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
测绘开题报告

测绘开题报告测绘开题报告一、引言测绘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旨在通过测量、记录和分析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准确的地理数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测绘工作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测绘的意义、应用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测绘的意义1. 保障国家安全测绘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建立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以为国家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例如,军事防御、边界划定和资源开发等领域都需要依赖测绘数据来进行决策和规划。
2. 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测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绘地理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测绘技术也可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和排水系统等。
只有通过准确的测绘数据,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支持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通过测量和监测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可以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森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都需要通过测绘技术进行调查和评估。
4. 服务于交通运输测绘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建立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以为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测绘技术也可以用于航空、海洋和铁路等交通领域的安全管理和监测。
三、测绘的应用范围1. 地图制作地图是测绘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测绘技术,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地质图和土地利用图等。
这些地图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2. 空间数据分析测绘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空间数据,如地理坐标、高程和影像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例如,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城市规划等都需要依赖空间数据分析。
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将地理信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信息系统。
测绘技术是GIS的基础,通过测绘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可以构建完整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地形图测绘开题报告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光电测距和计算机记数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及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两者结合逐步形成一套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实现了全程数字化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即所谓野外数字成图技术,简称为数字化成图。数字化成图是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方法,它使得地形测量成果不再仅仅是测绘制在纸上得地形图,而是以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载体的,可供计算机传输、处理多用户共享的数字地形信息。数字地形信息以其储存与传输方便、精度与比例尺无关、不存在变形及损耗,能方便、及时地进行局部修测更新,便于保持地形图现势性的巨大作用。所以,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大比例尺测图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进步。
测量开题报告范文

写一篇测量500字左右呢开题报告我爱写字,爱画画,爱跳舞。
自从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了“测量”后,我又爱上了测量。
一个周末,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玩起了测量。
我站在我家的液晶电视机前,用皮尺写着“0”的一端按在电视机的一头,然后拉直尺子,贴着边过去,过去,一直到另一头,一看对下去的数字是89。
哦!我知道了电视机屏幕的长是89厘米。
我用了同样的方法测出了电视机屏幕的宽。
现在,只要有人问我这个东西多少长,多少宽,我会拿出皮尺,用这样的方法测量,难不倒我呢!测量次数多了,我还有小窍门呢!如果你问我卧室空调的长和宽,我可以不用皮尺,用我的眼睛测量。
我一看,它的长跟我家的液晶电视机差不多。
我就会说大约98厘米。
它的宽大约是电视机宽的一半,我就会说大约25厘米。
用这种跟已经知道的物体比较的方法测量,真是既快又比较准,可简单了!妈妈告诉我,这叫“目测”。
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对测量结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法。
瞧,我真成了一个“小小测量员”啦!。
急!求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论文,8000字以上!GPS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化与应用探讨摘要]鉴于GPS相对于全站仪等传统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优势,本文通过对几个工程测量实例的实施、对比及分析,就工程测量中如何对GPS技术进行优化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GPS静态定位动态定位工程测量1.GPS定位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宽,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GPS定位技术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对比分析自2003年单位引进4套美国TRIMBLE(天宝)5700 GPS双频接收机(静态定位精度5mm+0.5ppm*D)以来,笔者一直从事GPS的定位和测量工作。
分别完成了朝阳区温榆河河道改造工程控制测量、海淀区莲西商务楼竣工控制测量、顺义残疾人培训中心控制和数字地形测量、燕山石化控制和数字地形测量、大安山矿区控制和数字地形测量、天津塘沽滨海旅游度假村控制和数字地形测量、天津地铁勘察定位、京沪高速铁路勘察定位、沈大客运专线勘察定位、外交部职工住宅楼勘察定位等大小数十项工程的控制和测量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任宏)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任宏)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数字测图在萍乡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学院:测绘学院系别:测绘系专业班级:测绘D08-1学号:2008300750学生姓名:任宏指导教师:张翠英二○一二年四月十二日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的坐标。
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
3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
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
地籍细部测量主要包括:野外数据采集。
数字法地籍测图时,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器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测量模式。
数据传输。
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缆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
数据处理。
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各种可能的错误检查修改和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
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图形生成,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DTM)、自动勾绘等高线等。
4地籍图生成与编辑: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波及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自动生成平面图。
地籍图生成完毕后,在输出前利用制图软件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图形编辑处理。
图形编辑处理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物、地貌的矛盾,进行文字注记说明及地形符号的填充,进行图廓整饰等。
也可对图形的地物、地貌进行增加或删除、修改。
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则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
测量工程开题报告

测量工程开题报告1. 引言本开题报告旨在对测量工程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包括测量工程的定义、目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
通过本报告的编写,我们希望能够对测量工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2. 研究背景与意义测量工程是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的是精确测量和数据处理。
在许多工程项目中,测量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尺寸,还可以用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因此,对测量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此外,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测量方法和设备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这些新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对测量工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对测量工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和研究测量工程的相关内容,包括测量方法、测量设备以及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的研究目标包括:•系统总结和分类测量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和比较不同测量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和实验验证,我们希望能够验证和分析不同测量方法和设备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为实际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4.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4.1 基础理论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将通过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方式,对测量工程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
重点研究测量方法的分类、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将对测量设备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4.2 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方面,我们将选择一些典型的测量工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对其进行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将评估不同测量方法和设备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的方案。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选16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选16篇)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大家都开始做最后的毕业设计了,一般我们做毕业设计前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1设计(论文)题目:玉都华庭施工组织设计选题依据: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施工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60年代我们的施工组织措施采用的苏联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我们建筑业的发展,我们的施工项目管理也不断的更科学,70到80年代施工组织设计在我国全面的推广,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研究,使之我们现在的施工组织更科学更协调,经济上更合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
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现阶段国内外施工组织学科的发展特点是广泛利用数学方法、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等定量性方法,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工期、成本、质量的控制,以达到工期短、质量好和成本低的目标。
现在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2.理论及实际意义在此工程设计中,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它是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它是该工程开工前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它体现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装备能力。
工程测量开题报告

工程测量开题报告工程测量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工程测量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工程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对工程测量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索工程测量的新方法和技术,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以满足工程建设日益增长的需求。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精度测量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现有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例如,利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高精度仪器进行测量,结合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实现对工程地理空间数据的高精度测量。
2. 工程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工程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模型建立、误差分析和数据融合,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3. 工程测量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研究工程测量自动化技术,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开发测量软件和智能测量设备,提高测量的效率和便捷性,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的可操作性。
4. 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和推广工程测量的最佳实践,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工程测量过程的观察和测量数据的收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验证。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工程测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2. 设计实验和调查方案,选择适当的工程测量场地和对象,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
3. 收集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建立测量模型和误差模型。
4. 验证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预测结果,评估工程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施工测量开题报告

建筑施工测量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测量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建筑施工测量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测量精度不高、测量效率低下、测量数据不准确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因此,开展建筑施工测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相关文献综述与现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当前建筑施工测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量技术、测量设备、测量管理等方面。
其中,测量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GPS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全站仪测量技术等;测量设备的研究主要包括高精度测量仪器、自动化测量设备等;测量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测量数据管理、测量质量控制等。
然而,现有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不够深入、实践应用效果不佳等,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旨在解决建筑施工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现有测量技术的分析和比较,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测量技术,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2、建筑施工测量设备的研究:通过对现有测量设备的分析和比较,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测量设备,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3、建筑施工测量管理的研究:通过对现有测量管理的分析和比较,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管理体系,提高测量质量和管理效率。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
其中,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开展,以了解他们对当前建筑施工测量的看法和建议;实地考察主要针对施工现场开展,以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数据分析主要针对收集到的数据开展,以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现状和问题。
四、预期成果与价值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解决建筑施工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三原地裂缝的沉降观测与预报分析
课题来源 自选项目 课题类型 专题研究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测绘工程
1.课题设立的意义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就出现了大量的地裂缝带。在众多地质灾害
中,处滑坡、泥石流外,地裂缝灾害也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生产建设的重要灾害之一。
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条数成千上万。仅江苏、河北、安徽、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七
省的不完全统计,已有200个县市发现地裂缝点746处。
在城市中,已出现地裂缝的有:西安、邯郸、保定、大同、石家庄、淄博、天津等。其
中,西安的情况最为典型和严重。各类地裂缝穿越厂矿、民区、农田、横切道路、地下电缆,
水管等各种地下公共设施,最终导致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道路变形、管线破裂、影响人
民生活及厂矿安全。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之多。
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发育十分广泛, 2004年8月9日深夜,陕西省三原县陵前镇双槐树村
在经受2个多小时的强暴雨之后,突然出现了两条NEE走向的地裂缝,其中,南部的一条从村庄
经过,连续长度达800多米。地裂缝所到之处,农田毁坏,房屋、窑洞开裂甚至倒塌,公路路面变
形沉陷,桥涵受损,水井干枯废弃,水渠等水利设施失效。
三原县双槐树地裂缝造成双槐树村19户村民的房屋开裂甚至倒塌秧及农田0. 8 km2。两
处灌溉水渠受损失效,一口浅井干枯废弃,另有一口深300m的机井水量明显减少,由原来的连
续抽灌变成每次只能连续抽灌2h左右。
由以上的背景材料中可以看出,地裂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很多国家都发现,
地裂缝的发生频率和灾害程度在逐年加大。中国和美国地裂缝灾害是最为突出的,地裂缝使
得人民的生活严重恶化。深入研究地裂缝的发展机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为工农业
和城市与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选址、设计、施工以及城市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对
策。
2.发展情况
我国地裂缝主要分布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以汾渭地堑(宝鸡-风陵渡转-大同,延伸约
1000km,最宽约100km)、太行山东麓平原(北保定-郑州转西-三门峡与汾渭地堑相接,全
长约800km)和大别山北麓平原(信阳-六安等,南北宽100km,东西长约150km)为三大
地裂缝发育地带。此外,在豫中、苏北、鲁中南等地也有发育。
在我国发育的各类地裂缝中,除地震裂缝外,以基底断裂活动的规模和危害最大,它一
般分布在活动构造单位之中,如汾渭地堑等,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均有
位移,以西安大同所发育的最为典型。
在1993年的时候,在国家科委项目题为“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与减灾对策”成果中,
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鉴于中国地裂灾害非常严重的情况,第一次将地裂缝灾害列为
四大地质灾害中的其中的一种环境灾害。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把地裂缝研究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像西安,大同和邯郸等这
样的地裂缝比较严重的城市。在邯郸,水成说、综合成因是邯郸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大同地区,有的学者认为构造形成原因的观点是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安,地
裂缝分布在一个还没有愈合的大陆伤痕区“渭河盆地”的内部。由于地裂缝的严重性,地裂缝
形成的原因及其破坏环境复杂性、破坏因素多样性还有破坏的效应巨大性,因此倍受国内外
学者的广泛的关注,开展的研究也较为详细深入。
3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步骤
长久以来,工作者们在地裂缝的宏观形成原因、空间分布规律、活动规律等方面进行
了详细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地裂缝场地的沉降观测成果的研究工作做得还不够,并且目前,
对沉降监测的预报的方法也比较少,因此本文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
对三原地裂缝试验场的地面沉降的分析和预测,并介绍了一些有关预测的方法,为以后的研
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和意见。
本文采用科傻软件对三原地裂缝的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学习研究灰色理论有关知识,着重掌握灰色理论GM(1,1)模型,并使用matlab对这个
模型进行编程实现。然后对三原试验场中的一些主要点采用灰色理论进行预报分析。 得到
相应的数据预测结果。
4
设计的方法步骤如下:
1. 研究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的有关问题,并对三原地裂缝试验场的具
体情况进行分析。
2. 对沉降数据的几种常见的预测方法加以研究。
3. 着重研究灰色理论GM(1,1)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4预期的结果
1. 地裂缝周围的地面沉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下水系、
地上工程建筑、地震等地质灾害等。
2. 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预测,并可以得到预期的
效果。
3. 虽然灰色理论预期可以很好的预测三原地裂缝的沉降,但是,预测
始终不能代替实际结果,所以对于三原地裂缝沉降观测应该及时准
确地进行,而不能只通过预测结果来判断。
5设计原始资料(实验、研究方案)
1、三原地裂缝的沉降观测数据
2、三原地裂缝的实际情况
6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序号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日期(教学周)
1 下达任务书 2011.01.10
2 查阅资料,外文翻译 2011.01.11~2011.03.11
3 学习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1.03.12~2011.03.18
4 坡度、坡向、坡高、坡形的提取 2011.03.19~2011.03.30
5 计算单元剖分 2011.04.01~2011.05.20
6 撰写论文 2011.05.22~2011.06.08
7 论文评审与答辩 2011.06.09~2011.06.17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