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合集下载

7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的优缺点

7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的优缺点

7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的优缺点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临床上较常用的有解剖钢板与LISS解剖钢板、人工关节置换以及动力髁螺钉等七种方法,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讲这七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动力髋螺钉动力髋螺钉的优点表现4个方面:(1)在股骨头内部的固定作用较强,即便患者存在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2)套筒内的滑行机制能有效避免动力髋螺钉穿透髋臼或者股骨头,可将负重力传导至骨;(3)动力髋螺钉采用的动力滑行装置可以确保骨折复位嵌紧,避免出现骨折处不愈合的情况;(4)动力髋螺钉在滑动以及加压的双重作用下,可以起到动静加压的效果。

缺点为:(1)抗旋性能略差,患者术后需要采用高分子托进行外固定或者穿钉子鞋;(2)动力髋螺钉手术过程对于患者骨膜造成的损伤较为严重,需要广泛的剥离软组织,对骨折处血供造成破坏。

相关研究认为动力髋螺钉可导致骨缺损偏大,会影响血运循环,内固定超出以后会增加发生骨折的风险;(3)动力髋螺钉颈干角一般为130°或者150°,不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自由调整。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优点为:(1)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增加了1枚防旋螺钉,患者股骨颈部内由2枚螺钉承载,可以显著提升抗疲劳性能;(2)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手术过程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3)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远端锁孔距离主钉远端相对较远,可以有效避免骨干应力过度集中;(4)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近端存在约6°外倾角,因此外翻角度略小,牵引时可不必进行强内收。

缺点为:(1)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采用的长度较大、弧度较大的髓内钉,对股骨干过于前弓的患者不适用;(2)手术所使用的器械比较昂贵,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同时手术过程对于医生的要求较高。

动力髁螺钉动力髁螺钉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动力髁螺钉可以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合理选择螺钉入点,整个手术过程操作比较简单;(2)动力髁螺钉在骨折部位的数量略多,固定性明显增加,骨折区可采用桥接固定,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低;(3)动力髁螺钉手术中动力加压拉力螺钉和钢板接近于直角,契合人体髋部生物力学标准,同时也能起到分散应力的效果,以此,固定效果良好。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股骨粗隆的近端和远端之间。

由于骨折发生部位是股骨的重要关节部位,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度较高,因此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手术治疗技术的改进。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采用开放复位和骨融合的方法,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愈合缓慢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手术方法被引入,如锁定板内固定和锁定螺钉内固定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的早期固定和愈合,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

第二,关节表面修复的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伴随着软骨和关节面的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上,而忽略了关节表面的修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关节表面修复可以提高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关节镜技术在关节表面修复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

康复治疗的改进。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关节功能的恢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和关节牵引等康复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采用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等方法,可以增加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预后评估的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功能恢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

近年来,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评估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功能改善评定(FIM)量表、医院特殊手术风险(HS-ROC)评分和关节功能评估标准(JOA)等。

这些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技术、关节表面修复、康复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这些研究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科学依据,使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点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点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指的是股骨干骺端与股骨胫骨关节之间的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冲击或者意外摔跤等原因引起的,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者的正常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要点。

一、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止痛、冰敷、吸收性骨水c 软膏的敷用、康复训练等。

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年轻的患者,骨折无明显位移,髋关节功能正常的患者。

通过适当的保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

二、手术治疗对于明显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者合并有关节腔内骨折的患者,常需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复位和固定骨折端,恢复股骨髋关节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手术治疗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内固定,即通过内固定器件如钢钉、螺钉等固定骨折端;二是外固定,即通过外固定器件如骨外固定器、外固定架等固定骨折端。

手术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折位移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三、康复训练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训练都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和肌肉力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康复训练包括pass pass pass pass范围动作训练、抗阻训练、平衡训练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严格执行。

四、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如豆类、奶制品、鸡肉、鱼类、水果蔬菜等,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过程。

患者还要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物,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五、定期复查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和手术效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进展
第2 4 卷 第7 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 0 1 3 年7 月
8 4 3



股 骨 粗 隆 间骨 折 的 临床 手 术 治 疗 进 展
何 小鹏 张亚斌 王 小春
关键词 老年 ; 股 骨粗 隆间骨折 ; 手术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1 1 6 8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遮 挡效 应 较为 集 中 , 易造 成术 后 局部 疼痛 及 内 固定物 断 裂。王建辉 等 。 。 报道 1 0 4例 , 其优 良率为 8 6 . 5 %。 1 . 5 股骨近端髓 内钉 系统 ( P F N) P F N内 固定 法既 承袭
了G a m m a钉的特点 , 其力臂更短 、 弯矩更小 , 具备滑动加压 等优点 , 其新增 加 的防旋 转螺 钉还 能起 到 防旋转 、 抗压 力 等作用 。但对于股骨颈短 、 细的患者 , 可能出现近端 2枚螺
人工关节置换 , 患者 可尽 早下 床活 动 , 更 是避 免 了坠积性 肺炎 、 髋 内翻等并发症 发生 。 ’ , 尤 其适用 于高龄属 不稳 定的粉碎粗隆间骨折 。作 者经查 阅资料发 现 , J a m e s P .等 人通过实施人工关节 置换术成 功治疗 I F F患者 1 0 2例 , 优
前针对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方法 较多 , 绝大 多数患 者都行手术治 疗 , 本 文通 过相关 文 献及 临床 实践 , 对 手术
治疗 进展 做一总结 。 1 内 固定 疗 法
1 . 1 … L’ 形 钢 板 常 见 的 L形 钢 板 可 分 为 1 3 0 。 与9 5 。 两 种型号。因其高稳 定性 , 防扭转 , 操作 方式 简便 而 为临 床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的重新陈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的重新陈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的重新陈述标题: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的重新陈述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形式,对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

术前讨论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重新陈述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的内容和要点,旨在为医疗团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理解。

引言: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骨折形式之一,通常由于骨质疏松或外力作用导致。

术前讨论是为了确保医疗团队和患者在手术前对骨折的情况、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有清晰的了解和共识。

本文重新陈述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的内容和要点,包括骨折分类、手术选项、手术风险、术后康复措施等。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方面,我们希望能够为医疗团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理解。

主体:一、骨折分类与严重程度评估在术前讨论中,首要任务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分类和严重程度评估。

骨折分类通常采用AO/OTA分类系统,根据骨折形态和严重程度将其分为A型、B型和C型。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活动水平以及骨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二、手术选项与风险评估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特点,术前讨论应当明确手术选项。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常包括内固定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手术失败的风险。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则适用于一些特定情况,如严重骨折或合并有关节疾病。

在术前讨论中,医疗团队应明确不同手术选项的利弊,并与患者共同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三、术后康复措施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的康复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术前讨论应明确术后康复措施,包括康复训练的内容、时间、频率等。

康复训练旨在加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关节活动度,以促进早期康复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应对术后疼痛管理、饮食调整和常见问题解答等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指导。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点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点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点1. 引言1.1 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股骨的粗隆部位,也称为膝关节下端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直接外力作用于膝关节部位造成的,例如交通事故、跌倒、或者运动损伤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和生活质量,因此治疗非常重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畸形等症状。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确诊,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包括急性期处理、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和饮食调理等方面。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护理,同时注意休息、合理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专业医护团队共同合作,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和痛苦,但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1.2 骨折治疗的重要性骨折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骨折类型,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骨折治疗的及时性对于骨的愈合至关重要。

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骨折愈合得更快更好,避免出现愈合不良或持续疼痛的情况。

骨折治疗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未经治疗的骨折可能会引发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骨折治疗还可以恢复肢体功能,减轻疼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们应该重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2. 正文2.1 急性期处理急性期处理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关键阶段,对于骨折的稳定和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急性期处理中,首先需要进行初步估估伤势的严重程度,包括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

本次手术治疗成果总结
手术成功率
本次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成功率较高,得益于先进的手术 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患者康复情况
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良好,大多数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行走和 生活自理能力。
并发症控制
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深静脉血 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经验教训分享交流环节
智能化技术应用
智能化技术如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 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
基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未来治疗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方案的 制定和实施。
THANKS
感谢观看
端。
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选择 合适的内固定器材(如钢板 、髓内钉等)进行固定。
缝合与引流
冲洗切口,彻底止血,逐层 缝合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
管。
闭合复位外固定技术应用示范
麻醉与体位
患者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 取仰卧位。
闭合复位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通过手 法或牵引床进行闭合复位。
外固定器安装与固定
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材,按照 操作规范安装在骨折两端,并 进行固定。
发病机制
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如下肢 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 展等。因局部骨质疏松脆弱,骨 折多为粉碎性。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分布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女性 多于男性。
风险因素
骨质疏松、跌倒、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如激素)等是增加骨折风险的因素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能出 现患肢短缩、外旋畸形。
对手术器械和材料进行严格消 毒和灭菌处理,确绍

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度 内收 内旋 进 行 复 位 , 牵 引 复 位 后 , 行 以 克 氏针 临 时 固定 。D S固 定 1 H 9例 , 自股
疗 股 骨 粗 隆 间骨 折 的疗 效 。方 法 : 用 空 采 心 拉 力螺 钉 、 HS 解 剖 钢 板 三 种 固定 方 D 、
其抗剪力差 , 要求患者在骨折未完全愈合
骨粗隆下 2— c 3 m做股 外侧 直切 口, 口 切
稍 偏 后 , 利 于 术 中控 制 前 倾 角 及 内 固定 有 物 的 安 装 , 口长 度 依 据 骨 折 的形 态 及 内 切
质完 整 的 E as vn I型及部 分 Ⅱ型骨折 患
者。
D S的特 点 为 可 使 滑 动 拉 力 螺 钉 和 H 侧方套管钢 板使股 骨头 颈段与股 骨干 固 定 一 体 有 效 防 止 髋 内 翻 的 发 生 。 螺 钉 可 在 套 管 内滑 动 , 折 端在 负重 的情 况 下 可 骨
术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最 高 。见 表 1 。
讨 论
1 导 针 , 中 C型 臂 x 线 机 透 视 , 置 枚 术 位 满意 后 , 取 2枚 导 针 从 股 骨 大 粗 隆 下 平 再 行 于 第 1枚 导 针 打 入 。行 空 心 钉 固 定 者 3枚 导 针 置 在 股 骨 颈 内 呈 等 腰 三 角 形 ; 导 针 打 完后 , 以空 心 钻 沿 导 针 钻 孔 、 丝 , 攻 沿 空 心 拉 力 螺 钉 内 固 定 具 有 手 术 创 伤 小 、 间短 、 时 出血 少 、 作 简 便 、 用 相 对 操 费
定方式。
关键 词

股 骨 粗 隆 间 骨 折 空 心 拉 力 螺
以 自动加压 , 进愈合。具有 静力性 和动 促 力性加压原理 , 降低骨折 不愈合率 。螺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6-05-24T16:14:33.5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张青元
[导读] 绛县人民医院骨科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以创伤小、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绛县人民医院骨科山西运城 043600)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对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为三组,分别行DHS内固定、Gamma钉内固定和PFN内固定,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的疗效。

结果 PFN组和Gamma钉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都优于DHS组;PFN组优良率为97.22%,高于其他两组,而且无并发症情况发生。

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以创伤小、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2%,大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老年人很多合并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肺部疾病等,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今年来由于医学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日新月异,手术治疗逐渐取代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应用器械也较多,各有优缺点,应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器械和减少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8名2012年3月-201年3月由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三种手术治疗方式,并跟踪观察,其中有58名男性,50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7±1.3)岁。

其中有74名患者由于平地滑倒而骨折,13名位高处坠落,21名为车祸伤。

有32名患者合并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以及脑性瘫痪等老年性疾病,所占比例为34%。

根据Evans对粗隆间骨折进行分析,16名患者为Ⅰ型,21名患者为Ⅱ型,41名患者为Ⅲ型,26名患者为Ⅳ型。

1.2手术方法
DHS组:在髋关节外侧做一切口,暴露上段股骨的外侧皮质,进行闭合复位。

应用X线机观察骨折部位,将导向针打入股骨颈内,扩髓攻丝,然后安装加压螺纹钉,以及固定螺纹钉对钢板进行固定。

PFN组:做切口并暴露外侧皮质,复位后安装钢板,但是其钢板角度、滑槽钉较DHS小,故其钉入股骨颈内的导向针进入点要高2cm。

Gamma钉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垫高向健侧倾斜15°,采用股骨大粗隆近侧入路,钝性分离臀中肌达股骨大粗隆顶点,在C型臂透视下行骨折复位后,在髋内收位置入Gamma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及三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疗效判定
采用Haari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价进行术后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为中,70分以下为差。

2结果
2.1三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的记录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DHS组的术中出血量高于其他两组,DHS组的手术时间也明显长与其他两组。

2.2三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DHS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20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86.11%;PFN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24例,良11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2%;Gamma钉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22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94.44%。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DHS组例分髋内翻,1例螺钉穿出股骨颈,1例伤肢短缩,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Gamma钉组术后并发2例股骨粗隆间再骨折,1例髋内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PFN组全部一期愈合,无并发症。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最合适的内置物并正确的置入及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是股骨间粗隆骨折获得最佳治疗结果的必要条件。

使用DHS 作为内固定材料可导致髋内翻,螺钉松动、脱落、甚至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已较少使用。

Gamma钉由于采用髓内固定,使负重轴内移,力臂缩短,弯距变小,且远端锁钉具有抗旋转和抗短缩作用,因此能承载较大负荷,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但Gamma钉对股骨转子周围的粉碎骨折,大转子及股骨颈基部内侧皮质不完整,髓内钉在近端髓腔内不稳定,且拉力螺钉在骨折部位进钉,术后骨折部位固定不完全,部分大转子冠状面骨折Gamma钉使骨折端移位增大或固定不完全,稳定性欠佳。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稳定地固定股骨头和股骨颈,可有效控制骨折端的吸收和塌陷。

PFNA与髋动力带锁钢板相比较,缩短了近折端的力臂,能很好地控制轴向和旋转移位,增加了稳定性,可分担负荷,允许早期负重,置入内固定物所需切口很小。

但术中操作需要反复多次调整髓内钉的深度及方向,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内固定物的置入。

参考文献
[1]杨光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4:326-327.
[2]任周奎,吕应文,余定华,于金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J].创伤外科杂志,2011,02:111-113.
[3]胡运生,李文海,郑联合,张勇,马保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10例原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02:185-1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