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期末答案

合集下载

精选最新艺术美学期末完整复习题库188题(含答案)

精选最新艺术美学期末完整复习题库188题(含答案)

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
案]
一、判断题
1.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
我的答案:√
2.洛克在哲学上确立了人的理解力的地位。

()
我的答案:√
3.米开朗基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
我的答案:×
4.启蒙运动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
我的答案:×
5.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

()
我的答案:√
6.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
我的答案:√
7.毁灭和再生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的体现。

()
我的答案:√
8.雅典卫城分别由门厅、尼克小庙和巴特农神庙三种建筑组成。

()
我的答案:×
9.清净、悟、定和慧都是禅宗美学自然主义的具体体现。

()
我的答案:×
10.印象派提出破坏就是创造。

()
我的答案:×
11.清净、悟、定和慧都是禅宗美学自然主义的具体体现。

()
我的答案:×。

《艺术与审美》期末测试答案[精品文档]

《艺术与审美》期末测试答案[精品文档]

艺术艺术与审美期末测试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7-01-10 23:59•题目数 50•总分数100分折合总成绩满分为30分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33•1【单选题】(2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B.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C.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2【单选题】(2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B.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C.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D.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3【单选题】(2分)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A.怀抱B.胸次√C.格局D.胸襟4【单选题】(2分)“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A.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B.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C.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D.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5【单选题】(2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阿瑟·丹托B.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C.恩斯特·贡布里希D.克莱夫·贝尔6【单选题】(2分)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2019年艺术与审美期末试卷答案参考

2019年艺术与审美期末试卷答案参考

名称艺术与审美•对应章节•成绩类型分数制1【单选题】(2分)下列与设计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包豪斯第二任校长迈耶,十分强调设计造型简洁的、廉价的产品,体现了设计的一种朴素的服务的状态B.1919年,第一所现代的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在英国创办C.有些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D.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办者是德国人格罗皮厄斯2【单选题】(2分)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A.艺术反映大自然的真相B.艺术表达人的心灵C.艺术为宇宙的心声D.艺术描摹客观精神3【单选题】(2分)中国当代舞蹈具有独特的面貌,以下不属于导致这种独特面貌的因素是:A.中国当代舞蹈在建国后开始建设,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无法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B.在相对封闭的历史背景之中,中国舞蹈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C.中国传统舞蹈没有留下鲜活的动态性的资料;在建国初期,要建设中国当代舞蹈,除了关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字和图像外,没有其他参照D.西方现代舞发展出了抽象表现主义风格4【单选题】(2分)美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思想家;B.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C.到了20世纪初,胡适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18世纪末,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5【单选题】(2分)石窟是古代艺术、宗教和文化的宝库,中国古代雕塑有一部分就出自石窟。

以下哪一石窟不在中国?A.麦积山石窟B.龙门石窟C.巴米扬石窟D.云冈石窟6【单选题】(2分)以下关于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叙述体戏剧”观念由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目的是在模仿现实生活的戏剧观念之外,通过“陌生化”的效果,发展一种供观众理性思考的戏剧B.“戏剧体戏剧”延续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戏剧应具有情节等要素的观点,戏剧应模仿生活,其发展到极致就是自然主义的戏剧C.戏剧的“综合空间”指戏剧运用除戏剧以外其他艺术来构造剧场空间,旨在达到视听完整统一的效果D.“后戏剧剧场”观念并不呼吁把戏剧艺术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它不排斥戏剧文本7【单选题】(2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XX年的年的艺术与审美期末试卷答案参考.doc

XX年的年的艺术与审美期末试卷答案参考.doc

•名称艺术与审美•对应章节•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 2018-05-27 23:59•题目数 50•总分数 100说明: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完成试卷!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50•1【单选题】(2分)下列与设计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包豪斯第二任校长迈耶,十分强调设计造型简洁的、廉价的产品,体现了设计的一种朴素的服务的状态B.1919年,第一所现代的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在英国创办C.有些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D.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办者是德国人格罗皮厄斯2【单选题】(2分)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A.艺术反映大自然的真相B.艺术表达人的心灵艺术为宇宙的心声D.艺术描摹客观精神3【单选题】(2分)中国当代舞蹈具有独特的面貌,以下不属于导致这种独特面貌的因素是:A.中国当代舞蹈在建国后开始建设,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无法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B.在相对封闭的历史背景之中,中国舞蹈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C.中国传统舞蹈没有留下鲜活的动态性的资料;在建国初期,要建设中国当代舞蹈,除了关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字和图像外,没有其他参照D.西方现代舞发展出了抽象表现主义风格4【单选题】(2分)美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B.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C.到了20世纪初,胡适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18世纪末,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5【单选题】(2分)石窟是古代艺术、宗教和文化的宝库,中国古代雕塑有一部分就出自石窟。

以下哪一石窟不在中国?麦积山石窟B.龙门石窟C.巴米扬石窟D.云冈石窟6【单选题】(2分)以下关于戏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叙述体戏剧”观念由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目的是在模仿现实生活的戏剧观念之外,通过“陌生化”的效果,发展一种供观众理性思考的戏剧B.“戏剧体戏剧”延续了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戏剧应具有情节等要素的观点,戏剧应模仿生活,其发展到极致就是自然主义的戏剧C.戏剧的“综合空间”指戏剧运用除戏剧以外的其他艺术来构造剧场空间,旨在达到视听完整统一的效果D.“后戏剧剧场”观念并不呼吁把戏剧艺术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它不排斥戏剧文本7【单选题】(2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艺术与审美2019期末答案实例

艺术与审美2019期末答案实例

艺术与审美2019期末答案实例
【单选题】以下关于和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的侗族大歌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多声部的丰富和声B.在和声学中,和弦由不同的三个或更多的音的结合构成C.和声是指音乐的材料的排列方式和结构布D和声一般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音有规律地同时发生而构成【单选题】(2分根据戏剧的基本特性,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可以融合所有其它艺术门类。

B.尽管台词、走位、动作、造型、背景、灯光等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每一次演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

C.戏剧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戏剧才是真实的。

D.当众表演是戏剧现场性的核心。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重点题汇总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重点题汇总

1【单选题】(20分)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正确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3【单选题】(20分)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正确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1【单选题】(10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A.克莱夫·贝尔B.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C.恩斯特·贡布里希D.阿瑟·丹托正确《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年。

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著之一。

3【单选题】(10分)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A.妙格、逸格、能格、神格B.神格、能格、逸格、妙格C.能格、妙格、神格、逸格D.逸格、神格、妙格、能格5【单选题】(10分)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A.形式为艺术的根本B.形式表达思想C.形式从属于内容D.形式是思想的结果正确只有A才是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标举的观点,而BCD则是其反对的传统观点,故只能选A。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答案2019题库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答案2019题库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答案2019题库创作于1825年的摄影作品《窗外的景致》,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因为这种技术耗时太长,而没有成为实用摄影术的起点。

这件作品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拍摄而成?
A.银盐法
B.火棉法
C.干版法
D.沥青法
2【单选题】(2分)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德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思想的层面,理智的层面),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
B.德育是“礼”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序”;美育是“乐”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和”。

C.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人(个体)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与自由,不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D.德育是规范性教育,而美育是熏陶、感发。

艺术及审美期末试题答案

艺术及审美期末试题答案

艺术及审美期末试题答案一、定义艺术及审美艺术是一种通过创造性和想象力来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人类活动。

它可以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

艺术作品通过感官的刺激,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从而产生审美体验。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人们通过观察、聆听、感知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结构、节奏、色彩等元素,发现其中的美感,并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进行评价。

二、艺术与审美的关系艺术与审美是密不可分的,艺术作品是审美经验的产物。

艺术作品的创作旨在引起观众的审美情感,而观众的审美能力和经验也决定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艺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刺激,激发观众的情感体验。

审美体验包括对作品所表现的美感的领悟和享受,以及观众内心产生的情感共鸣。

观众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作品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与连接,艺术作品通过观众的感知和理解得到了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三、艺术与审美的影响艺术与审美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个人层面:艺术作品能唤起观众的情绪和思考,提供了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引导。

审美体验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好、愉悦和满足,从而增强自我认同和幸福感。

2. 社会层面:艺术作品通过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文化的独特性和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艺术和审美成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艺术与审美的培养艺术和审美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高。

1. 学校教育:学校可以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

2. 美术馆和音乐厅: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音乐演出,让他们亲身感知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艺术审美的直接经验。

3. 多样化的艺术表达: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演奏、舞蹈等,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艺术家的引导:鼓励学生与艺术家、作家等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思考方式,拓宽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 1 【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2 【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 1 【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 A、哲学 B、宗教 C、艺术 D、科学 2 【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 A、哲学 B、艺术 C、宗教 D、科学 3 【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什么是创新的源泉 1 【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 A、艺术 B、宗教 C、性灵 D、知识 2 【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 美与真理的关系 1 【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 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 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 2 【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3 【判断题】 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 艺术判断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 A、这朵花很香 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 D、这朵花是美的 2 【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3 【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审美判断的普遍性 1 【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 A、本质和原理 B、概念和内涵 C、本体和作用 D、理论和实践 2 【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美是非逻辑的 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 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 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 3 【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4 【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1 【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B)。 A、黑格尔 B、康德 C、拉康 D、叔本华 2 【判断题】艺术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建构审美事实、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东西。(√) 审美判断究竟是什么 1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感性活动。(√) 2 【判断题】美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感性自由。(√) 艺术实践的根据在哪里 1 【判断题】美是个体的生物感觉。(×) 2 【判断题】 一个作品是否被判断为美,是以一系列概念做基础的。(×) 跨过艺术的门槛 1 【单选题】在所有的审美活动中,最高的愉悦是(C)。 A、喜剧美 B、自然美 C、悲剧美 D、理性美 2 【判断题】 艺术是起源于巫术的。(√) 艺术是人类保存情感的唯一方式(上) 1 【判断题】艺术是真理的事业。(√) 2 【判断题】离开人类的艺术的心灵和艺术的活动,美是不存在的。(√) 艺术是人类保存情感的唯一方式(下) 1 【单选题】人类很早就找到的能够保存新鲜有力的情感的方法是(C)。 A、科学 B、教育 C、艺术 D、宗教 2 【单选题】艺术的本性根源于人的模仿的天性。这句话出自(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但丁 反驳“再现论” 1 【单选题】关于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艺术是很好的装饰品 B、艺术是很好的娱乐工具 C、艺术使人类的生命情感得以保存 D、艺术是很好的谈资 2 【判断题】绘画再现的不是外观上的逼真,而是情感上的逼真。(√) 3 【判断题】艺术不同于日常叙述,关键在于艺术能够将历史事件的内在精神价值永远保留。(√) 艺术是以情感显象的方式对实在的再解释 1 【单选题】艺术的本性是酒神与太阳神同时起作用。这一观点出自(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尼采 D、叔本华 2 【判断题】情感是通过艺术显象的,它不是概念的标签。(√) 3 【判断题】艺术对现实的模仿,不只是主体内心强烈感情的留意,也是对实在的再解释。(√) 审美经验是对静观和激情的统一 1 【判断题】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 【判断题】柏拉图认为,艺术激起人的情感,从而扰乱了人们的道德生活的次序和和谐。(√) 艺术是真理的原始发生(上) 1 【单选题】《诗学》的作者是(C)。 A、贺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2 【判断题】艺术创作中,主题先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题先行指的是把现实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创作艺术作品的前提。(√) 3 【判断题】艺术被驱使充当宗教的、政治的工具和手段而丧失了与真理的关联。(×) 艺术是真理的原始发生(下) 1 【单选题】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这句话出自(C)。 A、柏拉图 B、康德 C、海德格尔 D、苏格拉底 2 【判断题】艺术创作依赖于艺术家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要求真理的原始发生。(√) 3 【判断题】真正的艺术创作和工匠活动的区分在于:工匠活动是不需要想象力的。(√) 两种关于美的定义: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上) 1 【单选题】美是一种比例上的和谐关系。这是(C)关于美的认识。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毕达哥拉斯 D、海德格尔 2 【单选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出自(D)。 A、海德格尔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黑格尔 3 【判断题】梵高画《农鞋》的意义在于要画出存在者之存在。(√) 两种关于美的定义: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下) 1 【判断题】一个文本的意义不是自身固有的,是进入了语境才有意义的。(√) 2 【判断题】气韵是西方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观念。(×) 作品的作品存在问题(上) 1 【单选题】 (A)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家。 A、 海德格尔 B、 黑格尔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2 【判断题】在传统美学的理解中,所有的作品都有物质载体,所以物性存在就是载体的意思。(√) 作品的作品存在问题(下) 1 【多选题】艺术作品的存在有哪些层面?(ABCD) A、作品的物性存在 B、作品的形式存在 C、作品的实事性存在 D、作品的观念主题性存在 2 【判断题】同时满足物性、形式、实事性和观念主题性的作品一定就是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物性特质(上) 1 【单选题】孔子说“绘事后素”,“素”指的是(C)。 A、简朴 B、素净 C、质料 D、素描 2 【判断题】 艺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讨论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 艺术作品的物性特质(下) 1 【多选题】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艺术作品“四因说”,归纳起来是(AB)。 A、 形式因 B、 质料因 C、 巫术因 D、 模仿因 2 【判断题】艺术家创作作品就是要让我们本在其中的生存场得以呈现。(√) 3 【判断题】艺术作品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趣味的需要。(√) 作品形式美的本质(上) 1 【单选题】《艺术作品的本源》的作者是(A)。 A、海德格尔 B、康德 C、黑格尔 D、尼采 2 【判断题】艺术作品的质料仅仅是承载形式的载体。(×) 作品形式美的本质(下) 1 【单选题】艺术作品形式美的本质是(C)。 A、形式即结构 B、形式即意义 C、形式开启质料 D、形式即存在 2 【判断题】在艺术作品当中,质料本来是仅当成物质载体来看的一个要素,其实是艺术作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3 【判断题】在艺术中,精神是在感性中呈现。(√) 艺术陈述的方式 1 【多选题】关于艺术语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 A、艺术语言都是分析性陈述 B、艺术语言是综合性陈述 C、把物象转变为象意是艺术语言的作用 D、艺术语言的作用是将象意转变为物象 2 【判断题】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一个陈述。(√) 3 【判断题】若干个象意构成象意群,生存场只可能在象意群中呈现。(√) 作品的叙事语调(上) 1 【判断题】音乐是文学的仆从。(×) 2 【判断题】纯音乐是指音乐作品完全不依赖于其他的观念,完全用音乐的语言说出了现实内容。(√) 作品的叙事语调(下) 1 【多选题】人类叙事的目的是(ABC)。 A、传达信息 B、论证道理 C、表达体验 D、记录历史 2 【判断题】在艺术的叙事中,语调不是伴随现象,而是叙事的实质、内容的本身。(√) 叙事语调的双重性 1 【单选题】语调分为两类,分别是(A)。 A、对象性语调和情感评价语调 B、理性语调和感性语调 C、理性语调和情感评价语调 D、判断性语调和对象性语调 2 【判断题】当表演者完全进入了对象性语调本身之中,那么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表演。(×) 作品的双重语境(上) 1 【判断题】直接从生活中拿到的内容成为题材,被选择进作品的,成为素材。(×) 2 【判断题】只有在进入题材实事语境的同时,也进入其形式完成性语境,才能读懂作品。(√) 作品的双重语境(下) 1 【单选题】诗人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人生博大的导师。这句话出自(A)。 A、黑格尔 B、海德格尔 C、康德 D、尼采 2 【判断题】灵感是艺术创作中的关键阶段,经过灵感阶段创作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从双重语境看作品的存在方式 1 【单选题】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必定是双重语境的融合,这双重语境指的是(C)。 A、时代语境和政治文化语境 B、题材实事性语境和时代文化语境 C、题材实事性语境和形式完成性语境 D、形式完成性语境和时代文化语境 2 【判断题】评价艺术作品价值等级的真实标准在于其所展示的内在视域是否足够宽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