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高考化学一轮9-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习九月第一周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九月第一周练题(4)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强碱性溶液中,只含有K+、NH4+、Al3+、AlO2-、CO32-、SiO32-、Cl-中的某几种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①收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该溶液无沉淀生成;②另取一定量原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而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③另取一定量的原溶液,加入5mL0.2mol/L 盐酸,沉淀会完全消失,再维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287g。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含有AlO2-、CO32-、Cl-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和K+C.原溶液中含有Al3+、CO32-、Cl-D.原溶液中一定不含AlO2-、SiO32-、Cl-【答案】A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8g重甲基(-CD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 AB.22.4L(标准状况)CH2Cl2中含C-H键数为2N AC.10g34%H2O2溶液与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0.1mol由乙烯与乙醇组成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托的氧气分子数为0.3N A【答案】B【解析】A.18g重甲基(-CD3)为1mol,1mol重甲基(-CD3)中含有9mol电子,含有电子数为9N A,选项A正确;B、标准状况下,CH2Cl2为液态,故22.4LCH2Cl2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选项B错误;C、高锰酸钾是氧化剂,H2O2O2, H2O2为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2mol,选项C正确;D、因乙醇C2H5OH可看作C2H4·H2O,故乙烯与乙醇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分子数相同,即0.1mol由乙烯与乙醇组成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为0.3N A,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重甲基与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相同,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习9---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原子晶体 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习9---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原子晶体[基础达标练]1.N—H键键能的含义是()A.由N和H形成1 mol NH3所放出的能量B.把1 mol NH3中的共价键全部拆开所吸收的能量C.拆开约6.02×1023个N—H键所吸收的能量D.形成约1个N—H键所放出的能量C[N—H键的键能是指形成1 mol N—H键放出的能量或拆开1 mol N—H键吸收的能量,不是形成1个N—H键释放的能量。
1 mol NH3分子中含有3 mol N—H键,拆开1 mol NH3或形成1 mol NH3中的共价键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应是N—H键键能的3倍。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有非金属元素也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的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D.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D[A项,如NH4Cl等铵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却是离子化合物。
B项,如σ键的键能之所以比π键大就是因为其轨道重叠程度比π键大。
C项,键能本身就是用来衡量分子稳定性的一个物理量。
D项,键长越长,键能就越小,破坏化学键所需能量就越低,化学键越不稳定。
]3.据报道:用激光可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再用一个射频电火花喷射出氮气,可使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的薄膜,该碳氮化合物比金刚石更坚硬。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碳氮化合物呈片层状结构B.该碳氮化合物呈立体网状结构C.该碳氮化合物中C—N键键长比金刚石的C—C键键长长D.该碳氮化合物中含有分子间作用力B[因碳氮化合物硬度比金刚石还大,说明该碳氮化合物为原子晶体,是立体网状结构。
与金刚石相比,C原子半径大于N原子半径,所以C—N键键长小于C—C 键键长。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中的最小碳环由6个碳原子构成B.Na2O2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C.1 mol SiO2晶体中含2 mol Si—O键D.根据H+H―→H2同时放出436 kJ·mol-1的热量,可以说明氢原子比氢分子稳定A[由金刚石晶体结构知,最小碳环是6个碳原子构成的六元环,故A对;B中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故B错;C中1 mol SiO2晶体中含4 mol Si—O键,故C错。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第9章 第1节

第9章第1节(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3·吉林期末质检,17]实验发现,298 K时,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Zn2+B.左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C.该电池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D.该电池总反应为:3Zn+2Fe3+===2Fe+3Zn2+答案:B解析:正极是得电子的反应,A错误;左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B正确、C错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H的前面,在酸性溶液中不会生成Fe,D错误。
2.[2013·安徽合肥高三一检]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
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 +Co2+(aq)===Co(s)+Cd2+(aq)B.2Ag(s)+Cd2+(aq)===Cd(s)+2Ag+(aq)反应能够发生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D.乙图当有1 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 g Ag析出答案:B解析:原电池甲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Co2+===Cd2++Co,Cd作负极,金属活动性Cd>Co;原电池乙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o+2Ag+===2Ag+Co2+,Co作负极,金属活动性Co>Ag,则反应B不能发生,B错误;根据电子守恒,1 mol e-恰好使1 mol Ag+析出,D正确。
3.[2013·天津一中一模]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 -2e-===X+2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答案:D解析:在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项错误;在酸性介质中,电极反应式中不应有OH-生成,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乙醇被氧化,应在负极发生反应,故C项错误;根据电极反应式CH3CH2OH-2e -===X+2H+,依据原子守恒可知X为CHCHO,故D项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及计算含解析新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及计算1.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 n-4+3Cl-+5H2O。
则RO错误!中R的化合价是()A.+3 B.+4C.+5 D.+6D[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4=2n+3,解得n=2。
所以RO错误!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2.(2019·上海黄浦期末)在硫酸溶液中NaClO3和Na2SO3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X.则X为()A.Cl2B.Cl2OC.ClO2D.Cl2O5C[Na2SO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设Cl元素的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1×(6-4)=2×(5-x),解得x=+4,故棕黄色气体X的化学式为ClO2。
]3.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硝酸钠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错误!+NO错误!+错误!―→Mn2++NO错误!+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小C.生成1 mol NaNO3需要消耗0。
4 mol KMnO4D.错误!中的粒子是OH-C[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5价,失去2个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A不正确;Mn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5,所以选项C正确;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反应前消耗氢离子,所以B和D都是错误的,答案为C.]4.把图2的碎纸片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IO错误!作氧化剂B.若有1 mol Mn2+参加反应转移5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D.配平后Mn2+、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D[分析图1、图2可知,Mn2+为反应物,作还原剂,则IO-4作氧化剂,配平方程式为2Mn2++5IO错误!+3H2O===2MnO错误!+5IO错误!+6H+,若有1 mol Mn2+参加反应转移 5 mol 电子,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配平后Mn2+、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6,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5.氢化亚铜(CuH)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也能与酸反应。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9章 有机化合物(必修2)9-1几种重要的烃

第9章 有机化合物(必修2)
第1节 几种重要的烃
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明考纲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 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 重要作用。 4.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5.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意义。
模型。球代表原子,球的大小
代表原子直径的大小,球和球
紧靠在一起
丙烯的键线式 用线段表示碳碳键,拐点和端
为
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上的氢
原子不必标出,其他原子或其
他原子上的氢原子都要指明
35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红磷、白磷属于同分异构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 物理变化。( × )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37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题组一 同系物的性质 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符合 CnH2n+2(n≥2)的烃,一定是 CH4 的同 系物 B.分子组成符合 CnH2n(n>2)的烃,一定是 C2H4 的同系 物
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板块一 知识层面·主干层级突破
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考点 1 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与性质
1.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 碳元素 的化合物, 但含碳化合物 CO 、CO2、碳酸及 碳酸盐 属于无机物。 (2)烃:仅含有 C 和 H 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九)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题检测(九)物质结构与性质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
(1)铜原子在基态时,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已知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试从核外电子结构变化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 mol (SCN)2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N A。
类卤素(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钾中NO-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写出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解析:(1)Cu为29号元素,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原子最稳定,Cu+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而Cu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9,价电子排布达到全满时较稳定,所以固态Cu2O稳定性强于CuO。
(2)1个C≡N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1 mol(SCN)2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N A,含有π键的数目为4N A;异硫氰酸(HNCS)分子中N原子上连接有H原子,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形成氢键,故异硫氰酸的沸点高。
(3)NO-3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12×(5+1-3×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平面三角形结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粒子互为等电子体,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非极性分子有BF3、SO3、BBr3等。
化学一轮复习第9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鲁科版

第9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1。
掌握镁、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掌握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镁、铝的性质及应用1.铝(1)存在和物理性质①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②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Al错误!错误!②2Al+3Cl2错误!2AlCl3③Al错误!错误!④2Al+2OH-+6H2O===2[Al(OH)4]-+3H2↑⑤2Al+Fe2O3错误!Al2O3+2Fe(3)工业制备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错误!4Al+3O2↑。
(4)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2.镁(1)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传热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Mg—错误!②2Mg+CO2错误!2MgO+C③Mg+2H2O错误!Mg(OH)2+H2↑④Mg+2H+===Mg2++H2↑(3)工业制备MgCl2(熔融)错误!Mg+Cl2↑(4)用途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1)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2)Mg3N2极易水解,其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 (OH)2↓+2NH3↑.(3)MgO熔点很高,可作耐火材料.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3)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N2中冷却(×)(4)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5)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盐(×)2.依据Mg、Al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一门科目,也是考生们需要认真复习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化学,下面将给出一些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以下哪个物质是一氧化碳的氧化剂?A. 氧气B. 氯气C. 氮气D. 氢气2. 下列元素中,属于卤素的是:A. 氯B. 钠C. 铁D. 铝3. 水的化学式是:A. H2OB. HOC. O2D. H24. 下列哪个物质可以用来制造玻璃?A. 石膏C. 碳酸钠D. 醋酸5. 化学反应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A. 反应物B. 生成物C. 中间体D. 催化剂6. 下列哪个物质是一种酸?A. 醋B. 纯净水C. 酒精D. 盐7.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以下哪个反应是燃烧反应?A.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B. 铝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C. 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D.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8. 下列哪个物质是一种碱?A. 氢氧化钠B. 醋C. 酒精9. 化学方程式中,下列哪个元素的个数是相等的?A. 氧B. 氢C. 碳D. 氮10. 下列哪个物质是一种氧化剂?A. 氯气B. 氢气C. 氮气D. 氧气以上是一些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题,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思考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化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科目,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祝愿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复习化学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结合教科书、课堂笔记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同时,还可以参加一些化学实验和讨论班,通过实践和交流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此外,多做一些习题和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同学们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化学是一门有趣且实用的科学,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现象,还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复习化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关注考试成绩,更要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mol 7 参与反应时转移 14 mol 电子,则参与反应的氧气的量为 4 =2 mol,故正确;C 项, 根据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氢氧化钾被消耗,故正确;D 项,放电时正极产 生 OH-,则 pH 增大,D 错。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答案:D 4.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
料电池,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 C1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C1 极为电池负极,C2 极为电池正极 B.电子由 C2 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 C1 极 C.C2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2H2O D.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解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A、C 项正确;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B 项错误。 答案:B 5.下列防腐措施中,利用原电池反应使主要金属得到保护的是( ) A.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 C.在轮船的壳体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锭 D.金属表面喷漆 解析:原电池反应须具备构成原电池反应的条件,A、B、D 项都不能构成,只有 C 项符 合题意。 答案:C 6.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 电 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解质溶液 Y 是 CuSO4 溶液 B.电极 X 的材料是 Cu 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为 Ag++e-===Ag D.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X 电极流向 Ag 电极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由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可知,Cu 作原电池负极;
A.Ⅰ和Ⅱ中正极均保护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2)根据得电子的离子选取电解质溶液。 答案:A 7.小军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可使玩具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质汽水罐将逐渐被腐蚀 B.电子流向为铝质汽水罐→导线→扬声器→导线→木炭棒 C.食盐水中的 Na+向木碳棒移动 D.木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2H++2e-===H2↑ 解析:该原电池发生的是铝的吸氧腐蚀,铝为负极,木炭棒为正极,木炭棒上发生的反 应是 O2+2H2O+4e-===4OH-。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答案:D 8.一种新型环保电池是采用低毒的铝合金(丢弃的易拉罐)、家庭常用的漂白水、食盐、氢 氧化钠(化学药品店常见试剂)等原料制作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Al+3ClO-+2OH-===3Cl-+2AlO-2 +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优点是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用完后可以更换 B.该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金属铝 C.电极的正极反应式为 3ClO-+3H2O+6e-===3Cl-+6OH- D.当有 0.1 mol Al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 1.806×1023 解析:该电池所用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用完后可以更换,A 项正 确;金属铝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正确;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 为:3ClO-+3H2O+6e-===3Cl-+6OH-,C 正确;电子只能流经导线,不能流经电解 液,D 不正确。 答案:D 9.(2011·北京高考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1.将两金属 A、B 分别用导线相连接,并同时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发现 A 极的质量增加,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A>B B.A 极是正极,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盐酸 C.B 极是负极 D.要判断 A 极与 B 极是正极还是负极,还需考虑电解质溶液 解析:A 极质量增加,故 A 极是正极,B 极是负极。若电解质溶液是盐酸,则 A 极的表 面有氢气产生,没有金属析出。 答案:C 2.关于原电池的叙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