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0

合集下载

《系统安全》习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安全》习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安全》习题及参考答案《系统安全》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选择题: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新种类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A 先降低再增加B 增加C 降低D 不变2.系统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整体性B层次性 C 目的性 D 最优化3.系统安全是人们为解决()的安全性问题而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原则、方法体系。

A简单系统 B子系统 C复杂系统 D连锁系统4.事故是一种()的事件,其发生与否()人的主观愿望。

A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取决于 B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不取决于C人们意料之中不取决于 D人们意料之中取决于5.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没有绝对危险,只有绝对安全 B没有绝对安全,只有绝对危险C没有绝对安全,也没有绝对危险 D没有绝对安全,只有相对危险6.“事故为零”只能是安全工作的奋斗目标,通过安全工作的艰苦努力使事故发生间隔时间尽可能(),使事故发生率逐渐()而趋近于零,却永远不能真正达到事故为零。

A延长增加 B缩短减少 C缩短减少 D延长减少7.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也具有随机性。

B事故的发生具有必然性,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也具有必然性。

C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具有必然性。

D事故的发生具有必然性,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具有随机性。

8.系统的可靠性越(),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越()。

A低小大 B高大大 C高小大 D高小小9.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可靠性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安全性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B安全性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可靠性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C可靠性既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又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系统安全评价及预测》D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系统安全评价及预测》D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系统安全评价及预测》试卷(D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1.5分)1、《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C )A. 生活设施B. 福利设施C. 安全设施D. 环保设施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 C )A. 半年B. 1年C. 2年D. 3年3、《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 )A. 100B. 400C. 300D. 350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主要依据()。

( A )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建议书C. 施工图设计D. 设计说明书5、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备案。

( B )A 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 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6、《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生效实施的时间是:()( B )A. 2004年1月1日B. 2005年1月1日C. 2005年6月1日D. 2005年3月1日7、(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 C )A. 地区级B. 市级C. 县级D. 省级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

( A )A. 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 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C. 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D. 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和系统安全威胁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系统免受此类威胁,评价和预测系统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系统安全评价和预测的概念,方法和挑战,并提供一些实践指导。

1.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攻击和系统安全威胁也日趋严重。

黑客、病毒、勒索软件等网络威胁不断涌现,给个人用户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安全评价和预测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2.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评价是通过对系统的安全属性进行量化和评估,确定系统的安全程度。

常见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包括:2.1 安全需求分析安全需求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对系统的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义。

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安全威胁分析等手段,确定系统对安全的要求。

2.2 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通过对系统的漏洞、威胁和攻击进行分析和测试,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常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红队演练等。

2.3 安全等级评定安全等级评定是对系统的安全级别进行评定,通常根据系统的安全需求和威胁环境来确定。

常见的安全等级评定方法包括:国际标准ISO/IEC 15408,以及我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测规范。

3.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预测是根据过去的攻击趋势和统计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攻击进行预测和预防。

常见的系统安全预测方法包括:3.1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通过对海量的攻击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隐藏的攻击模式和规律。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攻击,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2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通过对已知攻击样本的学习和训练,构建模型来预测未知攻击。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识别出潜在的攻击,提前进行相应的预防和防范。

3.3 高级威胁分析高级威胁分析是通过对攻击者的行为特征和攻击手段进行深入研究,预测未来可能的高级威胁。

通过高级威胁分析,可以提前发现和拦截潜在的高级攻击。

4.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挑战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面临许多挑战,包括:4.1 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安全评价和预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攻击数据、安全事件日志等。

(整理)《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试卷(4卷).

(整理)《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试卷(4卷).

精品文档河南理工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 1学期《安全评价》试卷(4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C )A. 生活设施B. 福利设施C. 安全设施D. 环保设施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 C )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 3、《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 ) A. 100 B. 400 C. 300 D. 350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主要依据 ()。

( 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建议书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说明书5、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备案。

( B ) A 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 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 (B 、C 、D ) A. 安全检查表法B.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C. FTAD. ET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时,应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C. 风险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风险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D.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的经验 3.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 A.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B. 评价危险程度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建议书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说明书三、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 1、安全评价的意义?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2、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持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

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

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填空1、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的经验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三、判断1、丿,2、X,3、M,4、X,5、M。

四、简答1.系统的特点:(1)目的性。

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的功能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能成为系统。

(2)整体性。

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2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2
i 1
n
3、系统故障率与子系统故障率关系
Fs t Fi t
i 1
n
4、系统可靠度与元素的故障率的关系
Rs t 1 Fs t 1 Fi t 1 1 Ri t
i 1 i 1
n
n
5、并联系统故障模型 (安全风险最小的极限模型)
X1
X2
Xn
1、结构特征表示方法:
ts max t1, t2 , , tn
max表明最后一个子系统发生故障, 总系统才发生故障,时间长。
2、故障率表示的结构函数
Y X i X1 X 2 X n X i
i 1 i 1 n n
min( X 1 , X 2 , , X n ) x X i X 1 X 2 X n
事故地点 津浦线花旗营 京广琉璃河 郑州局杨庄 京广株洲站
伤亡人数 62人 36人 324人 26人
间隔 0 21 7 2
直接原因 扳错道岔 追尾 机车冒进 发令纸着火
1981年07月09日
1988年01月07日 1988年01月17日 1988年01月24日 1988年03月24日 1989年06月26日 1992年03月21日
100发电雷管串联起爆故障概率计算 • 例:
设:瞬发电雷管不合格 率1%

X1 x2 x3 … x100
g(xi)=0.01
g(y)=100×0.01=1
系统安全故障概率为“1”表明, 安全风险事件必然发生。
二、并联系统
X1
X2
Xn
“与门”表示仅当所有输入时 间发生时,输出事件才发生
并联系统— —冗余系统

安全评价师《理论知识》预测试卷四(题库)

安全评价师《理论知识》预测试卷四(题库)

安全评价师《理论知识》预测试卷四(题库)[单选题]1.关于项目信息交流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江南博哥).项目信息交流是指项目执行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B.项目信息交流仅指人际信息交流方面的内容C.项目信息交流应包括人际信息交流和组织信息交流方面的内容D.人际信息交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技巧参考答案:B[单选题]2.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车速不高,但站间距离短,列车追踪运行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分钟。

A.1~2B.2~3C.3~4D.4~5参考答案:B[单选题]3.依据《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管理规则》,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登记有效期为()年,自准予登记之日起计算。

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者,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提出续期登记申请。

A.1B.2C.3D.5参考答案:C[单选题]4.在拆除工程中,对于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的方法很多,主要有3类,其中不包括()。

A.人工拆除B.三种方法混合使用C.机械拆除D.爆破拆除参考答案:B[单选题]5.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最小浓度为:各种煤尘为()g/m3,铝及硫磺为7g/m3。

A.30~40B.20~30C.20~40D.10~40参考答案:A[单选题]6.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构成及层次关系中,()主要供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客户以及第三方审核机构使用。

A.作业文件B.程序文件C.文档文件D.过程控制管理手册参考答案:D[单选题]7.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中,()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源或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

A.改进措施B.组织C.检查与评价D.计划与实施参考答案:C[单选题]8.井巷掘进出空间后,一般都要进行临时支护或永久支护,以防止围岩的破坏。

井巷支护的方式不包括()A.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B.棚状支架C.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支护D.三角形支架参考答案:D[单选题]9.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系统安全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系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从个人计算机到企业级服务器,从移动设备到工控系统,无一例外。

因此,对系统安全进行评价和预测变得尤为关键。

系统安全评价是指对特定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系统的结构、功能、数据和用户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可以发现系统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

系统安全评价的目的是确保系统能够承受各种形式的攻击和威胁,保护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系统安全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概述:对系统的功能、用途、组件和用户进行描述和定义。

2. 威胁分析:对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和分类。

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威胁,技术和非技术的威胁。

3. 风险评估:对系统中存在的威胁进行量化和评估,确定每种威胁对系统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4. 漏洞识别:通过系统的漏洞扫描和安全测试,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5. 漏洞修复:对系统中发现的漏洞和弱点进行修复和加固,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6. 安全控制实施:根据系统的安全需求,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能。

7. 安全性监测:对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威胁。

除了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系统安全预测是指通过分析系统的当前状态、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预测系统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系统安全预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外部环境分析:对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因素和变量。

2. 技术趋势分析:对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可能对系统安全产生影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 威胁预测:根据当前的威胁情况和趋势,预测可能对系统造成威胁的因素和事件。

4. 风险评估:对系统面临的各种威胁进行量化和评估,确定每种威胁对系统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