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编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整理版) 保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整理版) 保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一、知识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涵义,性质,特征)康乾盛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虎门销烟鸦片贸易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军事侵略瓜分中国的狂潮(开端,租借地)租界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沙俄侵占中国领土辛丑条约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洋人的朝廷赫德通商口岸文化渗透传教士教会势力在中国创办的报刊林乐知三元里人民抗英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占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瓦德西邓世昌三国还辽事件粉碎瓜分图谋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睁眼看世界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中国新兴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出发点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赔款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起点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国长期不统一的原因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领列强在近代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的方式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参见教材P11,2,3)答:(1)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又被迫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割占香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由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P11-12)答:(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三、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市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以及相互关系: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这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理由:1)、——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2)、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3)、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首先与主要的)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2)、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上编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上编综述

公元1001——1500年 58%
上编综述
马克思曾说过这样的名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 言:火药、指南针、印 明--杰出的贡献 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 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 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 工具,总的来说,变成 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 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的这段话,充分 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发明 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 贡献。
四 大 发 明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 文明--辉煌的成就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
天 文 学
战国时鲁国关于观 测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比欧洲早2000多年。
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 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 家郭守敬(1231年-1316年) 计算出一年的天数为 365.2425日,此数字比地球 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 比公历计算早上编综述 300年。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上编综述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对华贸 易逆差 对华鸦 片走私
清朝严 禁鸦片
英国诉 诸战争

• •
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作为改变对华贸易 逆差的手段。 英国为摆脱两次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 的视线。 英国殖民者企图武力征服中国蓄谋已久。
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 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 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 出君权、父权、夫权。宗 法等级制度在封建社会前 、中期起过稳定和规范封 建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在 后期其保守性日益增强,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上编综述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
•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儒家思想为核心。它以三纲五常 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 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 。 儒家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 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封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 严刑峻法,实行暴力统治。他们 还通过种种方法,笼络和控制知 识分子,并采取镇压异端、兴文 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 制主义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上编:综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答案(中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答案(中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选择题)中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党的五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3.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4.1927至1949年,统治中国的是()A.清政府B.北洋政府C.中华民国国民政府D.中华苏维埃政府5.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等为担保的。

A.田赋徭役B.关税厘金C.关税盐税D.车船税6.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A.国民军B.东征军C.国民革命军D.北伐军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A.认清革命性质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9.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0.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

A.辛亥革命以后B.五四运动以后C.北伐战争以后D.南昌起义以后11.近代中国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2.1919年-1949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B.封建经济C.官僚资本的垄断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13.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最主观原因是 ( )A.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B.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C.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D.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革命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A. 护国战争B.五四运动C. 五卅运动D. 北伐战争15.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力量不包括的是()A.工人B.民族资产阶级C.农民D.小资产阶级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A.封建革命B.农民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1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8.中国政府废除美英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时间是()A.1919B.1927C.1937D.194319.不是三座大山的是()A.无产阶级B.外国资本主义C.本国封建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20.1919年到19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A.无产阶级B.封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2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分清敌友B.国家政权问题C.农民问题D.土地问题23.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A.农民土地问题B.资产阶级政权C.工农苏维埃D.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24.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是在()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2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A.1914年8月 B.1915年8月 C.1916年8月 D.1917年8月26.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成立于()A.1917年2月 B.1919年3月 C.1918年3月 D.1920年11月27.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A.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B.美洲的战争策源地C.非洲的战争策源地 D.澳洲的战争策源地28.(),德军入侵波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1

1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由封建社会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则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这时,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这个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录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录全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7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0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6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1一、军事侵略21二、政治控制24三、经济掠夺26四、文化渗透30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2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32二、粉碎瓜分中国的阴谋34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37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37二、民族意识的觉醒39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43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48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52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60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68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72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83二、“三座大山”的重压87三、两个中国之命运95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00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110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21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30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40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49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53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159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62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177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步自卫战争183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89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96第四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203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225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30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37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良好的开局251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259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275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黑白和改革开放的起步285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292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301第四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0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17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3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篇综述
一、单项选择题
B 1.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党的五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D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 )。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A 3.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 4.1927至1949年,统治中国的是( )。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D.中华苏维埃政府
C 5.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 )等为担保的。
A.田赋徭役 B.关税厘金 C.关税盐税 D.车船税
C 6.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
A.国民军 B.东征军 C.国民革命军 D.北伐军
B 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C 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
C 9.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B 10.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
A. 辛亥革命以后 B. 五四运动以后 C. 北伐战争以后 D. 南昌起义以后
B 11.近代中国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B 12.1919年-1949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 B.封建经济 C.官僚资本的垄断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
B 13.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最主观原因是 ( )。
A. 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 B.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 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 D. 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革命
B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 护国战争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北伐战争
B 15.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力量不包括的是( )。
A.工人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 D.小资产阶级
D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封建革命 B.农民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B 1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D 18.中国政府废除美英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时间是( )。
A.1919 B.1927 C.1937 D.1943
A 19.不是三座大山的是( )。
A.无产阶级 B.外国资本主义 C.本国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A 20.1919年到19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无产阶级 B.封建阶级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A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A 2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分清敌友 B.国家政权问题 C.农民问题 D.土地问题
D 23.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 )。
A.农民土地问题 B.资产阶级政权 C.工农苏维埃 D.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二、多项选择题
ABCD 1.关于官僚资本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是中国的垄断资本 B.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C.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 D.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ABCD 2.中国共产党建国方案系统论述的著作有(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联合政府》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AB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C.工农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ABD 4.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下列哪些军阀?( )
A孙传芳 B张作霖 C段祺瑞 D吴佩孚
BC 5.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
A列强对蒋介石集团的支持 B蒋介石等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C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共产党没有发动工农群众
ABD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保护民族工商业
ABD 7.1921年到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中主要的政治力量是( )。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改良派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ABCD 8.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包括( )。
A.垄断金融 B.商业投机 C.垄断外汇 D.垄断对外贸易
B 9.中国近代的反动势力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的改良派
B 10.抗日战争后,取代日本在中国的地位的国家是( )。
A.苏联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三、思考题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 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
国共产党领导。
(3)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 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
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
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为什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
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都没有改变,不仅封建压迫继续存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3、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走不通?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
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
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
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
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
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
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
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
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
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
择。

5、为什么1919年到1949年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在这个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继续扩张
第二,这个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的仍是封建经济。
第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第四,中国还没有摆脱外国的殖民控制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动力。
动力: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目标:为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
共和国而奋斗。

8、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是新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新]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旧]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