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Cu、Zn和Pb对白蛤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蛤仔实验方案

蛤仔实验方案

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酶活性的影响一、问题的提出重金属离子是否会对菲律宾蛤仔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产生影响?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1.实验假设重金属离子Cu、Zn、Cd、Hg、Pb会对菲律宾蛤仔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产生影响。

导致菲律宾蛤仔的生理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致死。

活性2.理论依据一定浓度的重金属离子会导致菲律宾蛤仔的死亡。

三、实验目标通过对菲律宾蛤仔染毒前后酶活性的测定及比较,证明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酶活性有影响。

四、实验对象及方法1.实验对象菲律宾蛤仔2.实验方法将菲律宾蛤仔培养于不同浓度梯度的不同重金属离子中,通过测量其CPX、CAT、SOD的活性,得到其活性变化曲线,从而证明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酶活性有影响。

(今后可通过测量某一水域中的菲律宾蛤仔中酶活性变化从而对水域中重金属污染进行检测。

)3.检测手段(数据统计)取培养后的菲律宾蛤仔,从腮和消化盲囊中提取CPX、CAT、SOD,经生化反应,由分光光度计测出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并分别做出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再与染毒前的正常酶活性进行比较。

五、实验过程1.准备阶段买健康的菲律宾蛤仔到实验室饲养3天,确保其成活。

所需试剂及器材:双蒸水、蔗糖、Tris-Hcl、HgCl2、Pb(NO3)2、ZnSO〃4H2O、CdCl2〃2.5H2O、CuSO4〃5 H2O、烧杯、手术剪、手术刀、离心管、离心机、2.实施阶段(起止时间)1)染毒前菲律宾蛤仔CPX、CAT、SOD在最适温度和PH下的酶活性的测定①将菲律宾蛤仔在正常条件下养殖3天。

②制备组织匀浆液:按下表的比例配制,放入棕色试剂瓶中,高压灭菌锅(121℃,20min)后,至于4℃冰箱中。

③在4℃预冷的匀浆也中漂洗,滤纸试干后放入小烧杯中。

先将少量匀浆液倒入烧杯中,用眼科小剪尽快剪碎组织。

重金属Pb、Cd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重金属Pb、Cd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82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重金属Pb、Cd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黄占斌1t2 张彤2 彭丽成1

宇1
章智明1
北京
王文萍1
100083;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河南大学生命学院
河南
开封475001)
摘要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污染影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浓度重金属铅
4&Wh
(四)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l3 0,考虑95%置信水平,应用蛀小显著差异法(LSD)对不同处 理进行多重比较,实验结果均为平均数,t检验或f检验分析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性。
二、结果与分析
一o∞j、{£*Ⅸ叠
目1{月浓&的cd对碱性硼t酶话性的影响
曲2
T月谁t的Pb对碱性磷盛酶镕性的影响
-3828・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增强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降低。
参考文献 [1]尔・维・加里乌林.根据土壤酶的活性监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J].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92,3:
33—36.
[2]Dick,fL P.Soil
enzyme
aed、rifies幽inHcato鹞of soil quality.In Doran
一J■ I■
rhlj●』
‘_Ⅱll 裟黼‘重

复台(Cd+Pb)浓度,【曲g)
围3{同浓度的蔓台污染对碱性磷睦奠活性的影响
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表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d和Pb复合污染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是随浓 度增加而活性降低,且酶活性低于cd、Pb单因素处理,说明cd、Pb共存对碱性磷酸酶活性表 现出掷同抑制特征。 从大豆不同生育期看,无论cd、Pb单一处理和复合污染,大豆花荚期(中期)土壤磷酸酶 活性最高.该时期为大豆生殖生长盛期,需要吸收较多营养物质,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相应有 技养分释放促进大豆生长发育;而后磷酸酶活性迅速降低。“。

影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几个因素

影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几个因素

影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几个因素影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Cu·Zn—SOD)活性的因素很多。

溶液介电常数的增加减弱了酶分子活性中心附近NH3+对O2的静电吸
引力,从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

CI浓度对Cu·Zn—SOD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是由于CI引起活性部位构象的变化。

H2O2作用于CuZn—SOD
造成铜锌的脱落,从而影响酶结构的稳定性,造成酶结构损伤。

H2O2
是活性氧的一种,它的存在会引起酶二级结构的改变和导致SOD肽链的“随机”断裂,继而影响SOD的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的一类
金属酶。

按所含金属离子的不同,SOD分为三类:含铜锌的SOD,含
锰的SOD和含铁的SOD。

凤眼莲是一种分布较广且生长发育速度较快的水生高等植物,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酚等多种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四。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凭借其体内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即各种代谢活动来完成的,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都有赖于酶的催化,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体内过氧化物的活性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植物体的生理代谢活动,并加速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速率。

研究凤眼莲体内酶的性质,将有利于了解其净化污水的机理,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污水净化的功能。

本文报道了凤眼莲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路线及脲、NaF、As3+对其活性的影响。

Cu2+胁迫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Cu2+胁迫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Cu2+胁迫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摘要: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2+对水生动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文蛤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依据Cu2+对文蛤96h半致死浓度(LC50),设置四个Cu2+胁迫组,胁迫浓度分别为96h LC50的1/8(0.015mg/L)、1/4(0.03mg/L)、1/2(0.06mg/L)和0.1mg/L,并设置对照组,每组三个平行。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文蛤鳃组织中SOD活性在不同浓度的Cu2+胁迫下,都呈现诱导-抑制趋势,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变化幅度不大;两种组织中CAT活性均呈现诱导-抑制效应,Cu2+对MDA的诱导作用显著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Cu2+;文蛤鳃组织;SOD;CAT ;MDA0 引言Cu2+是水环境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细胞,直接或间接参加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造成机体器官的病变和功能的丧失[1],严重威胁着水生动物生存和繁衍。

Cu2+等重金属离子进入机体后,可以诱发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攻击生物膜上较易氧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引起脂质氧化,改变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最终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2]。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能够间接地反应细胞损伤程度[3]。

SOD、CAT与MDA活性或含量由于环境污染的胁迫会发生改变,因而可间接反映环境中氧化胁迫的存在,作为环境胁迫的指标[4]。

国内外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鱼类和贝类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研究较多[7-8],而关于重金属对文蛤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

重金属Pb对几种常见植物种子发芽活力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Pb对几种常见植物种子发芽活力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Pb对几种常见植物种子发芽活力的影响研究作者:卢楠来源:《种子科技》2019年第10期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Pb对冰草、败酱草、蒲公英、苜蓿4种常见野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并参照《牧草种子检验规程》GB/T 2930.4—2001准备进行试验,在重金属Pb浓度分别为0 mg/L、2 000 mg/L和5 000 mg/L的条件下,对4种植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胚芽、根系长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经含有一定质量浓度Pb溶液的胁迫作用,4种植物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蒲公英和苜蓿种子的耐受性较差,在重金属Pb溶液浓度为2 000 mg/L和5 000 mg/L时,种子胚芽和胚根长均低于有效测量值。

关键词:重金属Pb;植物;种子;发芽活力;影响Pb污染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化工、汽车燃料和化肥杀虫剂等[1],其中将含Pb的四乙基铅作为汽油防爆剂后,环境中98%的Pb均来源于汽油[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土壤中重金属Pb含量累积现状堪忧。

作为植物的非必需元素,一定浓度的Pb通过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

从常见植物中筛选重金属耐受性较好的具有累积作用的植物,并利用累积植物吸收吸附进行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植物种子的萌发对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极其敏感[4,5],研究重金属对常见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对于重金属污染应用植物修复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豆科、菊科和禾本科植物多分布具有重金属中、低累积作用的植物[6,7],根据对污染区常见植物群落分布的调查结果,草本植物中以禾本科、菊科和豆科物种居多,其中冰草、败酱草、蒲公英、苜蓿分布盖度较大,成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植物。

本文旨在通过几种在污染区常见植物种子的发芽试验,探明不同植物对重金属Pb含量的耐受阈值。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选用冰草、败酱草、蒲公英、苜蓿这4种植物作为发芽试验的研究对象,种子采集于重金属Pb污染区生长的“土著植物”;培养皿,直径90 mm;Pb(CHCOO)2·3H2O,分析纯,产自上海国药;人工气候室;电子天平,精度0.000 1 g,赛得利斯。

重金属Cd_Zn_Cu_Pb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重金属Cd_Zn_Cu_Pb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受植被季节灌溉耕作重金属种类和含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报道结果差异较大甚至存在一些相反报pb复合污染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生物效应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建立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第 24 卷 第 5 期 2010 年 10 月
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bstract:Soil microbial indicators and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in Dongchuan copper mining wasteland of Yunnan province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by field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laboratory,and pot experiments were car- 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eavy metal combined pollution by cadmium,copper,zinc and lead on soil mi- crobial indicators and soil enzymatic activit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il organic matter,soil available N,P and K,soil pH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of the distance to mine,and inhibition of heavy metal combined pollution on soil enzymatic activity,microbial quantity,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with decreasing of the dis- tance to mine.Moreover,the activities of soil phosphatase and catalase,number of soil bacteria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level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compared to other indicators.Biomass of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rapa pekinensis)and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obvious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f heavy metal combined pollution degree,while soil microbial quantity,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were increased at low heavy metal combined pollution.There are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effects among Cd,Zn,Cu and Pb in biomass of Chinese cabbage,soil enzymatic activity,soil microbial quantity,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Key words:heavy metal combined pollution;soil microbes;soil enzymes;Chinese cabbage

Cu(Ⅱ)、Zn(Ⅱ)、Cd(Ⅱ)和Pb(Ⅱ)对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Cu(Ⅱ)、Zn(Ⅱ)、Cd(Ⅱ)和Pb(Ⅱ)对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 : 研究 了 c Ⅱ) n ( 、c Ⅱ)和 P Ⅱ)4种重金属离子对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 酶 u( 、Z Ⅱ) d( b(
( O ) 活性 的影 响 ,并 比较 了鱼体不同组织 中 S D活性 的差别 。在实验 室条件 下 ,将 鲫 删 泌 a rts SD O uau
幼鱼置于不 同质量浓度 的 c ( u Ⅱ) ( .6 .2 .5 .0m / ) n ( 00 、0 1 、0 2 、0 5 g L 、Z Ⅱ) ( .0 .5 .0 .0 0 6 、12 、25 、5 0 mgL 、C (Ⅱ) (. 0 .5 . 0 . 0m / ) b ( /) d 0 6 、12 、25 、50 g L 、P Ⅱ) ( .6 .2 . 5 .0m / )溶液 中, 00 、0 1 、0 2 、0 5 g L
暂养期间鱼活动正常,无病 ,死亡率较低。投试前 天停止喂食 ,随机取鱼分组 ,选择身体健康 、反

的毒理研究越来越 引起人们 的重视 。研究表明,当 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对生物的生 理生 化反应 会造成 一定 影 响 。因此 ,可用 特定 生化 反应中关键酶的变化来证实污染物的影响程度。关 于重金属对鲢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 O ) S D 和 C T活性的影 响已有报道 l ,任加云等 也研 A - 2 J J
关键 词 : 重金属;超氧化物歧化酶;鲫
中图分类 号 :X 7 14
文献标 志码 : A
近年来 ,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 ,河流、湖泊及
近岸 海域 受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重 金 属 污染 J 。重 金 属
重为 (5 0 50 )g 2 .0± .o ,在水箱 中驯养 5d以上。
活性整体上有先升高后下降 的趋 势。低浓 度的 z ( 、c ( 、P n Ⅱ) d Ⅱ) b(Ⅱ)对鲫肝脏 、鳃 和肌 肉组 织 中

Cu2+对中国蛤蜊血细胞活性的影响

Cu2+对中国蛤蜊血细胞活性的影响

Cu2+对中国蛤蜊血细胞活性的影响
时晓;刘映雪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年(卷),期】2009(030)004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Cu2+对中国蛤蜊血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MTT法利用酶联检测仪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蛤蜊在Cu2+质量浓度为0.04mg/L时,血细胞活性达到最大值;而在撤离Cu2+进行恢复培养后,0.02mg/L所对应的组蛤蜊血细胞的恢复效果最好。

推测中国蛤蜊自身对Cu2+具有一定的耐受性,Cu2+可通过对酶的影响来影响血细胞的活性。

【总页数】10页(P73-82)
【作者】时晓;刘映雪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360000;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4.52
【相关文献】
1.Cd~(2+)对中国蛤蜊的急性毒性及SOD活性的影响 [J], 张传永;孙振兴
2.中国蛤蜊精对小鼠免疫活性观察 [J], 史倩;王晓洁;张志伟;刘晓晨;梁建光;王守海;刘新生;曲彦清
3.Cu2+胁迫对罗氏沼虾血细胞毒性及caspase-3、α-2M基因表达的影响 [J], 郭慧;朱晓闻;欧荣华;卢芷程;谭翠婷;申玉春;朱春华
4.重金属 Cu2+对四角蛤蜊的急性毒性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J], 宫春光;殷蕊;孙桂清;于清海;王其增;崔健斌
5.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文蛤和紫石房蛤血细胞的分类研究 [J], 刘东武;王宜艳;孙虎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 证据 支持 .
3 讨 论
王兰 研究 了镉 对河 蟹组 织酯 酶 同工 酶 的影 响 , 结果 表 明 , 镉对 蟹 体组 织 器 官酯 酶 同工 酶 的影 响不 但 有组 织差 异性 , 且 与 积累量 有 很大关 系 . 贾 秀英 等 实验 结果 显示 亦 如此 , 且不 同组 织 间表 现 了酶 活性 的变化 和 酶带 数 的变化 . 本 研 究针 对 白蛤 肌 肉组 织测 定酯 酶 同工酶 活性 , 主要 体现 在 酶带 数量 和 酶 活性
U/ mL
Z n处 理组 的 总酯 酶活 性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表 现 为促 进 作用 . 在一 定 浓度 范 围 内 , 随着 z n浓 度 增大 , 白蛤 总酯 酶 活性 相应 增 强 , 在Z n浓度 为 0 . 7 5 mg / L时 , 总酯 酶 活性 达 到最 大 ; 在Z n浓 度 为 1 . 0 0 mg / L时 ,
总 酯 酶活性 有 所下 降 , 但 仍 高于 对照 组 , 与 图 2的结果 相对 应.
P b处 理组 的 总酯 酶活 性 与 Z n处理 组 的变 化 趋势 基本 保 持一 致 , 在P b浓 度 为 0 . 7 5 mg / L时 , 总酯 酶
活 性 达到 最 大 ; 在 P b浓 度 为 1 . 0 0 mg / L时 , 总酯 酶 活性 有 所 下降 , 表 现 为对 白蛤 总酯 酶 活性 有 抑 制作 用 . 在 P b浓度 为 1 . O O m g / L时 , 图 3中有些 酶 带 染 色深 , 有些 几 乎看 不 清 , 这 可 能 为测 得 的 总酯 酶 活性 低 提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材料
实 验 用 白蛤 采 购 于漳 州 市北 桥市 场 , 单 个 白蛤 体 重约 为 1 2 . 2 4  ̄ 1 . 1 8 g , 用磷 酸缓 冲 溶液 ( p H 7 . 2 ) 冲洗
收稿 E t 期: 2 0 1 5 — 0 6 — 0 2 作者简介 : 刘 兵钦 ( 1 9 7 5 一 ) , 男, 工程师 . E - m a i h l i u b i n g q i n @1 6 3 . c o m 基金项 目: 福 建省 教育厅 A类项 目( J A1 1 1 6 8 ) ; 闽南师 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 目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5年 8月
生 成 . 在C u浓度 为 1 . 0 0 m g / L时 , 总酯 酶活 性 比对照 低 , 表现 为抑 制作 用 , 可能 是高 浓度 C u产 生毒 性作
用, 破 坏酯 酶合 成和 蛋 白质结 构[ 2 2 1 .
表 1 不 同浓 度 重 金 属 作 用 下 白蛤 总 酯 酶 活 性
色深 浅各 异 , 以上 结论 与本 研究 一致 . 本实 验 的谱 图也显 示处 理组 酶 带数 量较 对 照组 多一条 ( 酶带 5 ) , 但
未 表 现 出不 同 重金 属 处 理 间 的差异 . 从 着 色 的深 浅变 化 , 反 映 出不 同重 金属 间 的差异 , 酶带 6即为很 好

第 3期
刘兵钦等 : 重金属 c u 、 z n和 P b 对 白蛤酯酶 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 2 5 1 .
和P b 理组 随胁 迫 时间 的延长 而缓 慢 降低 , 在 高 浓度 C d 和P b 2 + 处理组 则短 时间 内出现 大幅度 降低 , 均
与 本研 究结 果 一致 .
耐受力 比C u 强.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 ; 酶活性 ; 铜、 锌、 铅; 白蛤 中图分类号 : X 5 0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4 8 1 ( 2 0 1 5) 0 3 — 0 2 4 7 . 0 5
重 金属 污染 遍 布 于 土壤 、 水 体 和空 气 【 , 对 生 态环 境 的平衡 以及人 类 的健 康 造成 了严 重 影 响 , 且重 金属 已被 世 界各 国列为 重要 的污染 物 之一 , 重 金 属污 染研 究 已成 为一 个世 界 性 的课题 . 近年 来 国 内外对 水体 重 金属 污染 的研究 较 为重 视 , 研 究 介质 涉及 海 洋[ 5 ] 、 河流、 湖 泊 及其底 质 和地 下水 [ 6 - 9 ] . 乔永 民[ 1 0 , 1 1 等研 究 了柘 林 湾 和汕 头 湾沉 积物 的重金 属 含 量 , 发现 水 体 呈现 被 C u 、 Z n和 P b不 同程 度 的 污染 . 潮 间带 动物 体 内重 金 属含 量 分 析表 明 , 潮 间带 动 物受 到 重金 属 C u 、 Z n和 P b污 染[ 1 2  ̄ 1 3 ] 重金 属 污染 对 生物 个 体 、 生 物 群 落 和生 态 系统 产 生影 响. 目前 关 于 重 金属 污 染 对植 物 和 土壤 生 物 的影 响研 究 报 道较 多[ 】 6 1 , 而重 金属 对底 栖 动物 的影 响报道 较 少. 本 文从酯 酶 同工 酶 的角 度研 究重金 属 C u , Z n和 P b对 白蛤 的影 响. 白蛤 ( Ma o c t r a V e n e r i f o r mi s R e e v e ) 学 名 四角 蛤 蜊 , 隶属瓣鳃纲 ( L a m e L l i b r a r c h i a ) , 真瓣鳃 目( E u — l a me l l i b r a n c h i a ) , 蛤蜊科 ( Ma c t r i d a e ) , 蛤蜊属 ( Ma c t r a ) , 是 我 国沿海 滩 涂 广 泛 分 布 的底 栖 经 济 贝 类 . 它具 有 一定 的食 用 和 药用 价值 . 酯 酶 同工酶 ( E s t e r a s e ) 是 生 物体 内广 泛存 在 的水解 酶 类 , 它 能催 化 酯类 化 合 物水 解 , 在 细胞 代 谢 中 有 转酯 作 用 , 还 能 大量 水解 非 生理 存 在酯 类 化合 物 , 包 括一 些 药物 或其 他 有毒 物 质 ( 如 重金 属 等 ) , 因此
的例证 , 处 理 组 的酶带 6均 比对 照组 有所 减 弱 , 因此 可作 为重 金属 胁迫 的 明显标 志物 之一 . 本实 验 中 , 处 理 组 总酯 酶 活性 在低 浓度 时 , 呈 现 出较 强 的诱 导 效应 . S t e b b i n g t  ̄ l 认 为 毒 物在 低 浓 度 下 出现 的这 种增 益现 象是 其在 无 毒情 况下 的刺 激反 应 , 将这 一 现象称 为 “ 毒 物兴奋 效 应 ” . G e r e t 等[ 2 5 1 研 究 了 铜暴露下 R u d i t a p e s d e c u 3 s a t u s鳃 中抗氧化防御 系统 的变化 ,结果显 示 2 5 1  ̄ g / L铜 处理组在暴露 3 d后 MD A 含 量 显著 升 高 ; 于 庆云 等 研究结 果 显示 菲律 宾 蛤仔 鳃 和 消化 腺组 织 的 S O D和 C A T活 性在 低 浓度 C d
第2 7卷第 3期
2 0 1 5年 8月
宁德师范学 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na r l o f N i n g d e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V0 1 . 2 7 N o . 3 Au g .2 0 1 5
的变 化 , 基 于对 不 同种类 生 物酯 酶 同工酶 的差 异 , 本研 究 白蛤 酯酶 同工 酶 的条带 数亦 有不 同. 王 定星 等f z 4 ]
研 究铅 对 长江 华溪 蟹酯 酶 同工 酶 的影 响 结果 显示 : 处 理组 的酶 带数 在 不 同的组 织有增 加 或减 少 , 条 带染
被 认为 有解 毒作 用 . 酯 酶 同工 酶具 有 明显 多 态性 、 高度 组织 特 异性 和种 族 特异 性 , 且具 有 广谱 底物 , 其 催
化 反应 式 为 R C O 0 一 R + H 2 o —R C O O H + R O H. 酯酶 同工 酶作 为直 接 的基 因产 物 , 是 基 因功 能 良好标 记物 , 可 作 为遗 传 、 生化 指标 . 本 实验 通 过 实验 室模 拟培 养染 毒 方法 , 利 用 聚丙烯 凝胶 电泳 技术 获得 酯 酶 同工 酶谱 图及 酯酶 活性 , 研究 不 同浓度 重金 属对 酯 酶 同工 酶活 性 的影 响.分 析 C u , Z n和 P b对 白蛤 的致毒 作用 差异 及 作用 机理 , 以期在 贝类 的致 毒作 用研 究方 面 为海 洋生 态环 境保 护 和水 产养 殖提 供理 论依 据.
科学 , 2 0 1 3 , 3 ( 6 ) : 8 2 4 — 8 3 0 .
重金属 C u 、 Z n 和P b 对 白蛤酯酶 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刘兵钦 , 刘爱芬 . 一 , 廖 燕哉 ,
( 1 . 漳州市环境保 护局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2 . 闽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 院,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3 . 现代分 离分 析科 学与技术 福建 省重 点实验室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摘要 :通过急性暴露 实验 , 研究不 同浓度 ( O . 2 5 m g / L , O . 5 ms / L , 0 . 7 5 mg / L , 1 . O O m g / L ) 重金 属c u 、 z n 、 P b 溶液 对 白蛤酯酶同工酶 和总酯 酶活性 的影响. 结果 表明 : 处理组 的酯酶 同工酶谱 图条 带数 目比对照组增加一 条 , 共 得 到7 条酶带 ; 条 带显色更深( 除酶带6 显色变 浅外 ) , c u 浓 度为0 . 2 5 m g / L 时, 总酯酶活性最高 , 高于对照组8 8 . 5 %; 总 体随c u 浓度的增加 而变弱 ; C u 浓度为 1 . 0 0 mC L 时, 总酯酶活性低于对照 , 表现抑制作用 ; 当z n 和P b 浓度为0 . 7 5 m g / L 时, 总酯酶活性最高 , 分别高于对照组9 1 . 0 %和1 4 1 . 0 %; 处理组的总酯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 说明 白蛤对z n 和P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