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合集下载

新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布

新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布

新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布新高考数学考试的改革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新高考将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新高考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了解新高考数学考试的知识点分值分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新高考数学考试的知识点分值分布,探讨其特点和应对策略。

新高考数学考试分为两个科目:数学一和数学二。

数学一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数学二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两个科目的知识点分值分布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数学一的知识点分值分布数学一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测量、函数与方程等三大部分。

其中,数与代数占总分的30%~35%,几何与测量占总分的25%~35%,函数与方程占总分的30%~40%。

在数与代数部分,重点考察的知识点有集合与常用逻辑关系、有理数与整式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根式与二次方程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中。

几何与测量部分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计算、空间立体图形的性质与计算、坐标系与变换等。

学生需要掌握平面和空间图形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能用坐标系进行几何图形的变换。

函数与方程部分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函数的性质与变化、函数的图像与应用等。

学生需要理解函数与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分析函数的图像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二的知识点分值分布数学二的知识点分值分布相对复杂一些,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测量、统计与概率、函数与方程等四大部分。

其中,数与代数占总分的25%~30%,几何与测量占总分的20%~25%,统计与概率占总分的20%~25%,函数与方程占总分的25%~30%。

数与代数部分和数学一类似,重点考察的知识点也是集合与常用逻辑关系、有理数与整式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根式与二次方程等。

近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课标Ⅰ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分布及试题

近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课标Ⅰ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分布及试题

近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课标Ⅰ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分布及试题1.各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分值
(1)理科数学考查内容与考查分值
(2)文科数学考查内容与考查分值
2014,2013年都未考积分2.各知识内容考查的题量和分值(3)理科内容、题量与考分统计
注:不等式:*1小,即不等式内容渗透(综合)在另一个主体内容中考查。

线性规划归入不等式。

人教A版中无空间向量,B版中有。

总的讲,B版较A版稍难。

(4)文科内容、题量与考分统计
注:*1大*2小4分,即内容无主体的试题考查,仅为综合进去的内容,含在1个大题和2个小题之中。

3.近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数学Ⅰ卷考查特点、题量、分值分布等情况分析。

最新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最新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1.集合与简易逻辑:10-18分主要章节:必修1第一章《集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选修1-1(文)2-1(理)《常用逻辑用语》考查的重点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的运算关系,将加强对集合的计算与化简的考查,并有可能从有限集合向无限集合发展。

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

2.函数与导数:30分+主要章节: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园与方程》选修1-1(文)2-1(理)《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选修4-4《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它把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

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复合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反函数生成考题,作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

函数与导数的结合的解答题,以切线、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问题为设置条件,结合不等式、数列综合成题,也是解答题拉分关键。

3.不等式:5-12分主要章节: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选修4-5全书一般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题型中“隐蔽”出现,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

解答题会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等式证明等。

4.数列:20-28分主要章节:必修5第二章《数列》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解答题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题量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另外一个与其它知识的综合题。

高考数学各知识点分值占比

高考数学各知识点分值占比

高考数学各知识点分值占比在高考数学中,各个知识点的分值占比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知识点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不同,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分值占比对于备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考数学的整体结构。

高考数学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解题能力两个方面。

基础知识主要是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掌握,而解题能力则是对于所学内容的应用与理解能力。

在高考数学中,数学知识点的分值占比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和选修二。

必修一和必修二分值占比较高,大约占到了总分的50%左右,而选修一和选修二则分别占到了总分的25%左右。

因此,基础知识点要占到了高考数学的重要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各个知识点的分值占比。

在必修一中,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集合与命题、函数与方程、三角函数和数列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高考数学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较高。

在必修一中,命题与函数的占比较高,大约为30%,数列与三角函数的占比则略低一些,分别为15%和10%左右。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命题与函数的学习与掌握。

在必修二中,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数理统计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在高考数学中的分值占比也较高。

平面向量和解析几何分别占到了总分的15%左右,而立体几何和数理统计则分别占到了总分的10%左右。

因此,在备考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平面向量和解析几何的学习与掌握。

在选修一和选修二中,重点知识点的分值占比较低,分别为总分的25%左右。

选修一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数学综合应用、数学史、方程与不等式、数学思想方法等内容。

选修二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等内容。

虽然这些知识点的分值占比较低,但是在备考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的学习与掌握。

综上所述,高考数学各知识点的分值占比是不容忽视的。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各个知识点的分值占比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

重点关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命题与函数、平面向量和解析几何等内容。

高考数学知识点及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知识点及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知识点及分值分布高考是每一个学生的重要关卡,而数学作为高考的一门必修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考数学知识点及其分值分布展开论述,旨在帮助学生对高考数学做好备考准备。

一、知识点的分值分布高考数学题目的出现是根据各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考试要求来决定的,不同的考试大纲会有略有差别。

一般来说,数学的知识点可以分为几个基础模块,包括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在高考试卷中,这些知识点的分值分布一般是相对均匀的,每个模块都会有相应的考察题目。

在代数模块中,常见的考点包括数列、排列组合、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这些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分值一般相对较高,因为它们需要学生掌握较为熟练的运算技巧和解题方法。

函数与方程模块是高考数学中的重中之重,其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指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在高考中的得分情况。

几何模块是另一个重要的考点,其中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

平面几何主要包括直线与圆的性质、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等;立体几何则包括三视图、截面、空间坐标等。

在高考中,几何题目的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几何直观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概率与统计模块是相对较简单的考点,主要包括基本概率计算、统计图表的读取与分析等。

虽然这些知识点的难度较低,但在高考中的分值比例并不低,因此学生也不能忽视这一部分的复习。

二、如何备考高考数学备考高考数学需要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重点复习对分值高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和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强化练习。

2. 系统学习:高考数学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学习时要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要片面理解和死记硬背。

要注重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3. 多做题:高考一直以来都强调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因此多做题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布表

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布表

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布表一、引言高考是每个考生所经历的一次重要考试,而数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了解,考生可以更好地对考试进行备考,并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分值分布,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备考策略。

二、数与代数数与代数是高考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解题的基础。

该部分内容包括了数的性质、数的运算、代数式与方程等。

据统计,该部分占据高考数学总分的30%左右。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内容,并且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

三、函数函数是高考数学中的核心知识点之一,大部分考试题目都与函数相关。

在高考中,函数的分值约占总分的25%左右。

函数的学习包括了函数定义与性质、函数图像、函数的变化规律等内容。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函数解题的方法。

四、几何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另一大模块,与函数具有相同的分值比例。

几何的学习内容包括了二维几何和三维几何,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

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几何定理和性质,并通过几何图形的画法和计算来解答题目。

在备考时,考生要注重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构造能力的培养。

五、概率统计与数据分析概率统计与数据分析是高考数学中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近年来的热点考察内容。

概率统计与数据分析的学习包括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的计算与应用、统计图的分析与解读等。

该部分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约为20%左右。

考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概率统计与数据分析的能力。

六、解题策略在备考高考数学时,除了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解题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备考策略的建议:1.多做真题:通过做历年高考数学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分布,同时也能将知识点的理论联系到实际。

2.重点突破:根据知识点的分值分布,考生可以确定复习的重点。

将较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复习,更易提高解题效率。

3.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考生可以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并提高对各种题型的适应能力。

高考数学各知识点占分比

高考数学各知识点占分比

高考数学各知识点占分比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科目。

在高考数学中,各个知识点的占分比是考生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占分比,有助于考生们在备考阶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升自己的得分。

在高考数学中,不同的知识点所占的分值比例是有区别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高考数学各知识点的占分比。

一、函数与方程(占分比30%)函数与方程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中占分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以及方程与不等式等。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掌握好函数与方程是至关重要的。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占分比10%)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也是高考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数列是有规律的数的排列,数学归纳法则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掌握数列的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常数项数列和递推数列等内容,并且要能够熟练应用数学归纳法解决相关问题。

三、几何与三角函数(占分比15%)几何与三角函数是高考数学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之一。

几何主要包括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三角函数则涉及三角比的性质、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等内容。

在备考中,考生们需要熟练掌握几何的基本概念、定理和相关推理方法,同时要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和常见的计算方法。

四、概率与统计(占分比15%)概率与统计是高考数学中比较实用的知识点之一。

概率主要包括随机试验与事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加法定理与乘法规则、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以及排列组合和二项分布等内容;统计主要包括统计调查与数据处理、频率分布与直方图、抽样与估计、参数检验等内容。

在备考中,考生们需要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

五、解析几何与向量(占分比15%)解析几何与向量是高考数学中的较难知识点之一。

高考数学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分值分布高考数学分值分布高考数学是高中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其成绩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与就业,也是衡量学生数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了解高考数学的分值分布,对学生制定学习策略和备考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考数学考试分值通常由两部分构成:选择题和主观题。

选择题是客观性较强的题型,采用分数区间给出,在考试中占据较大的比重。

主观题则是书写和解答题目,采用具体分值计算方式给出。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考数学分值分布。

选择题通常占高考数学试卷的大部分分值,其分值分布根据考试要求和题目难度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选择题总分约占试卷总分的80%-90%左右。

例如,高考数学试卷总分为150分,选择题部分总分在120-135分之间。

选择题分值分布也会因不同学校或地区的试卷而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选择题部分由多个小题组成,每小题分值在1-4分之间。

其中,基础题的分值较低,一般为1-2分;应用题的分值较高,一般为3-4分。

这种分值设计旨在考察学生的基本扎实程度和数学应用能力。

除了选择题,高考数学试卷中还包含了主观题。

主观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往往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主观题的分值较高,一般在试卷总分中占15%-20%左右。

例如,高考数学试卷总分为150分,主观题总分在30-45分之间。

主观题的分值分布根据题目难度和解题过程给出具体分值。

一般而言,主观题分值较高的题目会有较复杂的解题过程和较长的文字表述。

例如,解题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方法,文字表述要求清晰且符合语言逻辑。

因此,主观题的分值通常在5-10分之间。

总体来说,高考数学试卷的分值分布是根据考试要求和题目难度而设计的。

选择题占据较大的比重,分值分布在120分以上;主观题较少,但分值较高,分布在30分以上。

掌握这种分值分布,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和学习策略。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高考数学的试卷设计和分值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取决于各地区的考试要求和命题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1.集合与简易逻辑。

分值在5~10分左右(一道或两道选择题),考查的重点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的运算关系,将加强对集合的计算与化简的考查,并有可能从有限集合向无限集合发展。

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

2.函数与导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它把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

在高考中,至少三个小题一个大题,分值在30分左右。

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生成性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反函数问题常常是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

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文科以三次(或四次)函数为命题载体,理科以生成性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分式函数)为命题载体,以切线问题、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问题为设置条件,与不等式、数列综合成题,是解答题试题的主要特点。

3.不等式;一般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题型中“隐蔽”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

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

解答题会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等式证明等。

4.数列: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解答题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题量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有时还有一个与其它知识的综合题。

分值在20分左右,文科以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为主;理科以应用Sn或an之间的递推关系求通项、求和、证明有关性质为主。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不等式是深刻认识函数与数列的工具,三者综合的求解题与求证题是对
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双重检验,是高考命题的新热点。

5.三角函数:分值在20分左右(两小一大)。

三角函数考题大致为以下几类:一是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即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两角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证明等问题;二是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图像的平移、伸缩变换与对称变换、画图与视图,与单调性、周期性和对称性、最值有关的问题;三是三角形中的三角问题.
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命题有如下趋势:⑴降低了对三角变形的要求,加强了对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考察.⑵多是基础题,难度属中档偏易.⑶强调三角函数的工具性,加强了三角函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如与向量知识、三角形问题、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的综合。

以三角形为载体,以三角函数为核心,以正余弦公式为主体,考查三角变换及其应用的能力,已成为考试热点。

6.向量:分值在10分左右,一般有一道小题的纯向量题,另外在函数、三角、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中均可能结合出题。

向量是新增的重点内容,它融代数特征和几何特征于一体,能与三角函数、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自然交汇、亲密接触。

在处理位置关系、长度、夹角计算上都有优势,向量作为代数与几何的纽带,理应发挥其坐标运算与动点轨迹、曲线方程等综合方面的工具性功能,因此加大对向量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向量的工具价值和思维价值,应该是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向量和平面几何的结合是高考选择、填空题的命题亮点,向量不再停留在问题的直接表达水平上,而与解析几何、函数、三角等知识有机结合将成为一种趋势,会逐渐增加其综合程度。

7.立体几何:分值在22分左右(两小一大),两小题以基本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柱、锥、球的角、距离、体积计算为主,一大题以证明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有关数量关系计算为主,诸如空间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证明,线面角和距离的计算。

试题的命制载体可能趋向于不规则几何体,但仍以“方便建系”为原则。

8.解析几何:课本第七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统称为解析几何,高考对解析几何的考查一般是三个小题一个大题,所占分值约30分。

其规律是线性规划、直线与圆各
一个小题,涉及圆锥曲线的图形、定义或简单几何性质的问题一个小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一个大题。

解析几何的重点仍然是圆锥曲线的性质,包括: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平行垂直、点对称、直线对称、线性规划有关问题等等。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轨迹问题,仍然以考查方程思想及用韦达定理处理弦长和弦中点为重点。

坐标法使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自然地联系并有机结合起来。

相关交汇试题应运而生,涉及圆锥曲线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也是命题亮点。

9.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分值在22分左右(两小一大),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一般各一个小题,大题理科以概率统计、文科以求概率的应用题为主,分值超过其所占课时的比重。

这部分考查内容包括:二项式定理及运用;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

在解答题中,排列、组合与概率是重点。

其考查方式以排列组合为基础,着重考查学生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科考查重点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文科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求法为主。

特别要引起注意是以“正态分布”相关内容为题材,文科卷以“抽样”相关内容为题材设计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