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35页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中国建筑与装饰艺术ppt

第二章 中国建筑与装饰艺术ppt
1柱础2檐柱3内 槽柱4栏额5栌斗 6华拱7泥道拱8 柱头方9下昂10 耍头11令拱12瓜 子拱13幔拱14罗 汉方15替木16平 棊方17压槽方18 明乳栿19半驼峰 20素方21四椽明 栿22驼峰23平閤 24草乳栿25缴背 26四椽草栿27平 梁28托脚29叉手 30脊槫31上平槫 32中平槫3下平 槫34椽35檐椽36 飞子37望板38拱 眼壁39牛脊方
图2-6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汉长安南郊礼制建筑总体复原图
图2-6
明堂的平面更是充满了 宇宙理念,东、南、西、 北四庙室分别为青色,红 色,白色、黑色,分别代 表春.夏、秋、冬四神。 明堂的设计完全是古人对 宇宙理解的物化形式,明 堂就是一个小的宇宙缩影。 如图2-7、2-8所示
图2-7 南京博览中心的造型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示意图(厅堂) 图2-30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 图2-31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剖面图 图2-32
2.4元.明,清时期建筑木构架 元、明、清三个朝代已是处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也就是从发展阶段到强盛阶 段过渡到衰亡阶段,在这最后的阶段中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迟缓,政治经济也没有任何突破性的 发展,元入侵中原后经济、文化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建筑的发展也是在唐宋的基础上小有变化 ,其变化趋势也是向消极方向发展。 2.4.1元代建筑木构架结构
广胜下寺大殿梁架结构示意图 图2-36
山西永济县永乐宫三清殿正立面图 图2-37
三清殿外檐造型 图2-38
三清殿内藻井装修 图2-39
三清殿壁画局部 图2-40
2.4.2明清时期筑构架概况
1.檐柱2.老檐柱 3.金柱4.大额枋 5.小额枋 6.由 额垫板 7.挑尖 随梁8.挑尖梁9. 平板枋10.上檐 额枋1l.博脊枋 12.走马板13.正 心桁14.挑檐桁 15.七架梁16.随 梁枋17.五架梁 18.三架梁19.童 柱20.双步梁21. 单步梁22.雷公 柱 23.脊角背 24.扶脊木25.脊 桁26.脊垫枋27. 脊枋28.上金桁 29.中金桁30.下 金桁31.金桁32. 隔架科33.檐椽 34.飞檐椽35.溜 金斗拱36.井口 天花

中国建筑史课件

中国建筑史课件
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中国建筑史课件
2 大木作
• 大木作:构件建筑中承重的构件 • 梁檩枋椽柱 • 斗拱昂翘升
中国建筑史课件
• 梁:沿进深方向在柱上架设的水平承重构件。宋代称“栿”。 明栿:显露的或在平棊(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栿。 草栿:隐藏在平棊以上的梁,表面不加工的,称为草栿。
• 檩:承载椽子并连接横向梁架的纵向构架; • 枋:联系梁,联系柱头和柱脚的构件; • 椽:飞子,首尾钉在上下檩上 • 柱: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 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与寝。《礼记》
中国建筑史课件
• 规划或总体布局模式:
• 对称:对称轴具有统率全构图的重要作用,引入到人际关 系,礼纳入其中,建筑单体和群体布局,突出尊卑的差别 与和谐的秩序,中轴线上的主要构图因素,具有尊严的效 果。
中国建筑史课件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古代世界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 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古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 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 斯兰建筑被认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一节 中国建筑史学的开创
中国建筑史课件
• 1929年,朱桂辛(启钤)曾任北洋政府内务部长创办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的研究纳入轨道。成果: 二十余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罗哲文”等
中国建筑史课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哲理
成熟的建筑体系――成熟的哲学体系。 中国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建立在中国人的 哲学观念,审美心理、风俗习惯之上。
中国建筑史课件
一 建筑的礼制化 • 中国建筑以体现人间的传统秩序为最重,中国古
代建筑布局,以儒家上下之礼和男女之礼为基本 构思。 • 男女之礼――宫殿“前朝后寝”住宅“前堂后室” • 上下之礼――《周礼》《礼记》《仪礼》对包括 建筑在内的等级形式,做了原则规定。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2)开间[面阔]: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 间的水平距离;
3)通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4)步:屋架上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 5)通进深: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
的总和;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6)柱网形式:金厢斗底槽、单槽、双槽、分心
槽、满堂柱;
金厢斗底槽: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 单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 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 分心槽:用中柱将平面等分; 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平
内的柱子; 瓜柱:在梁上,将上一层的梁垫起,使达到需
要高度的短柱; 角柱:位于建筑物角部的柱子;
梭柱: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将柱身依高度等 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
(二)柱的一些基本概念
柱的升起:宋、大木辽作斗建拱精筑简版的《中檐国建柱筑史由》 当心间向两端升 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的做法;
一、斗拱概念
斗拱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斗拱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 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 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也作枓 拱、枓栱。
斗拱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清式五踩单 翘单昂斗栱
——属低等次台基
满装石座:整个台明包括 台帮全用石活
——属中等次台基
台明的长宽尺寸遵循
“下檐出”小于“上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檐出”的规定,留出
必要的“回水”。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宋式 勾阑
大木作斗拱精简版《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ppt课件

136
PPT学习交流
137
PPT学习交流
138
PPT学习交流
139
PPT学习交流
140
PPT学习交流
141
PPT学习交流
142
PPT学习交流
143
PPT学习交流
144
PPT学习交流
63
PPT学习交流
64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佛教建筑的出现: 佛寺建筑:以塔为主,塔院寺;“舍宅为寺”,佛殿式;
PPT学习交流
65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PPT学习交流
66
PPT学习交流
67
PPT学习交流
金 厢 斗 底 槽
68
PPT学习交流
69
PPT学习交流
70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100
PPT学习交流
101
PPT学习交流
102
• “子胥乃使相土尝水, 象天法地,建筑大城, 周围四十七里,陆门 八,以象天八风。水 门八,以法地八聪。 筑小城,周十里,陵 门三。” 《越绝书·吴 地传》记载的八座水 陆城门,为阊、胥、 巫(“平”)、齐、娄、 匠(“相”)、盘、蛇 (居南)门
• 象天法地:天人 合一
PPT学习交流
110
PPT学习交流
111
PPT学习交流
112
PPT学习交流
113
PPT学习交流
114
PPT学习交流
115
PPT学习交流
116
PPT学习交流
117
PPT学习交流
118
PPT学习交流
119
PPT学习交流
120
PPT学习交流
121
PPT学习交流

中建史重点第八章 小木作

中建史重点第八章   小木作

第八章小木作
1.天花——平棋、平闇区别(宋)
平棋——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在木框下放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
平闇——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设置密而小的木方格
2.宋清彩画区别
宋代彩画:
梁额彩画由“如意头”和“枋心”组成;
宋式如意头较明清简洁,在梁枋上所占比例也比较小;明清彩画:
梁枋上彩画由额头,藻头、枋心组成;
清式彩画种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清式旋子彩画的几种构图形式:勾丝绕,喜相逢,一整二破。

大木作、小木作、小式大木、大式大木

大木作、小木作、小式大木、大式大木

大木作大木作,这是我国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

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

简介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棊、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结构形式从远古到汉代的木结构的形式迄今未能完全了解,仍在探索中。

从半坡遗址到商代盘龙城遗址、西周周原建筑遗址、汉代礼制建筑、石阙等,虽已有复原研究,但还都未能得出系统的结论,只能看出一些脉络:①殷商的墓室均用井干式结构,后代虽不普遍使用,但在木结构发展史中却有重大木作要作用。

②自商代至战国宫殿遗址中已发掘的平面柱网布置,均纵向成行列而横向常不成行列。

据此可推断屋架构造,系以纵架为主,直至汉代仍有应用,故纵架应是早期普遍使用的构造形式。

后来,辽金时期偶然也有使用纵架承托横架的构造,那是经过改进提高的纵架。

③自西周开始已用栌斗作为结合柱、梁的构件,以后逐步发展成栌斗上用栱、昂等组合成铺作(见斗栱)的复杂构造形式。

现在知道最早的关于具体的结构形式的记录, 是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厅堂结构、簇角梁结构三种。

中国建筑史 · 宋式大木构架的类型101页PPT

中国建筑史 · 宋式大木构架的类型101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中国建筑史 ·宋式大木构架的类型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101

《中国建筑史技术》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技术》PPT课件

华栱
横栱
栌斗
衬方头 耍头 昂
建筑精选课件
20
建筑精选课件
21
建筑精选课件
22
建筑精选课件
23
建筑精选课件
24
建筑精选课件
25
建筑精选课件
26
4.3 斗栱
3 描述: 跳 n 踩2n+1 铺作n+3 4 模数:外檐 内檐/ 柱头 补间 转角
建筑精选课件
27
4.4 屋架
1 主要构件:梁、檩(桁)、椽、 (柱、枋) 2 其它构件:
单体:材料、技术 群体:单体+空间(院落:庭院或天井)的组织方式 类型:特定的功能空间+装饰
建筑精选课件
3
一、何谓“营造”
营造:
经营、制作
Yingzao
(1) [construct;build]∶建造 营造住宅 (2) [make]∶制作;做 营造器物 (3) [fabricate]∶构造、编造 各肆营造,枝叶徒繁 所谓营造业就是指涉及上述生产的所 有所有行业 水泥工涉及到建筑行业也算是营造业的一种
为装饰构件,梁枋断面5∶4
建筑精选课件
39
4.7 木构技术发展片断
木构件加工 - 斗栱 - 铺作 - 木构架类型
I 先秦-南北朝:木榫印
斗拱形式多样,铺作之制未定型 土木结合
II 隋唐 - 元:侧脚,升起,卷杀
1 叉柱造 2 缠柱造
建筑精选课件
33
4.6 木构技术发展的两个要点(了解)
1 斗栱的起源:木悬挑的构造 2 铺作层的起源:木材的井干壁体+木悬挑的构造
建筑精选课件
34
1 斗栱的演变
早期- 宋代的斗拱
建筑精选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