言谈有风度。109允许;应允并许可。容许;容忍许可。110不止:表示数量茫围超出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111、原形:物体原来的形状。原型:文艺作品刻画的形象所根据的生活中的人。112、心率:心脏搏动的频率。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113、情义:侧重于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情感。情谊:侧重于友谊。情意: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同音词辨析A B包管保管都是动词,都有保证、负责之意。前者多用于对某事有信心,表示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东西,不出一两天,~生效)。后者除此意义外,还有“保存管理”之意(一定要把仓库里的粮食~好,不要发生事故)。包含包涵前者指事物本身所含有的不同内容(这一段话~了三层意思),后者多用于客气或表示歉意请原谅等方面(如有不到之处,请多多~)。本意本义前者指本来的意思、意图、想法(他的~是好的,但因不注意方式,结果弄糟了),后者指字词的本来意思。必须必需都有“一定要”的意思。前者是助动词,一般用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要让成绩上去,你~努力认真);后者一般作谓语或定语(日常生活的~品;我们应当拥有~的学习工具书)。毕命毙命动词,都有“死亡”的意思,前者指结束生命,多指横死(~于车祸);后者指丧命,含贬义(在我军的英勇还击下,敌人全部~)。标明表明前者指做某种符号或写某些字,使人一看就明白其中意思(各种商品都有标签,上面~了价格等),后者一指事物本身显示出的特征、性状等(今天晚霞满天,~明天是晴天)二指用语言行动来申明表示自己的某些情况(他这种做法为的是~自己的心迹)不单不但前者一同后者,与“而且”呼应,二指“不止、不光是”(我们这儿做好事的人特别多,~是他们几个)。不合不和前者1,不投合、不适合(他们性情~;这菜~他的胃口)2,不符合(与手续~)3,不该(当初真~管这事);后者指感情上的不和睦(友邻之间要~相处)*如果性情不合而勉强结合在一起,会引起家庭间的不和。不止不只都有“不仅”的意思。前者1,指继续不停(大笑~);2,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他~六十岁了)。C察访查访前者指明察访问(王县长一到任,就四处~,弄清该县穷困的原因)后者多用于解决案情方面(这案子,经过深入细致地~,终于破获了)。察看查看前者指观看动静、变化而言(~对方的脸色行事),后者指看视已经发生的事,找出问题的症结(电视机坏了,要把它拆下,~一下毛病在哪儿)常年长年前者1,往年(现在富裕了,有人花钱如流水,不象~那样节约);2,时常(他有慢性病,~抱着药罐子)。后者指一年到头(他~和粉笔打交道,头发都染白了)。迟缓弛缓动词,都有“慢下来”的意思,前者专指动作缓慢,与“迅疾”对(动作~);后者指气氛、局势缓和,与“紧张”对(紧张的心情渐渐~下来)。处置处治前者1,处理安排(这家具如何~,你们看着办吧)2,同后者。后者指处分惩治(对那些坏分子,要严加~)。传诵称颂都可用于好人好事,但前者还可用于文章、诗词名句等。窜改篡改动词,都有“改动”的意思。前者仅指文字上的改动(~原文),后者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日本总有一些人妄图~侵华历史)。(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编)D单薄淡薄前者1,穿得少2,长得瘦小3,内容不充实;后者1,与“浓厚”对(这酒的味道不是那么~)2,指感情上的疏远。独力独立前者强调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营)。度过渡过动词,都有“过去了”之意,所用范围不同。前者用于时间方面(~了八月节,一转眼又到了年关),后者用于江河湖海等方面(现在乘飞机,不消一天就可~太平洋)。兑换对换动词,都有“交换”的意思,但前者专指货币(用美圆~人民币);后者用于一般事物(我与你~一下,你用我这支笔)。E遏止遏制前者多用于用一种外力来阻止正常的合理的行动(五四运动的潮流,是谁也~不了的);后者指控制(~对方的攻势;他~不住内心的痛苦)。F凡响反响前者指一般的声响(不同~),后者本义是回响,后比喻反应(这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废止废置前者即“取消”,一般限于法令、制度、规章等(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后者指认为没用了,把东西扔到一边(这些材料~不用,太可惜了)。分辨分辩前者指辨识而言,后者指辩论而言。G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的限度(~疲劳);后者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时期)。沟通勾通动词,都有“通连”的意思。前者指“使两方能通连”,中性词(~思想;~两国文化);后者指“暗中串通”,贬义词(他们~外国,出卖主权)。工夫功夫名词,都可用于时间的各个方面(他化了三天工夫或功夫就学会了游泳;没有工夫或功夫与你去玩),但后者还指“本领,造诣”(他的诗歌~很深;这个杂技演员真有~)。H合计核计前者1,总计2,内心盘算或商量;后者专为会计用语,指核算。化妆化装前者指美容,后者指改变正常的穿戴。J机体肌体前者指生机的物体,一般与“有”“无”连用;后者指身体。积聚集聚前者指把零散的一点一点地积累在一起,多用于物(他把妈妈给的零花钱点点~起来,到年底一数竟够交学费了);后者多用于人,也可用于物,用于物时,指把分散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要小雨了,快把晒的粮食~起来)。集资积资前者积累的是别人的钱(非法~经营),后者积累的钱是自己的(这几年没有~,手头很紧)。纪念记念后者还有记挂牵念之意。矫正校正前者指把错误的纠正过来(牙齿不好,可到医院~);后者指校对改正(钢琴音不准,找人~一下吧)。节俭节减动词,都有“节省”的意思,但前者偏指“俭省”(生活~),后者偏指“减少”的意思(~经费)。精致精制前者是形容词,精美细致;后者是动词,精工制作。截止截至动词,所指的都是时间上的阶段划分。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报名在昨天已经~);后者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及物动词,后面可带宾语(报名日期~本月底为止)。宽敞宽畅前者指地面宽大,后者指胸怀而言(心情~)。K旷废旷费前者指“耽误、荒废”(~学业),后者指“浪费”(~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