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如歌的行板及赏析
《如歌的行板》赏析

《如歌的行板》赏析
谈到俄罗斯音乐,就不能不谈到柴科夫斯基;谈到柴科夫斯基,就不能不谈到《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取材于小亚细亚民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弦乐曲,并逐步演变成为多种乐器独奏或协奏的保留曲目,其中最为地道的是弦乐四重奏。
《如歌的行板》旋律深沉、婉转、凄美,似诉说、似哭泣、似叹息。
这首曲子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艰辛的感悟,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无可奈何,听这样的曲子很难不受其打动。
《如歌的行板》是属于那种能够净化人类灵魂的音乐,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的人,只要良知尚存,都能够从中体会到善良、真诚和同情。
《如歌的行板》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
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毫无雕琢的痕迹。
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著名的《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
由于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把他的忧郁风格发挥到极至,因此这首作品被誉为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弦乐四重奏,是由小提琴、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担任一个声部演奏的乐曲体裁,也用于音乐会演出。
“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作者:邵大箴来源:《收藏与投资》2016年第07期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望江南》苏东坡在当代中国美术界,沈行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
他创造的富有诗意、讲究意象表现的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
最初让美术界注意沈行工这个名字的,是这位艺术家在80年代初创作的《月桥镇的早市》、《小镇春深》、《渡口细雨》、《四月江南》等几幅描写江南乡镇普通人平凡生活情景的油画作品。
在这些情节性的写实作品中,形象朴实的江南男女乡亲,和着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伴着远处青石板上踢踏的木屐声,穿越画面,扑面而来,使人感到乡情的温馨与亲切。
那是改革开放大潮初期,作者有感于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气象,真诚地用画笔表达自己的赞颂之情。
虽然这些作品远远没有体现出作者当时的艺术理想和抱负,但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写实的表现力。
还有,也许是更重要的,他在绘画创作中努力从诗意性的角度去把握现实生活,而不是如实地描绘和还原生活的真实。
正是他理解的绘画更接近诗和音乐,而不是叙说故事的小说,他在享受这些作品“成功”喜悦的同时,开始思考他未来的艺术之路。
是写实,还是写意?是再现,还是表现?是写情节,还是写情绪?他悄悄地在改变着自己的观念:从重视“画什么”到关注“怎样画”。
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其形式语言的构成因素主要是形体和色彩。
虽然沈行工有较强的塑造形体的能力,但他更喜欢用色彩来表达感情。
他说:“我选择油画,其中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对色彩很感兴趣。
”除了兴趣、爱好和他青年时期受到的表现性油画训练,受到林风眠、刘海粟以及他的老师苏天赐等人的影响这些因素外,他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他的艺术潜质和才赋更多地表现于绘画的色彩。
于是,沈行工开始放弃代表当时绘画主流的主题性创作方式,回归到找寻内心感动的艺术之路。
这时,即使仍然取材于江南乡村生活和带有某些情节因素的作品,如《秋晴》、《春暖》、《乡鄰》等,在表现平凡生活的人间温情时,更多地强调写意性和形式感,使画面色彩和形体、肌理与笔触等形式元素自身的情感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如歌的行板》是席慕蓉创作的诗歌。
表达着人生在生命成长中的无奈和理想在命运,生活面前的脆弱,广受好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原文】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不然草木怎么都会循序生长而侯鸟都能飞回故乡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无能无力的不然日与夜怎么交替得那样快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忧伤蚀我心怀一定有些什么在叶落之后是我所必须放弃的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还是我藏了一生的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席慕容《如歌的行板》赏析】席慕容,一个有着豪放寓意的名字,一个有着温婉细腻情感的草原的女儿。
她的诗读得不多,但每首都很喜欢,五百年换来一次错误的相逢的开花的树,等待射手羽箭的白鸟,还有那首《出塞曲》,谁说她的诗只是写给女儿家看的。
喜欢席慕容的人说她的诗是甜蜜的惆怅,朦朦胧胧的似女儿家说不尽的心思,不喜欢的人说,她的诗虽没有琼瑶似泛滥的煽情,却难免女人味太重,有点小家子气。
在我看来,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诗歌是作者对自己说的话却被你们偷听了去的,喜欢是因为读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不喜欢则是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瞬间情感的暴发。
一首好的诗歌是不能用来分析的,而只能用来分享。
分析是个太过理性的词语,而诗歌里总会有太多理性所无法理解的情感,诗歌好比一份包装精美的珍贵礼物,情感便是礼物的价值所在,而诗歌的形式便是精美的包装,我们能分析的,只有诗歌的外在形式结构,而包装背后的情感更适合分享,当然,一首好的诗歌是两者都不能缺少的。
如果说席慕容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甜蜜的惆怅,那么我在《如歌的行板》里没有尝到一丝的甜蜜,如果说席慕容的诗有着少女梦幻般的温婉,那《如歌的行板》就是梦醒后的深刻与无奈。
席慕容的诗里有爱情,有乡愁,有人生,她的爱情只能存在与诗里,虽然现实中不会发生,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着。
席慕容的诗里的人生是洗尽铅华后的朴素。
如歌的行板听后感

如歌的行板听后感
这首歌,真的很棒。
听着这首歌,感觉就像在享受一段甜美的旅行。
它带给我无尽的心情,每一次每一拍都令我无比愉悦,心旷神怡。
歌词以一种柔和而富有磁性的节奏感,在歌声
以及歌曲中依稀浮现出一份自然而又和谐的感受。
配合着淡淡欢快的旋律和轻快活跃的音乐,使这首歌更加动人,让人放松,即使是现在我仍然被歌曲深深吸引!
歌里温柔的恰到好处的节奏携带着素朴的自然,把整首歌慢慢唤醒,到达最美的高潮。
给
人以一种安宁的宁静、流淌的欢乐,慢慢地、彻底地融化、包裹和撩拨每个人的心。
它歌颂着春暖花开的景象,夏日的清凉,秋的迷人的韵律,冬的宁静的声音。
这首歌,让我充满归属感,感恩生活,感受到美好的事物。
它让人心旷神怡,眼前一片晴空,看到个个明媚的笑容。
它仿佛将我带到了无穷无尽的精神世界,流连其中,感受这美
妙的乐章,让我身体、心灵都得到治愈。
它形容着自我放松,进入一种精神上的恬淡平和,和以五彩斑斓的语汇表达着一份温暖的
感恩和眷恋。
让你越听越沉醉,忘记了烦恼和忧愁。
它向我们暗示,我们应该拥有一颗比
天高、比地深的敞开的心,在物质有限的日子里,勇于正视人世间的种种美好,知足常乐。
这首歌令我记起,人生总伴随着希望,梦想,爱。
总之,一首歌,给予了我很多滋润心灵的暖暖幸福,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思考,对感恩的心情。
它的美妙温馨使我终於有一种安慰和发自内心地去感谢自然,感谢这份生命的美好!。
初中音乐_【课堂实录】如歌的行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如歌的行板_音乐_初中__课题:《如歌的行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聆听《如歌的行板》,感受乐曲充满诗意并略带压抑、沉重的情绪。
2、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演唱主旋律。
3、了解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复三部曲式。
重点与难点:正确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并记住作品主题。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欣赏法、情景感染法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开门见山直接提问以前以前学习过的柴可夫斯基作品,介绍曲作者引出音乐知识:室内乐和弦乐四重奏。
二、发展阶段:1、创作背景介绍引出:俄罗斯民歌2、聆听俄罗斯民歌引出四度下行表现的音乐风格思考:歌曲给你的感受,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选择从音乐中,感受到充满诗意?活泼、高兴?略带忧伤?轻松?忧郁?压抑?苦难?3、学唱俄罗斯民歌,感受四度下行的音乐风格。
4、分析四度上行表现的音乐风格A、出示《歌唱祖国》歌谱找出四度上行的地方B、哼唱《歌唱祖国》感受四度上行的音乐风格。
C、总结四度上行和四度下行多表达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5、完整欣赏《如歌的行板》A、俄罗斯民歌出现在整个乐曲那个部分?(前中后)B、总结《如歌的行板》分为三部分ABA6 、聆听第一部分A、俄罗斯名歌在第一部分中出现几次?(引出第一部分有三个乐段组成)B、以俄罗斯民歌为基调的变奏出现几次?C、这段音乐的音色是朦胧的还是明朗的?D、第一部分表现了沙俄时期人们怎样的心情?7、欣赏第二部分A、这段音乐的力度和速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分析得出第二部分有两部分组成)B、感受这部分的情绪是明朗了还是更加沉重了?C、复听第二部分感受三连音和符点音乐表达了人们怎么样的心情?D、第二部分给你的感受是什么?8、聆听第三部分A、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严格再现还是变化再现?(分析总结第三部分有三个部分组成)B、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流畅连贯还是断断续续有停顿?)这样的演奏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C、乐曲结束在什么情绪上?(引出宗教变格终止)9、讲解复三部曲式(分析全曲三部分的展示图)10、讲解如歌的行板的含义11、小结:推荐作品《1812序曲》【学情分析:】如歌的行板_音乐_初中__初三是一群正值青春叛逆喜欢流行音乐的孩子。
音乐欣赏《如歌的行板》教案

音乐赏识《如歌的行板》教课设计【教课目标】一、可以对室内乐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究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倾听《如歌的行板》,感觉、体验乐曲音乐情绪,并能从音乐因素方面探究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三、可以用柔和黯淡的声音、徐缓的速度,表现伤心与想念故乡的音乐情绪演唱《夜曲》。
【教材解析】《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 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好多人把它称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乐曲的素材是一首叫做《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民歌。
全曲采纳复三部曲式写成。
演奏时,四件乐器平时都加上弱音器,从而使其音色都带有模糊、黯淡的色彩。
【教课要点】领会第一音乐主题,感觉乐曲素材的音乐特色并作出解析。
【教课难点】在音乐作品的学唱体验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音乐赏识课【年级】职高一年级【讲课教师】沈利【讲课教师工作单位】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教课过程】盘点人数,进行相关安全教育。
一、导入:(播放大家熟习的俄罗斯音乐,创建境界。
)问题一:同学们,我们刚刚赏识的是什么风格的音乐?()问题二:那同学们还有哪些会唱的俄罗斯歌曲呢?(请同学们哼唱)问题三:大家感觉俄罗斯音乐有什么特色呢?(充满诗意、深情、寂静、伤心)1877 年,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一部音乐作品后,竟感动得百感交集,他说:“我已经接触到忍耐累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这终归是一首如何的乐曲呢?今日我们就来赏识这首让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的乐曲——《如歌的行板》。
二、介绍作曲家:(播放视频资料,柴科夫斯基以及他的作品剧照)柴科夫斯基,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
他是一个和蔼、郁闷的音乐诗人,被奉为世界级音乐旋律大师,也是浪漫乐派代表之一。
他动人的音乐深深地感人了全球人民,提到俄国音乐家,常常第一个就会想到他,可以说他是俄公民族音乐继承者与西方音乐的汲取弘扬者。
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习的舞剧《天鹅湖》、《睡佳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
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之音乐分析

息 之 间 作 对 比
下句( 5 — 8 ) 延伸进入 , 以 下行 级 进 和 上 行 跳 进 的 进 行 为 主 , 在
上 行 跳 进 时 由 上行 四度 扩 展 至 七 度 , 为旋 律 的发 展 提 供 动 力 在 调性上 , 由主 调 转 至 属调 F大 调 , 并完 全终 止 。
留在 主 调 的属 和 弦 上 。 为再 现 做 属 准 备
■a
5 + 4
4 4 4 , 4 4 ,
4
8
7
( 一) 呈示部{ 1 — 5 O ) : 带 有 展 开 性 中 部 的 三段 曲 式 。
1 . 呈 示段 ( 1 — 1 6 ) 是 个 以 8小 节 延 伸 性 二 句 式 乐段 为 基础 、 复
柴科夫斯基《 如歌 的行板》 之音乐分析
一李 觅雯 安 徽 师 范 大 学 音 乐 学 院
摘要 : 柴科 夫斯 基 是 1 0世 纪俄 国 最伟 大 的 音 乐 家 , 其 作 品 涉 及 多种 体 裁 。 本 文 通 过 对 《 如歌 的行板》 这 一 乐章 背 景 的 介 绍、 和 声 曲式 的 分 析 、 创 作 特 点 上 的 归纳 , 使 读 者 对 该作 品 有 更 深 的 了解 和 认 识 。 关键词 : 《 如 歌 的行 板 》 曲 式 和 声 创 作 特 点
例 3:
t1
-2
t
垂
8
5 + t
4 蟠
广一
连 接
b
8 + 8
[ B】乐段+ 扩充——_ 1
C
—《:
席慕容的作品赏析

席慕容的作品赏析席慕容的作品赏析席慕容是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下面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席慕容的作品赏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席慕容的作品赏析【1】记不清是何时开始,QQ里的高三小女孩经常找我聊天,聊她的困惑,聊看不到的未来,聊喜欢的作家,聊各自的。
只是,这样的聊天,常常是凌晨,她从晚自习回到宿舍,刚把作业做完,而我刚结束了一天的阅读。
知道她喜欢散文后,送了她本张晓风的散文集,而她送了我这本《琦君散文集》,她说这是她很喜欢的作家。
“对孩子的呵护,不要过分,不要紧张。
千万别使他有压力。
孩子在成长中,总有一段看似疏离父母的孤独时期。
您不要去干扰他,只暗暗地、默默地看顾他,他会感觉得到,父母亲是全心全意关他的。
别去想代沟,反抗期等新名词。
爱可以化解一切。
”她说这是她在其中摘抄的一段话,她觉得很对。
我想,或许是高三的生活太过紧张,她的压力不小。
父母的期待,让她有些喘息,未来的梦想,让她觉得双肩沉重。
她是个想读中文系的女孩,她希望用文字抵抗岁月,即使她的或许只能上三本,但她还是一次次的向我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成绩和阅读写作真的有必然联系吗?带着她的期待,我翻阅了这本书,我想喜欢总是有道理的。
琦君的文字,每一个几乎都是认识的,不生涩,不故作高深,不刻意造作,不喜欢引用高深莫测之句,甚至谈不上优美。
但,就是能够让人读下去,非常真实朴素的文字。
她在《四十年来的写作》中说:“四十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地没有放下笔,一来是由于写作是一份乐趣,放弃了会感到空虚。
二来则是希望写作鞭策自己日新又新,至少使与思维保持敏感清新。
”“我不喜欢玩文字游戏,或故作惊人之笔。
认为‘平易’并不是‘平淡’、‘平庸’,要写到平易才是功夫。
”她确实做到了,她的散文平易近人,但绝不会让人觉得平淡平庸。
喜欢上了她的表达方式,没有说教,没有逼迫之气,言语温和。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无意入眼,却烙在了心里。
“其实写内容都无关系。
只要是自己的深切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慕容:如歌的行板及赏析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草木怎么都会
循序生长
而侯鸟都能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无能无力的
不然日与夜怎么交替得
那样快所有的时刻
都已错过忧伤蚀我心怀
一定有些什么在叶落之后
是我所必须放弃的
是十六岁时的那本日记
还是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丽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
赏析:
席慕容的《如歌的行板》,三句“一定有一些什么”,“不能了解的”,“无能为力的”,“必须放弃的”,表达着人生在生命成长中的无奈和理想在命运,生活面前的脆弱,但是,当所有的不悦与无奈碰上席慕容的时候,一切归于释然后的平静。
席慕容最让我欣赏的地方便是她的女人味,甜而不腻,没有小家碧玉的小家子气,身上流淌着
成吉思汗的血液,注定了她还有着草原的宽广,蒙古族的坚韧,这是一种怎样的融合,席慕容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将两者和谐地融于一身,朴素和和谐是草原的内涵,是席慕容的内涵。
对待爱情,她有着梦幻般的纯洁,对待生命,她有圣洁的崇敬,对待生活,她有着质朴的感恩,她是知足的,善良的,在平凡的日子里认真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席慕容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始终带着纯净的心在希望,带着感恩的心在生活,带着坦然的心对待生命,有了这些,再多的无能为力又有何惧。
看完《如歌的行板》,突然想到一句话:生命如歌。
席慕容,一首可以读一辈子的诗。
席慕容作品_席慕容诗集_席慕容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