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莱西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在月球竖立的中国国旗是用玄武岩纤维制成。

下列属于玄武岩纤维的化学性质的是A.耐高温B.电绝缘C.耐腐蚀D.强度高2.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C.“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D.“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之向的信息传递3.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行为符合要求的是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D.大量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4.以下是《礼记》记载的中国秦代古法酿酒。

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秣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5.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会出现事故或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添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B.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先用水将玻璃管湿润,后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管C.眼睛里溅进药液,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严重时还要请医生治疗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B.化学变化不但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C.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75%的酒精溶液C.糖水D.洁净的空气8.规范操作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大理石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蒸发结晶9.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地上用筛子筛沙子是利用了过滤的原理B.烧水过程中壶盖上凝聚的水珠是蒸馏水C.自来水煮沸后饮用是为了消毒杀菌D.沙尘天气戴口罩是利用了吸附的原理10.《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八年级语文试题(二)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八年级语文试题(二)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八年级语文试题(二)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4,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5)绝巘多生怪柏,▲,▲,▲,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6)八月中秋,皓月当空,院子里月光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

你准备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来描绘这良辰美景。

2.根据语境作答。

(8分)在hào hàn(▲)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 A )自然,以自然为美,以自然取胜。

梅、兰、竹、菊以其各具个性的品质,成为历代文人展示高洁品格、托物言志、寓兴自我的绝佳题材。

明代黄凤池有这样的描述:“文房清供,独取梅兰竹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

”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四君子”并非( B ),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 ,▲ ,▲ ,▲ ,“四君子”也zhānɡxiǎn(▲)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分)(2)为文中 A、B 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 分)崇尚崇敬名副其实浪得虚名(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2分)(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B.冬之梅,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C.兰之春,竹之夏,菊之秋,梅之冬D.梅之冬,兰之春,竹之夏,菊之秋3.班级各小组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整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著小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之作,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20分)1.(2分)1.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这几个同学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2.(2分)2.“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当人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发声时,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3.(2分)3.如图是一张晚上萤火虫发光的图片,萤火虫(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树叶,是因为光在树叶表面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4.(2分)4.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选“真实存在的”或“假想出的理想模型”)。

5.(2分)5.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英语听力材料的声音通过传播到人耳中。

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处减弱噪声。

6.(2分)6.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镜子,白纸(选填“较亮”或“较暗”)。

7.(2分)7.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受热后由固态为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迅速汽化,以上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需要;避免火箭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

8.(2分)8.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

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填“内表面”或“外表面”)9.(2分)9.农民晒粮食的时候,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这是通过来加快粮食中水份的蒸发的;还要把粮食摊开,这是通过来加快粮食中水份的蒸发的。

10.(2分)10.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选填“乐音”或“噪声”)。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初三化学阶段检测练习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Si :28 S :32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鸥鹭翔集,雾凇如画。

如图是今年年初我市某地的雾松景观。

空气成分中与雾凇形成有关的是A. 水蒸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A【解析】【详解】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固体的现象。

故选A 。

2.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A. B. C. 木炭 D. CO【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详解】A 、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氨气中不含碳元素,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C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B 。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中用于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 氮气B. 氦气C. 氧气D. 水蒸气【答案】C 2O 2CO 4CH 3NH【详解】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但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 、氦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C 、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D 、水蒸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C4. 今年春天,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A. 二氧化碳B. 稀有气体C. 氮气D. 可吸入颗粒物【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空气质量日报表可知:目前记入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可吸入固体颗粒和臭氧;答案:D 。

5.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B. 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C. 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 、蔗糖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A 错误;B 、水结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B 错误;C 、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C 错误;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 正确;故选:D 。

13秋期中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

13秋期中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

浠水县英才学校兰溪中学2013年秋季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八(7)班化 学 试 题命题人:邓冬林 审稿人:郭 勇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下面请你在40分钟内完成此份试题,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实验现象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大量的白雾D .蜡烛在氧气瓶中燃烧后在瓶壁上出现水雾 2.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A .氦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A .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B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 .氧气能溶于水D .氧气不易溶于水5.下列物质中,暂未计人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氮D .一氧化碳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不正确的是:7.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A .有颜色的变化B .会发光放热C .一定有气体生成D .有新物质生成 8.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表述中,其中有严重错误的是: A .绿色化学就是生产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 ※※※※※※※※※※※※※※※※※※※※※※※※ ※※※※※※※※※※※※※※※※※※※※※※※※※※※※※※※※※※※※※※※※※※班级: 姓名: 考号:※※※※※※※※※※※※※※※※※※ ※※※※※※※※※※※※※※※※※※※※※※※※ ※※※※※※※※※※※※※※※※※※※※※※※※※※※※※※※※※※※※※※※※※※※※※※※※※※※※※※B.绿色化学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C.绿色化学是要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现放”D.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9.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液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10.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分离液态空气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动植物呼吸,电灯通电发光D.鸡蛋变臭,火药爆炸11.下列物质中,暂未计人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一氧化碳12.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D.“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一句,有作者对母亲的敬仰,也有心疼。
11.比较选文与《藤野先生》,仿照示例,自选角度,分析两文刻画人物方法的共同点。
示例:都抓住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如选文叙述居里夫人利用简陋的设备在严寒中炼制沥青铀矿的事件,突出了她不畏艰辛的精神。《藤野先生》中叙述藤野先生修改讲义的事件,体现了他治学的严谨。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题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7页,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今年教师节,某网站推出了特别短片《首届模范教师评选》,评选出来的教师有的能在课堂上跳出轻盈的舞蹈,有的能化身魔术师展现物理的神奇,有的能用( )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有的能。这些真实有爱 的老师受到同学们由zhōng的喜爱。
【乙】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⑯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⑰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现象五花八门,下列场景,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纸张燃烧D.葡萄酿酒2. 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③B.②③C.③D.①③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气体的气味C.量筒读数D.取用液体4. 物质的用途可反映其性质。

以下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汽油做燃料C.铜作导线D.铁可做饮具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A.32.6gB.27.4gC.32.3gD.27.2g6.平稳的量筒内放有15mL的水,某学生读数却是16.3mL,造成误差的原因是A.俯视B.仰视C.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D.以上说法都不对7.小宇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磁铁来检验某种金属是否是铁,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交流评价B.获得结论C.收集证据D.提出问题8.有关过滤和蒸馏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B.蒸馏属于物理变化c.过滤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待过滤液体,可以加快流速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9.《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和雨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阳光、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聚集成云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B.雨水落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C.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D.此过程体现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0.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水”的是A.矿泉水B.河水C.蒸馏水D.自来水11.把锌粒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D.直接倒入12.经过近两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泰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卷)八年级生物(上)(满分8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出填在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3分,共计33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出填在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3分,共计33分)1.自然界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A.草履虫B.水螅C.钩虫D.血吸虫2.小涵因不注意个人卫生得了蛔虫病,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消瘦、腹痛难忍。

根据生物学知识回答,蛔虫所属的生物类群及蛔虫和小涵之间是什么关系A.线虫动物寄生B.线虫动物捕食C.环节动物寄生D.扁形动物竞争3.蚯蚓体内没有健壮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是因为蚯蚓A.身体分节B.有发达的肌肉C.体壁有刚毛D.有环带4.据报道,科学家3D打印了一款性能优良的新型柔性铠甲,其灵感竟是来源于一种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

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C.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可以食用D.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5.“金蝉脱壳”成语最早出自元代关汉卿的《谢天香》,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这里的壳在生物学上指A.皮肤B.鳞片C.外骨骼D.角质的甲6.青蛙和乌龟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但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乌龟却属于爬行动物。

下列关于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卵表面都有坚韧的卵壳保护C.成体都能在陆地上生活D.青蛙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7.我国古代有“卧冰求鲤”的故事,讲述的是西晋王祥在冬季为患病的母亲捕鱼,脱掉衣服卧在冰上,融化出一个大洞,鱼儿很快聚集到洞口。

鱼儿聚集到洞口的主要原因是A.洞口温度较高B.洞口氧气充足,有利于鱼类的呼吸C.鱼到洞口寻找食物D.洞口的光线明亮,鱼儿喜欢有光的地方8.贾湖骨笛是笛子的一种,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白醋挥发
B. 铁锅生锈
C. 煤炭燃烧
D. 饭菜变馊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O2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必须用MnO2作催化剂
D.氧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可以向空气中随意排放工业废气。

5.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是()
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
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6.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二氧化锰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改变
C.减少双氧水的用量
D.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变大
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氧化铝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水 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B.果汁C.碘盐D.食醋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10.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
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顺序是()
A.③②①⑦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
二、填空题(每空1分,17分)
11.(4分)把符合要求的物质写在横线上。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氧气氮气海水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3)黑色固体是
(4)混合物是
12.(3分)下列事实中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
(2)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
(3)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
13.(4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
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4.(6分)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从操作角度:三种可燃物都要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中;
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
是;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若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2)从现象角度: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

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3)从反应角度: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点(任意答一个)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1分)
15.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再开始收集。

(3)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反应类型是
(6)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2分)
16.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一个例子,并说出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

八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D
4.B
5.C
6.A
7.B
8.A
9.D 10.C
二、填空题
11.(1)氧气(2)二氧化硫(3)四氧化三铁(4)海水
12. (1)水蒸气(2)氧气(3)二氧化碳
13. (1)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2)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五分之一
14. (1)尽量减少火车消耗氧气的量;略;氧气不纯净等;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2)空气中和氧气中氧气的纯度不同,从而使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产生不同的现象。

(3)任意答一个即可
三、实验题
15.(1)试管酒精灯
(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4)高锰酸钾,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集气瓶,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文字表达式略,分解反应
(6)水倒流,炸裂试管。

四、简答题
16.举出一个例子即可
说明:以上各题答案仅供参考,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